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01/18706270
高街原以車房為主,但近年已有10多間高級食肆進駐。張志華攝
【本
報訊】曾以鬼屋出名的西營盤高街,這麼多年來自成一國、與世無爭,但隨着新商戶遷入帶來巨變。包括8月將捲土重來的「港大飯堂」莎厘娜,已有10餘間西式
食肆搶入高街,更結盟打造「West
Hollywood」,化身以社區特色和人情味掛帥的「新蘇豪」。從高街高級食肆與簡陋車房梅花間竹並存,已可看到新舊衝擊,租金兩年間急升逾倍,老店垂
危。
記者:袁樂婷
西營盤與半山區及中上環接壤,惟獨高街至今仍偏向寧靜,原本九成地舖是車房,1989年開店的成記車房老闆王先生見證高街變遷,他說以前僅得兩間食肆,五年前首家新食肆進駐,繼而越開越多,逐漸與車房平分秋色。
毗鄰半山吸高檔客
金暉物業代理劉曉寓稱,高街地舖租盤搶手,「啲盤一放出嚟,好快就租出」,以約900呎舖面為例,兩年內月租由兩萬元升至五萬元,增幅達倍半。最近暫未有新盤放租,成交降溫,但若其餘地舖租約期滿,不排除將有另一波放盤潮,因「冇中環咁貴,但又接近中環」。
Metropolitain法裔主廚兼合夥人Frank Lebiez四年前來港開餐廳,曾物色灣仔及中環舖位,最後落戶高街,算是先頭部隊。他指高街本身有大批本地人居住,且與半山區相鄰,易吸引高消費客群。
他指,高街有潛質發展成「新蘇豪」,尤其港鐵西港島綫落成後,高街與東邊街交界將有港鐵站出口,肯定帶旺人流。但他強調「此蘇豪不同彼蘇豪」,「這裏每晚11時便關門,不會狂歡至凌晨2時,亦甚少有人喝至酩酊大醉」。
被港人稱為鬼屋的高街前精神病院。
ROSTICCERIA ITALIANA老闆直言不希望本土特色消失。
正街扶手電梯打通西營盤數條橫街,間接帶旺高街人流。
ROSTICCERIA ITALIANA意裔老闆Armando Osmani亦指,在高街開店全因被其鄉里人情味吸引,故不希望本土特色消失,「照辦煮碗變成另一個蘇豪區,我會非常失望。高街若然失去靈魂,人們也不必再來」。
他正與高街及區內店舖籌備網站「West Hollywood」,預計6月面世,定期辦藝術展等,將西營盤打造成富特色、有社區參與的新旅遊點,「不賣『I love Hong Kong』衣服,只想大家在這裏感到舒適自在,親身感受和了解高街」。
留不住鄰里人情味
租金上升,於高街「打躉」數十年的老店首當其衝。經營銅鐵雜貨的黎先生表示,舊時鄰里互相關照,「街頭識到街尾,隔籬煮乜飯都知」,但現在租戶各有各忙,
「淨係掛住做生意,幾乎全部唔識」。成記車房王先生稱,以往與附近車房日見夜見,近兩年車房陸續結業,老友搬到元朗,雖仍會相約飲茶,但「始終爭啲」。
與高街一街之隔的薄扶林道亦難獨善其身,叁去一點心店老闆王燦枝說,開店數十年與老顧客感情深厚,笑言「你問佢飲乜茶,佢唔高興㖭呀!」他指,假如無法再經營便乾脆退休,有合夥人更計劃回鄉養老,「冇乜大不了」。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01/18706274
街坊填詞人:唔好信佢哋講保育
梁柏堅(左)和金堅(右)居於西營盤多年,經常光顧街坊小店。
【商業包裝】
面
對變遷,年輕人或許較易適應,但數十年來習慣去辦館買豉油的老一輩卻無所適從,「阿嫲有時會問,平時去開嗰間點解唔見咗?」高價食肆更與老街坊無緣。西營
盤街坊填詞人梁柏堅認為「West Hollywood」不過是商業包裝,認為「阿婆抽住啲餸行上斜路」,才是這裏獨有的老香港味道。
港鐵通車「好快唔同晒」
梁柏堅對「West Hollywood」不以為然,因大坑前車可鑑,「隱世潮食」不斷入侵,茶餐廳靠街坊支持,才可勉強在狹縫中生存,「唔好信佢哋講本地保育、文化傳承,見得太多」。
他表示,幸好高街到第一街的四條橫街路較窄,旅遊巴無法轉入,才力保不失,未如鄰近街道般被酒店和「篋神」佔領;但隨着港鐵即將通車、越來越多新樓盤落成,「好快會唔同晒」。升斗市民擋不住時代洪流,唯一籌碼是有權選擇在何處消費,「支持吓小店」。
梁柏堅表弟金堅自出娘胎便住西營盤,見證區內「蘇豪化」,老店幾乎「年年死三間」,「每個地方都有人情味,去茶餐廳佢會認得你,阿媽去買餸又知佢要乜」。如果唐樓、街坊小店全被淘汰,「呢度變得好陌生」。
他說,學生時代常到高街或第二街開餐,因快餐店和粥店快捷又廉宜;新西式食肆午餐動輒百餘元一位,「就算我?家都唔會再嚟食,學生更加唔會」。若然要犧牲生活模式換取「新蘇豪」虛名,街坊寧願發展步伐慢一點。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