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明日調整 追不上通脹 最低工資$34.5 買不起巨無霸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70430/20006453

明日調整 追不上通脹
最低工資$34.5 買不起巨無霸餐




【本報訊】法定最低工資明日調高至34.5元,是2011年實施以來第3次調整,累計升幅23.2%,終於超過勞工界最初提出的時薪33元,但已追不上通脹。衣食住行樣樣加,同期私樓租金增加57.7%,一斤芥蘭批發價更勁升75.3%;就連麥當勞巨無霸餐也漲價至37.8元,基層打工仔的最低時薪根本吃不起。記者:王家文

每兩年檢討一次的最低工資,最新水平為時薪34.5元,增加2元或約6.2%。若本港經濟今年上半年按年增長2%,料有7.41萬人受惠,主要是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等低薪行業僱員。興姐任職公屋外判清潔工11年,一直只領取最低工資,「真係唔夠使」,甚少外出午膳,「最平都要30幾蚊」;買斤菜也要格價,鮮肉就更奢侈,「雪肉平啲就買雪肉」。

升幅不及屋租車資



她記得6年前首次有最低工資時,一個麵包只賣2元,「𠵱家要6、7蚊」。最低工資委員會於2010年8月通過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時薪為28元,但翌年5月1日才生效,數據已滯後。統計處資料顯示,2010年至2017年3月通脹累計為27%,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更累升逾31%,但最低工資經歷3次調整,只累增23.2%,反映工資沒實質增長。

本報對比部份物價變化,最低工資實施前,麥當勞巨無霸餐只售25.8元,今天普遍已加至34.8元至37.8元不等,增幅34.9%至46.5%;部份大家樂分店午市一碟咖喱雞飯也漲價41或42元不等,累計加幅35.5%。蔬菜統營處紀錄更顯示,當年每斤芥蘭平均批發價為3.88元,上周已增至6.8元,加幅高達75.3%。

屋租升幅也大幅拋離工資。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私樓租金指數由2011年4月131.5升至今年3月177.1,九龍區約430平方呎以下面積的單位,平均呎租由20.8元增至32.8元,上升57.7%。車費同樣昂貴,將軍澳往中環的港鐵票價,最低工資實施前為11.5元,現時需14.2元,增幅亦達23.5%。

團體倡改一年一檢
「物價上升完全快過人工(升幅)太多」。關注生活工資聯盟項目統籌胡穗珊指,最低工資水平是參照生效前1年前數據,生效兩年才再調整,前後滯後3年,「長期跑輸,有乜可能追得到?」今天就連碟頭飯或麥當勞餐也買不起,「工友購買力一路被削弱,根本唔夠應付生活開支」。她指現時不少年長工人或婦女仍只得最低工資,促政府制訂合理機制作調整,「唔係勞資去講價」,保障基層生活所需,並縮短至一年一檢。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近年市場已消化最低工資影響,如人力成本等,即使新增至34.5元,也只是按通脹調整,相比美國或歐洲等仍屬很低水平,尤其對低下階層,「名義上加咗人工,但購買力一定俾通脹消化咗」。他指綜觀其他國家,最低工資水平普遍跟當地漢堡包店一個套餐價錢相若,但本港需否再作調高,則認為應由市場調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30/20006467

食肆東主支持增至$40



【本報訊】最低工資實施6年,失業率至今僅3.2%,近乎全民就業。曾被指是重災區的飲食業,也沒如商界預期爆發結業潮,全港食肆牌照數目由2011年逾1.1萬,增至去年近1.4萬,是2000年以來最多。有茶餐廳老闆慨嘆食肆越開越多,「$34.5根本請唔到人」;也有食肆東主撐最低工資增至40元,「淨係自己搵到食,人哋搵唔到,賺咗都唔開心」。


油尖旺餐廳高薪請人


油尖旺大部份食肆都張貼招聘告示,「急聘侍應生時薪50元起」、「清潔員底薪$13,000起+獎金」。「𠵱家係工等人!」太子基隆茶餐廳老闆曹德雪說,近年食店氾濫,搶人成災,過去兩年都缺人手,「好難請長工,好多人只肯做兼職」。其茶餐廳現聘16名員工,人工成本雖佔生意額約45%,但她仍支持調高最低工資,可鼓勵更多人就業。

「啱啱有個樓面出完糧就話唔做」。屯門金莎餐廳東主何先生(圖)現聘4名員工,侍應時薪45至50元,洗碗則55元,全是兼職,去年開業至今都請不到長工,訪問當日其妻子便要一人分擔水吧和樓面。他認為現時物價昂貴,即使調高最低工資至40元也合理,「唔可以因為要搵錢去壓低人哋個工資,最重要係自己搵到食之餘,人哋都要搵到食」。

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勞動人口由2011年372萬增至今年2月394萬,當中女性佔195萬人,增幅達10.3%,遠高於同期男性勞動人口增幅2.2%。飲食業去年有3.7萬名兼職僱員,佔業內整體人數16.8%,較最低工資實施前上升8,900人及3個百分點,增幅是各行業最多。

「全職好困身」。嘉琳原任職連鎖食店副主任,「成日唔夠人手要調來調去,攞假又難,好麻煩」,她後來辭工照顧女兒,近年才重投職場。嘉琳現做兼職侍應,月入約4,000多元,已及當年全職月薪一半,且彈性得多,「可以同老闆講返幾多個鐘,返少一個鐘,只係賺少一個鐘錢」。
■記者王家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30/20006476

大廈管理費或上調8%


新最低工資明日調整,料有不少外判清潔工受惠。何柏佳攝

【本報訊】最低工資第三次調整,時薪增至34.5元。香港物業管理聯會會長黃健平預期,部份大廈管理費會上調5%至8%,較以往雙位數增幅相對溫和。他指不少物業管理公司今年1月已調整員工薪酬,也高過新最低工資,「今次5.1(新最低工資生效)喺市場上好似冇乜影響,好多業主都知𠵱家唔加薪,(員工)俾人請走,5.1後先加請唔番」。

保安清潔工跑輸大市

每逢最低工資上調,保安業和清潔業都要調高收費彌補成本上升。香港環境衞生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甄瑞嫻說,對今年經濟前景不太樂觀,「你見好多吉舖就知,只係樓市熾熱」。她料今年清潔公司合約費普遍加價約7%至10%,幅度算是平穩,「有啲客話經濟唔好,雖然人工會照加,但整體合約上會要求減人手或服務,調節番個價錢」。

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從事保安和清潔服務的僱員,去年時薪中位數為39.4元及36.6元,屬各行業中最低。保安員和清潔工薪酬常處於低水平,有物業管理人員說,因無論平民或富貴屋苑,都遇上業主阻力。他說最低工資剛實施時,保安員人工需增加逾30%以符合法例,但業主拒付,惟有扣除經理人酬金抵銷。

他指最低工資每兩年上調一次,每次要求業主加管理費都困難重重,部份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索性取消夜更保安員,「第二間公司肯畀飯鐘錢,我哋提出都畀,但業主唔肯,寧願請啲老弱殘兵」。部份業主則堅持只付最低工資,「搞到請唔到人」。不過他指業主經多年消化,開始接受要支付最低工資加幅,今年阻力減少,但其公司管理的物業,普遍仍有兩成業主未能接受。
■記者王家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30/20006484

張宇人:通縮係咪減人工?


張宇人曾遭示威者揮20元紙幣(紅圈示)諷刺其提出最低工資訂於20元。

【本報訊】勞工界多年來都批評最低工資追不上通脹,要求落實一年一檢。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及自由黨主席張宇人指,工資應跟生產力掛鈎,「唔係話通脹幾高就要加,有啲國家通脹去到100%,係咪工資年年都加100%?」他指工資水平要跟隨或高於通脹是歪理,只會加劇通脹,「倒番轉有通縮,係咪大家要減人工呢?」

否認曾指最低工資致結業潮

商界曾經視最低工資如洪水猛獸。香港飲食業聯合總會於2010年初首個最低工資訂立前,曾發表《香港飲食業最低工資調查報告》,時任會長張宇人同年10月也在報章撰文,指該調查顯示,若最低工資定於28元,首當其衝是茶餐廳,若採取一籃子抗衡措施,將有逾半受訪者加價及轉請兼職,逾三成裁員及約有一成結束部份分店。

最低工資實施6年,本港勞動人口達394萬,食肆牌照數目增至近1.4萬。當年提出最低工資訂於20元而被輿論謔稱為「廿蚊張」的張宇人,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否認曾指最低工資必然會導致結業潮,他指即使沒有最低工資,都會有結業潮,「問題係結業潮高定低,亦唔係因為最低工資加,就會有結業潮」。

他引述政府數據指,人工佔飲食業生意額三成多,目前飲食業面對最大困難是難請人。現時業界部份洗碗工薪酬高過侍應或助廚,他直言是畸形情況,中高層人工升幅也不及基層,越來越收窄,「喺今時今日環境推高最低工資,我哋咁缺人,個漣漪效應更加大」。他指每次最低工資上調,業界反映員工都會要求加薪,「就算佢係超越最低工資」。

張又認為,雖食肆牌照數目增加,但未能反映食肆規模,「唔等於做飲食嘅地方係大咗」,不能純以牌照數目多寡衡量最低工資影響,如可能倒閉或加價等,「加價係我最希望見到,起碼幾百萬市民同埋幾千萬遊客嚟香港消費,佢承擔得起個加價,咪佢哋去找工資上升個數」。

有最低工資委員會委員分析,落實首個最低工資時剛遇上美國量化寬鬆,大量熱錢湧港,間接抵銷最低工資的衝擊,「唔代表冇人因此失業,只係就業人數多過失業人數」。他指這幾年最低工資對本港經濟沒太大負面影響,指調整不能過快過多,需減低衝擊。
■記者王家文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與林鄭見面談教育  出書建議改革制度  傳陳美齡掌教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9/20005648

與林鄭見面談教育 
出書建議改革制度 
傳陳美齡掌教局



陳美齡日前推出新書提出40個建議改革本港教育制度。

【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密鑼緊鼓組班,日前傳出61歲旅日歌手陳美齡獲林鄭邀請出任教育局局長,陳美齡拒絕評論事件,但稱「如果大家都希望,我喺任何崗位都願意」。教育界對陳在名單之列大表愕然,指對她不認識,擔心其對教育政策不熟書。有政圈消息稱,陳美齡所以成為教育局局長候選人之一,或與陳的家姐及姐夫與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相熟有關。
記者:袁楚雙 周婷



網媒「眾新聞」前日報道,獲悉林鄭邀請及向北京推薦出任教育局局長的人選之一是歌手陳美齡,該網向陳求證,陳不予評論,但記者追問下,她指「如果全部人希望,大家都希望,我喺任何崗位都願意(出任)」。候任特首辦公室指林鄭正密切籌組下屆政府問責團隊,不宜透露詳情及不回應傳聞。

陳在專訪中稱今年初透過共同朋友約見和認識林鄭,互談對教育看法。她指林鄭對教育很感興趣,亦曾將近日出版的新書稿件予對方過目。被問61歲才加入「熱廚房」是否很大挑戰,陳指若做到的事比自己重要,便值得搏命;又指不是「好想做呢個job(工作)」,只希望能帶一陣新風進入香港教育。


教育界議員憂未能勝任


其新書提出40個建議改革本港教育制度,陳指局方經常改革,可能政策實施時有問題。她又稱不太熟悉現任教育局長吳克儉。

吳克儉將於7月離任,任內遺下全港性系統評估(TSA/BCA)、學生自殺潮等議題急需新局長善後,早前傳過曾掌管教育署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接手,但中途殺出陳美齡,教育界普遍對此人選大感意外,稱不了解其教育背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昨於電台節目上直言吃驚,形容人選「好有創意」。他指陳非長期居港,質疑她對本港教育制度是否了解,他稱陳在學校體制和行政管理經驗少,局長處理範圍涵蓋由幼稚園到職業教育,涉及大量辦學團體等持份者,又要處理行政立法關係,擔心她未能勝任。

家姐及姐夫與董建華相熟

政界消息指陳突變局長人選非純粹炒作,因陳美齡家姐陳曦齡及姐夫、「富豪御醫」心臟科權威謝德富均與董建華相熟,而謝更是董的醫生,而董則是林鄭主要支持者,不排除董因此將陳美齡推薦給林鄭。

官場消息則估計今次僅試水溫,大眾反應普遍負面,加上陳的丈夫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熟稔,中日關係緊張下,認為政界中人會對陳有保留,相信她最終不會獲任局長。

陳美齡1970年代起活躍於娛樂圈,拍攝電影《年輕人》及獲日本歌手邀請灌錄唱片,成為東南亞及日本的人氣偶像。她於1985年下嫁日籍經理人金子力,誕下三子,2007年曾患上乳腺癌,抗癌5年康復。陳美齡四母子都就讀過史丹福大學,去年出新書講育兒心得,亦不時在公開場合談教育,曾指TSA應該以自願性質進行,又對學童輕生現象感到痛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9/20005660

上日本節目斥佔中破壞民主


陳美齡2014年在日本電視節目指佔中破壞港民主。

【本報訊】陳美齡過去有不少出位舉動,試過在80年代作風保守的日本,攜初生兒子去電視台上班;又曾在日本公開展示南京大屠殺照片。她同時被日本人批評偽善,2014年又在日本電視節目上批評佔中破壞香港民主。

陳美齡年輕時的處事風格相當前衞,除了年輕時主動追求老公,又不顧家人反對下堅持遠嫁日本,產子後試過帶兒子去電視台上班,引起保守的日本社會關注勞動母親。

陳的政治取態更受爭議,曾在日本電視節目上展示南京大屠殺照片,希望日人正視二戰真相,因此收過死亡恐嚇。她對香港政局發展的取態則相當接近北京及港府,2014年佔領運動期間,她在日本時事節目上指香港回歸後比回歸前好,還說直接選舉已在香港實施,被同場的台灣學者反駁指港選舉安排民主派根本入閘無望。她又讚美一國兩制下更多人回流香港,惟被質問持哪國護照時,她尷尬回應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

日網民指偽善

民主黨成員區諾軒引述數篇日本報道指,陳被問對雨傘運動看法時曾稱「抗議有不合理的地方,是破壞香港民主」。她亦常被批評一面做慈善大使,卻被發現住在有電梯的豪宅、巨費供養子女留學,形成強烈反比,令人懷疑有多少慈善演講費花在其奢華生活上,更被日本網民斥她偽善。區形容她「喺日本已經搞到(好似)屈穎妍」,嘲諷政府居然找她入局。

陳在「眾新聞」專訪中又指香港學生歷史根底薄弱,無條件談港獨,因為他們不了解「支那」是甚麼意思和對歷史無知,評梁游宣誓風波指「你夠膽咁宣誓,幾萬條屍在地底度叫,呢啲就係教育失敗」。本報昨日欲進一步向她查詢,她透過出版社表示不作回應。
■記者袁楚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9/20005666

隨丈夫居日 自稱香港籍

陳美齡母親2014年90大壽,其夫金子力(左)和三名兒子均有出席。

【本報訊】《基本法》規定局長不能持有其他國籍,陳美齡的背景或令人聯想到擁有其他國籍,其丈夫金子力是日本人,她婚後隨丈夫長居日本,三名兒子先後於加拿大、美國和香港出生和持有當地戶籍,家庭有如聯合國。

稱持有BNO

不過陳於傳媒訪問中強調自己「一直係香港籍」,沒有隨丈夫入籍日本,而是以外國人嫁日本人的身份居住日本。她於2014年的電視節目上指自己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在中國國籍法下,若陳沒有向港府申請退出中國國籍,持BNO亦仍擁有中國公民身份。

根據《基本法》第101條,各司長、副司長、局長、廉政專員、審計署署長、警務處處長、入境事務處處長、海關關長,必須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第61條更要求出任者需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15年。如果陳擁有日本籍,一旦出任教育局局長必須放棄日籍。

現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2008年以副局長身份加入政府時,被揭發與多名副局都持雙重國籍,輿論壓力下,分別擁英國與加拿大國籍的二人最終放棄外國國籍。
■記者袁楚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9/20005670

副局楊潤雄坐正呼聲高



【本報訊】林鄭月娥對下任教育局局長人選三緘其口,在教育界圈中,公務員出身的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圖)「升官」呼聲一直頗高。楊潤雄出任副局以來,贏得不少認同,有校長稱讚楊有心、有熱誠,雖然非教育專業出身,但努力「溫書」補拙,教育界有一股聲音,一直傾向讓楊「坐正」,多於空降新局長。

校長讚有熱誠

楊潤雄4年多前以「AO」精英身份加入問責團隊,在剛經歷國教風波之際加入教育局並擔任副局長至今,早於林鄭月娥當選前後,已有傳楊潤雄有機會「坐正」。據了解,楊潤雄自己亦有意願留在問責班子,資深教育界人士透露:「留得低、有得重新洗牌,(楊)當然唔會想繼續做阿二。」

不過政界人士分析,如果楊是林鄭的首選,就毋須再花心神尋覓非公務員出身的局長,料楊雖然仍屬有力人選,但或已淪為次選。不過,陳美齡縱然具有教育相關學歷、經驗,但從政經驗等於零,是否有能力駕馭體系複雜的政策局屬一大疑問,據悉,教育局內部聽到陳美齡這個「新鮮」名字無不愕然。

廠商會中學校長、擔任不少教育相關公職的麥耀光支持楊潤雄接棒,認為他過去4年用心對待教育界,值得給予「坐正」機會。麥透露,去年邀請楊擔任學校典禮嘉賓,見到他並非跟着教育局職員安排的講稿照讀,而是聽取他講解校務後,加以理解、回應再演講,認為從小處反映到楊有熱誠,並非「hea做」。
■記者周婷

不獲配偶福利 同志入境主任覆核勝訴  官裁公務員事務局歧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9/20005732

不獲配偶福利 同志入境主任覆核勝訴 
官裁公務員事務局歧視



梁鎮罡曾出席座談會,分享對平等婚姻權利的看法。資料圖片

【本報訊】同志高級入境事務主任3年前與男友在新西蘭註冊結婚,其後向公務員事務局申領配偶福利,又向稅務局申請與配偶合併報稅,惟兩局因本港法律僅限異性婚姻而拒絕。主任前年入稟申請司法覆核,質疑兩局違反《基本法》和《人權法》中人人平等原則。高等法院昨頒下判詞,裁定公務員事務局拒絕提供福利,屬歧視申請人性傾向,但稅局只正確按字面解釋法例,故駁回對稅局的挑戰。法官給予政府時間跟進,下令本案命令今年9月才生效。
記者:勞東來

入稟人梁鎮罡(Angus)回覆《蘋果》,坦言對裁決又驚又喜,聞判後馬上致電伴侶Scott,「同佢講我哋贏咗一半喇!」梁歡迎針對同志伴侶僱傭福利的裁決,冀政府盡快落實並檢討其他政策,「希望將來唔需要再有人因為性取向,需要去做司法覆核」。對於挑戰稅局失敗,梁稱要跟律師研究才決定是否上訴。公務員事務局則表示會聯同律政司詳細研究判詞,再作適當跟進。

梁2005年認識Scott Paul Adams,2014年4月在新西蘭舉行婚禮及取得結婚證書。梁同年去信公務員事務局,查詢是否要更改婚姻狀況,及能否獲得《公務員事務規例》中的醫療和牙科等配偶福利。局方指《婚姻條例》下婚姻僅解釋為男女締結,故他不能獲福利,並強調沒牴觸政府的反性傾向歧視守則。另外梁欲與丈夫合併評稅,取得已婚免稅額,但網上報稅系統阻止他輸入配偶為丈夫,稅局解釋《稅務條例》只認可異性婚姻。梁曾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但不獲受理,平機會亦指性傾向歧視非現存法律管轄範圍,同樣不受理。


挑戰稅局遭駁回




法官周家明認為公務員事務局拒絕向梁提供配偶福利,表面上是法律定義問題,但實質是間接歧視梁性傾向。法官引用直布羅陀和英國案例指,不獲福利並非直接與性傾向有關,但因同性伴侶不能合法結婚,法例對他們特別或嚴重不利,構成間接歧視。

局方律師聆訊時指,因香港沒同性結合法規,局方自然應遵從既有婚姻規例,否則便等於「走後門」認可了同性婚姻。局方決定亦有合理目的,即維護本港傳統婚姻體制及公共秩序。法官則指局方未有解決問題根源,即任何人應否因性傾向而獲得差別待遇。法官認為若局方向在外國合法註冊的同性配偶提供福利,或間接認可外國註冊的同性婚姻,並沒任何不合法之處或本質上的錯誤;亦看不到基於性傾向歧視而不提供福利,如何能保護傳統家庭制度。

至於對稅局的挑戰,法官指梁只爭議其同性婚姻是否符合《稅務條例》定義。法官裁定該條例只接納異性婚姻,稅局並無錯誤解讀,至於這定義跟《基本法》和《人權法》的平等原則有否衝突則非本案範疇。

法官尚未頒下具體命令,留待梁與公務員事務局商討,有關命令9月1日才生效。法官又判兩局須支付梁六成訟費。
案件編號:HCAL258/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9/20005632

變性人W婚權案勝訴 無助修例


終審法院。

【本報訊】即使在法院勝訴,面前仍有難關重重。終審法院2013年就W案作出裁決,裁定已完成變性手術成為女性的W有權與男友結婚,為香港跨性別人士平權寫下歷史一頁。當時法庭發出一年暫緩執行令,允許政府有更多時間修改法例。惟當局最終未有處理跨性別人士在何種情況下可改變法定性別的問題,相關草案在立法會被大比數否決,令未能接受整項性別重置手術的人士,無法受惠於法院判決。

W出生時是男生,其後確診患有性別認同障礙,在2008年接受變性手術後獲簽發新的身份證和護照,同年她欲與男友結婚,婚姻登記官以她出生時的性別為男性而拒絕。

跨性別婚姻草案遭否決

W入稟法院提司法覆核,上訴至終審法院,終院2013年5月13日推翻婚姻登記官決定,裁定W有權與男友結婚;而《婚姻條例》中「女人」和「女性」含義應包括持有醫療部門證書認可已完成變性手術、由男變女的變性人。

法院同時下令暫緩執行裁決一年,允政府有更多時間改例。惟政府向立會提交的《2014年婚姻(修訂)條例草案》僅容接受整項性別重置手術的跨性別人士享有婚姻權,泛民稱門檻太高,建制指有極大道德爭議和引伸其他歧視問題,結果草案遭否決。
■記者張嘉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9/20005636

指迴避問題 同志組織不滿判決


陳志全。

【本報訊】立法會議員陳志全對申請人成功挑戰公務員事務局的裁決感高興,認為是對關注同性平權人士的鼓舞。但有同志組織成員不滿判決迴避核心問題,質疑當局沒有誠意協助同志解決現時困局。有大律師指出,法官在判詞中多次強調本港不認可同性婚姻,加上大部份政府部門提供福利時,均如案中勝訴的稅局般表明同性婚姻不符申請資格,故判決影響不大。

陳志全昨日表示已致電恭賀申請人,但認為不可能要求所有公務員與同性伴侶往外地結婚以取得應有福利,故政府應盡快主動研究本地同性結合機制。陳指本港不少跨國公司均支持同性婚姻,令僱員配偶可享福利。他在fb發文指摘政府「作為全港最大的僱主,也不肯帶頭作榜樣給予公務員的同性伴侶福利」,認為訴諸法庭是最好方法。

律師:判決影響不大

不過跨性別資源中心主席梁詠恩對判決「唔太滿意」,認為法庭沒務實處理同性婚姻問題,「有啲狡猾,迴避問題」。同志運動原寄望藉本案「慢慢一步一步令政府有誠意面對狀況」,但從判詞中卻不見政府或法庭有此意思。

法政匯思召集人、大律師蔡騏稱判詞中探討福利問題時只稱涉及性傾向歧視,未觸及婚姻議題,而探討報稅問題時更直指條例清楚列明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加上政府部門向本港市民福利時,大多列明何謂認可婚姻,故判決不會有重大或深遠影響。

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認為,市民會憂慮判決是向承認同性婚姻行前一步,料政府會考慮上訴。
■記者楊家樂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弟發現性交片 揭父姊亂倫 女方當時19歲 稱自願獻初夜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8/20004597

弟發現性交片 揭父姊亂倫
女方當時19歲 稱自願獻初夜



兩父女昨在區域法院各承認兩項亂倫罪。資料圖片

【本報訊】8年前19歲少女為安慰心情低落、任職中醫師的父親,主動擁抱及親吻他,兩人之後發生亂倫,父親更將奪去女兒初夜的經過拍下,儲存於記憶卡中收藏,二人並維持不倫關係。至前年中醫師的兒子對父親與胞姊關係起疑,並發現該張記憶卡,最終報警揭發事件,女兒亦同遭起訴。女兒警誡下稱因與父親關係好而同意性交,又指性交後感開心和滿足。
記者:蔡少玲

兩父女昨在區域法院各承認兩項亂倫罪,首項控罪發生於2009年5月至2011年年尾,次項控罪於2015年10至11月間發生。法官接納辯方要求,先索閱兩被告的背景、心理及精神報告,案件押後至下月29日判刑,其間兩人還柙。

兩被告由親友陪同到庭,其中一名年輕親友酷似兩被告。58歲的父親神情憔悴,愁眉深鎖,穿着一件衣不稱身的西裝外褸,下身是一條束腳運動型長褲;26歲的女兒相對顯得精神奕奕,答辯時朗聲認罪,父親卻低聲回應,其間二人沒有交流。

律師指犯案因扭曲的愛

案中父親在自己經營的中醫診所任職中醫,患眼疾,1987年有非禮案底。他與妻育有一子一女,本案女被告為長女。兩夫婦於2013年離婚,子女隨父親同住。

代表父親的大狀昨指,兩父女性交是出於自願,形容案件因二人扭曲的愛而生。女兒的代表大狀亦形容,本案是悲劇和不尋常,輔導式刑罰比監禁更能幫助二人,認為法庭閱畢報告後,或有監禁以外的判刑。據了解,父親指因女兒作主動,糊裏糊塗下犯案。

案情指前年8月20日,讀中學的兒子購物返家時驚覺父親全身赤裸,胞姊則正在洗澡,心中生疑。兩個月後,他從父親的眼鏡盒中發現記憶卡,內載6段父親與胞姊的性交片段,當下以手機複製片段。之後他與老師和學校社工商量,幾經猶豫,翌月終決定報警。父女二人於是被捕。

父心情低落 女親吻安慰
父親在警誡下指,首次事發時心情低落又感不適,女兒前來擁抱和親吻他作安慰,二人於是性交。他承認明知有違倫常但仍與女亂倫,而且不只一次,他沒有使用安全套,但沒在女兒體內射精。女兒警誡下亦承認同意性交,首次亂倫已經成年且為初夜。她稱因與父親關係好故跟他性交,不涉金錢利益,並指每次性交後均有睡意、感開心和滿足。

據知,6段片段均攝於2009年同一次性交事件,只分不同檔案儲存,又因二人均指同類事件發生過兩次,故兩人各被控兩項罪名。
案件編號:DCCC452/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8/20004599

16歲或以上女性才會被控亂倫


大律師陸偉雄分析,按此條所述,16歲以下女性與男近親性交無法控告亂倫罪。資料圖片

【本報訊】男人被控與女近親亂倫時有所聞,惟本案獨特之處,是同意與親父交合的女兒,也依例遭檢控針對女性的亂倫罪名。該罪只針對16歲或以上女性,即使同意性交也有罪,最高判囚14年,但與男人亂倫最高可囚終身差距顯著。

最高判囚14年

亂倫罪出自《刑事罪行條例》,第47條針對男性,不限年齡,倘與孫女、女兒、姊妹或母親性交,可按女方年齡分三層判罰。若女方是16歲或以上,男被告最高判監14年;若女方在13歲至16歲則可囚20年,若是13歲以下則可囚終身。第48條針對女性,16歲或以上女性若同意及准許祖父、父親、兄弟或兒子與她性交,最高判囚14年。大律師陸偉雄分析,按此條所述,16歲以下女性與男近親性交無法控告亂倫罪,但他警告,涉事人仍可被控以非禮等其他罪行。

陸同意在亂倫案中,一併控告女方較罕見,估計律政司檢控時需考慮女方年齡、成熟程度、有否採取主動或半推半就等。至於本案,據了解律政司考慮證據及可能的判罰後,決定交由最高可判囚7年的區院審理。立法會1998年曾修例,將男女亂倫中部份罰則的最高刑罰,由最高囚7年增至最高囚14年。此外高院判例各有輕重,包括三宗嚴重父女亂倫,各判囚10年;但亦有18歲哥哥與15歲妹妹性交輕判感化。
■記者伍嘉豪、蔡少玲

梁振英卸任前大清算 警上門拘九社運人士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70428/20004514

梁振英卸任前大清算
警上門拘九社運人士



9名參與反釋法遊行的社運人士昨獲准保釋,案件於下周五提堂。易仰民攝

【本報訊】警方繼上月底檢控9名雨傘運動參與者後,事隔一個月再檢控9名社運人士,控告他們於去年11月「佔領西環」的反釋法遊行中非法集結、阻差辦公等,9人獲准保釋並於下周五提堂。警方拘捕行動理應保密,《文匯報》卻於拘捕前已刊出報道預測有此行動,民主派質疑,特首梁振英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於7.1訪港而洗太平地,形容他用盡公權力打壓和清算反對聲音,更反映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無條件修補社會撕裂。
記者:袁楚雙 林俊謙



港島總區重案組2B隊昨晨上門拘捕9名社運人士,分別是社民連主席吳文遠(40歲)、副秘書長周嘉發(25歲)和成員陳文威(23歲);香港眾志成員林淳軒(23歲)和林朗彥(22歲);大專政改關注組成員葉志衍(27歲)和盧德昌(22歲);嶺大學生會前會長鄭沛倫(22歲)及人民力量成員周樹榮(66歲)。

各人分別被控煽惑他人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參與非法集結、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襲擊正在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等罪名,各人獲准以1,000元保釋,案件將於5月5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警方重申尊重市民集會自由,認為公眾表達訴求時亦必須遵守法律和社會秩序。

民主派斥無意修補撕裂

去年11月反釋法遊行,大批示威者往中聯辦抗議,與警方爆發衝突。

被控襲警的周嘉發憶述自己當晚曾被警棍擊中,亦曾幫其他示威者擋警棍,但忘記是否與警員有身體接觸,不清楚警方以何證據起訴他襲警,但認為自己「冇必要襲警」,對被控感到詫異,「警方濫捕都唔係新鮮事,放馬過嚟,夠料咪charge我」。

吳文遠指「面對嘅係坦白白、無了期打壓」,他批評中共粗暴釋法扭曲本港法治,反釋法遊行只是行使公民權利,政府卻用公權力和公帑消滅反對聲音,「我認為係非常可恥、卑鄙下流嘅做法」。他續指,由青年新政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與游蕙禎前日被控在立法會非法集結、他本人去廉署舉報反被檢控,到昨日的拘捕,政府打壓形式層出不窮,目的是阻止市民表達對政府的不滿,達至殺一儆百效果。他強調一干人等無畏無懼,不會因政治打壓而妥協和退縮。

林淳軒指候任特首林鄭月娥一方面想修補撕裂,特首梁振英臨近卸任卻要清算撐民主人士,完全看不到政府有誠意與民主派修補撕裂或聆聽示威者的聲音。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認為,今次拘捕證明林鄭所說的修補撕裂是難以做到,「未來冇乜條件係去坐低傾」,覺得她無能力改變北京對港策略,類似打壓只會持續。

疑趁習訪港前洗太平地

民主派議員亦批評拘捕潮是政治檢控,疑因習近平7.1很可能訪港而洗太平地,政治檢控抗爭者。涂謹申相信政府想趁回歸前夕製造寒蟬效應,意圖將7.1遊行人數壓到最低。前日被警方拘捕的游蕙禎撰文指,推動人民上街抗議從來只有暴政,反問非法集結等控罪中提及的破壞社會安寧,始作俑者「是遊行人士還是中共暴政?」

去年11月初,全國人大常委會針對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宣誓風波主動釋法,民陣舉行反釋法遊行,途中約4,000人響應香港眾志、社民連、大專政關等呼籲,轉往中聯辦示威,警方多番阻撓,示威者其後衝出馬路「佔領西環」,警員則多次揮警棍及施放胡椒噴霧驅趕,雙方多次對峙。其中吳文遠曾站上鐵馬,隨即被最少4名警員拉下並帶上警車,警方當晚亦即場拘捕周樹榮,其餘各人今年1月曾被上門拘捕,直至昨日正式提出檢控。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8/20004519

梁不想做跛腳鴨 勢令林鄭尷尬


林鄭月娥當選下屆特首後,政府展開一連串針對社運人士的拘控行動。

【本報訊】林鄭月娥3月26日當選下屆行政長官後,政府展開一連串針對社運人士的拘捕或檢控。林鄭當選後翌日,警方預約檢控9名參與佔中知名人士;本月更密集式出動,包括落案起訴倒插國旗的立法會議員鄭松泰、過去兩日拘捕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以及9名參加去年反釋法遊行人士。有學者相信是特首梁振英卸任前的小動作,以顯示自己不是跛腳鴨政府。

林鄭當選後21人被拘控



林鄭月娥當選下屆行政長官後翌日,警方預約檢控9名參與2014年佔領中環行動的知名人士,包括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以及朱耀明。去年10月於立法會會議上,將多名建制派議員座位前的國旗以及區旗倒插的熱血公民立法會議員鄭松泰,大約兩周前接獲警方的通知,以侮辱國旗罪及侮辱區旗罪落案起訴。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以及9名參加去年反釋法遊行的社運人士亦分別於前日及昨日被捕。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表示,近日警方作出密集式拘捕,相信是即將卸任特首梁振英的小動作,「呢輪咁拉法,有少少白色恐佈、有少少有殺錯冇放過」。他相信是梁振英不想自己未來兩個月表現得像跛腳鴨;他在很多事情的立場上明顯與林鄭月娥唱反調,例如堅拒取消小三TSA。
鍾劍華指,現屆政府拘捕社運人士的事情會延續至下屆政府,包括林鄭月娥上任後司法程序會繼續,案件繼續被談論及蔓延至她身上,令林鄭處於尷尬處境。
■記者陳沛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8/20004523

警疑洩密 左報獨家預告搜捕


《文匯報》昨在報道中預告警方拘捕行動。

【本報訊】警方昨早對去年參與反釋法遊行人士大搜捕前夕,親中報章《文匯報》昨率先以獨家新聞預告警方拘捕行動。有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指,《文匯報》率先公開警方行動,質疑是否有人洩密或「打龍通」,表明會向保安局追究。

《文匯報》昨發表題為〈去年圍堵中聯辦料警今拘10人〉的報道,刊於A5版,內容指去年11月,反對派以反對人大釋法為名組織遊行,最終演變成圍堵中聯辦。據該報獲悉,警方最快於昨日採取新一波拘捕行動,目標是針對去年11月6日涉發動包圍及衝擊中聯辦活動的搞事者,預料有近10人被捕,包括某政黨頭目及新興反對派組織活躍人物,他們有可能被控組織及參與非法集會等罪。最終香港眾志、社民連等9名社運人士因參與反釋法遊行時的行動被捕。

議員擬去信保安局追究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質疑,親中報章在昨早警方拘捕前,率先獨家預告拘捕詳情,「究竟係打龍通,有一種預告?定係呢份報章真係咁神通廣大?」表明會去信保安局追究,要求交代警方行動是否有洩密。被捕的社民連主席吳文遠指,理應只得律政司和警方知道行動,質疑《文匯報》從何得知消息,認為今次是「香港公安和中宣部聯手合作的政治檢控白色恐怖騷」。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則相信,每間傳媒都有獨家訊息,但他認為執法行動絕對要保密,不應洩露給任何媒體,否則會影響行動。
■記者林俊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8/20004637

歐盟報告促中港重啟政改


林榮基

【本報訊】歐盟發表香港年度報告,指香港、中國政府應按《基本法》重啟政改,以達成民主、公平、公開、透明的選舉制度,以穩定經濟及處理民生問題。報告又指,人大就立法會議員宣誓釋法,搶先於香港法院裁決,令人更關注本港司法獨立問題;新聞自由負面趨勢持續,傳媒在報道內地及外交事務上均見自我審查。

旺角騷動反映年輕人不滿


歐盟已是第19年就香港的政治、社會、經濟環境發表年度報告;本年報告指,港人更擔憂2047年後的前途安排,社會更趨兩極,出現如旺角騷亂、自決/本土派抬頭、人大釋法、本土派議員被取消資格等政治事件,亦經歷了立法會等選舉。

報告指,儘管2016年發生上述事件,整體上「一國兩制」原則仍於香港行之有效(work well),惟歐盟亦鼓勵香港及中國政府,按《基本法》重啟政改,以達至民主、公平、公開、透明的選舉制度(an election system that is democratic, fair, open and transparent),又稱普選可賦予政府更多公眾支持和認受性(greater public support and legitimacy),以追趕經濟目標及處理民生問題,穩定香港金融、商業中心地位。

歐盟又指中港關係最大挑戰是激進政治勢力出現,旺角騷動暴力事件是年輕人對民生、政治環境不滿的反映(fuelled by social and political discontent),又指2月28日立法會補選,激進、反中國、標榜本土候選人獲近一成半選票,為一直被邊緣化的自決、本土派社運方向賦予認受性。

報告亦提及法治情況,指人大在法院未判決前釋法,縱使法院強調釋法與否法院亦會得出同一結論,惟該釋法已可視為搶先於法院裁決(pre-empting the court ruling),令人增加對本港法治及司法獨立情況的關注。同年3月,亦有律師遊行表達對人大釋法的憂慮,指是次釋法為中央回歸後對司法制度的最嚴重干預。

2015年歐盟視為對一國兩制帶來最大衝擊的銅鑼灣書店員工失蹤事件,本年報告提及員工動向,指林榮基曾公開表示,被內地公安綁架及審訊(kidnapped and interrogated by mainland)長達8個月;桂民海現仍被扣押於內地;其餘3名職員則稱是自願回內地協助調查(voluntarily to assist in investigations)。歐盟指,寄望相關案件不會重現,又稱香港及中國政府應用盡所有可行方法(all necessary steps),恢復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
■記者葉偉東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AA制互毆案峯迴路轉 女主動付$1,100「中古王」怒撕鈔票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6/20002117

AA制互毆案峯迴路轉
女主動付$1,100「中古王」怒撕鈔票



女事主王小姐稱不明白男事主(右圖)為何大怒。資料圖片

【本報訊】全城熱議的旺角食飯「AA制」互毆案,細節陸續曝光,38歲女事主昨接受《蘋果》訪問時表示,一餐飯賬單2,100多元,她知道後付出1,100元,但男方激動地當面撕爛她的鈔票。牛角日本燒肉專門店老闆黃傑龍昨晨亦在facebook貼出有關賬單,拆解埋單2,135元之謎!
記者:司徒韋桐

女事主王小姐表示,因買遊戲在網上認識有「中古王」之稱的姓翁(37歲)玩具店老闆,對方表示有很多遊戲機存貨,問她可否協助散貨。王聲稱「佢話拆番佣畀我」,翁提議本周日(23日)見面,在彌敦道瓊華中心牛角日本燒肉專門店共晉晚餐。

與翁相處逾3小時,王對他印象不佳。她稱,翁提出她倘能幫助散貨,給她一成佣金,其間兩人都有喝酒,直至晚上11時許,翁主動結賬,她問對方︰「張單幾多錢?」男方表示2,100多元。

感到「好瘀」拒再見面
王遂給予對方1,100元,沒想到翁反應極大,「佢將全部1,100蚊撕爛晒,之後佢袋埋」,隨後更發生推撞毆打事件,她於是報警求助。

王形容今次事件「好瘀」,帶來巨大困擾,母親與朋友都很擔心她,「唔明點解會搞得咁大」,至於為何會觸怒對方,她稱不去揣測,但不會再見對方,「已經block晒佢」。

據牛角老闆黃傑龍在fb貼出的賬單顯示,兩人於本周日晚7時54分入座,吃了3個多小時,一共點了3支清酒、3杯啤酒,連同汽水在內,單單飲品已經差不多1,200元,而食物則只點了700多元,結賬總數2135.1元。黃傑龍稱,向同事了解後得知兩人「基本上係食晒冇浪費嘅」。而翁的玩具店昨日仍未有營業,其電話亦無人接聽。

賬單中,「獺祭三割九分」清酒出現三次,每支分別228及588元,合共花了1,044元,是最大一筆花費,唎酒師林美婷(Ria)表示,獺祭清酒是由「旭酒造」的酒廠釀造,「呢支酒帶有花香,味道像蜂蜜般清甜,很容易入口,算中上級價」,很適合年輕人飲,而且近年在香港甚受大眾歡迎。

無差別傷人疑兇落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6/20002223

無差別傷人疑兇落網


灣仔皇后大道東隨街打途人案發生後,警員加強巡邏。資料圖片

【本報訊】灣仔街頭上周六出現一名無差別(無特定對象)襲擊途人事件,灣仔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後,昨傍晚於深圳灣口岸拘捕一名30歲本地男子,懷疑與案有關,他涉嫌普通襲擊及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被捕,將會被通宵扣留調查。

深圳灣過關被截獲
警方早前接獲5女1男(22至42歲)報案,指分別於上周四及上周六在灣仔皇后大道東一帶,遭一名穿黑衫的短髮男子出手推撞拍打,甚至揮拳打面。其中在周六,一名姓黃司機,其車Cam拍攝到黑衣人在皇后大道東,於90秒內連環襲擊4名途人經過,事件曝光後引起巿民關注。消息稱,負責案件的灣仔警區重案組,事後翻查案發現場沿途及附近大廈多部閉路電視,發現該名疑人曾進出一座大廈;探員最後鎖定一名30歲男子,立即四處搜尋,以及通知各大口岸留意。至昨傍晚疑人在深圳灣口岸過關時被截獲,重案組探員到場拘捕帶署,通宵扣查。

警方呼籲任何人如目睹事發經過或有資料提供,請致電36607543或61010054與灣仔警區重案組聯絡。
■記者梁曙光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灣仔街頭黑衣男  無差別襲5途人  有女子被推出馬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4/19999614

灣仔街頭黑衣男 
無差別襲5途人 
有女子被推出馬路



怪漢跑近等巴士的外籍女子,用力推向其頭部,令她失平衡跌出馬路。

【本報訊】灣仔街頭出現一名無差別(無特定對象)襲擊途人的暴力怪漢,前日在人潮如鯽的皇后大道東路上,最少5名途人遭一名穿黑衫的短髮男子出手推撞拍打,甚至揮拳打面,其中4人更在90秒內、相距150米連環遇襲。受害人未及防範,當定過神來已經赫見兇徒逃去,幸他們均沒有大礙。事後街坊人心惶惶,警方已經接手調查案件,並且即時派員加強巡邏。
記者:徐雲庭

前日下午5時許,黃先生駕車沿着灣仔皇后大道東往銅鑼灣方向行駛,其車cam拍下案發經過。從片段所見,當時有一名外籍女子在皇后大道東182號對開的巴士站等巴士,突然一名身穿黑色上衣以及深色長褲的短髮男子跑至,用力向她推去。

由於事出突然,加上黑衣男子的力度猛烈,女事主一度失去平衡跌出馬路。兇徒逞兇後若無其事沿路跑去,未許走至10米外近廈門街路口時,又推撞另一名男途人。

邊跑邊四處望



黑衫男其後繼續沿着皇后大道東往銅鑼灣方向急步跑,至春園街交界時從後拍打一名紮馬尾女子的膊頭,當女事主定過神來時,他已經走在前頭。

黑衫男子邊走邊不停四處張望,約30秒後他跑至皇后大道東228號中華大廈樓下時,看見一名低頭望手機的女子,又隨即加快腳步半跳起來,揮拳打向女事主面部,然後逃去。整個襲擊過程大約90秒,先後遇襲的3女1男相距大約150米。

黃先生直言:「如果唔拉呢個人,真係會有危險,今次用拳頭,下次拮一刀,用磚頭扑落去就玩完。」黃事後已經聯絡警方,並且透露會向警方提供相關車cam片段。

不過,原來受害的途人還不止被車cam拍到的4人,家住元朗的蘇小姐向《蘋果》表示,案發當日下午4時許,她與未婚夫途經皇后大道東,當時正在燈位等候過馬路,當時她站在未婚夫左邊,站在一眾等過馬路市民的前排。突然間有人從後走近,從她和未婚夫之間衝過,更用手猛力拍打她的右手。

蘇小姐表示:「佢好大力推開我,令我撞到旁邊一個婆婆。」她昨午看到上述襲擊途人的車cam片段後,認出是同一名黑衫男子所為。她形容對方年齡大約30至40歲,「有少少神經feel,不時頴頭,邊跑邊兩頭望,一路見紅燈都照衝過去」。

街坊人心惶惶

事件曝光之後,灣仔區街坊人心惶惶,周氏夫婦不諱言「擔心成為下一個目標」;劉小姐亦指出:「遇到(襲擊)應該會好驚,如果反應到梗係走啦!」昨日下午《蘋果》在案發現場所見,有警員加強巡邏,而在事發巴士站附近的店東高先生透露,有警員曾經到店內調查。

警方表示,灣仔警區刑事調查隊正了解及跟進事件,呼籲市民如有資料提供,致電36607568或36607411聯絡警方。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4/19999625

專家:施襲者充滿鬱結對人麻木


隨機亂打途人事件發生後,警員昨加強巡邏。徐雲庭攝

【本報訊】對於有暴力怪漢在灣仔街頭隨機亂打途人,城市大學犯罪學家黎定基認為,涉案者可能因為對社會不滿或滿心鬱結,透過襲擊途人發洩情緒,但兇徒以與自己無關的途人作為宣洩的對象,反映他對其他人麻木以及欠缺感性,不會理會別人所受到的痛苦,可能精神出現問題,必須接受治療。

黎定基直指,兇徒無目的在街頭亂打途人,更嚴重的甚至會用利刀及放火等,通常涉案人心中充滿鬱結,找來與自己比較無關的對象發洩情緒。黎形容:「一般人發洩情緒可能係針對死物,好似拍下枱、踢下垃圾桶,咁係仲有理性,但有啲人會向貓、狗等動物發洩,甚至好似涉案兇徒咁向途人發洩,佢哋係麻木、冇感性,冇咗身同感受嘅諗法。」

深水埗去年發生同類事件

過往本港亦曾發生無差別襲擊途人案件,較近期是去年2月19日,5名少女先後於7小時內,在深水埗富昌邨、南昌邨及榮昌邨分別疑遭同一狂徒襲擊,其中一名少女鼻樑遭打至移位,警方於事發6天後在油麻地拘捕涉案41歲男子。

對於今次灣仔又發生類似事件,灣仔區議員李均頤透露事後收到街坊傳來WhatsApp短訊表示擔心事件,又提醒大家小心。她呼籲居民守望相助,若發現可疑人士應立即向警方舉報,以協助警方盡快破案。
■記者黎國剛

傳入政府 羅致光箍票作用成疑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4/19999631

獵頭一個月 政商界冷待 
廚房熱 要求高 林鄭班子未齊腳



林鄭月娥

【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當選後密鑼緊鼓,花近一個月「獵頭」後,尚未齊腳卻開始見雛形。至今盛傳願意加入「熱廚房」的人士中,來自公務員系統的比比皆是,相反政、商、專業界別人士寥寥可數。有建制派相信,林鄭未能湊夠3司13局人選除因「廚房太熱」,林鄭的高要求亦是原因之一。
記者:呂浩然

林鄭自3.26以777票當選特首後,一直埋首組班工作。綜合至今盛傳有機會過渡或加入下屆政府的問責官員,包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張雲正、民政局局長劉江華、勞福局常秘譚贛蘭、特首辦主任邱騰華、食衞局常秘聶德權、保安局副局長李家超、入境處前處長陳國基及候任辦秘書長丁葉燕薇等。


張建宗或任教育局長


除劉江華外,入閣熱門幾乎全來自公務員系統,較為明顯的有傳將接替黎棟國成為保安局長的李家超。歷任保安局長都有管理紀律部隊經驗,且全部來自入境處,若李家超再上一層樓,將成為首位來自警隊的問責官員。

現居特區第二把交椅的張建宗料順利過渡,但卻有「降呢」之虞,據了解張雲正拒升任政務司長後料留任公務員事務局,邱騰華或爆冷接任政務司長,而張建宗或改為出掌肯定會換人的教育局,他曾任教育署署長,對教育政策亦有認知。

林鄭有意將問責班底打造成娘子軍,其中曾任地政署長的譚贛蘭入閣呼聲極高,消息指她極可能掌管發展局。至於現為候任特首辦主任的丁葉燕薇,亦因與林鄭「夾到」而入閣呼聲極高。

另一料有政務官背景擔大旗的政策局或是勞工及福利局。現年53歲的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聶德權與林鄭一樣曾掌管社署,2013年更獲林鄭賞識成為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專員,協助制訂人口政策等,據知他對福利政策瞭如指掌,而獲林鄭青睞。

而去年退休的入境事務處前處長陳國基最近傳是特首辦主任真命天子,據知其做人圓滑,有助林鄭箍票及與各黨派溝通。
而盛傳下屆班子中少數非公務員出身有民建聯劉江華,一方面有指劉會繼續留守民政局,但亦有消息指因應現任政制局長譚志源表明去意,曾任政制局副局的劉或要調至政制局。

至於環境局,據知副局長陸恭蕙拒入熱廚房,令現任局長黃錦星留任機會被看漲。

有建制派中人指,林鄭組班工作困難或因她不單對自身要求高,對下屬要求亦很高,故政黨出身的大多不獲看中,加上政局不變,不少人都嫌「廚房太熱」而「冇人肯做」。

該建制中人認為,現時林鄭要集齊3司13局人選頗難,盛傳或入閣的人選和崗位都存在變數,遑論不急於隨新班子宣誓就任的副局、政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4/19999638

料至少7司局長離任



【本報訊】林鄭表明新班子大換血,至今至少7位司局長料離開「熱廚房」,當中有未受青睞的梁粉,也有意興闌珊的泛民;有人獲挽留卻去意已決,有人識時務主動求退,包括民望長期包尾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雖然出掌食物及衞生局評價不俗,但「梁粉」高永文非林鄭的食衞局局長心水,一則與新班子「去梁粉化」有關,二來亦因林鄭欲組女子組,副局長陳肇始升呢機會高唱入雲,據知本身為骨科醫生的高已在佐敦物色地點開醫務所,卸任後重操故業。

另一求退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雖然有民主派背景,卻未見因此令推銷政策更暢順,高鐵撥款驚險過關,一地兩檢卻未解決,張早在一月底未有新特首誕生時已搶閘稱7.1後不留任,但曾任教育學院院長的他未明言離任後會否重返教育界。


傳袁國強拒林鄭挽留


道不同不相為謀,政圈盛傳林鄭不喜歡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的處事作風,53歲的譚志源月初公開表明與林鄭步伐不一,任滿後會向外闖,休息後再出發,他明言5年後或重返政府,顯然因禮賓府換新主人而逃亡。

兩年前盛傳幾乎被梁振英炒魷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據知亦非林鄭班子人選,蘇亦私下稱會功成身退,任滿後多點時間陪太太;有別於譚志源及蘇錦樑,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據知獲林鄭挽留,但神女有心,襄王無夢,法律界消息指,近年腸胃有問題的袁國強考慮到健康,加上有點意興闌珊,未有接受挽留留任,料重返Temple Chambers執業搵真銀。

餘下兩位離任局長,各有前因要走人。65歲的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屆退休之年而卸任;至於一上場便發生國教風波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5年任期已成負資產,民望長期包尾,無論誰出任特首,獲邀留任機會近乎零,故不待新特首開口,二月中明言退休,更稱會「每個月睇番30本書」。
■記者許偉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4/19999642

留任財爺機會大增 陳茂波拒評


陳茂波

【本報訊】林鄭月娥當選將「滿月」,組班至今盛傳不少心儀招攬的入閣新人選都耍手擰頭,其中兩位財爺熱選,包括匯豐銀行大班兼全國政協委員王冬勝及金融發展局主席查史美倫等,有傳相關人等拒絕入「熱廚房」後,令現任財爺陳茂波留任機會大增,陳茂波昨日被問及會否因為上述兩人拒入新班子而令留任機會提高時不作評論,表示不知道事件內情。

外界有分析指,林鄭若未能在外找到合適人選,現任財爺陳茂波或有留任機會,但政圈中人普遍認為林鄭於新班子刻意「去梁粉化」,梁粉味極濃的陳茂波留任與否仍成疑。

西環薦莫樹聯掌律政司

陳茂波昨被問到林鄭有否就組班問題找他時稱多謝記者關心,指過往已回答過相關問題,沒有補充。他早前曾稱能夠服務市民是一個榮譽,「亦是我人生下半場很想做的事」。

至於律政司司長,有傳資深女大律師鄭若驊是林鄭首選,林鄭亦曾在電台節目中大讚她,指她當年代表政府打填海官司,對她非常欣賞及佩服,可惜坊間盛傳鄭不願入閣,令林鄭一心打造的「娘子軍」少了一員猛將。

有政界消息指,身兼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資深大律師莫樹聯獲中聯辦推薦律政司司長,但暫時未知莫意向。
■記者許偉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4/19999650

傳入政府 羅致光箍票作用成疑


羅致光

【本報訊】近年與林鄭月娥在扶貧助弱方面合作無間的民主黨羅致光盛傳即將加入林鄭新班子,若這位智商160分的IQ王走入「熱廚房」,必須退黨,至於羅能否憑藉其民主派背景協助政府順暢推動政策,有學者指需視乎林鄭是否有心與各黨派改善關係。

或執掌運房局

現屆班子中亦有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及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具民主派背景,但兩人未見因背景份外有為。而現年63歲的羅致光與張、陸不同之處是他至今仍有政黨背景,民主黨主席胡志偉重申,若羅要加入林鄭班子,必須退黨,因該黨須監察政府,有黨員加入問責班子會造成角色矛盾。

隨着林鄭當選,羅致光即被視為新班子人選,有傳羅曾因力挺港府推行社福界一筆過撥款而不獲業界歡迎,若獲中央開綠燈任命,或可能接替張炳良執掌運房局。

羅致光至今拒評是否入閣,外界則關注民主派任問責官員是否有利政策獲得支持,胡志偉以曾為民主黨副主席的張炳良為例指出,與民主派出身的問責官員或會「有多啲偈傾」、「大家討論時自在啲」,卻非關鍵,始終要視乎政策內容是否切合社會需要、推行手法及班子是否有團隊精神,舉例指張炳良主責的高鐵項目同樣遭民主派非議,故問責團隊中有民主派或能反映班子非政治酬庸,「表面上令(政府)政治能量相對地廣泛」,對改善施政卻不一定有幫助。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民主派加入政府能否有作為,要視乎特首的作風及制度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即使羅致光獲北京開綠燈加入政府,若果林鄭月娥不嘗試與各黨派修補關係,羅致民主派亦沒有作用。
■記者呂浩然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4/19999665

民主派遊行 候任辦拒接示威物品


民主派昨遊行反對小圈子選舉,要求真普選及改善民生。何頴賢攝

【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當選後,民主派舉行首場以「反對小圈特首抗議政治逼害」為題的遊行,約200多人遊行至候任特首辦,惟代表候任辦人士拒接受遊行人士送給林鄭的示威物品。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指,民陣打算申請林鄭稱考慮重開的政府東翼廣場、即公民廣場為今年7.1大遊行的終點,指林鄭若想修補社會撕裂,應予准許,否則勿貓哭老鼠。

由多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民間團體包括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社會主義行動、大專政改關注組發起的遊行,昨由銅鑼灣東角道起步,冒雨遊行至位於中環的候任特首辦,主辦團隊向警方申請有200人參與,記者目測約有200多人參與。負責向警方提出申請的社民連陳皓桓則在終點向本報指遊行人數約有500至600人。警方指起步時有150人,高峯期則有320人。

梁國雄:和解須先有真普選

隊頭橫額寫上「貧富懸殊社會撕裂官商鄉黑何來和解」,參與議員包括梁國雄、陳志全、毛孟靜、朱凱廸、張超雄、楊岳橋、劉小麗、羅冠聰、姚松炎、民陣召集人區諾軒、佔中發起人戴耀廷。

對於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日前指未來5年不適合重啟政改,戴耀廷認為反映北京企圖以富公務經驗的林鄭先解決民生問題,再談政治,但認為這是一廂情願,因社會、民生問題源自制度、政治權力不均,他相信街頭、民間力量未來5年要繼續迫使政府重啟政改。他指部份黨派近日拋出「和解論」只是時機不對,長遠也要走和解之路。

梁國雄在遊行後指,政府若要和解,必先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包括還港人真普選,並解決一系列民生問題,包括樓價高、落實全民退保、標準工時立法、勞工假與公眾假期看齊。示威人士原想把寫上「777」、「小圈子」、有林鄭頭像的示威道具交給候任辦的代表,但代表拒絕接收。梁滿意遊行人數,認為不少市民不參與是因對新政府持觀望態度。
■記者姚國雄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4/19999685

西環集中營:怕接京「柯打」 商界拒入政府


林鄭月娥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組班不順利,不少心儀人選紛紛送上「大檸檬」。有政界中人稱,近日與一些商界中人談及林鄭組班問題,他們不約而同指林鄭心中首選商界「外援」差不多全部婉拒,表面上與目前香港對立政治氣氛有關,但也反映這班商界精英對林鄭欠缺信心,亦對北京繼續強硬對港政策有疑慮,情願置身事外。

政治對立導致卻步

該政界中人稱,盛傳林鄭想找匯豐銀行副主席王冬勝做財政司司長,但有傳王已私下表明無意加入政府,該政界中人指早前在一個飯局中,遇到一名有份量商界人士,對方已預言王冬勝不會入政府,更稱在商界有江湖地位的人,除非有野心要在政圈更上層樓,否則也不想在目前政治環境下加入政府。

該商界人士又稱,他並非說商界有份量人物拒減人工服務香港,「幾叻都好,喺呢個環境下根本乜都搞唔到」。他指政治上對立,固然是令這些商界精英卻步原因,但另一他們不會宣之於口的原因是對北京強硬對港政策有疑慮,「冇人知北京有乜嘢單畀林鄭執行,如果有啲單明明係民意反對,都要夾硬去做,到時佢哋又唔可能辭職,不如索性唔入政府好過」。

另一名法律界中人也說,袁國強以健康理由不肯留任,法律界明白袁過去4年多「夾硬啃咗好多單嘢」,所以盛傳鄭若驊拒入政府,法律界完全理解,「大家明白北京對香港干預越來越多,又要求律政司司長要忠心,所以一旦做呢個位,日後可能要做好多並不認同嘅嘢,我係鄭若驊都唔做」,但他笑言,「大把聽北京同西環話嘅人,排住隊等入政府,林鄭要人實有,差在佢啃唔啃得落」。
周一、三、五刊出

季陶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梁振英:有考慮特赦違法者 拒透露是誰 警務處長稱無提出放過七警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3/19998908

梁振英:有考慮特赦違法者
拒透露是誰 警務處長稱無提出放過七警



張志華攝

【本報訊】一向被指好鬥的特首梁振英,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首度自稱曾考慮特赦違法人士,並以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自己不能凌駕司法為由,透過行政決定特赦刑事案件被告人,但堅拒透露曾考慮特赦甚麼人,「乜嘢特定對象唔講喇」。警務處處長盧偉聰昨日表示,無向特首梁振英提出要特赦「七警」。有泛民議員質疑,梁振英說法屬馬後炮,批評梁振英任內不斷挑起社會矛盾。
記者:林俊謙

特首梁振英昨接受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訪問時,被問到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早前提出特赦論,他心中有否一刻想過特赦違法人士時,梁振英即說:「有,喺法律同各方面要考慮,但係進入司法程序的案件,我哋係唔可以特赦。」並稱現已無再考慮特赦。

避談對象是否佔領人士


梁振英昨稱曾考慮進行特赦,惟避談對象是否佔領人士;圖為9名被控參與佔中者。

問到何時考慮過特赦時,梁振英拒絕言明,只稱:「呢件事社會一提出嚟,我哋就有考慮,但係𠵱家由於喺司法程序當中,我哋不能凌駕司法,去做行政決定特赦刑事案件嘅被告人。」

問到是否想過特赦參加佔領運動人士時,梁振英稱,作為法律問題考慮,特首的確有此權力,「但乜嘢特定對象唔講喇」。問到最終為何未有特赦時,梁振英解釋:「香港檢察工作係獨立嘅,警方因任何事拘捕咗人,嗰件事就交畀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負責決定,所有人包括特首同行政部門都不應輕易干預。」

梁振英隨後出席「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活動,會後被問到曾考慮特赦甚麼人時,他拒作回應即離開。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就梁振英言論回應指,七警案已經進入上訴階段,暫時不作評論,並無向特首梁振英提出要特赦七警。

翻查紀錄,最早建議特赦佔領運動參與者和因此事犯法的警察,是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於2014年12月10日報章訪問中提出。其後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於2015年1月26日出席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會議時,透露曾有特赦部份佔領人士意念,指「特赦方面,若我話我哋完全冇諗過,我哋就冇盡我哋嘅責任」,但袁稱政府結論是無論在法律觀點或實際運作上都是不適合。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批評,梁振英昨日言論純屬馬後炮,指梁振英如真正有意願推動社會和解,任內就不應不斷司法覆核民選議員資格,以及瘋狂控告社運人士,不斷挑起社會矛盾,「連(熱血公民議員)鄭松泰啲小學雞行為都要告,我睇唔到佢(梁振英)幾有誠意和解囉」。

梁振英語錄

評特赦:
「我哋就有考慮,但係𠵱家由於喺司法程序中,我哋不能凌駕司法,做決定特赦刑事案件嘅人士。」

談開放公民廣場:
「未係適合時候……呢個地方我哋要考慮風險因素,因為係政府總部嚟。」

回應率團訪大灣區為搶林鄭風頭:
「呢個咁啱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我哋卸任前3、4個月工作報告提出。」

論政改:
「社會上相當一部份有政治影響力嘅朋友,佢哋長期以嚟同內地同中央係冇接觸,長期以嚟對中央對香港嘅基本方針政策,以至對香港形勢評估,佢哋係缺乏認識,因此長期以嚟出現誤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3/19998911

稱撤回8.31決定「唔係好實際」


王振民

【本報訊】中港連線為重啟政改吹淡風。特首梁振英昨指要求人大收回8.31決定「唔係好實際」,更暗批民主派長期缺乏與中央的接觸,不明中央底線導致誤判,身在北京的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更指政改會令香港如中東般內戰內亂。民主派議員促梁振英少講為妙,又批評王振民離地和自欺欺人。

梁振英昨接受電台訪問時批評,再提出要求人大撤回8.31決定「呢個起點已經唔係幾好,亦唔係好實際」,指對中央和香港睇法比較熟悉的人,就知道完全不可行,因為不能將《基本法》內中央的權力排除出來,強調政改要人大批准。梁亦不點名批評民主派,一些有政治影響力的人「長期以嚟同內地同中央係冇接觸,長期以嚟對中央對香港嘅基本方針政策,以至到對香港形勢嘅評估,佢哋係缺乏認識嘅,因此長期以嚟出現誤判」,例如中央對政改和特首選舉的底線。

王振民:普選造成內戰內亂

王振民出席北大舉辦的香港回歸20周年研討會後指,「現在香港社會撕裂主要是經濟民生發展的問題沒有解決好,不是說一政改就把這問題解決了」,又指世上很多國家都花時間推動民主,「最後結果都是像中東、像很多地方,普選以後結果都是內戰內亂」,「天天都產生那麼多難民到世界各地,這都是政改造成的,都是搞普選造成的這麼一個結果,你們希望香港是這樣嗎?」。

同場的港澳辦主任馮巍致辭時提到,香港不少學者和泛民「實際上是按照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觀念和價值觀念,來解讀政治發展的有關問題,這跟內地的話有不一樣的地方」。

公民黨楊岳橋斥梁作為一個夕陽政府應少講為妙,又指王來港任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的日子白過,楊同意香港社會存在很多問題,然而政改關係到香港整個制度,王的說法只不過自欺欺人將所有問題「掃落地毯底」。民主黨涂謹申則反駁馮巍稱,《基本法》列明香港不實施社會主義制度,故民主派以資本主義觀望香港發展是應有之義。
■記者呂浩然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3/19998915

斷言拒絕重開公民廣場


政府總部的「公民廣場」自2014年設起圍欄,不准市民隨意進入。李家皓攝

【本報訊】正當民主派人士、建制派人士,以至候任特首林鄭月娥都對重開政總「公民廣場」抱正面態度之際,特首梁振英卻大唱反調,明言「未係適合時候」,理由是「呢個地方我哋要考慮風險因素,因為係政府總部嚟」。

糾正主持:嗰個係政總

民主派提出要求重開「公民廣場」已久,林鄭在上月初競選期間,已提出考慮重開,她當選後從自由黨到民建聯,均提出下屆政府為重建開明形象,加上佔中已結束了兩年多,是時候考慮重開。

不過梁振英昨在電台節目被問到有關問題時,先糾正主持以「公民廣場」稱呼該處,指「嗰個係政府總部嚟」,然後斷言「未係適合時候(重開公民廣場),呢個態度我哋好清楚」。他辯稱,政府有不時檢討情況,但決定一定要基於風險評估,認為「呢個地方我哋要考慮風險因素,因為係政府總部嚟」,又指該處經常有其他使用者和汽車出入,「係咪必須使用呢個地方?呢個我哋會一併考慮」。

至於被問到日前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是否為搶林鄭月娥風頭時,梁振英聲言「呢個咁啱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我哋卸任前3、4個月工作報告提出」,內地發改委本月底就要特區政府提供素材,所以現屆不能等到下屆政府才做,同時解釋不邀請林鄭一同考察,因為「候任(特首)都只佢一個人,我哋仲有司長、局長」,又標榜他會向候任特首做好交接工作。
■記者呂浩然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3/19998917

指吹南風時 港污染廣東


今年初,內地北風將污染物帶來香港,造成上空一陣濃霧。資料圖片

【本報訊】霧霾毒害內地多個城市,不少港人擔心會影響香港空氣。政協副主席、特首梁振英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後,昨日反指當吹南風時,香港污染物被指吹到廣東等城市造成霧霾。有關注空氣污染團體指,梁振英的「南風」論明顯是政治判斷,內部北部空氣污染物吹到廣東等城市,才是造成霧霾的主要原因。

團體斥政治判斷

梁振英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粵港合作在很多方面已取得相當大進展,又以空氣污染獲改善作為例子。他指最近一、兩年香港藍天日子較多,認為與兩地共同治理空氣污染問題有關,「香港呢個城市有山有水,高樓大廈。如果天色好,係好靚嘅一個城市」。

他續提及霧霾問題,「過去吹南風天嘅時候,近香港嘅廣東城市如果有啲霧霾等等,咁佢話你香港污染物吹咗過去;反之吹北風天嘅時候呢,我哋就埋怨廣東」。兩地政府都認為,近年改善空氣污染已取得很大進展。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表示,「空氣污染(物)係飛嚟飛去,廣東吹去香港,香港吹去廣東,呢個事實冇錯」。但廣東等城市出現霧霾,主要原因是內地北方空氣污染物飄到南方,香港空氣污染物不會導致廣東等地出現霧霾,「吹南風係暑假,唔特別見到廣東霧霾多咗」。

馮又指梁振英的「南風」論很明顯是政治判斷,這言論只在內地有市場,相信因他已升任政協副主席,視野要更遠大才有此說法。「南風」論無助解決粵港兩地區域性空氣污染問題,事實上近年兩地都推動改善空氣污染措施。

梁振英忽略了自己仍是香港特首,香港空氣污染元凶之一,是車輛數目失控地上升,令路邊空氣問題嚴重,特區政府應加大力度解決問題。
■記者陳沛冰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邱達昌:不是好投資  首年要削兩億開支  有線裁員一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70422/19997772

邱達昌:不是好投資 
首年要削兩億開支 
有線裁員一成



有線易主後計劃最多裁員一成,員工前途未明。

【本報訊】有線易主,新主永升(亞洲)主席邱達昌昨日中午會見傳媒時大談入主因由以及對於有線前景的看法。對於不少有線員工擔心會出現大裁員,邱達昌提到目前有線每年虧損3億元,開源節流屬理所當然,惟他派定心丸指現時有線有2,000名員工,最多只會裁員一成,即大約200人。
記者:梁偉聰

對於有線連續9年虧損,邱達昌亦承認今次稱不上是好投資,但過去邱氏家族參與娛樂事業,對此有深厚感情,笑言「我對電視係有感情,但希望唔好太羅曼蒂克,如果唔係我就會輸好多錢」。他更澄清,指通告中提到每年削減2億元開支是入主首年一次性削資兩億,並非每年,但就不排除會裁員,減少人手希望越少越好,暫時未能答覆削減多少開支,亦未決定前線、後勤員工的比例。

邱稱3年內可扭虧為盈

有線寬頻主席吳天海於昨日傍晚與有線員工會面後,為邱達昌裁員的說法降溫,吳指「由1月1號去到上星期尾,自動流失已達180個員工,達到百分之九,假如要減少人手,已經有9%員工自動流失」。

電視業向來是「燒銀紙」的行業,有線一旦接受收費及免費電視牌照,除了7億元注資外,未來仍需要投放多數十億元。邱達昌指出,有線現時每年收入逾10億元,不難符合投資承諾,更大拍心口表示有望3年內扭虧為盈,更指「如果呢7億資金係假想唔夠,相信喺後面嗰4個股東,有能力投入資金去發展」。

邱達昌強調,現時最重要是穩定軍心,因為近來已經聽到好多員工表示若有線「熄燈」就會轉工,又指「電視最大資產就係人才,人才走晒對我哋任何新股東都不利,我哋會好好珍惜」。於記者會完結時,他特別向有線記者表示,希望有線員工能夠給新股東一個機會。

擬增有線頻道至170台

在開源方面,邱達昌表示對於有線業務不太悲觀,有線寬頻仍然賺錢,免費電視奇妙電視將會於5月開台,更可以增加有線頻道,指目前已經有基本120個台,增加到170個台並不困難。

邱達昌又希望未來強化財經新聞,調動本地新聞員工至財經,表示相信一帶一路的商機,「香港係亞洲金融中心,經濟資訊好重要,所以會內部調派人才資源去做」,又指電視劇集並非日後的發展重點。有線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回應指,現時有線已經有24小時財經新聞台,與邱達昌所指的發展方向相近,新聞部會因應需要調配,如兩會期間會調配財經組人員幫忙,中國組也會幫忙做一帶一路的新聞。

現時有線正申請將接受收費電視牌照的限期,由本月26日延後至下月31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表示,在周二已經收到有關申請,但有線目前牌照將於6月1日到期,若拖延至5月31日才回覆,認為時間太急切並不理想,當局會小心考慮最新發展作決定。吳天海表示,希望當局理解他們的困難,又指明白若5月31日小股東不贊成方案,當晚要即熄機,為客戶帶來不便,對此感到抱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777

邱達昌記招言論節錄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783

李思廉與西環關係密切

李思廉

【本報訊】即將入主有線的永升,主要股東除了新世界主席鄭家純以及遠東發展主席邱達昌之外,內房發展商富力地產主席李思廉以及聯想控股執董趙令歡二人均有濃厚紅色背景,外界擔心有線會因此而染紅。邱達昌昨日反駁這個說法,「邊個香港企業冇喺內地投資?」邱達昌又指李思廉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趙令歡的持股僅為14%,符合有關法例的要求。

邱達昌昨日對於紅色資本家的說法甚為不滿,「我同鄭家純真係好唔紅色資本家,都喺香港長大,當然喺中國有投資,但香港邊個冇吖?」邱達昌又指,李思廉在本港土生土長,又表示希望李思廉及趙令歡加入有線董事局,因為趙令歡於荷李活有投資媒體,而李思廉在廣州「公關好強」,如果有線將來落戶廣州,將會大有幫助。

憂慮有線染紅之說來自李思廉及趙令歡的背景。李思廉為廣州富力地產主席,他是為新移民服務的香港新家園協會副會長兼監事會主席,該會與中聯辦關係密切,內地富商如恆大許家印、雅居樂陳卓林等都是董事會成員。去年該會舉辦青年內地交流團,李思廉亦出任副團長,率領2,000名青年到上海、北京等地交流,更獲得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接見。

趙令歡任董建華基金理事

至於今年55歲的趙令歡於內地大型科企聯想控股出任要職,同時亦是多間中資上市公司的主席或董事長;前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英、美,趙令歡亦是中國企業家代表團成員之一。趙亦與前特首董建華關係密切,董建華先後牽頭成立的兩個基金會,即中美交流基金和團結香港基金,趙令歡都分別出任董事及理事。趙令歡生於南京,但國籍為美國,他於永升持股由28%降至最新的14%,符合法例規定非港人持股不得超過15%的要求。
■記者梁偉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785

紅色背景股東簡歷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792

唔使執笠 員工已感開心


有線寬頻主席吳天海昨為裁員說法降溫,指目前已有9%員工自動流失。

【本報訊】有線易手,新老闆永升主席邱達昌明言最多裁員一成。不少有線員工對於有新投資者入股感開心,有員工指對於會否被裁走擔心不來,一切隨緣。但有員工對於裁員未能放心,「永升話最多裁員一成,吳天海又講到好似走多1%人,就可以達到裁減目標」。

讚新投資者有心經營

有線昨如常運作,電視製作部彭小姐表示,對於有新投資者感開心,指工作氣氛好,員工士氣不錯,「大家都唔係好擔心會裁員,呢啲嘢隨緣啦」,又指有線運作資源一向「就住就住」,故不擔心被削減資源,製作部亦會繼續sell idea,希望製作有質素節目。

於有線電視工作22年的網絡營運部門黃先生表示,與同事昨午一起收看記者會,認為新投資者有心繼續經營有線,又指邱達昌稱尊重人才及裁員一成只是最多,人手加減在企業內必然會發生,若員工對自己有信心應該不需擔心。

昨傍晚有線舉行員工大會,據悉,員工大會一般以新聞部及體育部高層為主,甚少會邀娛樂組相關人士。但新老闆昨指最多裁員一成,不少員工都很緊張。

會後有新聞部資深員工表示,員工最開心是有線「唔使執笠」。雖然吳天海指年初至今已有9%員工自然流失,但不等於有線易手後不會有人事變動。該員工說:「新人事、新作風,新高層管理風格係點冇人知,正正因為新投資者有心做,佢對於唔同部門點做、乜人話事,可能好有自己睇法,換班底唔係話冇可能。」

另一較資淺的有線員工稱,對有新投資者感欣慰,但對是否裁員未能放心,「永升話最多裁員一成,吳天海又講到好似走多1%人就可以達到裁減目標,咁究竟九倉同永升之間個deal係點?」該員工稱目前以平常心對待,相信到5月尾收費電視牌照有定案後前景才較明朗。
■記者周婷、陳沛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798

員工心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883

嫌新聞部人多 無詳細睇中國新聞 
邱唱好一帶一路 擴財經新聞



有線新聞中國組報道廣受社會認同;圖為李旺陽離奇死亡後,有線記者北上訪問李旺玲。

【本報訊】將入主有線的永升主席邱達昌昨雖稱讚有線新聞是其「拳頭產品」(hit products),但表明一帶一路帶來很大商機,需要加強經濟訊息,擬調派新聞部人手以擴展財經新聞。對於備受關注的中國新聞組,邱則稱尚未詳細了解,又指有線新聞員工較無綫新聞多200人,「可唔可以將一部份資源去開源嗰邊」。有學者質疑邱或「生意至上」犧牲港聞和中國新聞。
記者:陳沛冰 周婷

為了將裁員影響減到最低,邱稱會由新聞部調派人手發展他寄予厚望的財經新聞。對於會否減少港聞及中國新聞資源,邱則語帶雙關,「呢個係一個好好嘅問題,邊個去領(導)i-cable呢?呢個係一個好值得深思嘅問題」。

指近期才安裝有線

邱又將有線與無綫比較,指無綫新聞部現有300名員工,有線新聞部有500人,兩者同樣做24小時新聞,而無綫新聞絕對不弱,並即將開設財經新聞台,「我唔係盲目cut cost(削減資源),拳頭產品對一間公司係好緊要,但可唔可以將一部份資源去開源嗰邊,做好財經,多啲廣告收益?」但強調新聞部絕對自主。

邱回應記者提問時,坦言以往家中一直看now,近期才裝有線,「無咁detail(詳細)睇咁多中國新聞」,又指有線其他節目有進步空間。記者會完後邱動身離開,再有記者問會否影響中國新聞資源時,邱有點動氣說:「點解你成日問我中國新聞,我唔會咁諗,中國新聞香港新聞is the same(一樣)。」


學者質疑生意至上


有線寬頻主席吳天海稱,由新聞部調派人手做財經新聞不一定影響新聞質素;現需協助新股東熟悉公司,相信9月中完成交易前不會重整架構。有線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指,相信永升看到財經新聞是重要資產,注資後會在此基礎發展業務,不會改變新聞取向,至於會否裁員則言之尚早。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稱,邱提到一帶一路予人政治正確之感,發展財經新聞不一定要削減其他新聞人手,但邱將新聞部與財經新聞拉在一起,「係好生意至上」,質疑他或為賺錢而犧牲有口碑的港聞及中國新聞。

有有線新聞部員工稱,相信邱達昌是考慮經營成本,「𠵱家冇電視台好似有線咁,有獨立一組做中國新聞同feature(專題),係好燒錢」,寄語新投資者珍惜有線新聞的品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888

稱鄭家純同意電視不會滅亡


鄭家純

【本報訊】是次入股有線的財團永升,原本由邱達昌家族牽頭,被問到為何突引入新世界大股東鄭家純,邱指兩人相識30年、多次合作,雖然鄭「同我(邱)冇兩句」,但一句「你話事」就放心交由邱處理,料鄭同意電視傳媒不會滅亡的理念,故同意合作。

「鄭胸襟大易合作」

記者會上邱達昌多次強調與鄭家純「冇兩句」,但合作生意項目多達二、三十個,「有啲生意佢話『你話事』,就交畀我去管……有啲生意係我哋交畀鄭生管,我哋真係冇兩句」。邱又稱讚鄭家純「胸襟好大,係好容易合作嘅人」,力邀對方入股時曾言「覺得電視傳媒唔會滅亡嘅,係會去演變」,相信鄭因同意理念而入股,更是新股東永升單一大股東(45.5%),而邱只持24.5%。

事實上,邱鄭兩家早於傳媒行業結緣。邱達昌之父邱德根於80年代將連年虧損的麗的電視,變身亞洲電視,開源節流成功扭虧。邱家及後引入鄭家純父親鄭裕彤、麗新林百欣,三家合營亞視,被譽為亞視最光輝日子。可惜亞視依然經營不善,終在去年4月正式「熄機」停止廣播。

邱鄭兩家於地產本業亦多次合作,如2015年合作競投西鐵元朗站物業項目,同年遠展、鄭家周大福企業合作中標澳洲布里斯本Queen's Wharf度假村。年初新世界亦與遠展合作競投港島黃竹坑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
■記者黃翹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903

有線股價跌25%後 倒升16.4%


有線電視

【本報訊】有線(1097)宣佈供股、引入新股東永升後,股價早段跌過25%,午後倒升,收報0.71元收市,全日倒升16.4%,若於低位撈貨者,單日賬面大賺54%。有線主席吳天海下午澄清,所謂不供碎股意即不接受少於一股的供股,而非不足一手買賣單位。吳指由於公告中英文版有出入,致公眾理解「碎股」定義有別,會盡快澄清。

麥格理評級跑贏大市



供股計劃中,有線原控股股東九倉將手上的有線股份,實物分派予九倉小股東,大行麥格理認為,九倉股東相當於獲得額外0.5%股息率,亦不會再被有線拖低盈利,給予九倉目標價77.23元,評級「跑贏大市」。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表示,有線股價「未至於跌返落兩毫子咁悲劇」,不過散戶要供股博翻身相當難,不建議供股,料股價將徘徊在0.5元水平。

有市場人士質疑為何新舊大股東不直接買賣股份,而要繞道供股,有玩財技之嫌,有投資銀行家解釋,若舊股東直接售股予新股東,資金僅落入舊股東手上,新股東尚要另外籌資予有線營運,供股則可以直接將資金注入公司。

至於交易是否令小股東別無選擇?該銀行家指是次交易中,有線控股股東九倉不參與供股,純粹引入新股東為包銷商,與一般玩財技公司做法不同。若與九倉一樣不看好有線前景的股東,現時已可沽貨離場。
■記者黃翹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2/19997918

《樓盤傳真》屢狠批新世界樓


《樓盤傳真》為有線王牌節目,提供本地樓市資訊。有線電視畫面

【本報訊】在1997年起開始播映的節目《樓盤傳真》,是有線電視王牌財經節目之一,節目中曾多次批評長實、新地、恒地等大型發展商的樓盤缺陷。新世界入主有線前,《樓盤傳真》曾多次批評新世界旗下樓盤。有員工指,暫未收到要求改變節目方針。

員工指節目方針暫時不變

在鄭家純買起有線之前,節目《樓盤傳真》以往曾經多次批評新世界的樓盤,包括去年踢爆北角柏傲山,將私家電梯納入實用面積賣樓,質疑新世界賺得好盡。另外,剛入伙的旺角波鞋街Skypark,節目中亦不留情面地狂踩,批評該樓盤「一層22伙,走廊長又長,酒店包裝、密過公屋」。

除了上述兩盤外,九倉系的會德豐與新世界合作發展的尖沙嘴The Austin亦照樣批評,直指樓盤被高鐵地盤包圍,室外噪音嚴重超標。有員工透露,雖然公司易主,但暫時節目製作方向如常,未有收到任何指示要有改變。

《樓盤傳真》的「新盤驗樓」環節更開創本港驗樓先河,與人稱「詹Sir」的驗樓師詹濟南合作驗盡新盤騎呢怪則,難免得罪地產商。最經典之一是踢爆長實的九龍塘豪宅新盤珏堡頂層連天台竟不設圍欄。

詹濟南直言,驗樓一向是「有個句講個句,唔會就住,否則冇資格做驗樓」。以往上該節目批評會德豐樓盤質素時,亦沒有被剪走,希望易主後情況不變。
■記者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