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盧寵茂反對未成年捐器官  設捐活肝名冊  讓好心人幫助指定或有需要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16

盧寵茂反對未成年捐器官 
設捐活肝名冊 
讓好心人幫助指定或有需要者



盧寵茂(中)昨率換肝團隊開記招,其間他表明反對容許未成年者捐肝。

【本報訊】善心女文員鄭凱甄無私捐肝加上瑪麗換肝團隊12小時手術,終令因肝衰竭命危的鄧桂思換肝續命,但鄧的女兒因未滿18歲不准捐肝救母的爭議仍未平息。負責手術的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科醫生團隊,對降低捐肝合法年齡表示反對,主任盧寵茂強調法例須保護未成年人士,指香港有不少善心人願捐肝,決定設立「好心人活肝捐贈名冊」,讓急需換肝病人可配對。
記者:李晟謙 周子惇 李家傑


Michelle形容母親鄧桂思獲換肝是令人感動的奇蹟。

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中心副顧問醫生冼瑞靈透露,醫生團隊前日經過12小時手術,將捐肝者阿甄的三分二個肝臟切除並移植給鄧桂思,鄧昨情況雖仍屬危殆,但病情已改善,捐肝者阿甄亦已蘇醒,料1至2天內可離開深切治療部。

換肝雖成功,但鄧的女兒Michelle因未滿18歲不能捐肝救母的風波仍未平息,食物及衞生局長高永文前日指會盡快作公眾諮詢,研究修例引入酌情權,為未滿18歲人士不可捐肝的限制引入彈性。但領導換肝團隊的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科主任盧寵茂唱反調,他反對匆匆修例容許未成年者捐肝。盧認為社會應保障未成年者,不應輕易在短時間內改變法例作出酌情決定,指做法很危險。

他指捐肝手術有風險包括死亡,對捐肝者無益,故當事人應有獨立思考及自主能力,不可受別人影響,文明社會亦應保護未成年者,不應嘗試令青少年捐贈器官。他直言「手術刀握在醫生手中……壓力好大」,醫生應該「do no harm」,不應把健康的人(捐肝者)變成病人。盧指以鄧女個案為例,她一直陷於昏迷,盧反問若她醒來發現女兒為捐肝救自己而出事,會有何想法?

團隊盼政府加強宣傳



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科副教授陳智仁則認為,社會應聚焦討論如何增加肝臟來源,他除希望政府加強器官捐贈宣傳外,團隊亦會成立好心人活肝捐贈計劃,設好心人名冊,讓有心捐肝者可聯絡醫護人員,接受醫生檢查,並轉介心理醫生評估、記錄血型,表明欲捐肝給指定人士或任何有需要病人。

登記捐肝者須18至60歲、100%健康及沒肝炎。若日後有病人須換肝,院方只會在病人沒親友適合捐贈及沒屍肝情況下,才會聯絡名冊上的善心人。

另外,因未成年無法捐肝救母的Michelle,形容母親獲換肝是令人感動的奇蹟,「感謝阿甄姐姐的偉大同無私奉獻,畀我媽咪一個重生機會……有一個奇蹟發生喺我身上!」她亦呼籲公眾支持器官捐贈。現時換肝輪候冊有多達90名病人排隊,其中4至5人嚴重至須長期留醫,若無人捐肝恐有性命危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28

好媽媽移植後情況穩定


經過12小時移植手術,鄧桂思昨凌晨由醫護人員推回深切治療部。李家傑攝

【本報訊】今次移植肝臟手術,瑪麗醫院出動26位醫護人員,經過12小時漫長手術,肝衰竭命危的好媽媽鄧桂思獲得阿甄三分二活肝重生,目前情況明顯好轉,仍需在深切治療部觀察,院方以「好感恩」形容手術成功。

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科臨床副教授吳國際,講述手術過程時以「好感恩」形容手術順利,指鄧桂思接受移植肝臟後明顯好轉,雖仍未完全過危險期,但情況穩定,期望她肝昏迷情況逐步恢復,院方會密切留意有否其他併發症。

院方出動26名醫護


好心捐肝的阿甄昨精神不俗,抽空回覆好友慰問。

吳指,鄧被轉送瑪麗醫院時已出現肝腎綜合症及肝昏迷狀況,急需正常肝臟去運作,而活體肝移植是非常繁複手術,單是捐肝手術牽涉4名外科醫生、2名麻醉科醫生,5名專責手術室護士,合共11人。另一方面,接受肝臟移植手術涉及15人,包括6個外科醫生,其中2名醫生協助進行細微血管接駁手術、3名麻醉科醫生及6名專責手術室護士。

他又說,捐肝手術於前天進行,由下午1時至晚上7時完成,合共6小時;受肝手術於同日同步進行,由下午1時至昨日凌晨1時完成,共12小時。經手術後,阿甄剩餘肝容量三成八,足以應付正常人需要。而鄧桂思接受新肝後,其肝臟容量亦有五成五,足夠日常新陳代謝需要。

吳解釋,鄧桂思早前因肝衰竭不能承受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接受移植後情況會有所改善,未來3至5日會有進展,現時仍需洗腎排清身體毒素,但肝昏迷情況已有減退,毋須服用鎮靜藥物。

瑪麗醫院肝臟移植外科副顧問醫生冼瑞靈表示,事件經傳媒廣泛報道後引起社會關注,其間約50人致電瑪麗醫院查詢,最終到醫院作詳細諮詢只有2位,其中一人因家人反對而作罷,本周三一名腦幹死亡的病人非常適合作屍肝移植,但因死者家屬不同意而告吹,冼指對無法進行屍肝移植感可惜。
■記者胡恩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35

04年17歲女被拒捐肝救母


簡彥因未成年被拒捐肝救母,曾登上2004年8月26日頭條。

【本報訊】因肝衰竭徘徊鬼門關的鄧桂思,女兒因未滿18歲未能捐肝救母,幸有善心人伸出援手。原來13年前亦發生過同類個案,當年的簡媽媽幸獲屍肝續命,這些年來簡媽媽不斷做義工幫人,她形容生活得十分豐盛。

事主幸獲屍肝續命

簡媽媽2004年因乙肝引致肝硬化,急需換肝保命,當時身在加拿大的女兒簡彥返港欲捐肝救母,但因尚欠數個月才夠18歲合法捐肝年齡而未能如願,幸終獲屍肝移植。

現已退休2年的簡媽媽,昨在錄音中承認她作為母親也不想未成年的女兒捐肝給她,她說:「我較幸運,毋須有人(捐肝者)要捱一刀,承受咁大嘅風險。」

簡媽媽重獲新生後不停做義工,幫助不同機構,如送飯給獨居長者,亦有做在囚人士服務,「今日我擁有啲嘢,都係因為有器官捐贈,若冇人捐肝,我未必可以與女兒團聚,開心重逢」。她表示,13年來她的健康很好,基於肝臟移植,她更加珍惜及保護肝臟。

根據當年的報道,簡媽媽早年與丈夫離婚,女兒6歲隨父移居加拿大,1998年證實患肝病,2004年病情惡化,女兒簡彥由加拿大返港要求捐肝救母,但因未滿18歲遭院方拒絕,當年在社會引起議論。
■記者李晟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41

OL一醒安慰母親:我OK


Michelle昨將果籃送給阿甄父親並鞠躬表達謝意。

【本報訊】救肝救人的26歲善心女文員鄭凱甄前晚手術後不久蘇醒,第一句說話便是安慰母親稱:「我冇嘢,OK……我冇事,唔痛!」但阿甄父母及醫生昨踢爆阿甄原來連打針抽血都怕,可謂「怕痛的英雄」。對於女兒的勇敢,鄭父自愧不如,表示當初曾反對捐肝,對此感內疚,現時只望阿甄盡快出院團聚。

父一度反對 事後感內疚

阿甄父母昨到醫院探望女兒表示支持,鄭母稱女兒手術後性格依然樂觀,堅持沒事又常哈哈笑,但每次笑時明顯是傷口作痛,相信是女兒因怕她擔心而死撐。鄭母稱女兒的善舉救到人,她感開心及欣慰,但坦言在手術室外呆等期間非常擔心,後來見女兒被推出手術室才放下心頭大石。

鄭父指愛女很怕痛,「平日就算俾文具割傷流啲血,她都會打電話畀我撒嬌」,故他一度反對捐肝,未料女兒為救人意志堅決。他憶述醫生講解手術風險時給他們看過兩張相,「手術傷口近一呎長,個女睇到有10秒退縮,但最終都堅持捐肝,所以我都俾佢打動咗!」事後回想,鄭父對曾反對女兒捐肝感內疚。

鄭父又透露愛女蘇醒後常呻「好肚餓」,但醫生稱最快今天才可吃粥水,為作獎勵,待愛女出院後他承諾煮大餐讓她吃個飽。至於受捐者鄧桂思的女兒Michelle昨正午到醫院探望母親和阿甄,將果籃送給鄭父及鞠躬表達謝意。
■記者李晟謙、周子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