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年捕9,000萬條 多種石斑瀕危  老鼠斑西星快食到絕種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1/18266403


西貢酒家愛以大型魚缸展示各種石斑魚,吸引顧客。黃賢創攝

【本 報訊】清蒸紅斑,龍躉兩食,快將只能回味。香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石斑魚類持續被濫捕,一年全球捕獲最少9,000萬條,20種、12%石斑魚類滅絕威脅 惡化,無論大魚細魚均被一網打盡,當中近半品種連根拔起,未見有幼苗聚集。其中八種本港有售的斑類,屬於瀕危、易危或近危水平,包括香港紅斑、西星和老鼠 斑等。
記者:倪清江 陳凱迎




學 術期刊《Fish and Fisheries》(魚和漁業)上月刊出港大一項石斑魚研究結果,由太古研究所海洋和淡水生物研究學者薛綺雯(Yvonne Sadovy)教授領導的研究隊伍進行,他們蒐集並分析海洋生物專家累積了超過20年以上的數據,加上實地考察,得出結果。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163種石斑魚當中,有12%共20種面臨滅絕威脅。其中德氏石斑魚、伊氏石斑魚和淺黑石斑魚接近滅絕的極危水平,港大研究發現,牠們因漁民大小通殺和生長環境受到破壞,數目仍持續下降。

另有五種屬於瀕危水平,包括以本港命名的香港紅斑數目持續下跌,報告指出,香港紅斑不論大小,都被嚴重捕撈。西星、老鼠斑和龍躉等易危水平的石斑魚,數目減少或不常見,報告特別指幼老鼠斑屬罕見。有八種高危石斑未有發現幼苗聚集,包括香港紅斑、西星和老鼠斑等。

石斑主要棲息地為東南亞水域的「珊瑚三角」地區,印尼、馬來西亞至巴布亞新幾內亞,以及加勒比海和巴西沿岸。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9年統計,全球食用石斑魚已超過27.5萬噸,比99年多四分一;以平均每條三公斤計,09年有9,000萬條石斑魚在餐桌上被吃掉,港大指出,這低估實際數量,因印尼和本港數據顯示,大部份出售石斑魚只有一公斤左右。


山埃捕魚毒死魚毛
報告指出,過度捕撈、欠缺規管和保育欠佳,是造成石斑魚瀕臨滅絕的主因;即使人工養殖,許多時都先捕撈幼苗。石斑市場每年總值相等於78億港元,導致出現「連根拔起」的捕撈情況。本港漁護署統計顯示,今年2月野生紅斑每公斤平均批發價1,098元,老鼠斑也升至940元。

薛綺雯指出,香港鄰近大陸,作為全球石斑魚貿易的一個主要中心,在管理海洋魚類進口和銷售等的條例已經過時,未能遵守國際公約和協定。

香 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指出,香港紅斑在近10至20年捕捉過度,原本常見於福建沿岸,也因內地需求大已被捕撈得八八九九。他指出,由於需求大和數量 減少,漁民使用山埃捕魚增多,「佢哋潛水落去,用稀釋山埃毒暈啲魚,大大細細都捉,但呢個方法會毒死咗魚毛。」食家劉健威得悉石斑快絕種後,表示會少食, 「以前唔知石斑快絕種,𠵱家知道就會考慮唔食。其實個海咁大,仲有好多海鮮可以代替,好似鷹䱽、龍脷等等都好好食,唔一定要食石斑。」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1/18266405

中國市場增長 加劇濫吃

【需求急升】
聯 合國糧農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有八成石斑於亞洲水域被捕獲,亞洲人口急劇增長令海產需求急升,引致過份捕撈。亞洲食肆將新鮮石斑魚養在魚缸向食客展示的做 法,更成功吸引以中國人為主的「好魚之徒」,造就一個以本港為中心的國際高檔海鮮貿易市場。負責研究的專家憂慮,中國市場不斷增長,只會令濫吃石斑情況加 劇。


魚缸展示刺激銷情

本港食肆以供應東星斑及老鼠斑等斑類最為常見,富臨 飯店創辦人楊貫一表示,這些品種的石斑多數從菲律賓及印尼捕撈,經空運抵港後,會養在食肆魚缸內吸引食客。港大的薛綺雯教授於研究報告指出,這類展示方法 增加了於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捕捉石斑的數量,一個以本港為中心的國際高檔海鮮貿易市場亦隨之誕生。

薛於報告指出,這貿易市場消耗了全球兩成石斑量,每年牽涉金額高達10億美元,吸引越來越多國家的漁民向這市場供應石斑,造成濫吃。她擔心,中國市場繼續增長,將加劇濫吃問題。

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表示,本港貴價石斑的捧場客的確以內地人為主,「佢哋唔介意幾錢,最緊要有魚」,即使近年魚價上漲,也無損內地客來港食魚的意欲。

海外漁業批發商會理事長許漢文舉例指,老鼠斑每斤價格於過去10年最多上升三倍,倘要運回內地市場,運費及關稅等會進一步推高魚價,所以不少內地人都選擇來港吃石斑。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1/18266406

出生雌性 成年後變雄性

【特稿】
常見石斑魚包括紅斑、星斑和鼠斑等,連龍躉都屬這一類。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表示,除龍躉這類生命周期長達逾100年的品種外,石斑魚平均需約10年時間生長至成年,而所有石斑魚出生時都是雌性,成年後才會轉為雄性。

有指這種性別轉變特質,是石斑魚為進行交配而出現的自然現象;亦有魚類專家認為,這與石斑魚的雌性性器官於成年後衰老,雄性性器官趁此機會生長有關。


需10年生長至成年

程詩灝說,由於石斑魚需10年時間長大,又要等長大後才會轉為雄性,過份捕撈令不少雄性石斑被撈走,「結果連交配嘅機會都冇」;亦有不少石斑魚還未來得「變性」便已被捕,令石斑成功繁殖的機會越來越低,數量銳減。

石 斑量大減對生態系統也造成影響。程說,石斑於海洋環境中有鑽挖石罅的習慣,藉此清走罅中積存的沙粒碎石,讓其他生物可居在這些隙縫中,若石斑量不足,可供 這些生物居住的石罅也自然會減少。此外,石斑是雜食性捕獵者,體形較小的魚類,如螃蟹、章魚和龍蝦均是其主要食物,石斑的存在平衡了這些海產的數量。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