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決不認子 子尋亦舒40年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30512/18257404


這幀老照片,是蔡邊村在香港翻箱倒櫃後找到與親母亦舒唯一的合照。

【本 報訊】一個堅持斷絕關係的母親,一個滿肚疑惑的兒子。這個不認子的非常母親,正是知名愛情小說家亦舒。旅居柏林的蔡邊村,是亦舒19歲時與前夫畫家蔡浩泉 誕下的愛情結晶。才子佳人的婚姻只維持短短三年。「曾幾何時,母子二人竟是那樣親密」,鮮為人知的一段母子情緣,一張陳封抽屜的黑白親密合照,揭示兒子 40年的尋母心路,也將文壇才女遺忘的傷口,無情揭開。記者:呂麗嬋

「最後一次見母親,是11歲那年。那天母親買了機械人給我,一起看了 電影《007》」。這是紀錄片《Mother's Day》(《母親節》)的對白。影片上月在德國「注意柏林」(Achtung Berlin)影展公映,旋即轟動香港及海外華人圈子。全因這個在香港、柏林及溫哥華三地拍攝的「尋母故事」,執導的正是亦舒30年來拒絕聯絡的親生兒子 蔡邊村。這段亦舒人生之中「不想記起」的歷史,要由40年前說起。

「我同浩泉係沙煲兄弟,五個老友租咗北角錦屏街一個400呎單位寫小 說,亦舒嗰時住喺濱海街,好近,上嚟探班,浩泉係出版社主編,寫嘢、畫插畫一手包辦。佢對亦舒好冷淡,亦舒份人好好勝,你越唔睬佢,佢越要引你注意,嗰 時……係人都知亦舒追浩泉」。78歲的本港著名詩人蔡炎培,見證二人由相知相交到視如陌路,不勝欷歔。

「44歲的我,去尋找已65歲的母親,並不算太遲,因為,我有一籮籮問題要問她。」

內 斂但才華洋溢的窮書生,遇上主動美貌的才女,驟眼看來,倒有幾分像亦舒筆下的愛情小說。蔡炎培回憶道,沒多久二人已打得火熱。六七暴動香港時局動盪,二人 卻在父母反對下閃婚,「喺尖沙嘴樂宮擺咗一圍,圍內朋友食餐飯」。翌年亦舒懷孕生子,兒子取名邊村,正是蔡浩泉番禺家鄉的名稱,「佢哋兩個帶埋仲係手抱嘅 阿村上嚟《明報》探班,我仲記得亦舒一身麻衣紗褲,好飄逸」。

可惜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只維持了短短三年,兩口子婚後常為錢銀爭執,性格 剛烈的亦舒堅決求去,二人的獨生子邊村歸蔡浩泉撫養。最初幾年,亦舒仍會間歇探望,但隨着浩泉另娶,亦舒狂戀明星岳華,不願再與前夫再有任何瓜葛的她,乾 脆連親生兒子也斷絕來往,徹底將一段不願記起的人生歷史刪除,作品隻字不再提兒子。故此,除了部份老讀者,很多人也以為她只有一個獨生女兒。

離 婚後,蔡邊村與父親相依為命,一度失業賦閒在家的蔡浩泉,後來找到一份在報館返夜班的工作。為口奔馳,邊村自幼稚園開始,已交由祖母照顧日常生活,父子二 人同住一屋卻不常見,靠便條溝通,但感情卻很好。蔡浩泉在自己的專欄,也不時提及與兒子的生活趣事;而蔡邊村在父親患癌期間,也回港陪伴在側,並在父親病 重時,拍下《老蔡的電影》紀念父親。


44歲的蔡邊村,旅居柏林逾20年,既是畫家也是導演。


亦舒與蔡浩泉的婚姻只有三年。


蔡邊村陪伴患癌父親蔡浩泉。

89年,因為父親而愛上畫畫的蔡邊村,遠赴德國讀藝術,一留20年,數年前與女友誕下女兒,初為人父的喜悅,令他重新思索一段早已淡出生命的母子關係。

「44 歲的我,去尋找已65歲的母親,並不算太遲,因為,我有一籮籮問題要問她」。曾經親密,為何疏離?親母在她的專欄不時流露對異父妹妹的愛溢之情,自己也是 母親所出,為何卻像透明人?初為人父的蔡邊村,反思與母親由親密到不相往還,滿肚疑團。「寫信給母親也石沉大海」。他不明白,為何親母連見自己一面也不願 意。面對人生憾事難以釋懷,人到中年的他決定主動尋找答案。

「你好,是我。蔡邊村,你的兒子」。在影片內,鏡頭對準他的面孔,他想像着與 母親「相認」的一刻。只是,長大了,也許總得學習面對人生各種遺憾,與蔡邊村合作拍片並成為好友的創作人陳思宏,看過影片後這樣寫:「(影片中)亦舒找到 了,但亦舒依然是亦舒,那位無數人崇拜的作家。她沒有變成蔡邊村的母親。」反覆練習的自我介紹,在溫哥華的街頭,遇上了,卻終歸派不上用場。


蔡邊村女兒Odessa,也就是亦舒的孫女。


亦舒小說《情結》由蔡浩泉負責畫封面。

「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

也許,就如亦舒寫過的一個短篇《媽》,是一個關於年輕人尋找母親的故事,小說裏有這樣的一句話:「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40年的愛恨糾纏,已為人父的蔡邊村,似乎仍找不着答案。

始終不認子的亦舒,努力「遺忘」,但一張陳封抽屜的黑白親密合照,還有不能割斷的血緣關係,卻引牽天南地北的母子,欲斷不能斷。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377

為了兒女 再苦也是甜


Sovannary及Shek與一對孖仔生活樂也融融。李忠浩攝

【母親節專版】
【本 報訊】孝順子女今日和母親慶祝,但一些孩子早逝的母親,卻百般滋味在心頭。兒子腦幹死亡、願意盡捐孩子七種器官的母親,今天回味的,是孩子生前為她煮番茄 炒蛋的味道;同志戀人堅持生育下一代,今日擁抱孖仔甜到漏;沒母親照顧的小女孩,也得到寄養姨姨的「母愛」;而自閉兒的母親,最希望政府辦好融合教育;孝 順天經地義,有時,也是創業商機。
記者:梁德倫 陳凱迎 倪清江 潘柏林 呂麗嬋


女同志:孖仔是神的恩賜

不足三歲的Christoffer和Shepherd是孖生兄弟,來自不一樣的家庭──他們有一對同性戀媽媽。兩兄弟雖只有「媽咪」和「媽媽」,但兩位同是基督徒的母親Sovannary和Shek說,兩名兒子是神的賜予,這個不一樣的四口之家依然幸福。

兩 歲九個月大的Christoffer和Shepherd,是Sovannary於美國透過科技生殖所生,兩個兒子的名字都有特別意思。Shek說,一般同 性戀者除透過科技是不可能有下一代,即使用了也不一定成功,「所以我哋都覺得可以懷孕係神嘅安排,Shepherd係牧羊人,即係教義內教導真理嘅人; Christoffer可以拆做Christ Offer,即使神賜畀我哋嘅小朋友」。Sovannary和Shek多年前在華爾街一家銀行工作,其後正式交往。Shek從小到大一直想有小朋友,「我 同佢拍拖第二日已經講明一定要有小朋友,佢都認同之後先繼續一齊落去」。她們不諱言決定接受人工受孕前,身邊最好的朋友也勸阻,「但我哋如果當初真係揀咗 一個路人嘅指引,𠵱家一定好後悔,因為只要真係好想有一個家庭,即使係LGBT都可以嘅」。為她們進行人工受孕的醫生,也是一名同性戀者,並有下一代, 為她們帶來鼓舞。


「家庭組成可以多元化」

Sovannary表示,家人一直反對她的同性戀傾向和懷孕,直至她有產後抑鬱症,父母開始關心她們的情況,加上Shek的父母態度一直開放,雙方家長溝通後逐漸接受,「𠵱家我哋帶埋兩個小朋友去家庭聚會、食飯,大家都已經冇所謂」。

Shek 說,她們在孖仔幾個月大時,舉家回流香港,因家人都在這裏,希望小朋友可與長輩有更多接觸。她早已預期在香港會遇到更多歧視問題,「所以我畀佢哋讀對同性 戀者係友善嘅國際學校,學校係好清楚我哋嘅家庭背景」。外國早已有兒童書籍講解家庭的組成可以多元化,「唔同種族、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都可以組成家庭」。

這兩個不一樣的母親,坦言兒子的出世影響很大,「每日做完嘢返到屋企,見到佢哋就會好開心,佢哋係上天賜畀我哋最珍貴、最特別嘅禮物」。


盡捐兒器官惠及20病人


阿May七年前盡捐因交通意外逝世兒子的器官,幫助20名病人。王子俊攝

一 道番茄炒蛋,是阿May兒子生前慶祝母親節時煮得最好的一道菜,酸中帶甜,也是思憶滋味。一場交通意外,阿May兒子頭部重創腦幹死亡,她和家人決定盡捐 兒子心、肝、腎及眼角膜等器官,惠及20名病人。阿May說:「至少佢(兒子)嘅心跳冇停過,佢雙眼亦睇緊呢個世界。」

06年一個下午,時任保母車司機的阿May,放工後接小女兒回家,望向對街馬路,發現街坊聚集,她走近一看,駭然發現當時14歲的兒子被車撞倒昏迷,「最初唔知原來咁嚴重,佢表面冇乜傷痕」。阿May憶述七年前這經歷時,語氣雖平靜,卻已眼泛淚光。


「可能係上天畀佢嘅責任」

原來兒子頭部被撞致腦出血,送院後立即開腦施手術,術後頭部腫脹,躺在病床身上插滿儀器,「我第一句就問醫生:『佢痛唔痛苦?』我最緊要係佢唔辛苦」。留醫翌日,醫生進行兩次測試,證實兒子腦幹死亡。經院方解釋後,阿May與家人決定盡捐兒子有用器官,家人逐一與他吻別。

負 責向阿May解釋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器官移植聯絡主任唐婉芬說,當日阿May一家的表現,不只感動了她,連鄰近病人的家屬看到,也願意放手捐出逝世親人的器 官。阿May兒子生前為跆拳道黑帶,身高約六呎,身體健康,他的心、肝、肺、兩邊腎、一對眼角膜、皮膚和長骨,均適合移植。「呢個可能係上天畀佢嘅責任, 遇上交通意外佢嘅器官都仲咁完好,可以幫到其他人。」阿May說。

熱心助人是阿May母親傳下來的家訓,「要幫人就要做啲直接幫到人嘅 嘢,唔會淨係捐錢」,捐出兒子器官也出自一份想幫人的心意,叫她最安慰的是在喪禮上看見兒子捐出器官後,遺體外觀並無不同。失去愛兒的阿May傷心欲絕, 一度求助心理醫生,「住唔返原來間屋」。她最難忘兩個孩子為慶祝母親節曾親自下廚,兒子離開後,妹妹填補了哥哥的空缺,阿May也將思念放在內心深處, 「希望用生命影響生命,鼓勵更多人捐器官幫人」。

唐婉芬說,自96年至今只有三宗能盡捐七種器官的個案,家屬最不願捐出死者心臟,「佢哋覺得留住個心,死者會永遠記得自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379

湊兔唇B女
樂得可愛笑容



【母親節專版】
母 愛可以無任何血緣限制,做了15年寄養家庭姨姨的彭太,照顧過約30名小童,當中最難照料的,是家中的歲半B女小米,因她患有兔唇,今年3月手術康復前都 無法正常進食。在她出生的首半年,彭太每隔個多小時就要給她餵奶,點點辛酸換來小米可愛笑容,彭太感到值得,「有次突然叫媽媽,真係好開心」。

小米親生母親無法照顧,在出生一個月後,由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安排到彭家寄養。患兔唇的小米進食時,易從口和鼻流出食物,也易嗆着,彭太初時不敢貿然答應,「因為未照顧過,唔知點處理。細仔話你(彭太)唔照顧佢,就冇人理佢,所以就答應」。

把小米接到家後,卻發現餵奶比想像中困難,「(醫院)姑娘話三個鐘頭餵一次,但佢食嘢好辛苦,裂顎問題每次都食得少,要個幾兩個鐘就要餵一次,頭半年要密密餵」。小米吃得少,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傷風感冒,令彭太倍添辛勞。

小米在去年6月及今年1月做手術,成功將兔唇連合。回想1月時手術超時,「原本話中午可以出手術室,越等越急,到3、4點先出嚟,先鬆一口氣」。每名寄養小童在彭家居住數星期至三年後,彭太送他們離開的時候,都會依依不捨,「不過都為佢哋開心,搵到個好家庭照顧」。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382

照顧病母 乖女創商機



【母親節專版】
活 躍美麗的媽媽,因為一場大病,自此要坐輪椅出入,一般人或會怨天尤人,女兒梁淑儀(Doris)卻想到創業,扭轉局面。兩年前,她與有心人創立「鑽的」, 專為殘障人士提供七人車的士服務,患腦癌的母親,正是首批受惠者。「我希望輪椅朋友都似我媽媽一樣,即使行動不便,仍有好多人錫佢哋,似鑽石咁珍貴」。

Doris很強悍,說話條理清晰,「呢啲都係遺傳自我媽媽,仲有貪靚,係佢教我點樣着裙!」Doris有三兄弟姐妹,排行第二,父母經營豬肉檔,年中無休,一家人關係親密。但07年母親大病,令一切改變,「媽媽發現患上腦癌,要緊急接受手術,右肢永久傷殘」。

接 送母親覆診,更成為家人難題,「要返工,爸爸又年紀大,搬媽媽上的士好困難,試過call設有升降台啲非法白牌車,兩架輪椅逼埋車尾,仲要好臭!」 Doris不明白市場有需求,為何沒有相關服務,剛好遇上社會創投基金展開無障礙運輸工具的研究,「用家」Doris與基金會一拍即合,鑽的應運而生。

辭去記者工作,以新丁身份由零開始,Doris走馬上任CEO。兩年來,面對特別車種高昂的維修成本、保守的市場投資者,關關難過關關過,鑽的逐漸被市場接受。Doris母親去年過世,再難過,她還是抹乾了眼淚,「我知道媽媽喺天上一直保佑我」。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385

日日過海送囝囝返學



【母親節專版】
為 人父母甚艱難,若子女有特殊教育需要,母親更需付出多一倍心血。李太兒子祉彥患上亞氏保加症,在主流學校上學,祉彥一半時間被老師罰企,母親寧每日由新界 東過海,送兒子到設有專門助教的港島西上學;但並非每間學校也有助教,陳女士為患自閉症的兒子,每月自資萬多元聘請影子老師,協助兒子學習。

今 年讀小四的李祉彥在五歲時確診亞氏保加症,有嚴重社交障礙,拿錯飯盒便擲在地上,同學好心借出毛衣,祉彥卻不懂回應,將毛衣掉在地上用腳踐踏。李太不但每 日接到學校電話,每年更兩次約見校方商討如何教導兒子。她坦言主流學校缺乏資源,老師只安排罰企解決問題,祉彥說上學有一半時間罰企,「舊學校一係罰企一 係罰坐,基本上成日都罰企,連小息都罰」。李太最終為兒子轉到港島西上學,新校有專門助教,即使罰企也解釋原因和安排補課,祉彥情緒好轉,成績突飛猛進。

不 過,並非所有學校都有資源安排助教,陳女士讀小四兒子智能較一般人低,加上患自閉症,學習和社交均有障礙,卻不足以進入特殊學校。母親惟有每月自資萬多 元,聘請行為治療師擔任影子老師,由小一起協助兒子在校內學習,但校方今年以一視同仁為由拒絕,陳女士也打算轉校。港台今晚7時在亞視播放「不是烏托 邦」,探討本港融合教育問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388

港人料豪使3.5億請媽媽吃飯


有母親昨帶同女兒到尖沙嘴賞鴨拍照。何柏佳攝

【本報訊】母親節消費巿道熾熱,酒樓食肆座無虛設,晚巿更須多做兩、三輪應付需要;花墟人頭湧湧擠滿買花客人,更有豪客趁金價回落,一擲萬元購買金錶送給母親。餐飲聯業協會指出,單計今日母親節,港人豪花3.5億元請媽媽吃飯。

母親節吃喝停不了,鴻星酒家發言人表示,母親節當日及前後的日子均爆滿,今日茶巿爆到晚巿,晚間更須做兩輪客,當中以龍蝦餐最受歡迎。沙田凱悅酒店發言人指出,咖啡廳母親節自助晚餐,須加開宴會廳額外提供200位,生意額按年升約兩成。

懷舊老店買少見少,有75年歷史的龍華酒店,今日特別推出懷舊菜式讓媽媽邊吃邊緬懷溫馨歲月。經理趙先生表示,晚巿100張枱全滿,相信是因為近年老店不斷結業,老人家希望趁母親節來吃飯,懷舊一番,「嚟到呢度仲可以見到孔雀、鸚鵡」。


萬元買金錶孝敬

旺 角花墟亦人山人海,繽紛園藝分店主任陳佩珊表示,昨日天公作美,母親節鮮花生意額按年升一成,人均消費約500元。今年多了女兒送花到母親的辦公室,佔了 花店生意額兩、三成,「仔女送花到媽媽工作地點,希望大家分享喜悅」。九龍錶行發展部經理黃家恒指出,連日來有不少客人購買手錶送給母親,價錢介乎 3,000元至6,000元;有部份客人見金價回落,豪擲萬元購買金錶給母親。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母親節巿道不俗,酒樓食肆均爆滿,大部份要做兩輪、甚至三輪生意,平均消費額一席6,000元;預計母親節正日消費總額高達3.5億元,按年升3%。但與早幾年按年升幅約一成相比,升幅明顯放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