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232
四月是元朗生態米的落秧時節。黃賢創攝
【香港有空耕】系列報道之一
【本
報訊】香港高度城市化,農產糧食全賴進口,農業被遺忘。曾幾何時,本地農業曾有過黃金歲月,元朗絲苗是米中名牌。世事循環,縱使農業生存空間狹小,近年陸
續有都市人返璞歸真,重返田園務農。原來,本地農產品市場反應極佳,專業人士長途跋涉只為到耕地一圓兒時夢想,農友組織努力變革,為本地農作物打出生路。
「香港有空耕」系列將一連三天報道。
記者:蔡建豪
元朗絲苗是老一輩港人心目中「米王」,然而隨本地農民放棄種米,元朗絲苗已在港消失40多年,港人轉食泰國米。元朗塱原部份耕地近年再次嘗試種植稻米,農作物收成漸見規模及成熟。打着「本地米」的招牌,重現的元朗絲苗年產量不足兩噸,十分搶手。
一年有兩造的塱原生態米,價錢雖高於一般泰國米,但仍大受歡迎。江俊豪攝
師公林泉憶述,往日的元朗絲苗,是有錢人才食得起的貴價米。
分糙米及珍珠米
元
朗是昔日漁農處(現稱漁農自然護理署)設於新界的其中一個農業推廣區,禾田面積達5,100英畝,錦田一帶更是南中國盛產稻米的地區,放眼盡是水稻田。內
銷之餘,港產稻米也出口,「元朗絲苗」象徵本地米的輝煌歲月。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刊物《香港農友》1974年的記載,本港至上世紀50年代末為止,主要農
作收成為稻米,出產的稻米每年運往美國舊金山,供應當地華僑。
在塱原當農民數十年、暱稱「師公」的林泉,形容當年元朗絲苗是「有錢人先食得起嘅靚米」。據講元朗絲苗特點是較細粒及幼身,入口特別軟滑。師公憶述,自60年代後期出產最後一造米後,部份種米維生的原居民移民外地,「老嘅種唔到,後生嘅唔願耕田」,元朗絲苗成為絕響。
半退休的師公近年協助環保組織長春社管理塱原濕地,從前在內地務農的師公,熟悉種植稻米的技巧,數年前開始於這些水稻田上,嘗試復種元朗絲苗。種米一年有兩造,上月中正值今年第一造米的落秧時間,十多名義工親身落田插秧。預計這造米下月就成禾,7月底收成。
師
公稱最初種米的原意是吸引雀鳥,過程非一帆風順,反覆試驗下,近兩年錄得成果,每塊田約可收成500至700公斤穀,打穀後每年總產量約噸半。新開發的元
朗絲苗名為「塱原生態米」,分糙米及珍珠米兩款,售價分別為每公斤68元及88元,價錢遠高於一般泰國米,但十分受歡迎,大部份獲長春社米會會員訂購,僅
小部份送到農墟出售。
小小的幼苗,收成後變成塱原生態米,重現停產已久的元朗絲苗風味。
塱原種植的稻米,成功吸引被列入易危物種的禾花雀前來。長春社圖片
纖維及營養較高
新
元朗絲苗最初的苗來自台灣,與數十年前元朗絲苗比較,外形相若,由於糙米及珍珠米也不像市面售賣袋裝泰國米般精磨,口感較硬,有別於軟滑、較黏性的泰國
米,珍珠米則介乎糙米與泰國米之間。由於昔日元朗絲苗失傳已久,新、舊元朗絲苗的味道、口感難以比較,長春社保育經理戚曉麗稱生態米以糙米為主,纖維及營
養較高,故購買生態米的主要是較注重健康人士。
為達到可持續發展,現時每下一次秧,師公會為稻米留種,作為培植下一造米苗的種子。在新界急速發展下,元朗絲苗已不大可能再現昔日盛況,這一脈禾稻之香,更值得珍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236
原居民保育濕地 尋回童年回憶
上水原居民簡偉康落田耕種,盡力保留新界農村風貌。
【心靈滿足】
「係咪全部發展晒就一定好?」在上水土生土長的原居民簡偉康,內心不斷有這個疑問。在孩童年代,他家裏靠耕田維生,也有養豬及雞等禽畜。一直想盡力保留往昔新界風貌的他,機緣巧合由協助耕種的義工,成為保育塱原濕地的項目助理,每天落田也感到心靈滿足。
生於七十年代,成長於上水松柏塱,簡偉康是不折不扣的原居民。他沒有親歷元朗絲苗那個本地農業興旺的黃金歲月,指其中一個農民放棄種米的原因,是因為政府截了山上水源設置集水區。
感慨農田景貌漸模糊
不過,在孩童的歲月,簡偉康的家也有耕種,與傳統的新界農民無異,家裏也會兼養禽畜,其中一頭母豬,每年生產的小豬,會送到市集販賣。
過
去鄉間生活的快樂光境,是簡偉康難忘的回憶,眼見新界發展越來越急,昔日遍地農田的景貌漸漸模糊,他不無感慨。當知悉長春社透過耕種保育塱原濕地時,他就
跑到鄰近住所的農田當義工,協助管理農地,不時親身落田耕種。也是意料之外,由當義工開始,後來成為長春社項目助理,全天候投身塱原農地。簡偉康希望盡力
留住新界農田的特式地貌,既留住香港歷史,也尋回自己的童年回憶。對於農地不斷被發展商打主意,他的答案簡單不過,「香港唔應該淨係睇呢啲嘢」。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239
鶴藪白菜種子已失傳
塱原稻米收成時,禾稻隨風飄揚。長春社圖片
【特稿】
元
朗絲苗及鶴藪白菜,均是本港昔日著名農產品,但隨農夫退休或種子遺失等原因,這些農作物已失傳。馬寶寶社區農場成員卓佳佳表示,因為陽光、溫度、水源及微
氣候等因素影響,不同地區的農作物各有特色。由於農作物依靠農夫保留種子傳承下去,這類地道農作物有人性的因素,也反映一個地方的社區生活。
卓
佳佳指出,本地農夫在種植時會先行選擇不同品種的種子,部份本地農夫保留白菜、豬乸菜、冬瓜及青瓜種子種植。據她所知,正宗鶴藪白菜的種子已失傳,今天已
難再種出昔日聞名的白菜。她強調不能將農作物視作一種品牌,今天她們嘗試種植馬屎埔菜心,是希望菜心背後,反映社區生活的元素。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247
保育塱原吸引禾花雀
【一舉兩得】
塱
原的濕地生境,幾乎因港鐵興建落馬洲支線而蕩然無存。在政府新自然保育政策的「管理協議」下,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05年起,撥款長春社推行「塱原可持續發
展計劃」,目標是保育這片由水耕農田及季節性荒廢農田形成的濕地生境,包括透過種植農作物吸引雀鳥。計劃成功重塑元朗絲苗,也成功吸引到近年被大量捕獵威
脅的禾花雀。
近年被列易危物種
內地食野味風氣盛,禾花雀是熱門野
味品種,在大肆圍捕下,南中國地區的禾花雀數目近年越來越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紅色名錄的「易危」物種。長春社與塱原當地農民合作種植稻米,期望
吸引雀鳥前來,維持塱原雀鳥天堂的生境。在過去數年試驗期間,稻米收成時開始陸續發現禾花雀蹤影,其後錄得禾花雀數目漸增加,估計平均數目達30多隻。
本港有紀錄的一半鳥種,過去也曾於塱原發現。管理協議的宗旨是以保育為先,農作物收成只是次要的額外收穫,絕不介意雀鳥吃掉農作物影響收成。除禾花雀,在稻田秧苗間也可發現白腰文鳥及斑文鳥的蹤影,每當收成時節,這些雀鳥便聞風而至吃碎米。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248
港人食米40年跌60%
【需求下跌】
稻米為港人主食,港人現時進食的米逾99%為進口米,本地米只佔不足1%。在農業缺乏發展誘因下,本港難望種米自給自足。政府數據顯示,每名港人的食米消耗量越來越少,06年時每個港人平均每月進食3.8公斤食米,較上世紀60年代大跌逾60%。
本地米僅佔市場1%
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本地的進口食米主要產自泰國,港人進食的白米90%是泰國米。其餘10%的進口食米,以內地或澳洲為主。
長春社保育經理戚曉麗指,本地生產的稻米市佔率不足1%,香港要做到在食米方面自給自足,非常困難。
統
計處數字也顯示,本港減去轉口後的食米留用進口量,1967年時為412,650公噸,到2006年時已跌至312,510公噸;若以人均每月消耗食米量
計算,2006年時每個港人平均每月進食3.8公斤食米,相對1967年時,每名港人平均每月進食9.2公斤食米,是2006年進食量的2.4倍,反映港
人對食米的需求,在過去40多年間明顯下跌。香港越吃越少米,主因是新一代港人飲食習慣轉變,白米飯已非主糧。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2/18257249
業界批議員重漁輕農
【政策欠奉】
本港農業息微,近年民間興起復耕,雖然略有規模,但只限小社區模式營運。農業業界中人批評,目前政府根本沒有農業政策,漁農業界立法會議員代表性側重漁業,議會內基本上沒有代表農民的聲音。
政府扼殺農業發展
漁
農界別是立法會的其中一個功能組別,過去及現在的業界代表黃容根及何俊賢,背景貼近漁業,對漁業的熟悉及漁民的謀生情況,被指遠勝農業,因此農業界人士認
為立法會沒有真正能代表農業的聲音。漁農界也有數十名特首選委,當中也是漁業界佔大多數,政治上也更有實力與政府交涉,爭取利益。
政府基本上沒有農業政策,政府給農民的印象,是近年傾向扼殺農業發展,在處理禽畜業方面更明顯,如立法禁止散養家禽,回收養豬場牌照等,名義上是預防禽流感等傳染病,實際卻令這些行業生存空間更有限。
新界農民一向把蔬菜等收成交給菜站,再轉交蔬菜統營處批發,農民的實際收益,其實遠低於蔬菜零售價。香港農民的其中一條新出路,或許是在部份地區開設的假日農墟,讓農民推廣及展銷農產品。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