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Call車Apps搶客戰 快的擲千萬補貼車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50713/1921792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快的推出的「一號專車」以新款電動跑車接載乘客。李家皓


【本 報訊】在Call車Apps與的士業界鬧得滿城風雨之際,消息指快的Taxi將加入戰團搶Uber生意,最快7月底推出主攻高檔品牌「一號專車」,而 Uber為保市佔率則減價迎戰。專家認為,未來Call車混戰仍會升溫,成敗取決於車輛數目,但提醒加盟司機要注意法律風險。
記者:馮健鏗 胡仲邦 謝明明

隨着Uber人氣急升,一向只支援電召的士服務的快的Taxi,計劃把一號專車引入香港。快的Taxi城市經理吳澍基昨日接受《蘋果》查詢時承認,短期內會推出租汽車服務,目標提高司機質素與行業標準,但不願透露具體推出時間及收費。

快的Taxi去年進軍香港時「燒錢」做補貼,吳澍基表示今次補貼力度肯定不少,金額將以數千萬元計。一號專車現以接待內地訪港旅客為主,中國版本app一直在港低調營運。

業界憂部份專車或變無牌經營
《蘋果》記者昨午透過該App成功召來電動車Tesla,由金鐘至中環盛惠60元人民幣,並以支付寶找數。吳澍基強調,香港版尚未推出,不能以中國版收費作準。

為 應付對手挑戰,Uber幾星期前一口氣調低多項收費,最低收費由50元降至40元、每分鐘收費由2元減至1.5元、每公里收費由9.32元減價36%至6 元,較現時的士每公里8元更便宜(按短加長減收費,錶數跳至78元前、每200米收1.6元計算)。近日Uber搶客引來的士業界遊行反擊,本報截稿前未 獲Uber就減價原因及未來策略作回覆。

另外,不少消費者也會利用法律漏洞,將GoGoVan、EasyVan等當的士搭,只要乘客聲稱自己有貨物需要運送,便能登車。對於快的Taxi加入專車市場,GoGoVan創辦人林凱源表示,GoGoVan性質為運送貨物,不評論專車市場。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今次一號專車加入戰團,料會跟Uber搶司機,雙方一定要靠補貼才能留住司機資源。他又質疑一號專車、Uber生意能做大的可能,因為現時政府授予的「私家服務(豪華房車)出租汽車許可證」僅200多個,估計有部份專車可能無牌經營。

香 港科技大學創新中心副主任宋思齊認為,消費者確實對高檔call車服務有需求,認為豪華車能提供用戶特別體驗,營運商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提供足夠車輛數目。 但他提醒營運方須慎防法律風險,指Uber在世界各地也十分惹火,例如韓國區CEO現時因經營非法的士而面臨訴訟,隨時入獄兩年。

的士業約見政府商打擊白牌車

全 港的士關注非法載客取酬大聯盟召集人吳坤成表示,大聯盟並非反對Call車Apps搶客,只關注相關Apps出租汽車是否領有合法的營運出租車牌,他對有 Call車Apps推出減價優惠無異議,「最重要係呢啲優惠係咪符合法例嘅車資規定」。提及大聯盟早前威脅不排除罷駛堵路,吳稱大聯盟正透過立法會議員約 見當局商討打擊非法白牌車,「到時睇吓政府有冇積極回應,如果冇,大聯盟先會討論係咪採取進一步行動」。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13/19217927

的士與Call車Apps比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13/19217929

Uber減價前 司機月入4萬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Uber車隊中不乏豪華七人車。

【本報訊】Call車Apps襲港,專車司機收入突然大增,有Uber司機向《蘋果》表示,自加盟Uber後每月收入升一至兩倍,認為這類產品利好行業發展,但也斥責司機為求獎金而「打龍通」、「做假單」等。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Uber司機表示,Uber等公司「燒錢」補貼,確實改善行業收入,現時每月可賺2萬至4萬元,每日平均接單15張,工作15小時。

不 過,對於Uber近日減價,他卻直言失望,自己收入較高峯期大跌三成,不少Uber司機也因而間歇性「罷工」,只在繁忙時段及乘客需要「加成(即倍數計 費)」時才上線工作,「我哋入電油,自然成本貴過的士嘅石油氣,?家每公里減到6蚊,冇倍數收費點做?」早前的士業界大規模遊行,他指反令Uber聲名大 噪,現時每日接單量明顯有所上升。

曾多次接載梁齊昕
在一號專車擔 任全職司機的伍先生表示,的士司機服務質素參差,今不少港人反感,認為使用專車的客戶,通常抱着「畀貴啲車費,唔使受氣」的心態,他又指這類Apps私隱 度較高,深受公眾人物歡迎,指有Uber司機曾多次接送特首女兒梁齊昕,自己也曾經常偶遇Amanda S。
■記者馮健鏗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13/19217932

律師:乘客遇意外難獲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的士業界在Call車Apps夾擊下,生意較前難做。楊柏賢攝

【本報訊】不少Call車Apps也利用法律漏洞,如車費經信用卡支付、以會員制度包裝商業模式,但有律師提醒,一旦發生意外,乘客的保險隨時「凍過水」,籲政府盡快立法規管,整頓出租車服務行業。

促檢討的士發牌制度

律師黃國桐認為,不少Call車Apps確實不合法,其中乘客最大的風險在於保險問題,一旦發生人身意外或者交通意外,乘客最終未必能獲發賠償。

不過,他坦言Call車Apps的興起,反映消費者對此有需求,認為的士司機態度不友善,主要因為的士牌市價過高,令他們「嘆住做」,故認為政府有必要檢討發放的士牌、出租車牌等問題,藉以令行業良性發展。

有專車司機表示,知道以信用卡支付的Call車Apps屬違法,只是執法一方舉證較困難,但不少人平衡利害後也會選擇以身犯險。他又指,Uber已培訓司機如何「避法」,首先是避免現金交易,其次是強調只為會員提供服務,又引述Uber稱會向「陷困」的司機提供法律援助。

今次一號專車強調與車行合作,雖估計該車行持有一定數量「私家服務(豪華房車)出租汽車許可證」,但本港政府發出的許可證僅200個,料始終難以應付乘客的龐大需求。
■記者馮健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