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防A股化 港股推冷靜機制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50704/1920827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 報訊】中港兩地股市近日跌不停,不少股份出現斬倉式暴跌,港交所昨宣佈,經過3個月諮詢,決定明年實施俗稱冷靜期的市場波動調節機制,限制股價出現波動的 股份只能於限定價格進行買賣,為時5分鐘,讓投資者「停一停、諗一諗」。市場人士指,冷靜期能減低股份的波動性,有助減少股份出現「閃跌」及「閃升」,防 止港股A股化失序混亂。
記者:石永樂 周家誠

港交所簡介,交易時段內若股價較5分鐘前之交易價變動幅度超過10%,便觸發5分鐘冷靜期,冷靜期內投資者只能按照5分鐘前成交價上下10%範圍內交易,於價格範圍外的買賣將不被接納。

擬於明年推出

假 設現時股價為90元,5分鐘前為100元,若股份下跌幅度超過10%,股份將進入冷靜期,並只可於90元至110元間的距間進行交易。這個冷靜期機制首階 段將適用於81隻恒生指數及恒生國企指數成份股,及8隻恒指、小型恒指、H股指數及小型H股指數(現月及下月合約)期貨,獲證監會批准後,擬於2016年 第三季推出。

港交所表示,建議乃配合20國集團(G20)及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的監管指引為本,希望舒緩自動化交易引致的極端價格波動如「閃跌」、程式錯誤等而可能對市場持正操作帶來的威脅。

考慮業界意見後,港交所決定作輕微修改,冷靜期機制模式的調整,包括觸發市調機制的次數上限,由建議的上、下午交易時段各兩次減至各一次;及機制不包括的時段,更改為除不包括下午交易時段的最後15分鐘,新建議亦不包括上午及下午交易時段的首15分鐘。

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指出,港股自滬港通後越來越A股化,不少股份都呈現大陸莊家愛用的「暴炒」手法,增設冷靜期可讓投資者於股價出現「閃跌」時了解所為何事,不致出現「人踩人的骨牌式」沽貨,相信可舒緩波動性。

促納入細價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然 而,港交所建議的5分鐘冷靜期過後,股份可自由正常買賣,而上午及下午交易時段均各設一次冷靜期,意味一個交易日最多會有兩次冷靜期出現,若超過限制,就 算價格再出現大幅上落,亦不會再進入冷靜期,加上涉及股份不包細價股,故甄文星認為港交所應盡快將細價股納入冷靜期機制。

豐盛金融資產管 理董事黃國英亦指出,恒指及國指成份股冷靜期設為每日兩次,較每日四次更為適合,因上市公司不會頻頻有壞消息需冷靜,不過他指若股價急瀉,公司可選擇停 牌,若不停牌,冷靜期後股價仍會繼續瀉,加上成份股甚少出現這些狀況,新措施未能針對莊家股、暴炒家,故總結冷靜期屬於「多鬼餘」。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04/19208282

冷靜過後再無暫停 作用或有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報訊】中港爆發小股災之際,港交所落實推出港股冷靜機制,但專家轟機制「三不像」,質疑對保障小股民利益的成效。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內地停板機制在股價升或跌一成時,只能在前收市價上下限一成內交易;而美國冷靜機制是升跌一定幅度後暫停一段時間,恢復買賣後再急升或急跌即停止買賣至收市,憂慮港股冷靜機制實行起來有一定風險。

促港交所逐步優化

他指出,港股冷靜機制暫停五分鐘後恢復交易,據統計數字顯示,美國的冷靜期的確可減低波幅,但港股冷靜期過後即回復正常買賣,之後再無暫停機制,對減低波幅實際作用不大,促港交所以此為試金石,日後逐步優化,如增加冷靜期次數等。

譚紹興續稱,港股小投資者佔整體比例約三成,目前仍以歐美投資者主導,若採取內地停板機制則太辣,冷靜機制傾向美國模式會較為適合。

他又提醒,參考冷靜期過後股價恢復買賣表現,初段以下跌居多,原因是恢復買賣後,往往傾向沽貨的投資者較多,故建議本港小投資者,若冷靜期後欲買貨,可先待沽盤先消化才買貨。
■記者李嘉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04/19208289

收市競價捲土重來 限5%波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張華峰

【本報訊】冷靜期機制是港交所首次推出,但U盤的收市競價時段機制卻是捲土重來,雖港交所強調設有多項招數防止當年匯控在U盤被「嘜」低至33元的情況再出現,但市場人士仍認為收市競價時段只為基金大戶服務,5%上下波幅風險仍高。

適用於交易所ETF

2008 年5月,港交所推出收市後10分鐘的競價時段,出發點是防止「嘜價」,但當時已被業界批評措施令大戶輕易操控造市,結果在翌年3月,匯控就在收市競價盤時 段被人由38.96元,狂質低至33元收市,觸發極大混亂,更被市場謔稱為「勁假時段」。港交所在壓力下,收回實施不足一年的收市競價時段。

港 交所今次建議新的競價時段,在收市後4時1分起至4時10分,輸入買賣盤時段為5分鐘,買賣盤只限於收市時價格升跌5%,由6分至8分輸入的買賣盤限價, 會在當時最高買盤價和最低賣盤價之間,之後的兩分鐘是隨機收市時段,初期適用於320隻流通性最高的指數成份股及所有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不過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認為,5%上下波幅風險仍很高,認為應降至2%、3%較適合。
■記者石永樂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04/19208297

防單日急升暴跌再發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港交所

【本報訊】今次港交所首推冷靜期機制,很自然令人聯想到內地的漲跌停板機制,事實上,隨着滬港通於去年推出,內地資金對香港股市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港股已經越來越A股化,股價單日上升、下跌的波幅以倍數計,因此市場的確需要一個冷靜期讓投資者冷靜一下。

每日兩次讓投資者適應

滬 港通開通後,市場已憧憬深港通可於第三季開通,然而中港兩地投資者的教育不同,兩地股票市場於制度及監管方面亦有很大差異,其中5月發生的恩達 (1480)事件就被指是A股化的代表作。電路板生產商恩達集團去年12月上市,當時招股價僅1.23元,今年5月8日早段一度急升逾2.3倍,之後衝上 102元的上市新高,入場費一度高逾20萬元,但午後走勢急轉直下,最終竟倒跌逾42%收場。該股昨收報3.7元。

恩達事件後,市場更同意引入冷靜期,但由於是首次推出相關機制,港交所希望投資者較易適應,才將由之前建議的每日四次改為兩次冷靜期;再者,今次涉及的股份並不包括細價股,故市場已預期次階段冷靜期,不論次數及涉及的股份都會增加。
■記者石永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