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香港是曾是一個非原居民社會

有一天跟一個朋友聊天,我說我的肩膊很酸痛,他給我一瓶金槍藥,還介他師父的往事。http://home.ust.hk/~su_shao/masters/chiu.html

他不在香港出生,亦去過很多地方,但一般人也會認為他是香港人,因為他曾經在香港住了一段日子,及後以香港為家。

老實說,我也數不清有多少中國功夫前輩來過香港了,他會是其中一人。


香港有原居民,但外來人更多。以往有中國難民、越南、柬埔寨難民,現在又有中國移民,南亞裔人士,通常一個外來人在香港住滿7年,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能夠融入香港人的生活,一般人也會承認他是香港人。但有些人因為民族尊嚴問題,你稱他做香港人他反而不喜歡。

以往有些人逃難來到香港,他們為了戰亂之類的理由離開,甘願放棄自己的國藉希望成為別國的公民,例如越南、柬埔寨等等,這些人通常想去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之類的先進國家,只有部少份留在香港。

當時的人對他們不太反感,主要是從新聞中知道他們家鄉所發生的事。
 Agnes Chan 陳美齡 1979 接受香港電台陳毓祥訪問有關籌款演唱會

當越戰發生的時候,我們原本覺得越南很遙遠,直到匯豐號、天運號來港,才發驚覺他們來了,由於上一代的人有不少受過共產黨的苦頭,對他們並不反感,後來由於太多人來港,政府收改政策,才開始對他們有點反感,但沒有現在所說的反蝗蟲般嚴重。







1966年印尼排華事件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1/1/1237300/1.html

難忘印尼大排華

http://www.epochtimes.com/b5/8/5/16/n2119089.htm
由於中國跟印尼關系轉差,1959年,印尼開始排華,直到1966年印尼正式跟中國斷交,當時有不少華人被迫離開,有部份來了香港,這是我印象中印尼第一次排華。


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日子,每年也有大量中國難民來港,一般人沒有把他們當為外來人,有些人還會設法幫助自己的同鄉,例如潮洲人。而這些事亦發生在不少越南華僑身上,雖然大家不談國藉,但骨子裡視大家為同鄉或"中國人",而他們大部份也留在香港。

 他們來香港的原因十分簡單,不是為了生存就是為了溫飽,其後社會改變,主要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來香港。


以往投資香港的公司,可能視香港為一個接通外國的窗口,除廣州以外的一個選擇。

但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有不少中國商家廠家擔心資產被共產黨收歸國有而前來香港。

但也有不少公司保留中國的總公司,例如匯豐銀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AF%E8%B1%90%E9%8A%80%E8%A1%8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B%99%E8%B1%90%E9%8A%80%E8%A1%8C%E5%A4%A7%E6%A8%93_%28%E5%A4%96%E7%81%98%29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這兩尊銅獅被上海市文管會移至上海滑稽劇團倉庫,1980年代轉交上海博物館1997年浦東發展銀行獲得滙豐銀行大樓的使用權後,曾希望將原獅移回銀行大門前,後經協商,由浦東發展銀行出資仿照原樣鑄造了兩尊新銅獅。鑄造過程中,出於對歷史的尊敬,原日軍破壞的鋸痕也一併保留呈現。


 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國的業務不得不關掉了,國內的公司大概會被充公,脫離原有集團成為國營企業或掉空吧。

先有大量資金技術南移,後有大量勞動力,加上香港不受中國政治影響,法治完善,為日後香港的繁榮立下基石。

這會是很多人父母或祖上經歷過的故事,到今日仍有很多人爍爍在目。



當時留在香港的人,以華裔為主,及後有些人為著一些便利而入藉香港的,例如一個住在香港的外藉人士回大陸做生意,用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伸請回鄉證會比外國護照方便。

在港台節目五色的眼睛中,你會發現有些人對香港有感情或喜歡香港一些生活條件而融入香港社會的。


如果你在97前移民,你會報稱自己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若然你不在中國境內出生,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中國又不容許雙重國藉,你不是香港人是甚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