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亞洲首宗自體幹細胞基因移植 中港台治罕見病 瀕癱少女重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1/1915514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潤潤(左)昨與母親李碧如出席記者會,對於女兒進展良好,李一度激動落淚。袁志中攝

【本 報訊】中港台科研人員合作完成亞洲首宗自體幹細胞基因移植治療,令患上罕見腦病、瀕臨癱瘓及失語的18歲台灣少女潤潤重生。領導治療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專家 負責修復自體幹細胞基因的關鍵程序,然後將成功「改造」的幹細胞輸回病人身上,從而控制神經退化,令潤潤由治療前需卧床由家人照顧,到治療9個月後可再返 學及打籃球。
記者:嚴敏慧 鍾麗霞

患上罕見「遺傳性異染性腦白質退化症」(簡稱MLD)的台灣少女廖苡安(又稱潤潤),其母李碧 如(台灣著名購物頻道節目主持人俞嫺)照顧女兒的故事感動台灣。MLD患者因缺少芳基硫酸酯酶(簡稱ARSA)物質,導致體內芳基硫酸酯累積,令腦白質受 損,神經系統出現病變致功能退化。患者病發後身體功能不斷退化,可於10年內死亡,暫時屬無藥可治的遺傳病。

今次創舉由港大醫學院眼科及 內科學系助理教授連祺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及台大醫院合作,成功替潤潤進行自體幹細胞基因移植治療。連領導實驗室幹細胞研究,他指幹細胞基因修復技術是 利用病毒攜帶有功能的基因進入細胞,並插入到基因組內,替代基因缺陷的功能。治療更應用了高效敏感的分子檢測方法,可有效確定基因插入位置,並可長期追蹤 基因修復的造血幹細胞狀況。

曾被誤診專注力不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社交網專頁上載了潤潤病發前的校服照。互聯網

今 次治療採用患者自體造血幹細胞基因移植,可減低排斥風險,而自體造血幹細胞經過基因修復後,更可在中樞神經持續產生有功能的酶,避免芳基硫酸酯累積。移植 後潤潤的神經退化受控,認知及行動功能也改善。至於基因治療或會啟動致癌基因的風險,連指今次採用新一代的自體滅活慢病毒,可提高治療安全性,這技術在臨 床治療中已有逾5年的跟蹤監測期,未發現有腫瘤形成風險。意大利科研人員早前曾在未發病及早期MLD患者進行相關移植治療的第一及第二期臨床試驗,但應用 於中期青少年發病者,今次則屬全球首宗。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臨床教授卓家才稱,移植前病人要接受強化療來清除骨髓內有基因缺陷的造血幹細胞,再將經基因修復的造血幹細胞輸回體內,才有足夠空間生長,今次病人移植成功,康復狀況也非常滿意。

正 逐步康復的潤潤,昨與母親李碧如出席港大記者會,對於女兒獲良好進展,李一度激動落淚。她憶述女兒2010年13歲時病發,突然變得嗜睡、表達及寫字困 難,初時被誤診為專注力不足,但持續兩年治療後病情惡化;2012年10月才確診患MLD,接受移植前已無法上落樓梯、只能說單字及尿失禁等,大部份時間 要卧床,曾向全球不少專家求助,但因病情已到中期,包括意大利的專家也拒絕提供治療,最終中港台專家協助才見曙光。

已恢復上學可打籃球

潤潤現時已恢復上學,繼續高二課程,上月底更可打籃球「上籃」,較之前的慢動作與僵硬有很大改善。潤潤稱希望快些畢業,將來幫助患上罕見疾病的兒童。

今次治療包括修復基因、移植及5年跟進的醫療費用約為500萬港元,由台灣MLD病友關懷協會支付。
MLD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約有1.4至1.8人,估計全球每年新症1,900宗,本港約有40名病人。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易被誤診為注意力缺乏症等。患者言語、情感、四肢活動能力會退化,大部份患者在年幼或青少年期發病,男女比例相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1/19155148

港審批需時 選深圳做手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潤潤接受移植治療後,平衡能力顯著改善。互聯網

【本 報訊】廖苡安的幹細胞治療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本港醫院技術上其實也可進行相同治療,惟該治療在本港仍屬臨床試驗階段,大學研究人員每次使用都要經 過道德委員會或醫院管治委員會審批。港大教授連祺周指廖的情況不容等候,而深圳手續辦理時間最短,遂決定與該院合作,由港大醫學院專家到深圳負責進行幹細 胞工作。

港坊間治療欠規管

在本港進行幹細胞研究的港大心臟內科講座教授謝 鴻發表示,一般申請相關治療需時數個月至半年。港大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總監李登偉就指,本港擁有掌握幹細胞技術的醫學或科學人員,亦有可進行幹細胞 提取及培植的實驗室設備,但需按病人病況決定在哪裏進行治療。李指除造血幹細胞外,本港現時有不同研究人員,為脊髓損傷、骨科及心臟科等病人進行幹細胞治 療,這些人員本身有其專業紀律規範,加上治療前要經過審批,一般問題不大。雖然本港大學進行幹細胞治療受嚴格規管,惟法例並未管控坊間治療。2010年, 曾有私家醫生為病人進行注射兔幹細胞的試驗性治療,引起爭議,但該醫生未因事件受懲處。
■記者陳凱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1/19155151

不捨媽媽 出書表心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報訊】面對女兒患罕見的異染性腦白質退化症,李碧如不斷自責。因女兒潤潤確診前4年已出現踏單車常跌倒、上課打瞌睡、不專心、動作遲緩及變得骯髒等病徵,被誤診為過度活躍症。李百般怪責女兒,才知女兒在獨自捱苦。

單親母自責
潤潤接受移植治療前對她說的最後完整說話:「媽媽,我不要上天堂,也不要下地獄,我要永遠當您的女兒。」成為李碧如全力要醫好女兒的動力,也是後來出書籌醫藥費的書名《媽媽,我還不想去天堂》(圖)。

單親媽媽李碧如是台灣購物台節目主持人,藝名俞嫺。她一直內疚令潤潤沒有父愛,並患上這個致命遺傳病。看着懷胎10月的心肝寶貝,由青春可人、充滿夢想的少女,遂漸變成走不動,有話說不出,甚至接受移植1年前不能曬太陽,以避加速退化。

李碧如記得初時看見女兒駝背,以為她拍照時故意遷就同學,後來看到女兒慢慢駝背後不能站起來。
在台灣被醫師稱為「美少女戰士」的潤潤,就算吃藥再苦、打針再痛、表達再難,都堅強捱下去,就是捨不得母親,「媽媽,我不要失憶,我不要看不到你,我不要上天堂,也不要下地獄,我要永遠當您的女兒」,令李碧如由每日以淚洗面,變成決心要陪女兒走下去,即使只是最後一天。

潤潤接受治療後像創造奇蹟,現在能說、能動、能吃,稍後能重回校讀書。
■記者陳沛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