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人才觀眾雙失 電視業死去活來 無綫獨大 流水作業礙創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30/1954982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免費電視台一哥無綫近日公佈去年本業首度虧蝕;圖為將軍澳電視城。

【電視風雲】
【本 報訊】陳豪、黎耀祥、陳豪……當亞洲電視即將由「永恒」走到「千古」,獨大多年的無綫卻10年如一日,未見轉機;曾經膾炙人口的本地製作電視劇,觀眾逐漸 流失,去年本地業績更首次見紅。是行內青黃不接?還是政策累事?快將開台的ViuTV又能否為一池死水的香港電視工業帶來漣漪?本報將在亞視熄機前一連3 日專題剖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壹號皇庭》系列監製鄧特希認為,一台獨大多年致台前幕後青黃不接問題嚴重。 仇志德攝

香港的電視台,曾是電影工業的少林寺,不少著名影視人都是電視台出身。但隨着電視台固步自封而被觀眾日漸離棄,電視人才亦出現斷層。負責影視課程的學者指,「以前入電視台做好威」,但現時學生都不以加入電視台為首選。資深電視人亦批評,政府政策也窒礙了本地人才的發展。

政 府容許一台獨大多年,令整個電視行業欠缺製作高質素節目的原動力,《壹號皇庭》系列及《妙手仁心》監製鄧特希認為,這是導致台前幕後青黃不接問題嚴重, 「前排同TVB一位導演食飯,佢話同朋友傾偈時被嘲笑『最近拍乜X劇』,X係粗口嚟,咁情況下都唔想做啦!無綫一直冇對手,成班前輩又坐喺度,下面嗰班睇 唔到前景同機會,人才自然流失」。

鄧特希:有知名度都返大陸

鄧續 說:「幕前更現實,青春有限,稍有知名度都會返大陸發展搵多啲。香港製作費同內地冇得比,我哋(監製)選角好頭痕,假設一部劇要搵兩、三位男主角,約30 至40歲之間,你話可以搵邊個?有啲喺TVB,有啲返咗大陸,有啲二、三線可能有潛質做主角,但實際市場又話畀你聽,不如搵番吳啟華、陶大宇、宣萱,喺東 南亞一帶有呢幾個名就會感興趣(有市場)。」

無綫前業務總經理陳志雲則指,青黃不接情況早已存在,原因是電視台流水作業式製作影響創作空間,加上內地節目需求吸納了大量香港人才,令香港人才買少見少:「但冇辦法,香港冇競爭,冇機會畀佢哋去磨刀,咪去內地!」

其 實香港不乏培育電視精英的硬件,知專設計學院每年有約200名電視電影課程學生畢業。學院傳意設計及數碼媒體學系主任黃培達表示,近年越來越多私人機構聘 請攝製人才,時裝、地產等都需要人拍片及剪片,毋須大學學歷,實用攝製課程更配合市場需求,所以他們的畢業生基本上不愁出路。黃稱因出路多元化,學生想法 亦有轉變,「以前好鍾意入電視台做,好似好威,?家好多學生都唔想第一份工就入電視台,佢哋自己都未必睇大台節目」。年輕一代不像以往般對傳統電視台抱幻 想,學生九成時間對着電腦及手機,接受新媒體能力高很多,很多學生寧願加入小型網台,覺得發揮空間較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知專數碼媒體學系主任黃培達指學生出路多元化,不再想加入電視台。張志華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資深電視人蕭若元稱電視業行內老化,幕後編導缺人才。沈健程攝

蕭若元:台前出唔到周潤發

資 深電視人蕭若元也認同說:「時代唔同晒,六、七十年代,電視係未來新嘢,當年大學精英如周梁淑怡、葉潔馨等,爭住入行,做電視係好潮職業,?家電視變成夕 陽行業,成行老化,台前出唔到周潤發、劉德華同梁朝偉呢類巨星,幕後編導演都冇人才。」電視台本身未能孕育足夠人才,曾任職多間電視台的資深編導蔡錦源指 出,電視業十多年前已出現人才斷層問題,電視台一直以來並無有系統訓練新人,沿用方式是舊人帶新人,但舊人又追不上影視新發展,「就算有訓練班,只不過幾 個月至半年,之後就掟出嚟自生自滅」。蔡認為現時電視台太制度化,由高層管理人員控制創作,高層怕影響收視、怕孭鑊,不敢嘗試新意念,只會扼殺創意。政府 限制發牌亦扼殺創作空間,現時相比70至80年代,已有多間大專開辦多媒體課程,有大量高質素影視畢業生,但電視業卻無一個好園地讓他們發揮。必須開放頻 道,令更多人有機會不斷嘗試。
■記者麥志榮、王麗春、周鳳儀、楊潔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30/19549870

TVB蝕錢
陳志雲憂成拒發新牌藉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陳志雲指當初若政府發牌給王維基,免費電視就不會有今日現象。 陳俊強攝

無綫近日公佈本業首度虧蝕,陳志雲憂慮政府以此作為不發新電視牌藉口,他說:「佢哋會話『我哋都話啦,唔可以發咁多個牌,?家連龍頭大哥業績都變成咁,再發牌嘅話,嗰間都冧埋咪仲死』,我最擔心呢樣嘢,如果先前申請免費電視牌照,發咗畀王維基,唔會有今日現象。」

ViuTV加入「好過冇」

陳 指亞視被釘牌後電視界完全沒競爭,沒競爭不單對香港觀眾和業界造成損失,對無綫其實亦造成損失,「因為冇競爭唔單止冇進步,係會大退步㖭!我做乜要擺更多 錢落去?你係咪都要揀我㗎啦!但當你冇人去爭、冇咗個話題,大家想睇免費電視嘅意欲更加低,加埋新媒體越嚟越蓬勃,免費電視步向滅亡日子就越嚟越近,所以 大家睇到觀眾嘅流失,都係主要原因之一,點挽回觀眾睇免費電視,一定要盡快增加真正嘅競爭,而唔係求其畀咗另一個台(港台)做公營廣播。」

全新免費電視ViuTV下月開台,陳認為縱使外地劇製作水準高,但香港觀眾也會愛看港劇,因有本地元素,令觀眾產生共鳴。陳笑說:「不過多個人入嚟玩總好過冇,但對於佢(ViuTV)競爭力有幾大,就要睇佢肯投入幾多資源落去。」
■記者戴彩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30/19549896

港台僅增聘4人
員工日做14小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港台主持麥嘉緯斥政府擺港台及觀眾上枱。朱家駿攝

港 台接手亞視模擬頻譜後,將直播數碼頻道的港台電視31,啟播時間也會由以往的下午2時提早至上午6時半,並增加3個全新節目。不過港台資源所限,新年度只 增聘4名電視員工,工會認為明顯不足,直指現時已有員工須每天直踩逾14小時。主持麥嘉緯亦指,港台硬件已用盡,難製作更多新節目,質疑政府無預先作詳細 規劃,甚至沒有訂下一個清晰定位。

助理廣播處長(電視及機構業務)陳敏娟早前表示,政府在2016至17年度已增加港台撥款約1.35億元,用作加強電視及電台服務,政府沒因應今次交接額外撥款,但她指調撥資源及人手後足以應付;據資料,新年度新增經常性開支約1,430萬元,包括增聘4名員工。

設備飽和 難增新節目

港 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副主席趙善恩指,為應付更多電視工作,現時不少前線員工已身兼數職,例如電台新聞部的員工要同時製作電視台的新聞報道;至於負責早晨節 目的電視台員工,更要每日清晨4時半開工,下午繼續處理其他日常工作,晚上7時才可收工,「現時人手已相當緊張,我覺得4個新員工唔足夠應付」,憂慮若長 遠發展為24小時電視台,但人手依舊必犧牲節目質素,希望政府能撥款增聘員工。

港台主持兼編導麥嘉緯指,電視部硬件已用盡,如錄影廠長期 爆滿,剪接室亦已由一間劏為兩間以容納更多剪接師,控制台也不時失靈,「?家嘅設備容量已近乎飽和,好難想像點樣再增加節目」。他認為現時人手「啱啱夠 用」,但要應付大量工作,就難有餘暇「諗橋」設計新節目。麥憂慮若增加廣播時間,卻沒足夠新節目填補,只會損害形象。

麥批評政府一早知道 亞視會於4月停播,卻沒有提早作出詳細計劃,確保觀眾有更多選擇,「政府唔止擺港台上枱,而係擺全港觀眾上枱」。他認為政府還說不出其定位,「究竟我哋只 係一個替代品,求其有嘢睇就算,定係想我哋做一個有質素嘅、全日廣播嘅電視台?如果係後者,點解唔撥多啲錢俾港台買設備、出去租廠同埋請多啲人?又有冇順 勢爭取新大樓呢?」

港台電視部總監鄭惠芳認為,港台始終是走公營廣播機構路線,以社會責任為先。她指港台定位難與商營電視台比較,但不代表港台節目不好看。
■記者陳建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30/19549931

邱達昌:亞視死因不夠本地化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亞視熄機在即,已故老闆邱德根兒子、遠東發展主席邱達昌(圖)接受now新聞訪問時表示,亞視的死因是不夠本地化,並寄語「香港千祈唔好學亞視」。

1982至88年是亞視的邱德根時代,當年的亞視一度威脅無綫一哥地位,經典作品包括1985年開始舉辦的亞洲小姐選舉、1986年的電視劇《秦始皇》等。邱說當年亞視成功秘訣是人棄我取,拍攝很多無綫欠奉的歷史故事劇集。

談 到亞視死因,邱說:「電視台係一個好本地化嘅生意,香港一個最叻嘅人,唔可以run(經營)一個北京嘅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最叻嘅人,我唔覺得可以run香 港嘅電視台,因為其實好多文化好多嘢唔同。林百欣(邱德根以後的大股東)之後,幾個投資者可能都有錢,但唔係好本地化」,「香港係一個漁港,發展到今日嘅 國際城市……(亞視)係有少少相似香港。當然,香港千祈唔好學亞視」。
本報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