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去年賺130億港鐵加價2.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30/1955010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港鐵今年6月將加價2.7%,勢令市民百上加斤。夏家朗攝

【本 報訊】港府雖然要求港鐵提早檢討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但去年盈利達130億元的港鐵,今年仍可按照方程式繼續在6月自動加價2.7%,是連續第七年加價,估 計平均每程加約兩毫。市民強烈不滿港鐵賺大錢、服務差,卻年年加價。有議員認為港鐵應將利潤回饋乘客,降低加幅及提供更多優惠。
記者:麥志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港 鐵昨日宣佈,按票價可加可減方程式,將去年12月通脹率2.5%的一半,及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4.1%的一半,兩者相加後減去生產力因素 0.6個百分點,得出今年票價加幅為2.7%。由於加幅低於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按年升幅3.33%的封頂上限,港鐵將可如數加價。港鐵將會計算具體每程票 價加幅,稍後公佈新車費表,加價將在6月正式實施。至於檢討票價調整機制,港鐵正在研究,預期未來幾個月內回應。

料過海較隧巴貴四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表示,港鐵營運成本持續上升,幅度高於票價調整幅度。自2008年兩鐵合併至2015年,港鐵票價每年平均增幅為2.9%,低於同期每年平均通脹率3.5%,以及每年薪金指數升幅4.6%。

港鐵年年加價,估計今年每程車費平均再加兩毫,長程加幅更高,當中過海路段票價與巴士票價差距不斷擴大,估計加價後乘港鐵過海會比隧道巴士貴三至四成。

港鐵較早前公佈去年盈利達129.94億元,根據票價機制,港鐵須從盈利中撥出1.76億元回饋乘客,加上港鐵去年共發生8宗延誤超過31分鐘的事故,須罰款1,100萬元;即港鐵今年合共要撥出約1.87億元繼續提供第二程九折優惠,金額比去年撥出2.2億元再縮水。

港鐵賺大錢仍然加價,引起各界強烈不滿,乘客批評港鐵服務差,經常故障,票價卻有加無減,令交通費負擔百上加斤。

學者倡設基金助弱勢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建議,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去年從港鐵收取股息約45億元,應撥出股息補貼市民的港鐵車費,提供更多車費優惠。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表示,應該尊重可加可減機制,但港鐵應將按機制規定從盈利撥出來回饋乘客的1.87億元,用來直接減價,令所有乘客受惠,估計可以將加幅降低1個百分點。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目前港鐵票價機制規定的盈利分享比例太低,倘賺100多億元,只分不足百分之二回饋乘客,絕對不合理,應將分享比例提高至一成。

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認為,現時票價機制的好處是有高透明度,但在巨額利潤下仍然加價,令公眾「條氣唔順」,他認為港鐵應考慮從利潤中撥款另行成立基金,資助有經濟困難的市民搭車。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政府會敦促港鐵推出合適車費優惠計劃,紓緩票價加幅為乘客帶來的負擔。

市民怨聲載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朱先生(教育界):「淨係見到只加不減,成日話好多小恩小惠,間中有個抽獎,其實冇意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張小姐(文職):「啲service(服務)又唔係咁好,成日加價唔係咁好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30/19550110

「可加可減」實只加不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港鐵封頂機制從未啟動,市民被迫捱貴票。夏家朗攝

【本報訊】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隨2007年兩鐵合併誕生,港鐵公司從此可按法定方程式「奉旨」自行啟動票價調整。不過該機制實施後,港鐵票價只加不減飽受批評,2013年港府與港鐵雖然曾經作出檢討,加入票價加幅封頂等措施,惟封頂機制從來未有啟動。

促與運輸業實質工資掛鈎
港 府與港鐵有協議每隔5年檢討票價機制一次,2013年檢討時,加入包括與利潤掛鈎的車費優惠計劃等機制,連同嚴重延誤事故的罰款,用作提供即日第二程車費 九折優惠。票價調整方程式當時亦加入封頂機制,加幅不得高於每年第四季住戶入息中位數變幅,不過設立封頂機制後從來未啟動。

目前港鐵可加可減方程式,是將前一年12月通脹率及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各除半後相加,再扣減0.6個百分點的生產力因素,得出票價調整幅度。

網 上組織「公共運輸研究組」曾經對可加可減機制做研究,群組發言人鄭衍祺表示,港府以具透明度機制處理港鐵票價調整原意良好,但方程式使用的數據組合有問 題,令市民感不滿。他解釋,方程式中使用運輸業名義工資變幅,數據會隨通脹水漲船高,在高通脹日子,變相令票價越加越多。近幾年運輸業鬧人才荒,業界加薪 搶人,也令數據無法貼近一般打工仔實際加薪情況。

鄭衍祺又指出,2013年的檢討中,方程式中須扣減的生產力因素,雖然增加0.5個百分 點,但數據設定不科學;在高通脹日子中,扣減多0.5個百分點,對降低票價加幅作用也不大。他建議當局在今次機制檢討中,應該考慮將方程式內的運輸業名義 工資變幅,改為實質工資變幅,同時將票價加幅封頂機制,由浮動改為劃一水平,減輕港鐵加價對市民生活影響。
■記者鄭啟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30/19550114

加幅跑贏多家公用事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港鐵票價7年累加兩成半,跑贏多家公用事業。夏家朗攝

【本報訊】港鐵可加可減機制於2009年啟動,至今7年每年有加無減,累積加幅已經超過兩成半,跑贏香港多個公用事業,僅次於中電。當年投票贊成兩鐵合併的建制派議員承認,對機制過份樂觀。

建制派當年投贊成票

兩鐵合併動議,於2007年在立法會以30票贊成、17票反對通過,支持者包括建制派及民協馮檢基,其他泛民議員一律反對。兩鐵合併後,港鐵與乘客曾經有一段「蜜月期」,當時票價8.5元以上的路程,票價即減約5%至10%,首兩年亦設票價凍結期。

惟自2009年起可加可減機制啟動以來,港鐵年年加價,去年票價加幅為4.3%,為歷來第二高,而2012年為最高加幅,高達5.4%。

當年支持兩鐵合併的立會議員王國興表示,討論兩鐵合併時,當局開出減價及凍結票價條件,加上香港當時出現通縮,大家對機制過份樂觀,未有預料本港經濟一旦向好時,會出現連年大幅加價的情況。
王國興續稱,機制在上一次檢討雖有改善,但仍然未能處理機制根本問題。

他表示同意提早檢討機制,目前方程式採用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幅,建議改用整體打工仔的工資變幅,甚至以實質工資指數變幅取代,才能更貼近市民生活水平。
■記者鄭啟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