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只懂笑的女孩 醫學未解之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31104/1849239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3歲】
思行長期不能站立,每當外出行樓梯時,爸爸負責抱思行,媽媽負責抬輪椅。曾顯華攝

【本 報訊】思行是個愛笑的女孩,熱鬧時她笑容特別多,但媽媽Esther從不確定這笑容是否反映着女兒的心情。思行出生至今近14年來,身體隨年齡長大,能力 卻似個寶寶,她不懂說話、不能坐立,也不會與人溝通,只懂笑及輕輕拍手。各項檢查都指思行正常,專家們無法解釋她的罕有情況。Esther相信,女兒只是 身體內有個開關尚未開啟,多年來她堅持找出開鎖方法,「我信搵到答案就可能有得醫」。
記者:陳凱迎

曾經流產,Esther當年懷 有思行時,份外緊張胎兒健康,多次產檢都無發現嚴重異常。足月出世的思行外表亦與正常寶寶無異,只是當她越長越大,多項發展都趕不上同齡的小孩;跟她說話 沒有反應、眼睛也不愛望人,慢慢她被歸類為發展遲緩,後來更被評定為嚴重弱智,「評估嗰邊將思行比喻為巴士,結構正常,惟獨司機係個BB,點可能開得郁架 巴士」。

母問上帝:等甚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約2歲】

無 人能理解思行身體發生的事,腦部超聲波、電腦掃描、驗血和驗尿結果都指她正常;後來思行被懷疑是大腦麻痹症,再做磁力共振、看腦內科等等,得到的答案仍是 原因不明。「我哋都只可以等,希望佢大個啲會有更明顯症狀」,惟情況一直無變,又一直毋須吃藥。等待多數苦澀,是虔誠基督徒的Esther也曾問,反覆檢 查仍未找到答案,到底上帝要她等甚麼?何時才能聽見思行喊她一聲「媽媽」?

Esther為照顧思行,放棄原來的教師工作,卻因此走進以往從未接觸的世界;她每天要陪思行到特殊學校,學習照顧殘障兒童,「呢樣嘢我以前從未諗過」。

她又為思行嘗試音樂創作,編了首以思行命名的詩歌,歌詞有這一句:「有些東西今天的我沒法猜透,也許必須等一世沒盡頭」。她最近更執筆寫書,筆名「小橋」,經宣道出版社出版的《愛共行》,透過思行的故事鼓勵讀者珍惜所有,勇敢面對不幸,切勿浪費人生。

期望女兒「醒過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約4歲】

現 在的思行吃飯還是要餵,只能吃流質食物;要坐輪椅,亦要父母抱出抱入。笑容是思行對外界最大的反應,這笑容也是Esther最大的安慰,「我接受咗思行係 咁,但都繼續想知,因為我信搵到答案就可能有得醫」。在Esther眼中,思行繼承了她的衣缽,成為家中的「小老師」,教家人明白愛比任何物質重要。再談 到等候答案的心情,Esther握着思行的手,堅定說她沒想過放棄。

由於思行長期不能站立,脊柱嚴重側彎,腸狀和膀胱也被壓着,將要做手 術矯正,估計多種毛病會隨之而來。訪問期間Esther流過兩次淚,其中一次是她說到不知能把思行留在身邊的日子還有多少,「佢到時做8個鐘手術會唔會支 持唔住……我唔敢諗……」一家人現在會把握時間「四圍去」;行樓梯時,爸爸負責抱着思行,媽媽抬着輪椅;休息時,弟妹圍着輪椅跑,思行總是看着他們笑。

Esther 每年都會為思行開生日會,留下難忘的畫面,預備有天女兒終於「醒過來」,能一起回顧這些日子。後天(周三)是思行14歲生日,昨日為她提早慶祝的生日會 上;媽媽代她許願,願她身體健康,願每天都不是最後一天。生日蛋糕上放了個用糖膠造的睡公主,希望思行某天如公主般醒過來,報答父母的愛;小朋友們為她唱 歌祝福,思行靜靜地在媽媽懷內,開懷地笑。

《愛共行》節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媽媽Esther希望透過出書細說思行的故事,傳遞正向人生觀;書的封面選用爸爸抱着思行上梯級的照片,鼓勵讀者「梯級後總有平路」。

〈等待〉
「一歲四個月大的思行有71厘米,25磅,6隻牙仔,喜歡紅色,喜歡抓東西……忽然,我很想思行叫我媽媽,很想她知道我是她的媽媽,思行,你何時可以叫我一聲『媽』?」

〈掙扎〉
「五年裏覆診又覆診,檢查又檢查,但全是正常,我究竟在等甚麼?思行快將過六歲,六歲前是治療的最好時間,袮想怎樣?」

〈成長〉
「思行,你是我家的小老師!雖然你不懂說話,但你卻令我們知道人的知識很有限;雖然你不懂走路,但你卻帶我們走到另一個更純真的世界;雖然你不懂溝通,但你卻令我們明白愛比物質享受更重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04/18492399

「梯級後總有平路」
父母決不放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後天是思行14歲生日,一家人提早為她慶祝。李家皓攝

【鼓勵孩子】
Esther 和丈夫育有三個孩子,思行是長女,還有妹妹思言和弟弟思正,三姊弟的名字寄意他們要凡事三思,做正確行為、說正確的話。偏偏思行沒有思想,也不能行動,身 體「軟綿綿」,每次出外都要父母抱着。Esther出版的新書封面,便用了爸爸抱着思行走上梯級的照片,鼓勵讀者「梯級後總有平路」。

母寫家書 感謝丈夫

Esther 在書中寫了封家書給丈夫和三名兒女,她特別感謝丈夫啟明10多年來對思行不離不棄,也謝謝次女思言勇敢面對姐姐的疾病,願意理解為何一家人進出醫院比公園 還要多。看着思言和思正長大,她和丈夫知道小孩子兩個月大時會笑、三個月會吮手指、七個月懂轉身、十個月會叫爸爸,再大一點便學會自己吃飯、刷牙、看書; 最重要是他們也學會愛護和照顧思行。

Esther在書中形容教與學並不容易,但這是子女們成長的必經階段。慶幸思言是個聰明又乖巧的孩子,11歲的她立志將來要當醫生,治好姐姐的病;只有三歲的思正也用實際行動表達對思行的愛,經常爭着要替姐姐推輪椅。

爸爸啟明也在書中透露心聲,他說,思行需要的並不是英語教材或漂亮裙子,而是家人的愛與陪伴。於是,他決定背起經濟擔子,讓妻子Esther離職留家專心照顧小孩。訪問時啟明說,每天放工回家,最高興就是打開家門總能看見思行的笑臉。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04/18492405

研究染色體缺失
專家誓尋病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練習行路】
Esther在家會與思行練習行路,訪問當天,思行邊行邊拍手掌,看似十分高興。

【罕有疾病】
為 思行診斷的港大病理學系臨床教授林青雲說,思行是他鑽研罕有遺傳病20年來,最特別的個案;Esther也是他認識的家長中,最堅持要找出答案的一位。林 說,思行特別在病情一直穩定,他分析思行一家的基因圖譜後,發現她其中一節染色體出現缺失,正研究這缺失是否就是思行病情的關鍵所在。他坦言,有些罕有病 仍未有治癒方法,但一個診斷卻可令家屬釋懷。

欠診斷 家屬難釋懷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進食緩慢】
每到進食時間,Esther都先把食物磨碎再餵思行,思行每次都乖乖把食物吃完。

「病 理科冇一個病叫『係咁㗎啦』,唔會有人無緣無故有一個病,總會有原因」。林形容,本港研究遺傳病的專家「比罕有病更罕有」,資源緊絀下,不少病童家長求助 無門,但他認為「罕有」並非停止找出病因的藉口,他在《愛共行》一書的序提到:「每一個病人都應得到公平對待,有同等權利獲得正確的診斷,無論所患的疾病 罕見與否。」

就如思行,本被視為大腦麻痹,但磁力共振顯示她腦結構正常,病情亦一直穩定,接受多項檢查仍未有方向,直至輾轉來到遺傳科,經血液及基因檢測,才有點進展。

林青雲坦言,已知的遺傳病中,並非全都有方法治療,思行的情況更隨時超出已知的遺傳病範圍,但林堅持會繼續為思行找到答案,「唔放棄就會搵到原因」。

基因診斷是尋找適當治療的一種工具,但林提醒,必須排除病情是源自身體結構有缺陷,才可考慮進行,「唔應該輕率去做」。他亦指,基因診斷的重點是要有醫生懂得分析報告,冀本港醫學界能增加對罕有病投放的資源。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04/18492971

早老+火燒唔痛 罕有怪病醫唔好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早衰症的美國女童Adalia Rose

14歲思行所患的病,罕有得連本港研究遺傳病的專家也不能解釋。其實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找不到成因的病症。

早衰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早衰症的印度14歲男童Ali Hussain Khan

美國6歲的Adalia Rose,一出世就是個老年人,其實她患上罕見的先天遺傳病早衰症,全球只有80個病例,患者通常都活不過13歲,至今未有方法醫治。

發育遲緩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發育遲緩症的美國女童Gabby Williams(中)

有人希望長生不老,但長不大未必是好事。體重只得10多磅,還擁有嬰兒樣貌的美國女童Gabby Williams,今年已經8歲。她天生患有發育遲緩症,全球只有幾宗病例,懷疑是x染色體基因變異。

性早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性早熟的彰化7歲女孩,胸部已達C罩杯

印度有個性早熟男孩拉傑什,1歲半就發育,長暗瘡及陰莖變粗,要開腦切除分泌過多性激素的組織,才能復原。但這個病也可能是後天形成,前年彰化有個7歲女孩,胸部已達C罩杯,懷疑與她愛吃炸雞有關。

唔識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歲男童Isaac Brown患有先天性痛覺不敏症] 5歲男童Isaac Brown患有先天性痛覺不敏症

美國5歲男童Isaac Brown,有先天性痛覺不敏症,就算被火燒,被玻璃割傷,甚至跌斷骨也不會覺得痛。這種怪病不但不能解釋,暫時更無藥可醫治,唯一可以做就是教患者流血並非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