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繁華底層有道不盡辛酸 蝸居相展 20萬人無聲控訴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10/1865125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蝸居」攝影展率先睇
【食飯】■攝影師Benny Lam利用鏡頭聚焦本港貧苦大眾的蝸居情況。社協提供圖片

【本 報訊】社區組織協會估計,本港現有20萬貧民屈居於籠屋、棺材房或劏房等不人道環境。公屋輪候人數達40萬,惟未來十年公屋供應量平均每年僅2.7萬個, 三年上樓承諾難以兌現。社協與ArtWalk合辦「蝸居」攝影展,藉照片揭露香港繁華背後的辛酸。來港近40多年的麥伯,因多次出入監房,至今仍未成為永 久居民,連輪候公屋的資格也未有。
記者:朱雋穎

「我2007年1月25日就申請,等咗七年都未上樓!連主任都未見過!」坐輪椅的 梁先生劈頭就來個大控訴。攝影師Benny Lam鏡頭下,梁先生一家四口困在不足50呎劏房內,長女被迫伏在碌架床上層寫作業,旁邊睡着年幼的弟弟。空間極狹窄,雜物家品等惟有向高發展,堆至天花 板,食物、衣物放一起。幸好12歲長女、6歲幼子未曾對家中環境表不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麥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洗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睡覺】

來港46年未能上樓
梁 生屈居該深水埗劏房十年,獲業主體諒,月租只須1,000元。07年1月他已申請單身人士公屋,至同年5月太太與長女由內地來港,08年幼子出生,兩度向 房署申請「加人」,希望可獲安排公屋。不過,每次申請加人,都會延長輪候時間。除了因為三、四人家庭輪候隊伍較單身人士長,一旦增加成員,會排到更後的位 置。他批評制度不公。他又不忿已「上樓」的現時公屋住戶,一旦增加成員變「擠迫戶」,毋須加入輪候排伍,就可另獲安排轉更大的單位,「好唔公平!要排就一 齊排!」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同 樣住在深水埗劏房的麥穗成(65歲),也希望盡快上樓,可是,他還未符合申請資格。19歲就來港的他,至今仍未成為永久居民,「我都唔知我屬於乜嘢人, 6,000蚊又冇我份,關愛又話我唔係新來港未滿七年」。40多年來,他不時因犯下打架、偷竊等罪行入獄,未曾試過連續七年符合《入境條例》中通常居港的 條件,至今仍未能成為永久居民。他對上一次入獄在2008年,換言之,最快2015年他才能成為永久居民。

麥伯說,當年來港打地盤工,感 到政府很歡迎他們。現年事已高,身體越來越差,居住環境又惡劣,十分無助。社協幹事施麗珊指麥伯情況十分特殊,須與律師商量對策,初步希望為他申請恩恤安 置。社協與ArtWalk周三合辦的「蝸居」攝影展,展出Benny Lam八幅作品及真實的籠屋,為慈善藝術活動ArtWalk2014的其中一個項目。憑票可參觀60間港島區畫廊,同時享用畫廊提供的酒水美食,收益撥捐 社協,支持社區研究及支援工作。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10/18651255

攝影師難忘劏房焗且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攝影師Benny Lam前年選了八間蝸居拍攝。社協提供圖片

【本報訊】為社協擔任義務攝影師的Benny Lam,回憶前年9月拍攝時,選了8間蝸居拍攝,驚覺蝸居問題比想像嚴重,「好似啲人成日以為唐樓好闊落,但其實好多唐樓單位已變咗做劏房」。

劏房的侷促與窒息感令Benny最難忘。有些劏房無窗,待幾分鐘就汗流浹背,「又焗又臭,開風扇都冇用」。空間少雜物多,加上煮食、晾衫味和人的體味,難免予人骯髒之感。他指,在短短的拍攝時間已感辛苦,可想而知當中居民活在其中有何感受。

他感嘆空間擠迫,居民毫無私隱可言。以一張拍攝正用餐的三口之家的照片為例,相中的父母與15歲兒同住數十呎劏房,「如果阿媽要換衫,個仔就要匿入廁所」。

整輯照片都由Benny與廣告公司陽獅集團作,以鳥瞰形式拍攝,凸顯蝸居擠迫,每幅照片都幾乎看不到地面,每寸空間不是物就是人。照片曝光後,迴響頗大,至今獲逾30個國家傳媒報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