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租貴難請人 13座牛雜轉戰台灣

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40328/1867139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批食客昨蜂擁到13座牛雜搶購牛雜。黎樹雄攝

【本 報訊】濃濃的獨門滷水汁,將本屬下欄的牛雜化成令人垂涎的庶民美食,可是這間賣得街知巷聞的北角「13座牛雜」,最終不敵貴租及難請人,今日以慈善義賣方 式告別食客。店主準備三日銷售份量牛雜,望讓更多人用舌頭記憶舊香港味道。妻兒在台灣的店主湯建業透露,擬轉戰較重視街頭小食的台灣夜市重開「13座牛 雜」。
記者:林社炳 倪清江

位於北角新光戲院旁的13座牛雜,最後一分店,佔地僅80平方呎,本月租約期滿。湯建業日前在店外貼出告示,宣佈今日最後營業。

13座牛雜舖位由新光戲院的業主擁有,現時月租4.9萬元,較兩年前續約時多1.1萬元,呎租612.5元。湯建業直言沒有與業主商討續約,因預計會大幅加租,「大形勢一路加租,打定輸數,自動投降」。湯指不但租金貴,連以時薪50元請人也請不到。

準備三日銷售份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用上新鮮牛雜烹煮,屬香港罕見。

大 批食客昨蜂擁到來搶購,人龍下午出現,約5時已由店外的書局街,屈了一彎到英皇道,6時許達高?,百米人龍有約200人。店方只好在約7時截龍,但仍有食 客堅持加入人龍博一博。湯的姪女晞彤帶朋友來購買,排隊一個小時仍未買到,最後還是「走捷徑」才成功,「煮牛雜好複雜,平日屋企唔會整,自己都要食多 次。」

湯建業指昨日牛雜獨旺,已煮了比平日多一半份量,但有不少人買兩盒或以上,故仍然缺貨。他稱晚上雖仍有牛雜,但烹調入味需時,堅持 不賣不夠味牛雜,故只好截龍。該店今日舉行告別義賣,準備了三日份量,「客人一定會嚟支持,預計好多人嚟」。他希望每位食客別買太多,好讓更多人有機會品 嚐到。

義賣望減社會怨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3座牛雜今日義賣,收入捐給仁濟作慈善用途。

該 店今早11時開店預備,牛雜11時半起有售,售價不變,即一串10元、細盒40元、大盒60元,但義賣日不設找續,客人可將牛雜售價或更多款項,放入由仁 濟慈善基金提供的捐款箱,所有收入直接撥歸該基金的緊急援助基金。他說每日平均收入約一萬元,料今日可達三萬元,包括朋友捐出的善款都會交給仁濟。

以義賣告別心血店舖,湯建業解釋,「多得你哋《蘋果》,上一次上鏡(談及結業)時,拍檔見到我好似好唔開心、好苦,佢話唔好咁樣,社會風氣已好多怨言,不如做啲開心嘢。佢問捐咗(一日收入)出嚟好唔好?我話好,大家都開心」。

湯 建業曾到台灣工作並認識妻子,在當地落地生根,育有一子。10多年前回流香港工作,一年後決定重拾祖業,在現址重開「13座牛雜」,至今已9年,以舊香港 味吸引食客。他指台灣醫療比香港好,以前曾經在港因家貧於公立醫院求診時輪候需時,故決定捐給仁濟醫院所屬的慈善團體,「希望可帶動大家關注(醫療情 況)」。

他透露研究赴夜市林立的台灣重開13座牛雜,將香港美食帶到當地,因台灣租金平、物價低、又有工讀生可供聘用,「不過台灣有貨源問題,唔係咁易攞到貨」。他稱一副新鮮牛雜有70多斤,煮起可供出售的只有20斤。

亞 洲地產北角區分行經理蔡善愉表示,新光一帶是北角站附近最旺的地區,人流多,店舖租金今年已上升10%至15%,新光業主向來不會平租。13座牛雜經常有 食客排隊光顧,是北角小食「三條龍」之一;另一條龍王記糖水上月中也疑因加租壓力結業,今日過後只餘琴行街的北角雞蛋仔總店。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8/18671399

政府抹黑 街頭小食消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政府為方便管理,停止發出流動熟食小販牌,令街頭小吃逐漸式微。

【本 報訊】食家劉健威指,本港街頭小吃70年代盛行,售賣魚蛋、豬皮、腸粉等小販檔散佈各區;80年代,政府為便於管理,停止發出流動熟食小販牌及大牌檔牌 照,街頭小吃漸式微,「中環有一、兩間粥檔,97年回歸後都執埋」,部份小販被迫入舖開店苦撐,惟高地價政策將毛利低的街頭小食店趕盡殺絕。

廣告描繪老闆含煙剪牛雜

聯區小販發展平台成員葉寶琳批評,政府不斷抹黑流動小販,如在廣告描繪牛雜檔老闆會含着香煙剪牛雜,但「如果食到人肚屙都冇人幫襯啦」。她說當局首要打擊尤其熟食檔小販,如早前領匯便大力打壓上水彩園夜市的熟食小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碗仔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雞蛋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臭豆腐

她說,奶茶等地道美食都源自街頭,政府不應扼殺,反而應在部份地區如彩園邨等劃定小販區,像台灣夜市般,既給予小販生存空間,也讓市民重拾街頭小食滋味。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分析,經營傳統牛雜滷味、魚蛋的小店毛利約65%,但當中35%利潤已用作交租,還要付人工等,「豬皮魚蛋唔可以賣得貴,賣10幾蚊串,賺得好微」。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8/18671401

1975年柴灣邨擺檔響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湯建業與哥哥、父親近40年的小店創業史正式告終。黎樹雄攝

【本報訊】13座牛雜全盛時期有四個舖位,北角、灣仔、將軍澳作零售,大坑則為工場,隨着北角店結業,湯建業與哥哥、父親近40年的小店創業史正式告終,昔日特色味道的竹腸、牛沙瓜,食客只能回味。

全盛時期擁四店
湯建業爸爸1975年在柴灣邨13座擺車仔檔,每晚在屋邨賣牛雜,因而被稱為「13座牛雜」。90年代屋邨被清拆,13座牛雜停業。

本身喜愛剪髮的兒子湯建業承接父親衣鉢,重新開業,在北角剪出美味人生,每天中午開門至晚上9時,全年無休。

湯家在大坑新村街街尾自設工場,清洗、調味牛雜,兒子遵父親的教導,牛雜要新鮮,並用粗鹽清洗、出水、風乾,加入18種香料、南乳,在磨豉汁中烹煮數小時,熬出麵豉飄香的一窩牛雜。

13座牛雜特色之一是有竹腸(連接胃的小腸部份)、牛沙瓜(真胃)供應,食客愛配搭甜醬和黃芥辣,小碗牛雜40元,大碗賣60元,一串10元。

全盛時期,13座牛雜在灣仔茂蘿街、北角書局街及將軍澳新都城中心均有分店。除了牛雜,也兼賣魚蛋、腸粉、墨魚等小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8/18671407

湯顯明買$1,600外賣奉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湯顯明也是13座牛雜的「粉絲」。資料圖片

【本報訊】13座牛雜滋味,前廉政專員湯顯明也是「粉絲」。去年廉署被爆酬酢送禮醜聞,揭發湯顯明兩度派人到13座牛雜買牛雜和魚旦,共花約1,600元,供到訪廉署的賓客品嚐。

名廚張錦祥(Ricky)也是13座牛雜常客,吃過父子兩代的味道,指水準如一。

曾一次外賣數十碗

審 計署去年發表廉署公務酬酢和饋贈開支報告,其後立法會聆訊報告列出長長的禮物清單,有多項是香港地道小食,當中包括牛雜和魚蛋,是湯顯明命人到廉署北角總 部附近的13座牛雜購買,總共兩次,每次花費815元,但不知為何報告卻寫牛腩,據稱湯顯明用來招呼客人,令這庶民小食成為咖啡外,廉署另一「名物」。湯 建業證實湯顯明是「大豪客」,曾一次外賣數十碗牛雜。

兒時居於柴灣的名廚Ricky,吃過湯建業父親炮製的元祖牛雜,也嚐過湯建業的手藝,最近一次在兩個月前,「兩代味道唔係太有分別。佢哋味道偏濃,早啲去食會淡啲,夜晚濃好多」。

Ricky相信該店好味「秘密」是用新鮮牛雜,故特別美味,雪藏貨色難以比拼。經常在附近新光戲院演出的粵劇藝人蓋鳴暉,前日更來捧場買500元牛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