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40328/18671393
大批食客昨蜂擁到13座牛雜搶購牛雜。黎樹雄攝
【本
報訊】濃濃的獨門滷水汁,將本屬下欄的牛雜化成令人垂涎的庶民美食,可是這間賣得街知巷聞的北角「13座牛雜」,最終不敵貴租及難請人,今日以慈善義賣方
式告別食客。店主準備三日銷售份量牛雜,望讓更多人用舌頭記憶舊香港味道。妻兒在台灣的店主湯建業透露,擬轉戰較重視街頭小食的台灣夜市重開「13座牛
雜」。
記者:林社炳 倪清江
位於北角新光戲院旁的13座牛雜,最後一分店,佔地僅80平方呎,本月租約期滿。湯建業日前在店外貼出告示,宣佈今日最後營業。
13座牛雜舖位由新光戲院的業主擁有,現時月租4.9萬元,較兩年前續約時多1.1萬元,呎租612.5元。湯建業直言沒有與業主商討續約,因預計會大幅加租,「大形勢一路加租,打定輸數,自動投降」。湯指不但租金貴,連以時薪50元請人也請不到。
準備三日銷售份量
用上新鮮牛雜烹煮,屬香港罕見。
大
批食客昨蜂擁到來搶購,人龍下午出現,約5時已由店外的書局街,屈了一彎到英皇道,6時許達高?,百米人龍有約200人。店方只好在約7時截龍,但仍有食
客堅持加入人龍博一博。湯的姪女晞彤帶朋友來購買,排隊一個小時仍未買到,最後還是「走捷徑」才成功,「煮牛雜好複雜,平日屋企唔會整,自己都要食多
次。」
湯建業指昨日牛雜獨旺,已煮了比平日多一半份量,但有不少人買兩盒或以上,故仍然缺貨。他稱晚上雖仍有牛雜,但烹調入味需時,堅持
不賣不夠味牛雜,故只好截龍。該店今日舉行告別義賣,準備了三日份量,「客人一定會嚟支持,預計好多人嚟」。他希望每位食客別買太多,好讓更多人有機會品
嚐到。
義賣望減社會怨氣
13座牛雜今日義賣,收入捐給仁濟作慈善用途。
該
店今早11時開店預備,牛雜11時半起有售,售價不變,即一串10元、細盒40元、大盒60元,但義賣日不設找續,客人可將牛雜售價或更多款項,放入由仁
濟慈善基金提供的捐款箱,所有收入直接撥歸該基金的緊急援助基金。他說每日平均收入約一萬元,料今日可達三萬元,包括朋友捐出的善款都會交給仁濟。
以義賣告別心血店舖,湯建業解釋,「多得你哋《蘋果》,上一次上鏡(談及結業)時,拍檔見到我好似好唔開心、好苦,佢話唔好咁樣,社會風氣已好多怨言,不如做啲開心嘢。佢問捐咗(一日收入)出嚟好唔好?我話好,大家都開心」。
湯
建業曾到台灣工作並認識妻子,在當地落地生根,育有一子。10多年前回流香港工作,一年後決定重拾祖業,在現址重開「13座牛雜」,至今已9年,以舊香港
味吸引食客。他指台灣醫療比香港好,以前曾經在港因家貧於公立醫院求診時輪候需時,故決定捐給仁濟醫院所屬的慈善團體,「希望可帶動大家關注(醫療情
況)」。
他透露研究赴夜市林立的台灣重開13座牛雜,將香港美食帶到當地,因台灣租金平、物價低、又有工讀生可供聘用,「不過台灣有貨源問題,唔係咁易攞到貨」。他稱一副新鮮牛雜有70多斤,煮起可供出售的只有20斤。
亞
洲地產北角區分行經理蔡善愉表示,新光一帶是北角站附近最旺的地區,人流多,店舖租金今年已上升10%至15%,新光業主向來不會平租。13座牛雜經常有
食客排隊光顧,是北角小食「三條龍」之一;另一條龍王記糖水上月中也疑因加租壓力結業,今日過後只餘琴行街的北角雞蛋仔總店。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8/18671399
政府抹黑 街頭小食消失
政府為方便管理,停止發出流動熟食小販牌,令街頭小吃逐漸式微。
【本
報訊】食家劉健威指,本港街頭小吃70年代盛行,售賣魚蛋、豬皮、腸粉等小販檔散佈各區;80年代,政府為便於管理,停止發出流動熟食小販牌及大牌檔牌
照,街頭小吃漸式微,「中環有一、兩間粥檔,97年回歸後都執埋」,部份小販被迫入舖開店苦撐,惟高地價政策將毛利低的街頭小食店趕盡殺絕。
廣告描繪老闆含煙剪牛雜
聯區小販發展平台成員葉寶琳批評,政府不斷抹黑流動小販,如在廣告描繪牛雜檔老闆會含着香煙剪牛雜,但「如果食到人肚屙都冇人幫襯啦」。她說當局首要打擊尤其熟食檔小販,如早前領匯便大力打壓上水彩園夜市的熟食小販。
碗仔翅
雞蛋仔
臭豆腐
她說,奶茶等地道美食都源自街頭,政府不應扼殺,反而應在部份地區如彩園邨等劃定小販區,像台灣夜市般,既給予小販生存空間,也讓市民重拾街頭小食滋味。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分析,經營傳統牛雜滷味、魚蛋的小店毛利約65%,但當中35%利潤已用作交租,還要付人工等,「豬皮魚蛋唔可以賣得貴,賣10幾蚊串,賺得好微」。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8/18671401
1975年柴灣邨擺檔響朵
湯建業與哥哥、父親近40年的小店創業史正式告終。黎樹雄攝
【本報訊】13座牛雜全盛時期有四個舖位,北角、灣仔、將軍澳作零售,大坑則為工場,隨着北角店結業,湯建業與哥哥、父親近40年的小店創業史正式告終,昔日特色味道的竹腸、牛沙瓜,食客只能回味。
全盛時期擁四店
湯建業爸爸1975年在柴灣邨13座擺車仔檔,每晚在屋邨賣牛雜,因而被稱為「13座牛雜」。90年代屋邨被清拆,13座牛雜停業。
本身喜愛剪髮的兒子湯建業承接父親衣鉢,重新開業,在北角剪出美味人生,每天中午開門至晚上9時,全年無休。
湯家在大坑新村街街尾自設工場,清洗、調味牛雜,兒子遵父親的教導,牛雜要新鮮,並用粗鹽清洗、出水、風乾,加入18種香料、南乳,在磨豉汁中烹煮數小時,熬出麵豉飄香的一窩牛雜。
13座牛雜特色之一是有竹腸(連接胃的小腸部份)、牛沙瓜(真胃)供應,食客愛配搭甜醬和黃芥辣,小碗牛雜40元,大碗賣60元,一串10元。
全盛時期,13座牛雜在灣仔茂蘿街、北角書局街及將軍澳新都城中心均有分店。除了牛雜,也兼賣魚蛋、腸粉、墨魚等小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8/18671407
湯顯明買$1,600外賣奉客
湯顯明也是13座牛雜的「粉絲」。資料圖片
【本報訊】13座牛雜滋味,前廉政專員湯顯明也是「粉絲」。去年廉署被爆酬酢送禮醜聞,揭發湯顯明兩度派人到13座牛雜買牛雜和魚旦,共花約1,600元,供到訪廉署的賓客品嚐。
名廚張錦祥(Ricky)也是13座牛雜常客,吃過父子兩代的味道,指水準如一。
曾一次外賣數十碗
審
計署去年發表廉署公務酬酢和饋贈開支報告,其後立法會聆訊報告列出長長的禮物清單,有多項是香港地道小食,當中包括牛雜和魚蛋,是湯顯明命人到廉署北角總
部附近的13座牛雜購買,總共兩次,每次花費815元,但不知為何報告卻寫牛腩,據稱湯顯明用來招呼客人,令這庶民小食成為咖啡外,廉署另一「名物」。湯
建業證實湯顯明是「大豪客」,曾一次外賣數十碗牛雜。
兒時居於柴灣的名廚Ricky,吃過湯建業父親炮製的元祖牛雜,也嚐過湯建業的手藝,最近一次在兩個月前,「兩代味道唔係太有分別。佢哋味道偏濃,早啲去食會淡啲,夜晚濃好多」。
Ricky相信該店好味「秘密」是用新鮮牛雜,故特別美味,雪藏貨色難以比拼。經常在附近新光戲院演出的粵劇藝人蓋鳴暉,前日更來捧場買500元牛雜。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妄想遭偷拍傳其裸照 精神病少妻殺夫候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40327/52326256
被告方玉華(曾顯華攝)(蘋果日報)
在 內地出生、丈夫比自己年長35年的少妻,來港後始發現丈夫原來是窮人,自己要任保安員維生,於是即與丈夫分居。至前年少妻才搬回黃大仙慈正邨與丈夫同住, 惟8個月後的一晚,少妻突然在凌晨用刀向熟睡中的丈夫亂插,並用枕頭焗著其頭部。事後少妻逃上慈正邨後的後山,翌日終報警自首,消防員在後山將她救回,並 在單位發現老夫屍體。
少妻方玉華(50歲)在警誡下稱,丈夫黃偉江(84歲)偷她的錢,更在浴室裝下偷拍鏡頭,偷拍她如廁洗澡的情形,然後將其裸照等向其保安同事傳閱,直指丈夫是魔鬼。惟其同事否認有其事,更指方在案發前數月開始神情有異,經常無故對人破口大罵。
原被控謀殺的方,今在高等法院承認誤殺罪,獲控方接納,而其精神報告顯示,被告患有妄想被逼害症,法官將押後至4月3日判刑。
被告方玉華(曾顯華攝)(蘋果日報)
在 內地出生、丈夫比自己年長35年的少妻,來港後始發現丈夫原來是窮人,自己要任保安員維生,於是即與丈夫分居。至前年少妻才搬回黃大仙慈正邨與丈夫同住, 惟8個月後的一晚,少妻突然在凌晨用刀向熟睡中的丈夫亂插,並用枕頭焗著其頭部。事後少妻逃上慈正邨後的後山,翌日終報警自首,消防員在後山將她救回,並 在單位發現老夫屍體。
少妻方玉華(50歲)在警誡下稱,丈夫黃偉江(84歲)偷她的錢,更在浴室裝下偷拍鏡頭,偷拍她如廁洗澡的情形,然後將其裸照等向其保安同事傳閱,直指丈夫是魔鬼。惟其同事否認有其事,更指方在案發前數月開始神情有異,經常無故對人破口大罵。
原被控謀殺的方,今在高等法院承認誤殺罪,獲控方接納,而其精神報告顯示,被告患有妄想被逼害症,法官將押後至4月3日判刑。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珠海兩學系通過評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074
珠海學院新校舍除設教學大樓外,將加建學生及教職員宿舍。珠海提供圖片
【本報訊】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和中文學系,早前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獲課程領域自我評審資格,兩學系將加開新課程。副校長江佑伯指,其他學系預計今年底通過評審,向升格成為私立大學邁進一步。
該校新聞及傳播學系將脫離文學院,申請成為獨立學院,並擬加開五個課程,涉及跨媒體及數碼化,其中一科更會結合新聞及社會研究,預期新課程可於下年9月陸續開辦。中文學系亦會設立兩個新課程,分別為專業應用中文課程及中文文藝創作課程,致力培訓作家及出版業人才。
屯門新校2016啟用
江佑伯表示,屯門新校舍正建設地基,預計2015年底竣工,2016年初啟用,屆時有望增加一倍學額,正為新校舍大樓工程進行招標。
他拒絕透露整體工程造價,但指近年建築成本上升及更改圖則,令造價較原定高,校方已備足夠資金應付。而賽馬會慈善基金去年底贊助該校兩億元興建教學大樓,新校舍其中一幢大樓將命名為賽馬會教學大樓。江希望新校舍落成時,學校能同步升格成私立大學。
珠海學院新校舍除設教學大樓外,將加建學生及教職員宿舍。珠海提供圖片
【本報訊】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和中文學系,早前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獲課程領域自我評審資格,兩學系將加開新課程。副校長江佑伯指,其他學系預計今年底通過評審,向升格成為私立大學邁進一步。
該校新聞及傳播學系將脫離文學院,申請成為獨立學院,並擬加開五個課程,涉及跨媒體及數碼化,其中一科更會結合新聞及社會研究,預期新課程可於下年9月陸續開辦。中文學系亦會設立兩個新課程,分別為專業應用中文課程及中文文藝創作課程,致力培訓作家及出版業人才。
屯門新校2016啟用
江佑伯表示,屯門新校舍正建設地基,預計2015年底竣工,2016年初啟用,屆時有望增加一倍學額,正為新校舍大樓工程進行招標。
他拒絕透露整體工程造價,但指近年建築成本上升及更改圖則,令造價較原定高,校方已備足夠資金應付。而賽馬會慈善基金去年底贊助該校兩億元興建教學大樓,新校舍其中一幢大樓將命名為賽馬會教學大樓。江希望新校舍落成時,學校能同步升格成私立大學。
台限陸客人數 港議員促仿效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68
范國威促政府效法台灣,限制內地遊客人數。資料圖片
【本報訊】面對自由行旅客急增引起港鐵擠迫問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較早前說市民「等多一班車」。民主黨議員涂謹申昨在立法會上質問他,現時市民等四至五班車都上不到,已「谷到爆」,憂市民或因搭不到車而暴動。台灣明年限制大陸到台灣旅客人數,議員倡港府仿效。
蘇錦樑回應涂謹申時指港鐵很安全,早上繁忙時間部份路線雖已飽和,但運房局和港鐵已增加班次,務求將不便減至最小。
議員黃毓民亦批評當局早前公佈的旅客接待力評估報告卻沒有提及自由行帶來租金大幅上升、交通擠塞及中港矛盾等問題。
台每日上限5,000人
工聯會黃國健也指自由行困擾社會,但不認同「驅蝗行動」,他又建議取消一簽多行或一日多行,並把可49個自由行來港城市分成4組,每季停止其中一組入境,令自由行數目減少四分一。蘇錦樑無回應建議。
另外,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宣佈,明年會限制大陸到台灣旅客人數,不論淡旺季每天上限5,000人,不再放寬配額,強調旅客質素較數量重要,台灣會強化歐美市場客源及致力推動大陸優質團到台灣旅遊。
立法議員范國威促港府效法台灣政府「重質勝於量」的旅遊政策方針,他與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聯及數百名網民,集資於今天在台灣報章刊登廣告,呼籲台灣人應對香港衰落引以為鑑,必須反對服貿協議。
范國威促政府效法台灣,限制內地遊客人數。資料圖片
【本報訊】面對自由行旅客急增引起港鐵擠迫問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較早前說市民「等多一班車」。民主黨議員涂謹申昨在立法會上質問他,現時市民等四至五班車都上不到,已「谷到爆」,憂市民或因搭不到車而暴動。台灣明年限制大陸到台灣旅客人數,議員倡港府仿效。
蘇錦樑回應涂謹申時指港鐵很安全,早上繁忙時間部份路線雖已飽和,但運房局和港鐵已增加班次,務求將不便減至最小。
議員黃毓民亦批評當局早前公佈的旅客接待力評估報告卻沒有提及自由行帶來租金大幅上升、交通擠塞及中港矛盾等問題。
台每日上限5,000人
工聯會黃國健也指自由行困擾社會,但不認同「驅蝗行動」,他又建議取消一簽多行或一日多行,並把可49個自由行來港城市分成4組,每季停止其中一組入境,令自由行數目減少四分一。蘇錦樑無回應建議。
另外,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宣佈,明年會限制大陸到台灣旅客人數,不論淡旺季每天上限5,000人,不再放寬配額,強調旅客質素較數量重要,台灣會強化歐美市場客源及致力推動大陸優質團到台灣旅遊。
立法議員范國威促港府效法台灣政府「重質勝於量」的旅遊政策方針,他與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聯及數百名網民,集資於今天在台灣報章刊登廣告,呼籲台灣人應對香港衰落引以為鑑,必須反對服貿協議。
政改早餐會晤中聯辦官員 鍾樹根亂噏「未有23條不能普選」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52
林鄭月娥昨舉行最後一場政改早餐會,並呼籲立會議員參加下月的上海之旅。
易仰民
攝
【本 報訊】政府昨日舉行最後一場政改早餐會,民建聯議員鍾樹根被揭閉門會議其間,竟向中聯辦官員建議香港為23條立法前,不能落實普選。鍾會後死撐沒有說過有 關言論,但又承認會上建議23條立法前,為防泛民「爆冷」當選,應落實高門檻及篩選的「普選」。有泛民議員力斥鍾建議的「普選」,「根本係假普選」,表明 泛民不會支持。
記者:林俊謙
民建聯議員鍾樹根
政 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舉行最後一場政改早餐會,除15名立法會議員出席外,中聯辦法律部部長劉新魁、副部長劉春華亦有出席。民主黨議員何俊仁會後透露,林鄭 會上主動澄清早前「一錘定音」言論,並對此表示歉意,形容有關講法可能被誤解,「即係其實唔係一錘定音,政黨提名、公民提名仲可以公開討論」。何又指,會 上表明民主黨不接受任何政治篩選方案。
林鄭會後拒評自己會上曾否向議員表示「歉意」,只稱數日前己解釋有關言論,「希望各界不要再有不必要揣測」,又呼籲全體立法會議員參加下月的上海之旅,與中央官員討論政改。
而另一民主黨議員黃碧雲會後踢爆,指有建制派議員在會上向中聯辦官員提出,「話未有23條立法之前,唔應該有普選,又或者2017年普選唔係終點站,啃咗佢先慢慢再改」。民建聯議員會後見記者時,葉國謙、蔣麗芸均否認講過有關說話,而一同出席會面的鍾樹根未有現身。
鍾 樹根其後在立法會回應記者查詢時,否認有說過「23條立法前不能普選」的言論,但又承認會上曾發表兩次「個人意見」,指香港為23條立法前,為防泛民「爆 冷」當選特首,應落實設政治篩選、高門檻的「普選」方案,又指會上曾力促林鄭及劉新魁回應其建議,「但佢地都係無回應」。
李柱銘:京應承諾棄篩選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會後批評,鍾樹根的建議脫離民情,指中央若接納鍾建議,將反映中央對香港人極不信任,他不希望有人節外生枝。民主黨黃碧雲亦批評,鍾樹根口中的「普選」設有政治篩選和高門檻,「即係擺明係流嘢,根本係假普選,泛民無可能投票通過」。
民 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認為,泛民與政府至今未能就政改開展談判,北京要負最大責任,他質疑中央要求泛民妥協、放棄公民提名,但自己堅持特首普選要有篩選,令 政改「側埋去(北京)嗰一邊」,並非對等談判,他認為北京應先公開承諾放棄有篩選特首選舉,泛民與中央才有談判空間,沒有何談判空間之前,「公民提名冇理 由放棄」,因公民提名始終是最民主提名方案。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55
港大教授提公民推薦新方案
【本 報訊】繼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提出含公民提名元素政改方案後,港大法律系教授戴大為(Michael Davis,圖)也提出公民推薦方案,建議只要獲1萬名選民聯署,即可由提名委員會考慮是否提名為候選人;只要獲得12.5%提委提名,即可成為特首候選 人。戴認為其方案較陳太方案入閘門檻更低、也更完全符合《基本法》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對普選規定。
獲萬人聯署可考慮提名
戴 大為建議提委會由1,200人組成,同樣參考現有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組成方式,但廢除公司票,所有登記選民均可投票選提委,並將提委選民基礎大幅擴大。戴 大為建議與陳太方案不同之處,在於第四界別仍以立法會及區議會議員組成,但不排除可再有其他界別。至於提名方式,戴提出只要有八分之一提委、即約 12.5%提委提名,即可成為特首候選人,又建議加入公民推薦機制,只要獲1萬名選民聯署,「便應真誠地列入提名的考慮(shall in good faith be given consideration for nomination)」。
戴大為接受訪問時稱,其方案好處在於入閘選特首門檻低,可讓不同政治立場人士有公平參選機會,符合《公約》對普選規定;而沿用選委會組成模式,完全符合《基本法》要求。
對於方案未包含公民提名,戴相信只要北京接受一個沒有篩選、並能反映廣泛民意的方案,港人及泛民陣營仍然會接受,他指香港面對的管治問題並非佔中,而是沒有一個民主制度選出特首。他指日內會將建議交予政府,希望泛民陣營考慮及討論。
戴大為公民推薦方案
提委會組成方式:
•參照選委由四大界別共1,200人組成
•取消公司票、擴大選民基礎
•第四界別仍以立法會和區議員組成,可加其他組別
特首候選人產生方式:
•每名提委只可提名一人
•取得12.5%提委會委員提名即可成為候選人
•加入公民推薦元素,任何人獲最少1萬選民聯署,即可由提委會真誠考慮有關提名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57
泛民明起中環絕食 黃耀明探班
絕食行動發言人李卓人。
【絕食爭普選】
【本報訊】為爭取無篩選的真普選,首批泛民普選絕食團已準備就緒,明日開始將於首次佔中運動的中環滙豐銀行總行附近開始絕食。行動的發言人李卓人稱,未來會聯同不同界別人士一同參與,冀喚醒市民對政改的關注,據知歌手黃耀明答應到場探望,以示支持絕食行動。
李卓人稱,首批約10多人的絕食團明日會於滙豐銀行附近開始絕食,未來會廣邀如專業界別、青年學生等不同階層的市民參與。
滙豐總行附近抗爭
據知泛民原希望在首次佔中運動舉行地點、中環滙豐銀行總行地下絕食,但因該處有展覽進行,泛民只好將絕食地點移師附近銀行街。李卓人指未來會因應政改事態發展,再有多輪絕食行動,如5月初首階段政改諮詢結束後、7.1大遊行前等。
有份參加絕食的民主黨李永達預計,今次絕食預計近百小時,他正聯絡不同政黨的人士參與第二輪絕食,該黨何俊仁亦與法律界人士聯繫中,加上絕食團會邀請財經界人士參與,相信第二輪行動的規模會更大,屆時他會繼續參與,務求令爭取真普選的民意更加響亮。
首次參與絕食行動的工黨副主席何秀蘭稱,今次為喚起市民關注政改討論而參與絕食,強調「做(絕食)到幾耐就幾耐」。
何秀蘭又透露已初步得到歌手黃耀明肯首,在絕食運動期間到場探班,希望市民能一同共商政改,以便向港府轉達收集到的民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59
田北俊:中央不信梁錦松
田北俊
【本報訊】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近月被指有意角逐下屆特首,但自由黨黨魁田北俊認為,梁錦松與美國財團關係密切,會令中央對他有信任問題。
指北京不會讓泛民出閘
田北俊昨在電台節目指,梁錦松在萬國寶通銀行出身,曾為美國多家機構工作,與美財團關係「好密切」,認為中央會擔心梁易受外國影響。但他指,梁錦松熟悉商界運作,加上與泛民關係好,若由他任特首或有助施政。
田 北俊認為,中央對香港政改的普選細節已定,指中央只會讓泛民入閘、不讓泛民出閘,亦不會接受陳方安生方案。他相信要成為候選人,要取得至少一半提委會委員 支持。由於市民和泛民着眼泛民能否成為候選人,田建議中央表明2017年的方案不是終極,將來會再修改,藉此撬走泛民票通過政改方案。
田又指,雖然梁振英在政治和經濟方面表現遜色,但民生方面表現較佳,加上中央以穩定為首,故認為梁會做足五年任期,但表明暫時不支持他連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61
陳太:有真普選可免佔中
陳方安生
「香港2020」召集人陳方安生接受港台《議政四方》訪問時表示,如果中央和特區政府想避免台灣的學運在香港出現,即使未能一步到位,也要為政改盡力凝聚共識,只要政府交出真普選方案,就可避免佔領中環。
盼中央勿低估市民訴求
陳方安生在訪問中表示,希望中央不要低估市民對真普選的訴求,因為市民已等了很久,而佔中發起人早已表明,只要有真普選,就不會爆發佔中。
陳方安生早前拋出建議方案,建議提名委員會由1,400人組成,並沿用選舉委員會的第一、二、三界別,但選民基礎由公司或團體票,擴大至個人票;方案重點是將第四界別改由全港選民選出分區提名委員,達至間接公民提名效果。任何人只要獲十分一提委會委員支持便可成為參選人。
外界批評陳太的方案出現票值不均,但陳太認為,方案引進了直選元素,起碼令全港市民直接選出提委會委員。她又指,希望建制和泛民也多發表意見,求同存異,否則政改原地踏步,只會令政府施政舉步為艱。
林鄭月娥昨舉行最後一場政改早餐會,並呼籲立會議員參加下月的上海之旅。
易仰民
攝
【本 報訊】政府昨日舉行最後一場政改早餐會,民建聯議員鍾樹根被揭閉門會議其間,竟向中聯辦官員建議香港為23條立法前,不能落實普選。鍾會後死撐沒有說過有 關言論,但又承認會上建議23條立法前,為防泛民「爆冷」當選,應落實高門檻及篩選的「普選」。有泛民議員力斥鍾建議的「普選」,「根本係假普選」,表明 泛民不會支持。
記者:林俊謙
民建聯議員鍾樹根
政 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舉行最後一場政改早餐會,除15名立法會議員出席外,中聯辦法律部部長劉新魁、副部長劉春華亦有出席。民主黨議員何俊仁會後透露,林鄭 會上主動澄清早前「一錘定音」言論,並對此表示歉意,形容有關講法可能被誤解,「即係其實唔係一錘定音,政黨提名、公民提名仲可以公開討論」。何又指,會 上表明民主黨不接受任何政治篩選方案。
林鄭會後拒評自己會上曾否向議員表示「歉意」,只稱數日前己解釋有關言論,「希望各界不要再有不必要揣測」,又呼籲全體立法會議員參加下月的上海之旅,與中央官員討論政改。
而另一民主黨議員黃碧雲會後踢爆,指有建制派議員在會上向中聯辦官員提出,「話未有23條立法之前,唔應該有普選,又或者2017年普選唔係終點站,啃咗佢先慢慢再改」。民建聯議員會後見記者時,葉國謙、蔣麗芸均否認講過有關說話,而一同出席會面的鍾樹根未有現身。
鍾 樹根其後在立法會回應記者查詢時,否認有說過「23條立法前不能普選」的言論,但又承認會上曾發表兩次「個人意見」,指香港為23條立法前,為防泛民「爆 冷」當選特首,應落實設政治篩選、高門檻的「普選」方案,又指會上曾力促林鄭及劉新魁回應其建議,「但佢地都係無回應」。
李柱銘:京應承諾棄篩選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會後批評,鍾樹根的建議脫離民情,指中央若接納鍾建議,將反映中央對香港人極不信任,他不希望有人節外生枝。民主黨黃碧雲亦批評,鍾樹根口中的「普選」設有政治篩選和高門檻,「即係擺明係流嘢,根本係假普選,泛民無可能投票通過」。
民 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認為,泛民與政府至今未能就政改開展談判,北京要負最大責任,他質疑中央要求泛民妥協、放棄公民提名,但自己堅持特首普選要有篩選,令 政改「側埋去(北京)嗰一邊」,並非對等談判,他認為北京應先公開承諾放棄有篩選特首選舉,泛民與中央才有談判空間,沒有何談判空間之前,「公民提名冇理 由放棄」,因公民提名始終是最民主提名方案。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55
港大教授提公民推薦新方案
【本 報訊】繼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提出含公民提名元素政改方案後,港大法律系教授戴大為(Michael Davis,圖)也提出公民推薦方案,建議只要獲1萬名選民聯署,即可由提名委員會考慮是否提名為候選人;只要獲得12.5%提委提名,即可成為特首候選 人。戴認為其方案較陳太方案入閘門檻更低、也更完全符合《基本法》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對普選規定。
獲萬人聯署可考慮提名
戴 大為建議提委會由1,200人組成,同樣參考現有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組成方式,但廢除公司票,所有登記選民均可投票選提委,並將提委選民基礎大幅擴大。戴 大為建議與陳太方案不同之處,在於第四界別仍以立法會及區議會議員組成,但不排除可再有其他界別。至於提名方式,戴提出只要有八分之一提委、即約 12.5%提委提名,即可成為特首候選人,又建議加入公民推薦機制,只要獲1萬名選民聯署,「便應真誠地列入提名的考慮(shall in good faith be given consideration for nomination)」。
戴大為接受訪問時稱,其方案好處在於入閘選特首門檻低,可讓不同政治立場人士有公平參選機會,符合《公約》對普選規定;而沿用選委會組成模式,完全符合《基本法》要求。
對於方案未包含公民提名,戴相信只要北京接受一個沒有篩選、並能反映廣泛民意的方案,港人及泛民陣營仍然會接受,他指香港面對的管治問題並非佔中,而是沒有一個民主制度選出特首。他指日內會將建議交予政府,希望泛民陣營考慮及討論。
戴大為公民推薦方案
提委會組成方式:
•參照選委由四大界別共1,200人組成
•取消公司票、擴大選民基礎
•第四界別仍以立法會和區議員組成,可加其他組別
特首候選人產生方式:
•每名提委只可提名一人
•取得12.5%提委會委員提名即可成為候選人
•加入公民推薦元素,任何人獲最少1萬選民聯署,即可由提委會真誠考慮有關提名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57
泛民明起中環絕食 黃耀明探班
絕食行動發言人李卓人。
【絕食爭普選】
【本報訊】為爭取無篩選的真普選,首批泛民普選絕食團已準備就緒,明日開始將於首次佔中運動的中環滙豐銀行總行附近開始絕食。行動的發言人李卓人稱,未來會聯同不同界別人士一同參與,冀喚醒市民對政改的關注,據知歌手黃耀明答應到場探望,以示支持絕食行動。
李卓人稱,首批約10多人的絕食團明日會於滙豐銀行附近開始絕食,未來會廣邀如專業界別、青年學生等不同階層的市民參與。
滙豐總行附近抗爭
據知泛民原希望在首次佔中運動舉行地點、中環滙豐銀行總行地下絕食,但因該處有展覽進行,泛民只好將絕食地點移師附近銀行街。李卓人指未來會因應政改事態發展,再有多輪絕食行動,如5月初首階段政改諮詢結束後、7.1大遊行前等。
有份參加絕食的民主黨李永達預計,今次絕食預計近百小時,他正聯絡不同政黨的人士參與第二輪絕食,該黨何俊仁亦與法律界人士聯繫中,加上絕食團會邀請財經界人士參與,相信第二輪行動的規模會更大,屆時他會繼續參與,務求令爭取真普選的民意更加響亮。
首次參與絕食行動的工黨副主席何秀蘭稱,今次為喚起市民關注政改討論而參與絕食,強調「做(絕食)到幾耐就幾耐」。
何秀蘭又透露已初步得到歌手黃耀明肯首,在絕食運動期間到場探班,希望市民能一同共商政改,以便向港府轉達收集到的民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59
田北俊:中央不信梁錦松
田北俊
【本報訊】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近月被指有意角逐下屆特首,但自由黨黨魁田北俊認為,梁錦松與美國財團關係密切,會令中央對他有信任問題。
指北京不會讓泛民出閘
田北俊昨在電台節目指,梁錦松在萬國寶通銀行出身,曾為美國多家機構工作,與美財團關係「好密切」,認為中央會擔心梁易受外國影響。但他指,梁錦松熟悉商界運作,加上與泛民關係好,若由他任特首或有助施政。
田 北俊認為,中央對香港政改的普選細節已定,指中央只會讓泛民入閘、不讓泛民出閘,亦不會接受陳方安生方案。他相信要成為候選人,要取得至少一半提委會委員 支持。由於市民和泛民着眼泛民能否成為候選人,田建議中央表明2017年的方案不是終極,將來會再修改,藉此撬走泛民票通過政改方案。
田又指,雖然梁振英在政治和經濟方面表現遜色,但民生方面表現較佳,加上中央以穩定為首,故認為梁會做足五年任期,但表明暫時不支持他連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261
陳太:有真普選可免佔中
陳方安生
「香港2020」召集人陳方安生接受港台《議政四方》訪問時表示,如果中央和特區政府想避免台灣的學運在香港出現,即使未能一步到位,也要為政改盡力凝聚共識,只要政府交出真普選方案,就可避免佔領中環。
盼中央勿低估市民訴求
陳方安生在訪問中表示,希望中央不要低估市民對真普選的訴求,因為市民已等了很久,而佔中發起人早已表明,只要有真普選,就不會爆發佔中。
陳方安生早前拋出建議方案,建議提名委員會由1,400人組成,並沿用選舉委員會的第一、二、三界別,但選民基礎由公司或團體票,擴大至個人票;方案重點是將第四界別改由全港選民選出分區提名委員,達至間接公民提名效果。任何人只要獲十分一提委會委員支持便可成為參選人。
外界批評陳太的方案出現票值不均,但陳太認為,方案引進了直選元素,起碼令全港市民直接選出提委會委員。她又指,希望建制和泛民也多發表意見,求同存異,否則政改原地踏步,只會令政府施政舉步為艱。
投訴個案醫療住院佔近半 保險不包看註冊中醫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707
保險索償投訴局去年接獲逾百宗投訴個案,其中涉醫療住院保險佔最多。鄭啟源攝
【本 報訊】保險條文不清易惹爭拗。保險索償投訴局去年接獲535宗投訴,按年增12%,主要涉保單條款的字眼詮釋爭議。醫療住院保險投訴最多,佔處理個案總數 47%,其次是旅遊與人壽及危疾保險。有意外保險索賠個案涉及「註冊醫生」定義爭拗,投訴人因跌傷腰背接受中醫治療,惟保險公司認為註冊醫生不包括註冊中 醫,投保人最終無法獲7,000元賠償。
記者:鄭啟源
負責審理投訴個案的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指出,去年該會共處理629宗投訴,包括前年未審結的個案,當中440宗獲受理,343宗已審結。已結案的投訴中,一半表面證據不成立,71宗保險公司願意和解,51宗交由委員會審理。不過,獲委員會裁定投訴人勝訴個案只有八宗。
已 結案的投訴中,投訴內容主要涉及保單條款詮釋(佔33.5%)和不保事項(佔26%)兩類。若以保單類型分析,多達47%投訴涉醫療住院保險,旅保佔 21.5%,人壽及危疾保則佔14%。涉及住院、醫療的保險投訴去年有161宗,較前年的132宗升21.9%。涉旅遊保險的投訴去年有73宗,較前增 17%。
索賠最高逾54萬元
委員會特別引述多宗涉及治療 索賠字眼爭拗的個案。有投訴人因心肌梗塞向保險公司申索危疾賠償,惟保險公司以投訴人的心肌酵素水平未能滿足保單條款中要「大幅上升」的定義,拒絕賠償。 投訴委員會認為,「大幅上升」一詞不清晰,主診醫生也確定投訴人患心肌梗塞,判投訴人勝訴獲賠54.6萬元。該個案是委員會去年處理的最高索償額個案。除 病症外,連醫生的定義也要「拗餐飽」。有投訴人在家中跌傷腰背到註冊中醫求醫,診斷為腰椎痛及關節移位,並獲發12天病假。投訴人索賠意外保險時,保險公 司稱保單裏,「註冊醫生」定義不包括中醫,因此拒賠。
西醫認受程度較高
委員會認為,保單雖未註明「註冊醫生」是中醫或西醫,但「醫生」是按醫生註冊條例註冊,中醫則按中醫註冊條例註冊,大部份保單也會將醫生定義為提供醫療或外科服務的註冊西醫,不相信有人會混淆,裁定保險公司勝訴。
香 港保險業聯會一般保險總會委員黃國添指,政府推行中醫註冊制度後,醫療保險已與時並進,接受受保人的中醫治療索賠。但意外保險涉外科判傷問題,西醫的認受 程度較高,故處理意外保險賠償時,只接受西醫治療的申索。投訴委員會主席徐福燊指,因不同保單有不同寫法,收取保費也不相同,市民購買保單必須細讀條款, 「好似危疾保,唔好以為幾危都保,咁諗係絕對錯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712
旅遊保投訴按年急增18%
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曾接獲有關旅程延誤而不獲保之投訴。資料圖片
【本報訊】旅遊保險趨普及,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接獲的相關投訴按年急增18%。有個案外遊回港,航班因風暴及機場設施故障受阻逾5小時,但保險條文規定,旅程延誤僅計航班較原定時間遲着陸,其他事故引起延誤不計算在內,未能獲250元延誤賠償。
該 案投訴人從東京旅行返港,颱風令航班延遲3小時8分鐘抵港,但到港後又因機場設施出現問題,再度延遲2小時2分鐘才能落機,行程延誤共5小時10分鐘。不 過保險公司稱旅程延誤時間,僅計算航班延遲抵港部份,投訴委員會判投訴人敗訴。另有兩宗投訴,外遊時受傷骨折,及因高血壓引發心臟衰竭,但因出發前已知悉 有關慢性病,以及固定靴等費用列明不獲賠償,同被判敗訴。
應細閱旅遊保細則
投訴委員會呼籲市民多留意條文及賠償限額。另外,當局去年5月起,開始接受非港人的保單投訴,至今共接獲5宗個案,投訴人全為內地人,其中兩宗被裁定投訴不成立,兩宗則超出當局職權範圍,剩下一宗仍在處理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714
經紀累鄧達智遲發現腸癌
鄧達智斥部份保險經紀「陰險,只求私利」。資料圖片
【本報訊】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也有購買醫保的不快經歷,指有「經紀陰險,為求私利」,沒依他指示處理保單;又有經紀拖延他照腸鏡的要求,致未能及早發現腸癌。
鄧 上周二入院切除3厘米腫瘤,幸癌細胞沒擴散,不用做化療,前日出院。鄧昨受訪時稱,90年代曾向AIA購買醫療壽險,經紀97年移民,保單變「孤兒單」, 新接手的經紀要他多買一份人壽,他亦接受。及後鄧想簡化安排,於是着經紀安排自動轉賬保費及取消新單。直到2010年12月鄧就頸椎手術申索,始發現經紀 已取消他原來的醫保單,只保留新單並加大保額,結果令鄧要自付數十萬元治療費用。鄧沒投訴,「文件自己簽,只能怪當時冇睇清楚」。
「唔好信晒個Agent」
鄧 及後再於AIA購入另一份保費較高的醫保,曾要求照腸鏡不果。鄧估計或因公司和經紀的拆賬安排,令經紀不想在保單生效首年作出安排;拖延下,至本月初檢查 發現已是乙結腸癌二期。「我有啲憤怒,但complain都無謂。買保險應要求知多啲,唔好信晒個Agent」。他相信今次逾30萬元的醫療費用可獲賠 償。
保險索償投訴局去年接獲逾百宗投訴個案,其中涉醫療住院保險佔最多。鄭啟源攝
【本 報訊】保險條文不清易惹爭拗。保險索償投訴局去年接獲535宗投訴,按年增12%,主要涉保單條款的字眼詮釋爭議。醫療住院保險投訴最多,佔處理個案總數 47%,其次是旅遊與人壽及危疾保險。有意外保險索賠個案涉及「註冊醫生」定義爭拗,投訴人因跌傷腰背接受中醫治療,惟保險公司認為註冊醫生不包括註冊中 醫,投保人最終無法獲7,000元賠償。
記者:鄭啟源
負責審理投訴個案的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指出,去年該會共處理629宗投訴,包括前年未審結的個案,當中440宗獲受理,343宗已審結。已結案的投訴中,一半表面證據不成立,71宗保險公司願意和解,51宗交由委員會審理。不過,獲委員會裁定投訴人勝訴個案只有八宗。
已 結案的投訴中,投訴內容主要涉及保單條款詮釋(佔33.5%)和不保事項(佔26%)兩類。若以保單類型分析,多達47%投訴涉醫療住院保險,旅保佔 21.5%,人壽及危疾保則佔14%。涉及住院、醫療的保險投訴去年有161宗,較前年的132宗升21.9%。涉旅遊保險的投訴去年有73宗,較前增 17%。
索賠最高逾54萬元
委員會特別引述多宗涉及治療 索賠字眼爭拗的個案。有投訴人因心肌梗塞向保險公司申索危疾賠償,惟保險公司以投訴人的心肌酵素水平未能滿足保單條款中要「大幅上升」的定義,拒絕賠償。 投訴委員會認為,「大幅上升」一詞不清晰,主診醫生也確定投訴人患心肌梗塞,判投訴人勝訴獲賠54.6萬元。該個案是委員會去年處理的最高索償額個案。除 病症外,連醫生的定義也要「拗餐飽」。有投訴人在家中跌傷腰背到註冊中醫求醫,診斷為腰椎痛及關節移位,並獲發12天病假。投訴人索賠意外保險時,保險公 司稱保單裏,「註冊醫生」定義不包括中醫,因此拒賠。
西醫認受程度較高
委員會認為,保單雖未註明「註冊醫生」是中醫或西醫,但「醫生」是按醫生註冊條例註冊,中醫則按中醫註冊條例註冊,大部份保單也會將醫生定義為提供醫療或外科服務的註冊西醫,不相信有人會混淆,裁定保險公司勝訴。
香 港保險業聯會一般保險總會委員黃國添指,政府推行中醫註冊制度後,醫療保險已與時並進,接受受保人的中醫治療索賠。但意外保險涉外科判傷問題,西醫的認受 程度較高,故處理意外保險賠償時,只接受西醫治療的申索。投訴委員會主席徐福燊指,因不同保單有不同寫法,收取保費也不相同,市民購買保單必須細讀條款, 「好似危疾保,唔好以為幾危都保,咁諗係絕對錯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712
旅遊保投訴按年急增18%
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曾接獲有關旅程延誤而不獲保之投訴。資料圖片
【本報訊】旅遊保險趨普及,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接獲的相關投訴按年急增18%。有個案外遊回港,航班因風暴及機場設施故障受阻逾5小時,但保險條文規定,旅程延誤僅計航班較原定時間遲着陸,其他事故引起延誤不計算在內,未能獲250元延誤賠償。
該 案投訴人從東京旅行返港,颱風令航班延遲3小時8分鐘抵港,但到港後又因機場設施出現問題,再度延遲2小時2分鐘才能落機,行程延誤共5小時10分鐘。不 過保險公司稱旅程延誤時間,僅計算航班延遲抵港部份,投訴委員會判投訴人敗訴。另有兩宗投訴,外遊時受傷骨折,及因高血壓引發心臟衰竭,但因出發前已知悉 有關慢性病,以及固定靴等費用列明不獲賠償,同被判敗訴。
應細閱旅遊保細則
投訴委員會呼籲市民多留意條文及賠償限額。另外,當局去年5月起,開始接受非港人的保單投訴,至今共接獲5宗個案,投訴人全為內地人,其中兩宗被裁定投訴不成立,兩宗則超出當局職權範圍,剩下一宗仍在處理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714
經紀累鄧達智遲發現腸癌
鄧達智斥部份保險經紀「陰險,只求私利」。資料圖片
【本報訊】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也有購買醫保的不快經歷,指有「經紀陰險,為求私利」,沒依他指示處理保單;又有經紀拖延他照腸鏡的要求,致未能及早發現腸癌。
鄧 上周二入院切除3厘米腫瘤,幸癌細胞沒擴散,不用做化療,前日出院。鄧昨受訪時稱,90年代曾向AIA購買醫療壽險,經紀97年移民,保單變「孤兒單」, 新接手的經紀要他多買一份人壽,他亦接受。及後鄧想簡化安排,於是着經紀安排自動轉賬保費及取消新單。直到2010年12月鄧就頸椎手術申索,始發現經紀 已取消他原來的醫保單,只保留新單並加大保額,結果令鄧要自付數十萬元治療費用。鄧沒投訴,「文件自己簽,只能怪當時冇睇清楚」。
「唔好信晒個Agent」
鄧 及後再於AIA購入另一份保費較高的醫保,曾要求照腸鏡不果。鄧估計或因公司和經紀的拆賬安排,令經紀不想在保單生效首年作出安排;拖延下,至本月初檢查 發現已是乙結腸癌二期。「我有啲憤怒,但complain都無謂。買保險應要求知多啲,唔好信晒個Agent」。他相信今次逾30萬元的醫療費用可獲賠 償。
半山地利根德閣外牆翻新 升降台突斷開 兩工55樓墮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45
右邊工作台(虛線示)斷開,與工人一同飛墮地下,剩左邊工作台搖搖欲墜。張培生攝
【本 報訊】半山豪宅地利根德閣一幢正進行外牆翻新工程的大廈,昨晨發生恐怖工業意外,四名工人在大廈55樓外牆一部連路軌升降的塔式工作台上工作時,一邊工作 台突然斷開,一男一女工人連同折斷的工作台飛墮而下,當場慘死。站在另一邊的兩工人逃過大難,慌忙爬回大廈內。意外中,一塊連着斷繩的金屬組件飛出馬路, 擊穿一輛貨車車頂,一名跟車工人僥倖僅手部受傷。
記者:張培生 詹家志 劉永明
出事地盤已被當局發出停工令,多個部門正聯手調查事故起因,不排除工作台金屬疲勞或有人為疏忽。50歲女死者黃倩娥及27歲男死者范文明,兩人為批盪工人。
男死者疑持有他人證件
警方在范身上撿獲的懷疑他人證件,持有人為47歲姓王男子,疑有人持他人證件從事高空工作,加上兩名大難不死工人事後不知所終,警方正調查是否有人僱用黑工,正聯絡有關判頭助查,案件則由中區警區重案組跟進。
意 外現場為地利根德里14號地利根德閣第三座,樓高68層。據稱,該豪宅屋苑於一年前進行外牆維修,並採用塔式工作台進行維修。承建商為香島建築,向先達工 業設備有限公司租用肇事的工作台。該工作台長12米、闊2米及高1.3米,雙翼設計,中間連接由天台直通地面的垂直支架路軌,工作台可在大廈外牆沿路軌上 下升降,由機電署監管。
昨晨11時許,該工作台停在大廈55樓外牆工作,當時工作台左右兩邊各有兩名工人,據悉他們當時均身繫安全帶,並 扣在工作台欄杆上,其間右邊工作台突然斷開,整邊工作台隨即脫離路軌飛墮而下,在上面的兩名男女工人亦隨之直墮地面,其中女工被拋出飛墮大廈對開的山坡引 水道,一手一腳飛脫,男工則隨工作台跌落大廈平台,當場壓死。
其間,一件金屬組件連着斷繩飛出馬路,直飛向50米外的梅道擊穿一輛停在屋苑門外的凍肉貨車車頂,直插駕駛艙內,坐在乘客位48歲跟車工人手部受傷。
疑金屬疲勞或計錯負重
被壓扁的男死者屍體由消防員抬出,交仵工移送殮房。
何家達
攝
一邊工作台斷開墮樓後,另一邊工作台仍連住支架,但已失平衡撞向大廈窗門搖搖欲墜,兩名工人大驚立即爬入大廈離去。警員及消防員接報到場,由於女子伏屍八米深山坡下,消防員要落山將屍體抬出。
事發後曾到過現場的建造業總工會公關主任邱華康形容意外罕見,估計是金屬疲勞或計算負重錯誤所致,他說出事工作台行內稱為「天梯牙」工作台,較一般吊船穩陣,不易受風勢影響,同樣受法例監管,但在本港較少使用,而工作台需要有認可執照工人操控。
機電署指事後已經派人到事發現場調查,並要求承辦商於七天內提交報告,而有關工作台需獲署方發出准用證才可運作,承建商要每六個月找註冊檢驗員檢查,而對上一次檢查是去年10月30日,無發現故障。
近年工作台嚴重工業意外
25/10/2012︰港珠澳橋位於機場對開人工島地盤,一批工人在鋼筒內平台工作,其間海面翻浪,平台急墜兩米,1死14傷
07/04/2011︰屯門公路擴闊工程地盤,一名工人在6米高臨時鋼板工作台開工,鋼板連工人墮下,擊中山坡的兩名紥鐵工,1死2傷
22/12/2009︰秀茂坪安達臣道石礦場,3名工人在10米高工作台開工,台架塌下,1死2傷
13/09/2009︰西九龍環球貿易廣場地盤,6名清潔工站於30樓竹製工作台清理建築廢料時,台底破爛,6人墮下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52
金屬撞穿車頂 工人險喪命
連繩的金屬組件擊穿路旁貨車車頂,打傷跟車工人。讀者提供圖片
【本 報訊】今次意外造成兩死一傷慘劇中受傷的貨車跟車工,其實當時身處距離肇事現場達50米一輛停泊在路邊的貨車上,當時一件由工作台飛脫的連斷繩金屬組件, 如流星鎚般飛出馬路,並撞穿其貨車車頂,直插乘客位旁,車上跟車工人險些被當場砸死,幸奇蹟地僅左手手腕被打中受輕傷。
僅輕傷笑指平安旗保佑
手部受傷的48歲跟車工人姓梁,他事後猶有餘悸,送往瑪麗醫院治理無大礙,已經出院。被插穿車頂的凍肉貨車,事發時停泊在離意外大廈50米外的梅道15號對開,當時貨車司機剛送完貨,在車尾收拾準備離開,梁則坐在司機位旁的乘客位上等候。
姓譚司機事後指出,事發時聽到一聲巨響,初時不以為意,殊不知卻見車頂被插穿,梁手部受傷呼叫。他走前一看,赫見車頂穿了一個大窿,車內則有一件約10吋乘4吋的金屬組件,並連着一條長長斷開的麻繩,繩的另一端則在車頂大窿外懸掛在車外。
譚指他兩星期前和一班朋友到泰國拜神,並求來一面平安旗掛於車內保平安。他笑指今次逃過大難,相信與這面平安旗有關。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56
女死者遺10歲女
慘死女工的丈夫(箭嘴示),與其他親友在現場路祭。工會提供圖片
【本報訊】今次意外中,據悉兩名墮樓慘死的男女工均為越南籍,其中女死者育有一名10歲女兒,家人仍未敢將噩耗告知女兒,擔心她無法接受喪母之痛。
兩名墮樓死者分別是女工黃倩娥,人稱「娥姐」,以及男工范文明。昨午發生意外後,有家屬到場情緒激動,哭叫:「我死咗個仔呀!」至於他身上藏有一名47歲姓王男子的身份證,警方則正調查中。
工會透露,兩名男女死者均為批盪工人,其中女死者家住屯門友愛邨一單位,她的丈夫姓阮,是地盤二判。據悉女兒最近忙於考試,父親及親人暫時仍未告知她母親不幸過身。
現場消息指,有工人昨日才首天到肇事的地利根德閣維修工地上班,卻發生嚴重工業意外。亦有工人形容事發時猶如地震,更有工人指:「做咗建造業30幾年,未見過今次意外咁恐佈!」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59
單位動輒逾半億
塌下的工作台直墮大廈平台,男工人被壓住。讀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位於中半山的地利根德閣屬知名豪宅,昨發生意外的第三座,其外牆批盪工程已完成,相信工程已進行近一年,稍後髹上漆油或鋪上牆磚,預計再多半年便可完成,但今次意外令工程暫停,料會影響完工日期。
該處位於地利根德里14號,地勢優越,俯瞰中半山至中西區一帶,環境寧靜又私隱度高,單位售價動輒逾半億元。I.T老闆沈嘉偉及妻子邱淑貞居於此處,去年霍家媳婦郭晶晶在懷孕初期,受霍家高度重視,亦入住月租九萬元的地利根德閣養胎。
地 利根德閣共三座,由鍾華楠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協興建築負責建造,第一及第二座均於1981年建成,兩建築物分別為34及33層。第三座則在1993年建 成,共68層,達220米高。落成時是當時世界上最高住宅大廈,取代了芝加哥的湖尖塔(Lake Point Tower),並維持這紀錄長達八年。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113
斷工作台慘劇 疑有人聘黑工
斷開的半截工作台昨以鐵鏈及索帶(箭嘴示)固定,仍懸掛在大廈外牆。
【本 報訊】多個部門繼續調查半山豪宅地利根德閣截斷工作台兩死意外。有在上址工作的工人昨爆料,指近月乘搭涉事平台上落時已發覺不暢順,有時甚至有如乘坐彈 板,但多次向大判投訴卻無果。而事發時另外兩名在工作台上的工人脫險後失蹤,警方正追尋兩人,並調查意外中是否有人僱用黑工。
今次是首宗 塔式工作台飛墮奪命意外,50歲女死者黃倩娥的姓阮丈夫(出事工程的二判)及34歲胞弟阿勇等多名親友,昨早認屍,各人表現哀傷。阿勇透露,他們本身為越 南華僑,1989年姊弟二人偷渡來港後獲香港身份證,其姊約10年前於地盤工作時認識丈夫,兩人婚後育有一女,現時女兒仍未知喪母噩耗,家庭經濟陷困境。
而27 歲男死者范文明則由一名報稱是其判頭的男子代表認屍。消息稱范有香港身份證,但意外後警方在其身上撿獲一張47歲姓王男子的證件,疑有人持他人證件從事高 空工作。由於范墮地後面目全非,警方仍未確定其身份,終或要靠指模確定;范的僱主昨亦聯絡越南駐港領使館,要求協助聯絡范在當地的家人。
工人早聽到怪聲
男死者的判頭昨到殮房認屍。
警 方及勞工處正設法聯絡一同在工作台上的另外兩名脫險工人,以了解意外經過,以及調查是否有黑工。大廈維修工程承辦商香島建築,及負責屋苑的保得物業管理公 司職員,均拒絕回應事件。現場消息稱,有工人近月乘搭肇事平台上落時,聽到有怪聲,不暢順等,形容如踏上彈板,但投訴後並無改善。
另外, 機電署昨午一行七人到意外現場搜證,該署助理署長張國輝直指今次意外罕見,署方會循多方面全面調查,不排除涉及金屬疲勞,亦會調查工作台擺放物件的力距超 重因素、工作台的操作及維修情況等。他續稱,相信肇事工作台的運作由齒輪帶動,不會超速,署方已聯絡物料專家協助調查。
意外後,機電署強調正積極研究落實獨立救生繩的可行方案,並呼籲該兩名脫險的工人和其他目睹事發情況的市民,致電97664868提供資料。
今 次涉事的塔式工作平台,是由先進工業設備公司租給大判香島建築。截斷的一半塔式工作平台,昨仍停在55樓外牆,暫時以鐵鏈及索帶穩固;勞工處於意外後已即 時向承建商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停止所有有關工序。提供工作台的先進工業設備公司估計,最快到本周五才把工作台移返地面,屆時機電署人員才可作全面調 查。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估計,若地利根德閣的法團及承辦商購買了工程保險,投保額將以億元計,但一旦事件涉及黑工,或要由業主或承辦商承擔最終的賠償責任。
右邊工作台(虛線示)斷開,與工人一同飛墮地下,剩左邊工作台搖搖欲墜。張培生攝
【本 報訊】半山豪宅地利根德閣一幢正進行外牆翻新工程的大廈,昨晨發生恐怖工業意外,四名工人在大廈55樓外牆一部連路軌升降的塔式工作台上工作時,一邊工作 台突然斷開,一男一女工人連同折斷的工作台飛墮而下,當場慘死。站在另一邊的兩工人逃過大難,慌忙爬回大廈內。意外中,一塊連着斷繩的金屬組件飛出馬路, 擊穿一輛貨車車頂,一名跟車工人僥倖僅手部受傷。
記者:張培生 詹家志 劉永明
出事地盤已被當局發出停工令,多個部門正聯手調查事故起因,不排除工作台金屬疲勞或有人為疏忽。50歲女死者黃倩娥及27歲男死者范文明,兩人為批盪工人。
男死者疑持有他人證件
警方在范身上撿獲的懷疑他人證件,持有人為47歲姓王男子,疑有人持他人證件從事高空工作,加上兩名大難不死工人事後不知所終,警方正調查是否有人僱用黑工,正聯絡有關判頭助查,案件則由中區警區重案組跟進。
意 外現場為地利根德里14號地利根德閣第三座,樓高68層。據稱,該豪宅屋苑於一年前進行外牆維修,並採用塔式工作台進行維修。承建商為香島建築,向先達工 業設備有限公司租用肇事的工作台。該工作台長12米、闊2米及高1.3米,雙翼設計,中間連接由天台直通地面的垂直支架路軌,工作台可在大廈外牆沿路軌上 下升降,由機電署監管。
昨晨11時許,該工作台停在大廈55樓外牆工作,當時工作台左右兩邊各有兩名工人,據悉他們當時均身繫安全帶,並 扣在工作台欄杆上,其間右邊工作台突然斷開,整邊工作台隨即脫離路軌飛墮而下,在上面的兩名男女工人亦隨之直墮地面,其中女工被拋出飛墮大廈對開的山坡引 水道,一手一腳飛脫,男工則隨工作台跌落大廈平台,當場壓死。
其間,一件金屬組件連着斷繩飛出馬路,直飛向50米外的梅道擊穿一輛停在屋苑門外的凍肉貨車車頂,直插駕駛艙內,坐在乘客位48歲跟車工人手部受傷。
疑金屬疲勞或計錯負重
被壓扁的男死者屍體由消防員抬出,交仵工移送殮房。
何家達
攝
一邊工作台斷開墮樓後,另一邊工作台仍連住支架,但已失平衡撞向大廈窗門搖搖欲墜,兩名工人大驚立即爬入大廈離去。警員及消防員接報到場,由於女子伏屍八米深山坡下,消防員要落山將屍體抬出。
事發後曾到過現場的建造業總工會公關主任邱華康形容意外罕見,估計是金屬疲勞或計算負重錯誤所致,他說出事工作台行內稱為「天梯牙」工作台,較一般吊船穩陣,不易受風勢影響,同樣受法例監管,但在本港較少使用,而工作台需要有認可執照工人操控。
機電署指事後已經派人到事發現場調查,並要求承辦商於七天內提交報告,而有關工作台需獲署方發出准用證才可運作,承建商要每六個月找註冊檢驗員檢查,而對上一次檢查是去年10月30日,無發現故障。
近年工作台嚴重工業意外
25/10/2012︰港珠澳橋位於機場對開人工島地盤,一批工人在鋼筒內平台工作,其間海面翻浪,平台急墜兩米,1死14傷
07/04/2011︰屯門公路擴闊工程地盤,一名工人在6米高臨時鋼板工作台開工,鋼板連工人墮下,擊中山坡的兩名紥鐵工,1死2傷
22/12/2009︰秀茂坪安達臣道石礦場,3名工人在10米高工作台開工,台架塌下,1死2傷
13/09/2009︰西九龍環球貿易廣場地盤,6名清潔工站於30樓竹製工作台清理建築廢料時,台底破爛,6人墮下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52
金屬撞穿車頂 工人險喪命
連繩的金屬組件擊穿路旁貨車車頂,打傷跟車工人。讀者提供圖片
【本 報訊】今次意外造成兩死一傷慘劇中受傷的貨車跟車工,其實當時身處距離肇事現場達50米一輛停泊在路邊的貨車上,當時一件由工作台飛脫的連斷繩金屬組件, 如流星鎚般飛出馬路,並撞穿其貨車車頂,直插乘客位旁,車上跟車工人險些被當場砸死,幸奇蹟地僅左手手腕被打中受輕傷。
僅輕傷笑指平安旗保佑
手部受傷的48歲跟車工人姓梁,他事後猶有餘悸,送往瑪麗醫院治理無大礙,已經出院。被插穿車頂的凍肉貨車,事發時停泊在離意外大廈50米外的梅道15號對開,當時貨車司機剛送完貨,在車尾收拾準備離開,梁則坐在司機位旁的乘客位上等候。
姓譚司機事後指出,事發時聽到一聲巨響,初時不以為意,殊不知卻見車頂被插穿,梁手部受傷呼叫。他走前一看,赫見車頂穿了一個大窿,車內則有一件約10吋乘4吋的金屬組件,並連着一條長長斷開的麻繩,繩的另一端則在車頂大窿外懸掛在車外。
譚指他兩星期前和一班朋友到泰國拜神,並求來一面平安旗掛於車內保平安。他笑指今次逃過大難,相信與這面平安旗有關。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56
女死者遺10歲女
慘死女工的丈夫(箭嘴示),與其他親友在現場路祭。工會提供圖片
【本報訊】今次意外中,據悉兩名墮樓慘死的男女工均為越南籍,其中女死者育有一名10歲女兒,家人仍未敢將噩耗告知女兒,擔心她無法接受喪母之痛。
兩名墮樓死者分別是女工黃倩娥,人稱「娥姐」,以及男工范文明。昨午發生意外後,有家屬到場情緒激動,哭叫:「我死咗個仔呀!」至於他身上藏有一名47歲姓王男子的身份證,警方則正調查中。
工會透露,兩名男女死者均為批盪工人,其中女死者家住屯門友愛邨一單位,她的丈夫姓阮,是地盤二判。據悉女兒最近忙於考試,父親及親人暫時仍未告知她母親不幸過身。
現場消息指,有工人昨日才首天到肇事的地利根德閣維修工地上班,卻發生嚴重工業意外。亦有工人形容事發時猶如地震,更有工人指:「做咗建造業30幾年,未見過今次意外咁恐佈!」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59
單位動輒逾半億
塌下的工作台直墮大廈平台,男工人被壓住。讀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位於中半山的地利根德閣屬知名豪宅,昨發生意外的第三座,其外牆批盪工程已完成,相信工程已進行近一年,稍後髹上漆油或鋪上牆磚,預計再多半年便可完成,但今次意外令工程暫停,料會影響完工日期。
該處位於地利根德里14號,地勢優越,俯瞰中半山至中西區一帶,環境寧靜又私隱度高,單位售價動輒逾半億元。I.T老闆沈嘉偉及妻子邱淑貞居於此處,去年霍家媳婦郭晶晶在懷孕初期,受霍家高度重視,亦入住月租九萬元的地利根德閣養胎。
地 利根德閣共三座,由鍾華楠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協興建築負責建造,第一及第二座均於1981年建成,兩建築物分別為34及33層。第三座則在1993年建 成,共68層,達220米高。落成時是當時世界上最高住宅大廈,取代了芝加哥的湖尖塔(Lake Point Tower),並維持這紀錄長達八年。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113
斷工作台慘劇 疑有人聘黑工
斷開的半截工作台昨以鐵鏈及索帶(箭嘴示)固定,仍懸掛在大廈外牆。
【本 報訊】多個部門繼續調查半山豪宅地利根德閣截斷工作台兩死意外。有在上址工作的工人昨爆料,指近月乘搭涉事平台上落時已發覺不暢順,有時甚至有如乘坐彈 板,但多次向大判投訴卻無果。而事發時另外兩名在工作台上的工人脫險後失蹤,警方正追尋兩人,並調查意外中是否有人僱用黑工。
今次是首宗 塔式工作台飛墮奪命意外,50歲女死者黃倩娥的姓阮丈夫(出事工程的二判)及34歲胞弟阿勇等多名親友,昨早認屍,各人表現哀傷。阿勇透露,他們本身為越 南華僑,1989年姊弟二人偷渡來港後獲香港身份證,其姊約10年前於地盤工作時認識丈夫,兩人婚後育有一女,現時女兒仍未知喪母噩耗,家庭經濟陷困境。
而27 歲男死者范文明則由一名報稱是其判頭的男子代表認屍。消息稱范有香港身份證,但意外後警方在其身上撿獲一張47歲姓王男子的證件,疑有人持他人證件從事高 空工作。由於范墮地後面目全非,警方仍未確定其身份,終或要靠指模確定;范的僱主昨亦聯絡越南駐港領使館,要求協助聯絡范在當地的家人。
工人早聽到怪聲
男死者的判頭昨到殮房認屍。
警 方及勞工處正設法聯絡一同在工作台上的另外兩名脫險工人,以了解意外經過,以及調查是否有黑工。大廈維修工程承辦商香島建築,及負責屋苑的保得物業管理公 司職員,均拒絕回應事件。現場消息稱,有工人近月乘搭肇事平台上落時,聽到有怪聲,不暢順等,形容如踏上彈板,但投訴後並無改善。
另外, 機電署昨午一行七人到意外現場搜證,該署助理署長張國輝直指今次意外罕見,署方會循多方面全面調查,不排除涉及金屬疲勞,亦會調查工作台擺放物件的力距超 重因素、工作台的操作及維修情況等。他續稱,相信肇事工作台的運作由齒輪帶動,不會超速,署方已聯絡物料專家協助調查。
意外後,機電署強調正積極研究落實獨立救生繩的可行方案,並呼籲該兩名脫險的工人和其他目睹事發情況的市民,致電97664868提供資料。
今 次涉事的塔式工作平台,是由先進工業設備公司租給大判香島建築。截斷的一半塔式工作平台,昨仍停在55樓外牆,暫時以鐵鏈及索帶穩固;勞工處於意外後已即 時向承建商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停止所有有關工序。提供工作台的先進工業設備公司估計,最快到本周五才把工作台移返地面,屆時機電署人員才可作全面調 查。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估計,若地利根德閣的法團及承辦商購買了工程保險,投保額將以億元計,但一旦事件涉及黑工,或要由業主或承辦商承擔最終的賠償責任。
去年純利近乎零增長 TVB黃金時段 失12.5萬觀眾 4年新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101
無綫2013年賺17.4億元,按年只微升0.3%。資料圖片
【本 報訊】一台獨大、節目屢遭投訴的無綫,去年純利幾乎零增長。無綫電視披露翡翠台在平日黃金時段,平均收視跌至23點,創四年新低,按年流失約12.5萬名 觀眾。學者指無綫近年製作水準下滑,加上去年港視發牌風波,激發希望有更多選擇的觀眾不看無綫,相信無綫今年更難保持收視。
記者:鄭柏齡 翁煜雄 黃偉駿
無 綫昨日在業績報告披露,2013年賺17.4億元,按年只微升0.3%,營業額則增加4%至56.8億元。業績遜預期,TVB股價昨日跌至近兩年新低,收 報44.8元。報告又披露,翡翠台去年黃金時段,即周一至周五晚上7時至11時,平均收視錄得23點,約有147.7萬觀眾,比2012年下跌2點,流失 約12.5萬觀眾。
客戶或減落廣告
無 綫沒解釋收視下跌原因,表示「(無綫)地面電視頻道於平日黃金時段,佔香港總電視頻道的整體收視百分比為80%」,死撐是最多人收看的電視台。另外,無綫 去年扣除佣金後的廣告淨收入增長4.9%,至約39億元。不過,銀行相關廣告收入下跌一成,地產、相機廣告收入更分別大跌27%及35%。
廣告集團GroupM香港區行政總裁盧嘉慧指,無綫收視下跌,肯定會影響客戶投放廣告支出的決定,「有冇需要減少啲廣告呢?」她續稱,電視台以收視率作為釐訂廣告費指標之一,若收視率下跌,她會為客戶爭取一個更合理廣告費,「你知啦,無綫廣告一直都唔平」。
無綫收視下跌原因,盧說除了節目質素,新興媒體競爭也是主因,如現時流行的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一個小米盒子乜都睇到,之前啲人追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都係咁之嘛」。她說這些新興媒體與其他網上新聞網站,都會搶去電視廣告市場。
盧說廣告客戶也關注無綫劇集屢遭投訴情況,會向電視台反映,因節目質素直接影響收視,認為引入更多電視台競爭,才可提高製作質素。
浸 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相信,政府於去年公佈免費電視牌照審批結果,唯獨香港電視不獲發牌,激發了一班希望有更多選擇的觀眾不看無綫,對無綫的低水平 製作更加不滿,相信無綫今年的收視只會更差。網民去年兩度發起「全港熄電視」,抗議無綫節目質素下降等,結果包括台慶日收視跌至近16年新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106
《叛逃》被指抹黑韓農
關禮傑在劇中化身「超人」,由一座大廈跳去另一座大廈。《叛逃》畫面
【本報訊】無綫的劇集收視跌不停,也不停被投訴。該台近日在黃金時段播放的重頭劇《叛逃》,被觀眾指內容不合邏輯、違反物理及反智,上周一播出至今,通訊事務管理局已經收到87宗投訴。
通訊局暫收87宗投訴
被 網民謔稱「神級膠劇」的《叛逃》,繼扮演反恐特警主管的關禮傑,化身「超人」由一座大廈跳去另一座大廈後,前晚播出的劇集以2005年本港舉行的WTO大 會為元素,指來港示威的韓農中有恐怖分子,陰謀買軍火刺殺南韓政要,有意無意間將韓農描述成窮兇極惡,但又佯裝是和平示威。有社運人士斥無綫抹黑韓農,質 疑曲線抹黑佔中運動。
劇中指來港示威的韓農中有恐怖分子,涉抹黑韓農。《叛逃》畫面
通訊局昨晚表示,該劇截至昨日共收到87宗投訴,投訴內容為鼓吹虐待動物、對小朋友及青少年有壞影響、情節不合理、有粗俗用語、演員編排與宣傳不符、有暴力鏡頭,令人不安;不應播放以恐怖分子為題材的劇集;太多感情線。通訊局稱會按既定程序處理。
無綫2013年賺17.4億元,按年只微升0.3%。資料圖片
【本 報訊】一台獨大、節目屢遭投訴的無綫,去年純利幾乎零增長。無綫電視披露翡翠台在平日黃金時段,平均收視跌至23點,創四年新低,按年流失約12.5萬名 觀眾。學者指無綫近年製作水準下滑,加上去年港視發牌風波,激發希望有更多選擇的觀眾不看無綫,相信無綫今年更難保持收視。
記者:鄭柏齡 翁煜雄 黃偉駿
無 綫昨日在業績報告披露,2013年賺17.4億元,按年只微升0.3%,營業額則增加4%至56.8億元。業績遜預期,TVB股價昨日跌至近兩年新低,收 報44.8元。報告又披露,翡翠台去年黃金時段,即周一至周五晚上7時至11時,平均收視錄得23點,約有147.7萬觀眾,比2012年下跌2點,流失 約12.5萬觀眾。
客戶或減落廣告
無 綫沒解釋收視下跌原因,表示「(無綫)地面電視頻道於平日黃金時段,佔香港總電視頻道的整體收視百分比為80%」,死撐是最多人收看的電視台。另外,無綫 去年扣除佣金後的廣告淨收入增長4.9%,至約39億元。不過,銀行相關廣告收入下跌一成,地產、相機廣告收入更分別大跌27%及35%。
廣告集團GroupM香港區行政總裁盧嘉慧指,無綫收視下跌,肯定會影響客戶投放廣告支出的決定,「有冇需要減少啲廣告呢?」她續稱,電視台以收視率作為釐訂廣告費指標之一,若收視率下跌,她會為客戶爭取一個更合理廣告費,「你知啦,無綫廣告一直都唔平」。
無綫收視下跌原因,盧說除了節目質素,新興媒體競爭也是主因,如現時流行的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一個小米盒子乜都睇到,之前啲人追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都係咁之嘛」。她說這些新興媒體與其他網上新聞網站,都會搶去電視廣告市場。
盧說廣告客戶也關注無綫劇集屢遭投訴情況,會向電視台反映,因節目質素直接影響收視,認為引入更多電視台競爭,才可提高製作質素。
浸 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相信,政府於去年公佈免費電視牌照審批結果,唯獨香港電視不獲發牌,激發了一班希望有更多選擇的觀眾不看無綫,對無綫的低水平 製作更加不滿,相信無綫今年的收視只會更差。網民去年兩度發起「全港熄電視」,抗議無綫節目質素下降等,結果包括台慶日收視跌至近16年新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7/18670106
《叛逃》被指抹黑韓農
關禮傑在劇中化身「超人」,由一座大廈跳去另一座大廈。《叛逃》畫面
【本報訊】無綫的劇集收視跌不停,也不停被投訴。該台近日在黃金時段播放的重頭劇《叛逃》,被觀眾指內容不合邏輯、違反物理及反智,上周一播出至今,通訊事務管理局已經收到87宗投訴。
通訊局暫收87宗投訴
被 網民謔稱「神級膠劇」的《叛逃》,繼扮演反恐特警主管的關禮傑,化身「超人」由一座大廈跳去另一座大廈後,前晚播出的劇集以2005年本港舉行的WTO大 會為元素,指來港示威的韓農中有恐怖分子,陰謀買軍火刺殺南韓政要,有意無意間將韓農描述成窮兇極惡,但又佯裝是和平示威。有社運人士斥無綫抹黑韓農,質 疑曲線抹黑佔中運動。
劇中指來港示威的韓農中有恐怖分子,涉抹黑韓農。《叛逃》畫面
通訊局昨晚表示,該劇截至昨日共收到87宗投訴,投訴內容為鼓吹虐待動物、對小朋友及青少年有壞影響、情節不合理、有粗俗用語、演員編排與宣傳不符、有暴力鏡頭,令人不安;不應播放以恐怖分子為題材的劇集;太多感情線。通訊局稱會按既定程序處理。
印度人迷戀港英 專收殖民地古董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9367
「我 最『恨』,我最想擁有這一幅。」眼見印度人Mido肉緊地介紹一貞發黃照片,你會以為這是他那些年的女神,然而鑲在原裝英國木框的寶貝,竟是「事頭婆」英 女王的肖像。Mido常在舊區尋寶,尤其鍾情港英殖民政府的物品——大至水務署近兩米高的文件櫃,小至有「龍獅嘜」的鉛筆,都是他收藏之列。他尋港英時代 的寶,要尋的其實是「根」。
言談舉止跟一般港人無異,皆因Mido土生土長,更出自公務員世家:爺爺40年代經已來港,於中環大館做警 察;後來爸爸在香港出生,又在赤柱監獄署工作。「早期英政府統治香港時,其實不太信任華人,所以特意請印度人來港做警察。我們屬於印度錫克教徒,本來較高 大強健,亦較純品,所以英國人喜歡這些特質,認為很適合當軍人。」Mido說當年香港警察等級分明:白人最高級,印度人次之,華人最低級。他坦言,當年爺 爺純粹為「搵食」離鄉別井,做大頭綠衣,卻慢慢對這異地有感情,最後紮根香港。「正因為這段殖民歷史,才有我們這些印度裔香港人。」中學唸文科的Mido 娓娓道出香港教科書上沒有的一節。他的藏品中一枚生鐵頭盔,正是在六七暴動時,父親戴過的同款裝備:「他說很危險,有想過離開,但始終香港是我們的家,要 留下作些貢獻。」
儲舊物還可以看到以前公務員文化。他從小住在政府宿舍,每戶一式一樣、樸素典雅的政府傢具,今天仍深深印在腦海:「政府 始終都較樸素,不會太花巧,講究設計,通常都是正正方方……長大後想尋回回憶,現在回看,這些傢俬其實很美。」當年英國為香港帶來標準化、系統化的公務員 管理制度和思想;Mido認為,香港在亞洲算是幸福的,很早就受西方文化影響。
自言從小便是「行街精」,他經常在港島區尋寶。如今就連他 的店鋪,都特地選在香港開埠早期華洋分隔的界線——必列士者街。「這區多洋人住,舊樓群多,富殖民色彩,有老香港感覺。」近年本土爭議鬧得沸沸揚揚,談到 身分問題,這位老香港的心聲言簡意賅:「生於斯,長於斯。我覺得你住在哪裏,那就是家。」
記者:蘇汝卿
「我 最『恨』,我最想擁有這一幅。」眼見印度人Mido肉緊地介紹一貞發黃照片,你會以為這是他那些年的女神,然而鑲在原裝英國木框的寶貝,竟是「事頭婆」英 女王的肖像。Mido常在舊區尋寶,尤其鍾情港英殖民政府的物品——大至水務署近兩米高的文件櫃,小至有「龍獅嘜」的鉛筆,都是他收藏之列。他尋港英時代 的寶,要尋的其實是「根」。
言談舉止跟一般港人無異,皆因Mido土生土長,更出自公務員世家:爺爺40年代經已來港,於中環大館做警 察;後來爸爸在香港出生,又在赤柱監獄署工作。「早期英政府統治香港時,其實不太信任華人,所以特意請印度人來港做警察。我們屬於印度錫克教徒,本來較高 大強健,亦較純品,所以英國人喜歡這些特質,認為很適合當軍人。」Mido說當年香港警察等級分明:白人最高級,印度人次之,華人最低級。他坦言,當年爺 爺純粹為「搵食」離鄉別井,做大頭綠衣,卻慢慢對這異地有感情,最後紮根香港。「正因為這段殖民歷史,才有我們這些印度裔香港人。」中學唸文科的Mido 娓娓道出香港教科書上沒有的一節。他的藏品中一枚生鐵頭盔,正是在六七暴動時,父親戴過的同款裝備:「他說很危險,有想過離開,但始終香港是我們的家,要 留下作些貢獻。」
儲舊物還可以看到以前公務員文化。他從小住在政府宿舍,每戶一式一樣、樸素典雅的政府傢具,今天仍深深印在腦海:「政府 始終都較樸素,不會太花巧,講究設計,通常都是正正方方……長大後想尋回回憶,現在回看,這些傢俬其實很美。」當年英國為香港帶來標準化、系統化的公務員 管理制度和思想;Mido認為,香港在亞洲算是幸福的,很早就受西方文化影響。
自言從小便是「行街精」,他經常在港島區尋寶。如今就連他 的店鋪,都特地選在香港開埠早期華洋分隔的界線——必列士者街。「這區多洋人住,舊樓群多,富殖民色彩,有老香港感覺。」近年本土爭議鬧得沸沸揚揚,談到 身分問題,這位老香港的心聲言簡意賅:「生於斯,長於斯。我覺得你住在哪裏,那就是家。」
記者:蘇汝卿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96%人贊成收回TVB、ATV部份頻譜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902
立法會明天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港視提供流動電視問題,王維基將出席。資料圖片
【本 報訊】無綫在無競爭對手下,製作粗疏,亞視更不斷重播舊節目,挑戰市民底線。在一項網上調查發現,大部份受訪市民不滿意無綫及亞視的節目質素,其中有 94%認為亞視不應獲續牌,另有96%贊成政府收回兩台部份頻譜,讓其他經營者申請。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明天將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港視提供流動 電視問題,港視主席王維基將會出席。
這項網上調查是獨立媒體(香港)於本月13日至22日進行,成功訪問29,162名網民意見。82%不滿無綫節目質素,只有17%表示滿意;不滿亞視節目質素的百分比更高達97%,有回應甚至指「非常不滿意」已不足以形容其節目質素之差劣,只有2%表示滿意。
針對兩間電視台應否獲續牌,受訪者意見不一,26%認為無綫不應獲續牌,但46%表示「不想,但無得揀都要續」,有意見認為可「縮短無綫牌照年期至5年」,以及「要有限制壟斷條件,才可續牌」。
「不如發牌給有心人」
至 於亞視方面,有94%認為不應獲續牌,只有4%表示「不想,但無得揀都要續」,有受訪者直言:「?家都可以執啦,冇存在價值。」另有受訪者說:「只懂不斷 重播舊節目,無論節目如何經典,也只會浪費頻譜,倒不如發牌給有心去創作節目的營辦商。」更有受訪者認為「應該將個牌畀HKTV」。
調查更發現96%贊成政府收回兩台部份頻譜,讓其他經營者申請,該支持率比要求收回亞視或無綫牌照的比率還要高。
獨立媒體(香港)指這次調查有77%受訪者年齡是35歲或以下,這反映年輕一代對免費電視節目質素已忍無可忍,敦促通訊事務管理局聆聽民意,收回亞視免費電視牌照,或收回兩台部份頻譜,供其他經營者申請,以復興本地免費電視工業。
立法會明天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港視提供流動電視問題,王維基將出席。資料圖片
【本 報訊】無綫在無競爭對手下,製作粗疏,亞視更不斷重播舊節目,挑戰市民底線。在一項網上調查發現,大部份受訪市民不滿意無綫及亞視的節目質素,其中有 94%認為亞視不應獲續牌,另有96%贊成政府收回兩台部份頻譜,讓其他經營者申請。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明天將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港視提供流動 電視問題,港視主席王維基將會出席。
這項網上調查是獨立媒體(香港)於本月13日至22日進行,成功訪問29,162名網民意見。82%不滿無綫節目質素,只有17%表示滿意;不滿亞視節目質素的百分比更高達97%,有回應甚至指「非常不滿意」已不足以形容其節目質素之差劣,只有2%表示滿意。
針對兩間電視台應否獲續牌,受訪者意見不一,26%認為無綫不應獲續牌,但46%表示「不想,但無得揀都要續」,有意見認為可「縮短無綫牌照年期至5年」,以及「要有限制壟斷條件,才可續牌」。
「不如發牌給有心人」
至 於亞視方面,有94%認為不應獲續牌,只有4%表示「不想,但無得揀都要續」,有受訪者直言:「?家都可以執啦,冇存在價值。」另有受訪者說:「只懂不斷 重播舊節目,無論節目如何經典,也只會浪費頻譜,倒不如發牌給有心去創作節目的營辦商。」更有受訪者認為「應該將個牌畀HKTV」。
調查更發現96%贊成政府收回兩台部份頻譜,讓其他經營者申請,該支持率比要求收回亞視或無綫牌照的比率還要高。
獨立媒體(香港)指這次調查有77%受訪者年齡是35歲或以下,這反映年輕一代對免費電視節目質素已忍無可忍,敦促通訊事務管理局聆聽民意,收回亞視免費電視牌照,或收回兩台部份頻譜,供其他經營者申請,以復興本地免費電視工業。
演唱會之父 張耀榮猝逝 見證香港樂壇興衰 眾星惋惜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799
1932-2014年
《壹週刊》圖片
【本 報訊】過去30年曾為無數歌手、藝人籌辦逾千場紅館演唱會,在本港娛樂圈有「演唱會之父」稱號的耀榮娛樂創辦人張耀榮,昨凌晨在九龍塘寓所突然氣喘,並陷 入昏迷,送院急救後不治,終年82歲,家人悲慟不已,女兒更在送別父親時,哭跪在遺體旁。張耀榮的娛樂事業帶動香港樂壇發展,贏得各界讚譽。香港演出業協 會、眾多歌手、明星昨均向他致敬,祝他一路走好。
記者:江寶龍 劉永明 簡明恩 翁煜雄
「我爸爸張耀榮先生,因心臟病離開咗。」張耀榮的兒子昨午在九龍塘和域臺寓所外,向傳媒宣佈父親去世。張的女兒說,昨晨1時許,父親在睡房就寢時突感氣喘呼吸困難,母親替他搓胸口,兩小時後,父親標冷汗及陷入昏迷,於是召救護車,送院急救20分鐘後證實不治。
她指父親離世前沒交代遺言,至於亡父心願及未完成的計劃?她說:「爸爸都係想我哋搞好耀榮娛樂,我哋會繼續做,爸爸走得好安詳,多謝大家,媽咪?家喺屋企休息,始終太突然,接受唔到。」
陳淑芬:藝人黃大仙
現場消息稱,張耀榮被送院急救時,妻兒及親友都來到醫院,驚悉噩耗悲慟不已,在遺體由急症室送出時,女兒更哭跪在地上。警方消息稱,經初步了解,得知張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及腎病等,至於死因有待檢驗始能確定。
張 耀榮生前好友陳淑芬昨對事件表示傷心及難過,透露前日曾與張出席會議及午餐,「我們與演出業協會開會並吃午餐,餐後更愉快合照留念。晚上應拉姑(狄波拉) 之約,再一起共晉晚餐,席間張生談笑風生,大談往事,心情胃口都很好,想不到分開不到6小時已天人相隔!」她表示跟張耀榮於80年代相識,一起合作搞演唱 會,讚對方是藝人的黃大仙:「無論是巨星或明日之星,有求必應,早期演出市場未成熟,就是這位黃大仙,不論輸贏,甚麼演出都肯出錢出力去做。」她代表香港 演出業協會所有董事向張耀榮先生致敬,祝他一路好走。
仵工將張耀榮的遺體移送殮房。江寶龍攝
女兒驚悉噩耗後一度跪地而泣。
兒子離開停屍間時,傷心回望父親遺體。
難忘梅姐個唱穿婚紗
曾 協助不少歌手踏上紅館舞台的傳奇人物張耀榮,人生道路並不平坦,籍貫廣東順德的他,約14歲時為避戰禍隨家人來港,在紗廠打工。他自幼有生意頭腦,見紗織 廠需大量貨車運貨,遂買入貨車做運輸生意;後來又見泥頭車需求殷切,又買泥頭車,運石屎沙泥,接觸建築業,其後成立「耀榮建築」,賺到第一桶金,其後20 多年,他夥拍長江實業合辦工程,投得多個大型政府工程。
80年代,他接辦全港最大的海洋皇宮大酒樓夜總會,做飲食生意;紅磡體育館落成時,他創辦耀榮娛樂(現稱耀榮投資控股),將演唱會舞台搬到紅館,為無數歌手舉辦共過千場演唱會,當中歌星徐小鳳主辦連演43場個唱,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踏入晚年,見證紅館興衰的他,坦言這盤生意沒令他收入增加,反而蝕了約兩億,但他無怨無悔,其中最難忘的,是曾安排已故歌星梅艷芳在最後一次演唱會穿上婚紗,讓梅姐臨終也無憾。
張耀榮生平
1932年6月:生於廣東順德
1946年:因逃避戰亂隨家人來港,14歲在偉興紗廠打工。
50-80年代:成立「耀榮建築」做工程判頭;其後與長江實業合辦建築工程,投得多個政府大型項目。
1983年:紅磡體育館落成,張耀榮看準時機大搞娛樂事業。
1984年:成立耀榮娛樂,夥拍陳淑芬丈夫在紅磡搞第一場演唱會,請了英國歌手Tom Jones來港演唱;獲張宇人出讓海洋皇宮酒樓夜總會一半股權,加入成為老闆。
84-90年代:張耀榮為眾多歌星舉辦演唱會,至今總數逾千場。
1992年:為徐小鳳舉辦創紀錄的43場個人演唱會,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成為紅館最多場數的歌手。
2002年:創辦的耀榮明泰遭債權人申請清盤,並於04年除牌。
2007年:因拖欠訴訟費被頒令破產,其後獲高院撤銷破產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03
晚年官司纏身曾破產
前日下午與演出業協會開會的張耀榮(前排左二)仍精神奕奕。
【本 報訊】「望着海一片,滿懷倦,無淚也無言!」「演唱會之父」張耀榮曾透露一生最愛的歌是梅艷芳的《似水流年》,歌詞道盡其人生的跌宕起伏,在娛樂圈打滾 30年的他,晚年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官司打擊,甚至被頒令破產,但他還是摔倒又爬起,樂觀面對種種逆境,說的最多的還是那句:「我有錢還,但我條氣唔順之 嘛。」
遭追討逾百萬律師費
半個世紀來,張耀榮投身建築及娛樂事 業,前者為他帶來財富,後者贏來人脈和名氣,八十、九十年代是他事業高峯期,他持有的前上市公司耀榮明泰的股值逾3.4億元,並在薄扶林擁有當時市值逾億 的全幢物業。但踏入廿一世紀,其經營之路甚艱難,2001年,他曾被踢出前上市公司耀榮明泰董事局,該公司更於02年遭債權人申請清盤,04年被除牌; 05年4月,他有份經營的海洋皇宮酒樓夜總會亦告結業。
當時演唱會生意開始下滑,他05年進軍豪宅地產代理巿場,開設「張耀榮地產」炒 樓。但翌年卻因耀榮明泰的清盤案,遭律師行入稟高院追討逾百萬元律師費;另他亦因與時富投資的官司,07年曾被法庭頒令破產,其名下的耀榮投資控股有限公 司亦曾被要求清盤,晚年一直被官司一直纏繞,不過大部份債務都已還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07
細仔:下輩子再做父子
2002年女兒張麗芳出嫁,張耀榮兩任太太均有到場送女兒出閣。
【本報訊】張耀榮生前與兩位太太共育有四子二女,並有10多名孫兒孫女。兒女們與他的感情都很好,父親猝逝,兒女傷心不已。幼子張永達昨在facebook寫道:「最愛的爸爸,我只想說,我以你為榮,你的成就,是我們所有小孩無法匹敵的。」
自責未完成父親心願
洋名Daniel的永達自責未能完成父親心願,稱父親開始洗腎時已不斷對他說,「兒子呀,我在這世界上唯一的心願,就是看着你結婚。一天沒有,我的任務都還沒結束,我不想死。」Daniel傷感寫道:「只盼下輩子我還跟你當父子,好好休息……」
張耀榮與元配羅桂珠育有三子一女,兒子張永強、張永新是得力助手,替父親主持娛樂、電影、建築、地產等業務;張永康卻自創新天地,開設塑膠、建築及科技等公司。90年代,張氏三父子更成為馬主,當中「娛樂之寶」及「娛樂之皇」共奪得10場頭馬。
此外,張與來自台灣的二太陳月桂,亦育有一子一女,分別為張永達(Daniel)及張麗芳(Lily),2002年Lily與「鞋王」之子鄧偉業結婚,在會展筵開150席宴請賓客。2005年12月,張在子女及10多個孫兒女的見證下,與元配慶祝金婚,場面熱鬧。
將紅館變「歌神」舞台
梅艷芳在最後一次的演唱會獲張耀榮安排穿上婚紗,臨終也無憾。資料圖片
【本報訊】本土廣東歌70年代抬頭,當年大專會堂已「廟小難容大神」,張耀榮把83年開幕的紅館化身成可容納逾萬觀眾的演唱會舞台,讓「歌神」許冠傑把廣東歌帶進殿堂;再助徐小鳳、張國榮、梅艷芳等當紅歌星唱入紅館,造就本地樂壇輝煌歷史。
徐小鳳連開43場
港大香港研究課程總監朱耀偉說,香港於70年代經濟起飛,許冠傑等本地歌星唱的廣東歌抬頭,風靡樂迷,但當年大專會堂只能容納千多人,83年4月開幕的紅館可容納逾萬名觀眾,張耀榮覷準商機,申請為演唱會場地,讓許冠傑同年5月舉行演唱會。
香 港樂壇80年代步進輝煌期,甄妮、關正傑、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等歌星,與張耀榮合作到紅館開演唱會成為「當紅」指標,且場數越開越多,張國榮1989 年連開33場,徐小鳳1992年連開43場,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許冠傑04年共開44場,但分階段舉行。譚詠麟是在紅館開個唱總場數最多的歌手, 朱耀偉說不少歌手因此賺到「第一桶金」,而當年娛樂不多,觀眾會「盛裝」到場。
音樂人周博賢說,張從日本引入演唱會製作模式,講究舞台效果,觀眾目不暇給,但也被詬病太着重形式,「最緊要多爆破、升降台」,卻忽略音樂本身。本地樂壇唱片銷量慘淡,朱耀偉指演唱會成為歌星重要收入來源,但本地歌手獨霸紅館盛況不再,如台灣五月天演唱會反而更叫座。
歌星追悼
衷心感激
陳慧琳:
「好傷心,希望佢安息,佢家人節哀順變。當年自己入行兩年,耀榮叔好賞識我,大膽投資畀我第一次喺紅館開演唱會,之後所有演唱會佢都有投資,冇耀榮叔我就冇咁快踏上紅館舞台,衷心感激佢!」
貢獻好大
許冠傑:
「我第一個紅館演唱會係耀榮叔主辦,佢對香港演唱會行業有好大貢獻,聽到佢突然離世消息,我感到非常傷感,希望佢家人節哀順變,我喺上海遙遠祝福佢同佢家人。」
親切和藹
容祖兒:
「好惋惜,我同張生合作過好多次,最難忘每次都叫佢一齊跳高影相,佢年紀咁大都肯一齊玩,係一個好親切和藹嘅長者。每年農曆年佢都派大利是,佢真係演唱會教父,好難忘,好傷感!」
十分尊重
陳奕迅:
「耀榮叔係我好尊重嘅前輩,我開第一個演唱會係佢做,希望佢家人節哀順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14
開夜總會與歌手結緣
徐小鳳曾連續舉行43場個唱,列入健力士,「佢好好人,如果唔係唔會合作咁多次。」資料圖片
【本 報訊】張耀榮與樂壇結緣多年,早年經營的尖沙嘴海洋皇宮大酒樓夜總會,曾是徐小鳳等歌星獻唱dinner show舞台;家族經營海洋皇宮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說,「當年有歌手同我講,有個叫張耀榮嘅投資者幫佢開演唱會,我話梗係好啦,佢係好人嚟」。及後紅館演 唱會興起,夜總會表演隨之式微。
推動廣東流行曲
張宇人昨說,張耀 榮曾是海洋皇宮股東,「佢同我同姓,我叫佢大哥」。70年代,夜總會是高消費場所,有徐小鳳等名歌星登台獻唱,張也慢慢與更多藝人熟稔。80年代紅館啟 用,張耀榮投資辦大型演唱會,張宇人說歌手漸漸不太願意到夜總會登台,「紅館搵錢多啲,而且覺得高級啲」。
紅館演唱會分多種票價,包括廉價「山頂位」,張宇人說此舉讓普羅大眾也可一睹歌手現場風采,張耀榮可說是把粵語流行曲娛樂普及化重要推手之一。
前市政局議員丁毓珠憶述,當年張向管理紅館的前市政局申請場地時親力親為,又指當年議員擔心容納逾萬人的紅館演唱會會否釀成混亂,張也很緊張秩序,開演唱會時幾乎晚晚在場督師。
1932-2014年
《壹週刊》圖片
【本 報訊】過去30年曾為無數歌手、藝人籌辦逾千場紅館演唱會,在本港娛樂圈有「演唱會之父」稱號的耀榮娛樂創辦人張耀榮,昨凌晨在九龍塘寓所突然氣喘,並陷 入昏迷,送院急救後不治,終年82歲,家人悲慟不已,女兒更在送別父親時,哭跪在遺體旁。張耀榮的娛樂事業帶動香港樂壇發展,贏得各界讚譽。香港演出業協 會、眾多歌手、明星昨均向他致敬,祝他一路走好。
記者:江寶龍 劉永明 簡明恩 翁煜雄
「我爸爸張耀榮先生,因心臟病離開咗。」張耀榮的兒子昨午在九龍塘和域臺寓所外,向傳媒宣佈父親去世。張的女兒說,昨晨1時許,父親在睡房就寢時突感氣喘呼吸困難,母親替他搓胸口,兩小時後,父親標冷汗及陷入昏迷,於是召救護車,送院急救20分鐘後證實不治。
她指父親離世前沒交代遺言,至於亡父心願及未完成的計劃?她說:「爸爸都係想我哋搞好耀榮娛樂,我哋會繼續做,爸爸走得好安詳,多謝大家,媽咪?家喺屋企休息,始終太突然,接受唔到。」
陳淑芬:藝人黃大仙
現場消息稱,張耀榮被送院急救時,妻兒及親友都來到醫院,驚悉噩耗悲慟不已,在遺體由急症室送出時,女兒更哭跪在地上。警方消息稱,經初步了解,得知張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及腎病等,至於死因有待檢驗始能確定。
張 耀榮生前好友陳淑芬昨對事件表示傷心及難過,透露前日曾與張出席會議及午餐,「我們與演出業協會開會並吃午餐,餐後更愉快合照留念。晚上應拉姑(狄波拉) 之約,再一起共晉晚餐,席間張生談笑風生,大談往事,心情胃口都很好,想不到分開不到6小時已天人相隔!」她表示跟張耀榮於80年代相識,一起合作搞演唱 會,讚對方是藝人的黃大仙:「無論是巨星或明日之星,有求必應,早期演出市場未成熟,就是這位黃大仙,不論輸贏,甚麼演出都肯出錢出力去做。」她代表香港 演出業協會所有董事向張耀榮先生致敬,祝他一路好走。
仵工將張耀榮的遺體移送殮房。江寶龍攝
女兒驚悉噩耗後一度跪地而泣。
兒子離開停屍間時,傷心回望父親遺體。
難忘梅姐個唱穿婚紗
曾 協助不少歌手踏上紅館舞台的傳奇人物張耀榮,人生道路並不平坦,籍貫廣東順德的他,約14歲時為避戰禍隨家人來港,在紗廠打工。他自幼有生意頭腦,見紗織 廠需大量貨車運貨,遂買入貨車做運輸生意;後來又見泥頭車需求殷切,又買泥頭車,運石屎沙泥,接觸建築業,其後成立「耀榮建築」,賺到第一桶金,其後20 多年,他夥拍長江實業合辦工程,投得多個大型政府工程。
80年代,他接辦全港最大的海洋皇宮大酒樓夜總會,做飲食生意;紅磡體育館落成時,他創辦耀榮娛樂(現稱耀榮投資控股),將演唱會舞台搬到紅館,為無數歌手舉辦共過千場演唱會,當中歌星徐小鳳主辦連演43場個唱,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踏入晚年,見證紅館興衰的他,坦言這盤生意沒令他收入增加,反而蝕了約兩億,但他無怨無悔,其中最難忘的,是曾安排已故歌星梅艷芳在最後一次演唱會穿上婚紗,讓梅姐臨終也無憾。
張耀榮生平
1932年6月:生於廣東順德
1946年:因逃避戰亂隨家人來港,14歲在偉興紗廠打工。
50-80年代:成立「耀榮建築」做工程判頭;其後與長江實業合辦建築工程,投得多個政府大型項目。
1983年:紅磡體育館落成,張耀榮看準時機大搞娛樂事業。
1984年:成立耀榮娛樂,夥拍陳淑芬丈夫在紅磡搞第一場演唱會,請了英國歌手Tom Jones來港演唱;獲張宇人出讓海洋皇宮酒樓夜總會一半股權,加入成為老闆。
84-90年代:張耀榮為眾多歌星舉辦演唱會,至今總數逾千場。
1992年:為徐小鳳舉辦創紀錄的43場個人演唱會,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成為紅館最多場數的歌手。
2002年:創辦的耀榮明泰遭債權人申請清盤,並於04年除牌。
2007年:因拖欠訴訟費被頒令破產,其後獲高院撤銷破產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03
晚年官司纏身曾破產
前日下午與演出業協會開會的張耀榮(前排左二)仍精神奕奕。
【本 報訊】「望着海一片,滿懷倦,無淚也無言!」「演唱會之父」張耀榮曾透露一生最愛的歌是梅艷芳的《似水流年》,歌詞道盡其人生的跌宕起伏,在娛樂圈打滾 30年的他,晚年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官司打擊,甚至被頒令破產,但他還是摔倒又爬起,樂觀面對種種逆境,說的最多的還是那句:「我有錢還,但我條氣唔順之 嘛。」
遭追討逾百萬律師費
半個世紀來,張耀榮投身建築及娛樂事 業,前者為他帶來財富,後者贏來人脈和名氣,八十、九十年代是他事業高峯期,他持有的前上市公司耀榮明泰的股值逾3.4億元,並在薄扶林擁有當時市值逾億 的全幢物業。但踏入廿一世紀,其經營之路甚艱難,2001年,他曾被踢出前上市公司耀榮明泰董事局,該公司更於02年遭債權人申請清盤,04年被除牌; 05年4月,他有份經營的海洋皇宮酒樓夜總會亦告結業。
當時演唱會生意開始下滑,他05年進軍豪宅地產代理巿場,開設「張耀榮地產」炒 樓。但翌年卻因耀榮明泰的清盤案,遭律師行入稟高院追討逾百萬元律師費;另他亦因與時富投資的官司,07年曾被法庭頒令破產,其名下的耀榮投資控股有限公 司亦曾被要求清盤,晚年一直被官司一直纏繞,不過大部份債務都已還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07
細仔:下輩子再做父子
2002年女兒張麗芳出嫁,張耀榮兩任太太均有到場送女兒出閣。
【本報訊】張耀榮生前與兩位太太共育有四子二女,並有10多名孫兒孫女。兒女們與他的感情都很好,父親猝逝,兒女傷心不已。幼子張永達昨在facebook寫道:「最愛的爸爸,我只想說,我以你為榮,你的成就,是我們所有小孩無法匹敵的。」
自責未完成父親心願
洋名Daniel的永達自責未能完成父親心願,稱父親開始洗腎時已不斷對他說,「兒子呀,我在這世界上唯一的心願,就是看着你結婚。一天沒有,我的任務都還沒結束,我不想死。」Daniel傷感寫道:「只盼下輩子我還跟你當父子,好好休息……」
張耀榮與元配羅桂珠育有三子一女,兒子張永強、張永新是得力助手,替父親主持娛樂、電影、建築、地產等業務;張永康卻自創新天地,開設塑膠、建築及科技等公司。90年代,張氏三父子更成為馬主,當中「娛樂之寶」及「娛樂之皇」共奪得10場頭馬。
此外,張與來自台灣的二太陳月桂,亦育有一子一女,分別為張永達(Daniel)及張麗芳(Lily),2002年Lily與「鞋王」之子鄧偉業結婚,在會展筵開150席宴請賓客。2005年12月,張在子女及10多個孫兒女的見證下,與元配慶祝金婚,場面熱鬧。
將紅館變「歌神」舞台
梅艷芳在最後一次的演唱會獲張耀榮安排穿上婚紗,臨終也無憾。資料圖片
【本報訊】本土廣東歌70年代抬頭,當年大專會堂已「廟小難容大神」,張耀榮把83年開幕的紅館化身成可容納逾萬觀眾的演唱會舞台,讓「歌神」許冠傑把廣東歌帶進殿堂;再助徐小鳳、張國榮、梅艷芳等當紅歌星唱入紅館,造就本地樂壇輝煌歷史。
徐小鳳連開43場
港大香港研究課程總監朱耀偉說,香港於70年代經濟起飛,許冠傑等本地歌星唱的廣東歌抬頭,風靡樂迷,但當年大專會堂只能容納千多人,83年4月開幕的紅館可容納逾萬名觀眾,張耀榮覷準商機,申請為演唱會場地,讓許冠傑同年5月舉行演唱會。
香 港樂壇80年代步進輝煌期,甄妮、關正傑、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等歌星,與張耀榮合作到紅館開演唱會成為「當紅」指標,且場數越開越多,張國榮1989 年連開33場,徐小鳳1992年連開43場,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許冠傑04年共開44場,但分階段舉行。譚詠麟是在紅館開個唱總場數最多的歌手, 朱耀偉說不少歌手因此賺到「第一桶金」,而當年娛樂不多,觀眾會「盛裝」到場。
音樂人周博賢說,張從日本引入演唱會製作模式,講究舞台效果,觀眾目不暇給,但也被詬病太着重形式,「最緊要多爆破、升降台」,卻忽略音樂本身。本地樂壇唱片銷量慘淡,朱耀偉指演唱會成為歌星重要收入來源,但本地歌手獨霸紅館盛況不再,如台灣五月天演唱會反而更叫座。
歌星追悼
衷心感激
陳慧琳:
「好傷心,希望佢安息,佢家人節哀順變。當年自己入行兩年,耀榮叔好賞識我,大膽投資畀我第一次喺紅館開演唱會,之後所有演唱會佢都有投資,冇耀榮叔我就冇咁快踏上紅館舞台,衷心感激佢!」
貢獻好大
許冠傑:
「我第一個紅館演唱會係耀榮叔主辦,佢對香港演唱會行業有好大貢獻,聽到佢突然離世消息,我感到非常傷感,希望佢家人節哀順變,我喺上海遙遠祝福佢同佢家人。」
親切和藹
容祖兒:
「好惋惜,我同張生合作過好多次,最難忘每次都叫佢一齊跳高影相,佢年紀咁大都肯一齊玩,係一個好親切和藹嘅長者。每年農曆年佢都派大利是,佢真係演唱會教父,好難忘,好傷感!」
十分尊重
陳奕迅:
「耀榮叔係我好尊重嘅前輩,我開第一個演唱會係佢做,希望佢家人節哀順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6/18668814
開夜總會與歌手結緣
徐小鳳曾連續舉行43場個唱,列入健力士,「佢好好人,如果唔係唔會合作咁多次。」資料圖片
【本 報訊】張耀榮與樂壇結緣多年,早年經營的尖沙嘴海洋皇宮大酒樓夜總會,曾是徐小鳳等歌星獻唱dinner show舞台;家族經營海洋皇宮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說,「當年有歌手同我講,有個叫張耀榮嘅投資者幫佢開演唱會,我話梗係好啦,佢係好人嚟」。及後紅館演 唱會興起,夜總會表演隨之式微。
推動廣東流行曲
張宇人昨說,張耀 榮曾是海洋皇宮股東,「佢同我同姓,我叫佢大哥」。70年代,夜總會是高消費場所,有徐小鳳等名歌星登台獻唱,張也慢慢與更多藝人熟稔。80年代紅館啟 用,張耀榮投資辦大型演唱會,張宇人說歌手漸漸不太願意到夜總會登台,「紅館搵錢多啲,而且覺得高級啲」。
紅館演唱會分多種票價,包括廉價「山頂位」,張宇人說此舉讓普羅大眾也可一睹歌手現場風采,張耀榮可說是把粵語流行曲娛樂普及化重要推手之一。
前市政局議員丁毓珠憶述,當年張向管理紅館的前市政局申請場地時親力親為,又指當年議員擔心容納逾萬人的紅館演唱會會否釀成混亂,張也很緊張秩序,開演唱會時幾乎晚晚在場督師。
廢物回收率跌 當局認報錯數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5/18667650
陸恭蕙稱,部份廢塑料進口香港後,未切會即時轉口,令進口量多於出口數字。資料圖片
【本報訊】本港去年的固體廢物回收率大跌9%,回到十年前水平。環境局早前邀請獨立顧問就有關事件進行研究,昨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匯報結果,解釋因回收業界將由外國進口香港、準備轉口至其他地方的「轉口」廢塑料,報關時報錯成「港產品出口」,令回收率數字出現偏差。
環保署助理署長陳英儂昨在會上指,不會改用現時估算廢物回收量的方法,未來會為回收業界舉辦工作坊,教導他們正確的報關要求,又會向業界進行問卷調查,及加強審核工作等。
工黨李卓人指,2013年的廢塑料進口量較出口量還要多,質疑多出的廢塑料「係唔係去晒堆填區?」又指政府「大開中門」,任由「洋垃圾」進口。
報關制度有漏洞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則否認,指如有廢塑料送到堆填區,「一定有紀錄」,又稱部份廢塑料進口香港後,未必會即時轉口,令進口量多於出口數字,「只係時間上有分別」。
新民主同盟范國威也擔心進口「洋垃圾」會增加堆填區負荷,要求局方提供有關貿易的生意額,以及對香港的經濟貢獻等;惟局方未能提交有關資料,只稱進口貨物,再加工轉口是正常的貿易行為,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垃圾。
工黨何秀蘭直指報關制度存漏洞,無法規管業界在報關時將「廢塑膠」寫成「塑膠」,如不檢討只會繼續令回收率數字出現偏差。局方回應報關制度是根據國際慣例,未來會檢討。
陸恭蕙稱,部份廢塑料進口香港後,未切會即時轉口,令進口量多於出口數字。資料圖片
【本報訊】本港去年的固體廢物回收率大跌9%,回到十年前水平。環境局早前邀請獨立顧問就有關事件進行研究,昨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匯報結果,解釋因回收業界將由外國進口香港、準備轉口至其他地方的「轉口」廢塑料,報關時報錯成「港產品出口」,令回收率數字出現偏差。
環保署助理署長陳英儂昨在會上指,不會改用現時估算廢物回收量的方法,未來會為回收業界舉辦工作坊,教導他們正確的報關要求,又會向業界進行問卷調查,及加強審核工作等。
工黨李卓人指,2013年的廢塑料進口量較出口量還要多,質疑多出的廢塑料「係唔係去晒堆填區?」又指政府「大開中門」,任由「洋垃圾」進口。
報關制度有漏洞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則否認,指如有廢塑料送到堆填區,「一定有紀錄」,又稱部份廢塑料進口香港後,未必會即時轉口,令進口量多於出口數字,「只係時間上有分別」。
新民主同盟范國威也擔心進口「洋垃圾」會增加堆填區負荷,要求局方提供有關貿易的生意額,以及對香港的經濟貢獻等;惟局方未能提交有關資料,只稱進口貨物,再加工轉口是正常的貿易行為,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垃圾。
工黨何秀蘭直指報關制度存漏洞,無法規管業界在報關時將「廢塑膠」寫成「塑膠」,如不檢討只會繼續令回收率數字出現偏差。局方回應報關制度是根據國際慣例,未來會檢討。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地獄停車場 飄移王:有難度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5/18668190
香 港地少車多,周末假日一家大細坐七人車出遊家庭樂最爽,但市面停車場泊位矜貴,不少泊位狹窄難泊,隨時考起車主。《蘋果》找來本港飄移車手鄧智侖 (James)走訪市區,他駕駛七人車嘗試駛入多個難度十足,隨時有得入無得出的絕地停車場。他提醒大家,若自問技術麻麻,就要知難而退,寧願行遠啲,咁 至泊得醒目。
1)柴灣環翠邨停車場:
環翠邨停車場有近360個車位,當中四分一屬相連車位,不過這批相連車位長期只有一車停泊,相連位變相成為單拖位。出現如此奇景,皆因泊位超狹窄,兩車齊泊後,其中一車司機隨時冇位下車。有司機中伏,以後學精留一位。
占 士駕七人車試泊,果然被困,現場所見,每個泊位只有82吋闊,七人車駛入後,才發現車位夠長不夠闊,兩邊車門與牆壁及隔鄰車輛僅距8吋,強行開車門可能刮 花或撞及隔鄰車輛,占士只好駛出轉泊其他車位。占士形容這是絕地停車場,難度10級,幾乎被考起,「如果泊咗車真係要從車尾廂爬返出嚟,同埋,隔離架車點 走呀?」
占士評語:相連車位超狹窄,車入咗人無得出
2)銅鑼灣皇室堡停車場:
皇室堡位處銅鑼灣心臟地帶,假日停車場一位難求,占士駕車沿通道駛入停車場,便發現閘口通道甚為狹窄,車門距離牆身及柱邊只有6吋(15厘米),若不小心隨時駛不入。
成 功入閘後,七人車續繞圈向停車場上層駛去,不過由於通道連牆身只有5.6米闊,加上又是單線雙程,其間要不停拐彎,若遇對頭車落斜,占士擔心若是兩輛七人 車相遇,兩車能否安全駛過。他建議,駕駛人士為安全起見,應打高燈提示鄰線落斜車輛,同時隨時留意牆上反射鏡,了解有無車輛。
占士評語:閘口超窄,瞻前顧後,睇住迎頭車
3)旺角砵蘭街新興停車場:
位於商業大廈的新興停車場,駕駛人士來泊車先要過第一關「搭車?」,不過車?極狹窄,占士駕駛七人車駛入,才發現車身兩旁距?不足3吋,他直言入?前要睇位好準,否則隨時入唔到。
落到地庫停車場搵泊位,現場所見,行車通道不算狹窄,但停車場內有多個90度直角彎,占士指,若駕駛七人車或長身車便要小心,否則睇錯位,入彎角度不足便難以轉彎,隨時被困。現場所見,直角彎附近牆身傷狠纍纍,被撞至凹凹凸凸,且佈滿車身花痕。
占士評語:入彎唔夠位隨時被考起
另外,占士亦去過佐敦德興街寶來大廈伊利停車場,西環均益大廈2期停車場及長沙灣美居中心地庫停車場等三個神級難度停車場,發現難度依然,未有改善。
香 港地少車多,周末假日一家大細坐七人車出遊家庭樂最爽,但市面停車場泊位矜貴,不少泊位狹窄難泊,隨時考起車主。《蘋果》找來本港飄移車手鄧智侖 (James)走訪市區,他駕駛七人車嘗試駛入多個難度十足,隨時有得入無得出的絕地停車場。他提醒大家,若自問技術麻麻,就要知難而退,寧願行遠啲,咁 至泊得醒目。
1)柴灣環翠邨停車場:
環翠邨停車場有近360個車位,當中四分一屬相連車位,不過這批相連車位長期只有一車停泊,相連位變相成為單拖位。出現如此奇景,皆因泊位超狹窄,兩車齊泊後,其中一車司機隨時冇位下車。有司機中伏,以後學精留一位。
占 士駕七人車試泊,果然被困,現場所見,每個泊位只有82吋闊,七人車駛入後,才發現車位夠長不夠闊,兩邊車門與牆壁及隔鄰車輛僅距8吋,強行開車門可能刮 花或撞及隔鄰車輛,占士只好駛出轉泊其他車位。占士形容這是絕地停車場,難度10級,幾乎被考起,「如果泊咗車真係要從車尾廂爬返出嚟,同埋,隔離架車點 走呀?」
占士評語:相連車位超狹窄,車入咗人無得出
2)銅鑼灣皇室堡停車場:
皇室堡位處銅鑼灣心臟地帶,假日停車場一位難求,占士駕車沿通道駛入停車場,便發現閘口通道甚為狹窄,車門距離牆身及柱邊只有6吋(15厘米),若不小心隨時駛不入。
成 功入閘後,七人車續繞圈向停車場上層駛去,不過由於通道連牆身只有5.6米闊,加上又是單線雙程,其間要不停拐彎,若遇對頭車落斜,占士擔心若是兩輛七人 車相遇,兩車能否安全駛過。他建議,駕駛人士為安全起見,應打高燈提示鄰線落斜車輛,同時隨時留意牆上反射鏡,了解有無車輛。
占士評語:閘口超窄,瞻前顧後,睇住迎頭車
3)旺角砵蘭街新興停車場:
位於商業大廈的新興停車場,駕駛人士來泊車先要過第一關「搭車?」,不過車?極狹窄,占士駕駛七人車駛入,才發現車身兩旁距?不足3吋,他直言入?前要睇位好準,否則隨時入唔到。
落到地庫停車場搵泊位,現場所見,行車通道不算狹窄,但停車場內有多個90度直角彎,占士指,若駕駛七人車或長身車便要小心,否則睇錯位,入彎角度不足便難以轉彎,隨時被困。現場所見,直角彎附近牆身傷狠纍纍,被撞至凹凹凸凸,且佈滿車身花痕。
占士評語:入彎唔夠位隨時被考起
另外,占士亦去過佐敦德興街寶來大廈伊利停車場,西環均益大廈2期停車場及長沙灣美居中心地庫停車場等三個神級難度停車場,發現難度依然,未有改善。
遠足迷征蓮麻坑 墮15米深礦井亡 遺體隔晚由直升機吊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5/18667660
飛行服務隊直升機昨運走屍體。梁澤岡攝
【本 報訊】熱愛遠足探險的52歲商人,前日偕志同道合的行山發燒友一行22人,冒險前往前年才局部解禁、滿佈礦井的沙頭角蓮麻坑邊境行山探險,其間疑失足跌落 15米深礦井身亡,同伴中途發現他失蹤報警。當局搜索逾4小時後終尋獲其屍體,但因天色漆黑,至昨午才由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直升機到場將屍體吊走。有行山 專家形容現場的礦洞陰森恐怖,狹窄陡峭,危險至極,根本不宜遠足。
記者:周鴻熙 梁澤岡
墮礦井死亡的商人楊國傑,據悉家住九龍,曾與朋友合夥開設珠寶公司,後來結業,現時他另外持有一間貿易公司。消息稱,楊熱愛遠足,經常偕朋友結伴行山,且他愛向高難度挑戰,不時選擇一些較崎嶇的遠足熱點行山。
坑旁發現袋及衣物
前日上午9時許,楊偕21名友人由沙頭角担水坑出發,沿山徑行往蓮麻坑一帶,消息稱其後會再往紅花嶺、禾徑山村及沙頭角公路,但中途已有3人先行離去。至 下午4時許,一行人途至蓮麻坑一個滿佈礦井及礦坑的巨型礦洞時,楊疑無察覺腳前有礦井,一個踏空便跌落15米深的井下,但未有即時被同行朋友發現,其後友 人發現他失蹤,折返查看時在坑邊發現楊一個袋及衣物,遍尋半小時後恐他遭遇不測,慌忙報警。
警方及消防員接報趕抵搜索,由於天色漸黑,且 礦洞陡峭,救援人員花了逾4小時始發現楊倒卧礦井底,立即將其救起,證實經已不治,友人驚聞噩耗悲慟不已。由於已經入黑且山路崎嶇,為安全起見決定通知政 府飛行服務隊昨日協助吊運屍體。昨下午約2時,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超級美洲豹」直升機到場,花約半小時將楊的遺體吊起,首先送往沙頭角警區警察基地停機 坪,再由仵工將遺體移送沙田富山殮房。
專家指陡峭極危險
出事現場 蓮麻坑,位處沙頭角與打鼓嶺之間的邊境,港英政府為防非法入境及走私,50年代起將該處一帶列為禁區,至前年2月才局部開放蓮麻坑及附近六條村。由於蓮麻 坑擁豐富的鉛、鋅、黃鐵礦及黃銅礦等資源,英、日政府治港期間曾經開礦,令該處滿佈礦坑及通風井的巨型礦洞;惟60年代起礦場陸續荒廢,成為蝙蝠棲息地, 被漁護署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行山專家形容現場的礦洞狹窄陡峭,十分危險,不宜遠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5/18667663
礦洞陰森恐怖 專家不敢久留
礦洞滿佈多個通風井。讀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禁封逾60載的沙頭角蓮麻坑,自前年解禁後,該處荒廢超過40年的礦洞遺址亦「重見天日」,陡峭險要的礦洞更正中一眾「冒險王」的心意,不少愛好刺激的遠足者深入窺探,危機亦隨之而增加。
有曾深入虎穴的攀山專家形容礦洞陰森恐怖,周邊礦井被雜草遮蓋,稍一不慎即墮陷阱:「根本唔應該去,應該要封咗佢!」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會長梁念豪在蓮麻坑解禁後,曾偕數名友人一同前往礦洞,他指礦洞十分巨大,出入口極多,開礦者亦於洞內外挖掘多個礦井通風,部份地方則有木架支撐。
蝙蝠糞便散發沼氣
不過礦洞荒廢逾40年,無論石頭及木架均容易崩塌,加上洞內道路縱橫交錯,內裏漆黑一片,他深入洞穴10多呎已決定折返:「有安全繩都唔得,唔知入面穩唔穩陣。」
梁念豪又稱,在該處聚居蝙蝠的糞便會形成沼氣,人類易呼吸困難及中毒,不宜逗留:「洞入面好陰森恐怖,又黑又窄,啲窿唔知有幾多個、有幾深!」一名行山隊員亦指礦洞危險至極,加上禁封多年無人踏足,根本無人熟識該處地勢、環境及路線,故甚少有行山隊組織前往該處。
飛行服務隊直升機昨運走屍體。梁澤岡攝
【本 報訊】熱愛遠足探險的52歲商人,前日偕志同道合的行山發燒友一行22人,冒險前往前年才局部解禁、滿佈礦井的沙頭角蓮麻坑邊境行山探險,其間疑失足跌落 15米深礦井身亡,同伴中途發現他失蹤報警。當局搜索逾4小時後終尋獲其屍體,但因天色漆黑,至昨午才由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直升機到場將屍體吊走。有行山 專家形容現場的礦洞陰森恐怖,狹窄陡峭,危險至極,根本不宜遠足。
記者:周鴻熙 梁澤岡
墮礦井死亡的商人楊國傑,據悉家住九龍,曾與朋友合夥開設珠寶公司,後來結業,現時他另外持有一間貿易公司。消息稱,楊熱愛遠足,經常偕朋友結伴行山,且他愛向高難度挑戰,不時選擇一些較崎嶇的遠足熱點行山。
坑旁發現袋及衣物
前日上午9時許,楊偕21名友人由沙頭角担水坑出發,沿山徑行往蓮麻坑一帶,消息稱其後會再往紅花嶺、禾徑山村及沙頭角公路,但中途已有3人先行離去。至 下午4時許,一行人途至蓮麻坑一個滿佈礦井及礦坑的巨型礦洞時,楊疑無察覺腳前有礦井,一個踏空便跌落15米深的井下,但未有即時被同行朋友發現,其後友 人發現他失蹤,折返查看時在坑邊發現楊一個袋及衣物,遍尋半小時後恐他遭遇不測,慌忙報警。
警方及消防員接報趕抵搜索,由於天色漸黑,且 礦洞陡峭,救援人員花了逾4小時始發現楊倒卧礦井底,立即將其救起,證實經已不治,友人驚聞噩耗悲慟不已。由於已經入黑且山路崎嶇,為安全起見決定通知政 府飛行服務隊昨日協助吊運屍體。昨下午約2時,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超級美洲豹」直升機到場,花約半小時將楊的遺體吊起,首先送往沙頭角警區警察基地停機 坪,再由仵工將遺體移送沙田富山殮房。
專家指陡峭極危險
出事現場 蓮麻坑,位處沙頭角與打鼓嶺之間的邊境,港英政府為防非法入境及走私,50年代起將該處一帶列為禁區,至前年2月才局部開放蓮麻坑及附近六條村。由於蓮麻 坑擁豐富的鉛、鋅、黃鐵礦及黃銅礦等資源,英、日政府治港期間曾經開礦,令該處滿佈礦坑及通風井的巨型礦洞;惟60年代起礦場陸續荒廢,成為蝙蝠棲息地, 被漁護署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行山專家形容現場的礦洞狹窄陡峭,十分危險,不宜遠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5/18667663
礦洞陰森恐怖 專家不敢久留
礦洞滿佈多個通風井。讀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禁封逾60載的沙頭角蓮麻坑,自前年解禁後,該處荒廢超過40年的礦洞遺址亦「重見天日」,陡峭險要的礦洞更正中一眾「冒險王」的心意,不少愛好刺激的遠足者深入窺探,危機亦隨之而增加。
有曾深入虎穴的攀山專家形容礦洞陰森恐怖,周邊礦井被雜草遮蓋,稍一不慎即墮陷阱:「根本唔應該去,應該要封咗佢!」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會長梁念豪在蓮麻坑解禁後,曾偕數名友人一同前往礦洞,他指礦洞十分巨大,出入口極多,開礦者亦於洞內外挖掘多個礦井通風,部份地方則有木架支撐。
蝙蝠糞便散發沼氣
不過礦洞荒廢逾40年,無論石頭及木架均容易崩塌,加上洞內道路縱橫交錯,內裏漆黑一片,他深入洞穴10多呎已決定折返:「有安全繩都唔得,唔知入面穩唔穩陣。」
梁念豪又稱,在該處聚居蝙蝠的糞便會形成沼氣,人類易呼吸困難及中毒,不宜逗留:「洞入面好陰森恐怖,又黑又窄,啲窿唔知有幾多個、有幾深!」一名行山隊員亦指礦洞危險至極,加上禁封多年無人踏足,根本無人熟識該處地勢、環境及路線,故甚少有行山隊組織前往該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