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禁書社」老闆辦電影節宣揚人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1/19840587

「禁書社」老闆辦電影節宣揚人權


1908書社創辦人李丹正物色地點再售「禁書」及藝術品。

【本報訊】專售「禁書」的1908書社今年2月結業,創辦人李丹直言是受銅鑼灣書店事件影響,令內地人不敢再來港買禁書。雖然他虧蝕了數十萬元,但並未放棄香港,下月在港舉辦1905電影節,宣揚人權訊息,又物色辦公室再售「禁書」及藝術品。但他引述內地導演稱,本港已成為敏感地,擔憂來港參與人權電影節或有危險。

內地導演怕來敏感地


《進擊之路》劇照

一國兩制正受人大釋法等衝擊,李丹說,在關心政治的大陸人眼中,本港自傘運後一直敏感事件不斷,釋法是一個「不讓人驚訝的小波浪」,但相信本港仍有舉辦人權電影節的空間。李亦計劃明年1月在港重售「禁書」,並引入內地藝術作品出售。雖然早前書店虧蝕結業,但他認為「禁書」仍可吸引內地客,有關「禁書」也並非中共權貴的八卦消息,屬於政治及歷史書籍,相信不會如桂民海等「被失蹤」。

不過經過傘運、銅鑼灣書店等事件後,李指不少內地導演及製片人均擔心來港參展或遭遇「不可預測」的危險性,並引述有曾獲電影大獎的製片人指,不介意參加其他地方舉辦的人權電影節,但「敏感的」香港卻不同,故今次只有3部電影來自內地。



電影節取名「1905」,因為該年中國拍出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清朝亦首次派出大臣出國考察立憲制度,踏出人權及法治的第一步。他說,人權電影節的意義不在於抗爭,而是教育,香港雖資訊發達,卻非人人了解社會狀況,形容市民仍如同生活在小村落般,只關心一己之事,電影可將問題抽絲剝繭,通過劇情張力,令人產生同理心。

李丹明白一般市民只欲觀看題材輕鬆的電影,故選片着重娛樂性及劇情,紀錄片亦傾向公眾感興趣的方向。譬如《少年小趙》記錄一名青年由真心愛國愛黨到成為憤青的轉折過程;將透過今次電影節在港首映的《進擊之路》,講述台灣一班人權律師在關廠工人案、洪仲丘案、318學運以及鄭性澤案中努力奔走,捍衞小人物權益,在鏡頭下說出「每個律師都應該是人權律師」。《少年小趙》導演杜海濱及《小荷》導演劉姝將來港與觀眾交流。

電影節將於下月10至18日舉行,目前落實放映15部影片,大部份在大學、電影文化中心及領事館等地免費予公眾觀看,其中兩部電影《太陽的孩子》及《流氓燕》則因在戲院放映需收費,詳情稍後公佈。
■記者伍雅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