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被告自戀成狂 患人格障礙 施虐癖 醫生指內心脆弱不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1/19818946

被告自戀成狂 患人格障礙 施虐癖
醫生指內心脆弱不堪



被告Rurik Jutting被指年少時曾遭性侵。資料圖片

【英銀行家殺兩印女案】
【本報訊】英籍投行高層前年在灣仔嘉薈軒割喉殺死兩名年輕印尼女子案,辯方昨傳召專家證人、英國法醫精神科醫生Richard Latham出庭作供,診斷被告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施虐癖,及由酒精和可卡因引起的精神障礙,並透露他年少就讀名校時曾被迫幫人口交,及父親在家中企圖割脈自殺。專家亦形容被告雖聰慧過人,但自視過高,拒絕接受失敗及欠缺同情心,加上長期酗酒及濫藥,終令他難以自控,一時衝動走上殺人之路。
記者:蘇曉欣

案件踏入第5天審訊,辯方專家證人英國國民保健署顧問醫生Richard Latham作供,他於今年3月到荔枝角羈留所與被告Rurik Jutting(31歲)會面逾5小時,並看了被告自拍片段、與警方的錄影會面,及曾與被告母親及兄弟交談,撰寫了長達51頁的精神報告。

讀書時遭男子性侵


英國法醫精神科醫生Richard Latham

Latham指在以往參與個案中,從未見過有犯人這樣拍片自白,又形容被告錄影會面「不尋常地仔細」。

會面中,被告自揭年少就讀英國名校溫切斯特公學期間,曾被迫幫另一名男子口交,又曾醉酒後,在不自願情況下與一名女子性交。Latham認為被告覆述被迫口交時,刻意淡化事件,但他認為此事相當重要,因被告若年少時遭性侵,往往會影響日後成長。被告又透露以往曾被人用刀指住,亦試過險些被搶劫,Latham形容被告講述以上經歷時,會刻意將自己說成受害者。

父曾圖割脈自殺

被告母親及兄弟又透露,被告父親在被告16歲時企圖割脈自殺,他有份送父往醫院,但會面中他沒提及此事,僅稱父母婚姻出現問題及小時候曾因逃學被踢出校而激嬲母親。Latham認為被告刻意隱藏自己軟弱一面,自我保護意識高。他接受盤問時補充,案發前被告已多年沒見母親,並曾向兄弟提過與女友分手及自己濫交一事。

Latham認為被告自命不凡,甚為自戀,雖然被告表面上看似無問題,但內裏其實脆弱不堪,一旦遇上不如意,便會感無比壓力。他披露被告曾兩度向精神科醫生求醫,第一次是在溫切斯特公學讀書時,為見女友而逃學,事後曾見精神科醫生,認為被告當時飽受壓力,感相當不開心,更一度想過自殺,但當他追問被告看醫生詳情時,被告又稱已忘記。

至於第二次則是2012年被告在英國接受精神科治療,Latham指當時被告對工作感心力交瘁,與女友關係不融洽,開始酗酒,惟之後無再覆診。Latham稱被告2010年開始在倫敦吸食可卡因,每天要吸食5克之多,更曾在航班上吸毒,之後頻繁召妓,並開始對施虐及強姦等產生興趣。
案件編號:HCCC183/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1/19818952

控方質疑吸毒為隱藏殺人目的


法官司徒冕質疑,有戀童癖的人殺死兒童,又是否能以神志失常作減責理由而改認誤殺。資料圖片

【本報訊】否認兩項謀殺罪的英籍銀行家Rurik Jutting,開審時已表明欲以神志失常作為減責理由(diminished responsibility),希望改認誤殺,但不為控方接納。辯方法醫精神科專家證人表示,即使他已斷定被告殺人時的自控能力嚴重受損,但他不會妄下結論指被告可以此作減責理由,「這要留待陪審團作決定」。控方質疑,假若有人與被告的情況相同,並且打算以極端暴力殺人,或會預先吸毒以隱藏真正目的。專家對此表示懷疑,並認為被告沒有預先計劃殺人,只有計劃自殺。

暫委法官司徒冕質疑,假如辯方指被告犯案主要是受酒精、毒品及人格障礙等因素影響,那麼一個有戀童癖的人殺死兒童,又是否能以神志失常作減責理由而改認誤殺。辯方專家證人Richard Latham認為涉及眾多因素,難以簡單定論。

專家指被告有高度智慧

法官再問,根據英國案例,自願神志不清(voluntary intoxication)不被接納作為減責理由,問專家是否認為被告不可抗拒飲酒?專家指自願與非自願之間難以界定,有關人士或會由起初自願飲酒,到後來依賴越來越嚴重,難以自拔,變得非自願;況且被告在生理上受到強烈驅使,要使用酒精及毒品以獲取愉悅感,難以抗拒。

專家形容被告擁有高度智慧,先後在劍橋大學獲取一級榮譽歷史學位及二級榮譽法律學位,但因他的自戀型人格及自視過高,經不起批評或失敗,認為法律僅獲二級成績只因別人不了解他。被告曾形容以神志失常作為減責理由的相關法律條文是「惡法」,但專家認為被告只是想炫耀法律知識,並非刻意營造受精神問題困擾的形象。被告又曾在警誡會面下指出警方程序有誤,甚至在還柙後仍不相信自己是普通的階下囚,曾向懲教員發施號令,有控制欲。

被問會面過程中有否被操控或欺騙危機,專家揚言最重要是認清那人非病人,取得資料只為法庭所需而非為被告。專家亦會作全面評估,並以不同方式提出相同問題,確保答案真確性。專家認為被告無刻意誇大個人精神問題。
■記者楊家樂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1/19818962

提《華爾街狼人》稱95%銀行家變態


專家指被告曾提及《華爾街狼人》,並稱95%投資銀行家心理變態。

【本報訊】被告在獄中與辯方法醫精神科專家會面時,談及入職銀行後不開心,借酒消愁;其後來港工作,情況無改善,酗酒至手震,終日看電視及吃外賣,沒有社交生活,更常失眠。諷刺的是,被告被捕還柙後,反而可安睡數天,不用再依賴酒精。被告又向專家提及電影《華爾街狼人》,更指95%的投資銀行家均屬心理變態。

談《真人Show》以為自己獨特


被告談《真人Show》,專家指反映被告以為自己很獨特。互聯網

對上述數據,專家笑言不知是否真確,但認為銀行家在高壓下工作,加上行為高調或有助事業發展,故有心理變態或屬普遍現象。專家又指,很多時自戀型人格與心理變態之間有不少相同之處,而被告屬極度自戀。

被告又曾談及一齣由占基利主演的電影《真人Show》,故事講述一個生活如常的人,發現原來自己的日常生活一直被拍攝成真人騷電視節目。專家認為,由此可見被告以為自己很重要及獨特,很多人都有興趣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專家供稱,被告透露母親自小就指他很特別。

辯方指自2010年起,被告開始酗酒,到2012年更要每日飲用一至兩瓶葡萄酒,以幫助入睡。
■記者楊家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