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政府擬填東涌灣 活化石馬蹄蟹「家宅」受破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06/1648992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政府計劃在東涌灣填海,以增加土地供應。
資料圖片

【記者胡仲邦報道】政府計劃擴展東涌新市鎮,規劃署上月開始進行三個月公眾諮詢,文件提到擬將東涌灣及附近泥灘填海成170公頃土地,令東涌可容納居住人口由7萬升至22萬;工程勢將破壞東涌灣的馬蹄蟹生存環境,環保團體大力反對。

被譽為活化石的馬蹄蟹(學名鱟,讀音后),與藍鯨及小熊貓均屬中國國家二級受保護動物。據漁護署資料,在香港出沒的中國鱟和圓尾鱟,已佔全球四種鱟的一半品種。幼年馬蹄蟹主要在新界西部泥灘棲息;成年馬蹄蟹則在海底生活,交配及產卵時才游上泥灘。

城 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單錦城指,馬蹄蟹對維持海洋生態及在醫學上扮演重要角色,「馬蹄蟹喺泥灘同海底搵食,大範圍犂鬆啲泥,養份溶入水底,畀其他動物生 長」,馬蹄蟹的藍色血則是細菌毒素測試劑。東涌灣是本港馬蹄蟹主要棲息地之一,單錦城擔憂落實填海,「會令成個泥灘冇咗,馬蹄蟹生存唔到;就算填唔晒,都 會減少成年鱟到泥灘產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港發現的其中一種鱟,是中國鱟。
王子俊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城大水生科學實驗室的巨型藍色水缸,正飼養一對準備產卵的馬蹄蟹。

城大提高存活率至五成

城 大調查發現幼年馬蹄蟹數量正大幅減少,該校兩年前開始進行人工繁殖,目前在水生科學實驗室飼養五對成年馬蹄蟹,兩對正踏入產卵期;負責人工繁殖的博士生關 傑耀指,必須在缸內模仿潮汐漲退,鱟才會產卵,「馬蹄蟹繁殖期會生幾萬粒蛋,但活到成年機率僅萬分之一;做人工繁殖,存活率可以去到一萬隻中有 5,000隻生存到。」城大已在實驗室採集到萬多粒鱟蛋,部份作科研,其餘飼養約兩年後放生。

關傑耀上月參加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赴柬埔寨學習暹羅鱷保育方法;他指有助應用在保育本地馬蹄蟹及普查其數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06/16489922

保育不力
割裂式環評低估禍害


東涌灣除有馬蹄蟹,還有兩種珍貴海龍,政府仍未就上述填海計劃進行環境評估;世界自然基金會高級環境保護經理梁士倫反對東涌灣填海建議,認為破壞該區及東涌河自然生態,並破壞珍貴動物的棲息地。

補償措施欠成效

梁 表示,政府目前只按每個發展項目進行割裂式環評,低估了破壞性,「香港西部做緊多項基建,環評分開一個個項目做,好難睇到最後所有工程完成嘅影響。」他認 為必須在本港西部水域,進行更大範圍環評。梁士倫又批評,政府過往對受保護物種所作補償措施欠成效,擔心即使推出補償措施,也未能保育東涌灣原有生態, 「好似港珠澳大橋嘅補償措施,要起好條橋先喺大小磨刀洲建海岸公園;用咁多年起橋破壞珠江口生態,好懷疑到時仲有冇中華白海豚會返海岸公園棲息。」

綠色力量保育及教育經理胡麗恩則指,政府對保育物種沒長期監察,「環保署睇一至兩年就唔再跟,作用不大」,認為政府應擱置東涌灣填海計劃。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