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四分一新移民稱曾遭歧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204/18089758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梁卓偉表示,本港家庭鄰舍和睦程度較高,但正面關係未能延展至社會層面。李忠浩攝

【本 報訊】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2.5億元進行的「愛+人」計劃,公佈全港住戶調查初步結果。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表示,逾六成受訪者認為與家人相處和 睦,半數人指鄰居樂於守望相助。惟港人做義工比率偏低,四分一新來港受訪者更稱曾遭歧視,港大認為本港家庭及鄰舍的和睦,未能延展至社會層面,促請社福機 構舉辦活動,推動正面社會關係。

受歧視者家庭不和睦比率較高

港大2009 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間,訪問本港8,355戶家庭共20,481人。就學院自創的「和睦-24」指數作評估,即受訪者是否認同「我家各人相處融洽」 等24句句子,再作出分數計算,發現六成受訪者得分75分以上,即認同與家人能夠和睦共處。另接近一半受訪者認為鄰舍樂意守望相助,約一半受訪者認同街坊 相處融洽;而鄰舍凝聚力越強,受訪者的精神健康越好,家庭亦越見和睦。

惟調查發現,僅14%受訪者過去12個月曾參與義工服務,遠低於其 他已發展地區,包括澳洲、美國及加拿大等。至於約1,000名來港少於10年的受訪者,25%人表示曾受歧視,其中隱性歧視較顯性歧視多,如17%人稱曾 被無禮對待,約14%人稱曾受不公平待遇,其餘歧視行為包括被排斥、被侮辱及被打等。研究指出,被歧視的人心理較差,家庭不和睦比率亦較高。

港大社會醫學系系主任梁卓偉表示,調查反映本港社會核心結構仍以家庭為骨幹,家庭和睦程度較高,鄰舍亦守望相助,卻未能把正面互動關係,延展到社會層面。他指,第二期跟進調查接近完成,冀能為社福機構提供數據以舉辦活動,將家庭健康擴展至社會層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