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5/19321169
冼偉文指每個舊郵筒上的皇冠標記背後都有故事。鍾偉德攝
【本
報訊】本港舊郵筒陷絕種危機!現時全港尚存59個英治時期舊郵筒,當中最古老的已服務市民逾一世紀。但港郵政近日以鑄刻在該批郵筒上的英國皇室徽號不合宜
為由,決定用鐵板遮蓋有關標記,統一用上香港郵政的白色蜂鳥標誌,甚至計劃移除部份逾百年歷史的舊郵筒。保育團體斥香港郵政為去殖民地化,摧毀街頭歷史遺
蹟,等於閹割文物,行徑可恥。有時事評論員指,行動完全無必要,估計有官員擅自揣摩上意,「以為做啲無聊嘢可以立功」。
記者:廖梓霖
本
港現時約有1,148個郵筒中,有59個屬英治時期開始服役的舊郵筒,相關郵筒均依據年份,刻有不同的君主標記或皇冠圖案。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
指,上月9日曾經與香港郵政署長丁葉燕薇會面,對方認為郵筒上的皇冠圖案會引起市民混亂,決定用鐵板把標記覆蓋,再劃一標示香港郵政的白色蜂鳥標誌,令郵
筒可清楚識別。
團體或發起繫絲帶行動
香港郵政稱遮蓋皇室徽號安排仍在籌備中;圖為郵政總局。
保
育團體香港郵筒搜索隊於上月23日與香港郵政會面期間,香港郵政助理署長吳美霞亦透露,除計劃用鐵板把郵筒君主標記覆蓋外,正計劃移走部份現役舊郵筒,將
其放置在歷史建築旁,作為文物予公眾觀賞。搜索隊隊長冼偉文直斥提議荒謬,指該批舊郵筒最少可使用150年,大部份狀態良好,可繼續服務市民,不明白為何
香港郵政「監生」將之殺死,「將有用嘅郵筒放喺博物館擺,同閹咗佢有乜分別?」
冼又指,郵筒上的皇冠圖案既反映皇室更替,亦顯示了郵筒的
年齡,「係(郵筒)最精華部份」,當局用鐵板覆蓋徽號,等於將舊郵筒的歷史一掃而空,「唔會再考據到個郵筒幾時啟用、亦唔會再搵到背後嘅故事」。冼續稱,
不少英治時期的舊郵筒為本港製造,正反映本港中西文化薈萃的特點,促香港郵政收回成命,勿向街頭文物動手。
李少文指,香港郵政曾有官員向他透露將逐步去殖民地化,估計今次向舊郵筒開刀與此有關。李斥香港郵政無事生非,無法接受當局在無諮詢市民下自把自為;若當局一意孤行,不排除發起行動反抗,例如號召市民在舊郵筒繫上絲帶等。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於上月曾批評本港回歸後無依法實施去殖民地化,「讓一些本應放在歷史博物館裏的東西跑出來招搖過市」。
陶傑:點解唔拆禮賓府?
時事評論員陶傑指,近18年來政府已逐步移除有殖民地色彩的建築、物件,原因是某些人覺得礙眼,香港郵政的行為正反映出有人揣測上意行事,為求立功不擇手段,他反問:「咁點解唔拆咗禮賓府呢?成棟建築物都係英治、日治時期嘅殖民符號喎。」
香港郵政回覆本報時承認,由於在舊郵筒上展示皇冠標記或英國皇室徽號並不合宜,故3月決定遮蓋皇冠標記及英國皇室徽號,具體安排籌備中,並稱會從庫存的舊郵筒中,選7個不同款式的舊郵筒放置在合適地點如歷史建築旁,供市民觀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5/19321175
加州花園訂購英舊郵筒
李少文指舉辦蒐集舊郵筒相片活動,鼓勵市民認識本港街頭文物。
【本報訊】香港郵政認為郵筒上的皇冠徽號不合時,但原來元朗加州花園特地引入英式郵筒,營造異國風情。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加州花園的郵筒為佐治六世時期,外表簇新,是該私人屋苑早年特地從英國購入,再邀請香港郵政前往收信,顯示郵筒的價值。為了宣揚舊郵筒歷史,長春社今日將開始「野生舊郵筒大集郵」活動,鼓勵市民認識本港街頭文物。
現
時在本港仍投入服務的舊郵筒為佐治五世、佐治六世及伊利沙伯二世時期的郵筒。現存最古老郵筒可追溯至英皇佐治五世(Georgius
Rex1910-1936,簡稱GRV)時期,尚餘7個分佈在香港中文大學、九龍塘、石壁監獄等地,照年代推算,部份或已服務達105年。
長春社推「野生集郵」
李少文指,長春社已在社交網站facebook設立香港舊郵筒專頁,將在專頁發佈香港舊郵筒地圖,市民即日起「野生集郵」,把5張親自拍攝、不同的現役港英郵筒照片上傳至專頁,就可獲郵筒型錢箱一個,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記者廖梓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5/19321183
郵筒曾為警察擋子彈
位於九龍城太子道及南角道交界的舊郵筒,曾於上世紀80年代經歷槍戰。香港郵筒搜索隊提供
【本報訊】除了不斷收信服務大眾,舊郵筒原來亦曾救人一命。香港郵筒搜索隊隊長冼偉文指,九龍城太子道、南角道一帶,在上世紀80年代金舖林立,惹來悍匪打劫,更與警察爆發槍戰。
生鐵鑄造外殼堅硬
當時位於行人路旁的伊利沙伯二世粗圓柱形郵筒成為警員的避彈衣,替警察擋上多發子彈,可見本港舊郵筒很硬淨。冼偉文續指,該批舊郵筒百年來經歷多個強颱風吹襲也絲毫不損,絕對不會出現早前台灣的彎腰郵筒事件。
冼偉文指,九龍城太子道、南角道附近,昔日有不少金舖,街道旁的郵筒附設一部俗稱揹仔的郵票機,方便途人買郵票寄信。
冼稱,1985年3月,上址郵筒附近一間金舖被打劫,警察當時躲在該郵筒後與悍匪駁火,最後將悍匪拘捕。冼指當時郵筒彈痕纍纍,猶如警員的避彈衣。
冼偉文解釋,港英舊郵筒多為生鐵鑄造,外殼堅硬,底部嵌入地下1呎深,重達數百磅,連溫黛等強颱風也難動之分毫。冼笑言,本港舊郵筒絕不會如台灣的郵筒一樣被颱風吹歪,「可能(郵筒)係公共資源入面最慳錢,最耐用嘅物件!」
■記者廖梓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10/19327932
郵政堅持遮蓋舊郵筒皇冠
郵政署昨稱舊郵筒展示皇冠標記已不合適。
【本報訊】郵政署早前以英治時期皇冠標記不合宜為由,決定將古郵筒標記遮蓋,觸發部份市民不滿,在昨日的郵遞傳情日發起一人一明信片表達關注。不過郵政署不為所動,昨回覆傳媒時重申展示皇冠標記不合適,正研究方案更新郵筒標記。
市民一人一明信片促保留
現時全港1,150個郵箱中,59個屬英治時期古郵筒,據年份鑄有不同皇冠標記或英國皇室徽號,最古老一個已服役逾一世紀。
惟郵政署早前表示,郵筒上的皇冠圖案會令市民混淆,今年3月決定用鐵板把皇冠標記覆蓋,民間保育組織郵筒搜索隊隊長冼偉文引述郵政署官員稱,將會為郵筒製作印有郵政署蜂鳥標記的新套,用來覆蓋於皇冠標記上。
郵政署的決定觸發市民不滿,質疑是去殖化,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亦有報道事件。有市民昨趁郵政署的免費郵寄日,發起一人一明信片寄郵政署長的活動。
惟郵政署昨發稿堅持做法,強調在仍使用的舊郵筒上展示皇冠標記已不合適,正研究更新,同時研究保育古郵筒的最佳方法。關注事件的長春社認為公眾連日訴求清晰,對郵政署未有取消計劃表示失望。
■記者袁柏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