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04/18614673
正所謂「先敬羅衣後敬人」,拜年、公司春茗,為搶鏡亂晒行頭,只會淪為土豪。半途出家賣洋服的吳國泰﹝Joey﹞提醒,著衫最緊要「講信心,講style。」其實,男人四十才轉行,執起軟呎、大頭針,同樣要信心十足。「就係因為少人入行,無人做嘅嘢先要做。」
「呢
件我準備拜年著。」吳國泰﹝Joey﹞展示著一件大紅色暗花西裝,他沒有中年人的大肚腩,身上的西裝天天不同款,金、綠、紫、格子,全都敢披上身,活像一
個流動櫥窗,「師傅有時都問我『做乜執件咁嘅嘢返嚟』」事實上,Joey五年前才結束經營十多年的物流公司,半途出家造洋服。
他的店子躲在尖東一商場的地庫,明顯靠做熟客生意,物流與洋服,大纜都扯唔埋,「可能係遺傳掛!」Joey父親吳添,於尖沙嘴立足六十多年,擅長造燕尾服,於區內無人不曉,Joey從小於製衣工場打滾,幫手挑線頭,但卻從沒想過當接班人,「我覺得呢行好老!」
兜
了一個圈子,踏上老父走過的路,Joey決定將此夕陽工業年青化,教後生仔襯衫,「後生仔恤衫唔熨衫,白色恤衫唔著底衫,主要都係著黑同灰,或者韓風殺
到,個個都紅色格仔,但唔係個個都著得好睇。」年多前,從出口轉做本地生意,Joey偶爾被人客的奇怪要求弄得哭笑不得,「做完之後要加大兩個碼,好似買
衫畀細路仔咁,覺得第時會長高?」
目前,兒主外,父主內,Joey經常到大專院校當講座嘉賓,又參加不同商會擴展業務,老父添哥鎮守店
內。添哥已74歲,一輩子均為他人作嫁衣裳,剛開業時,新舊文化碰撞,擦出不少火藥味,「我做開出口,客人一定要準時,只有你等佢,無佢等你,人客12點
鐘嚟,你3點都唔見人,人哋都返咗祖家啦!」事實上,百足咁多爪的Joey,一根蠟燭兩頭燒,「我應承人5點交衫,4點幾身水身汗衝返嚟,佢都鬧,『衫十
點幾都擺咗喺度,做乜啱啱先返嚟攞?』」添哥對配件用料也絕不含糊,西褲拉鏈堅持用YKK,單是配件成本已過百元,「唔係金銀交易嘅問題。」
對於兒子半途出家,老人家絕不呵護,任其從跌碰中成長,「潮流興衫好窄,但普通人無可能著呢啲衫,做到咁窄,連放都無得放,成日要賠,要做過!你唔錯唔知,我預咗!」跌過碰過,老父對其專業的堅持,Joey也終於懂了。
無仇不成父子,爭執至最後,總以一句「唔撈!」作結,Joey不禁對記者大吐苦水,「佢試過丟底件衫走咗去,『你裁飽佢!』」「都係一兩句啫。」「嘩!係咩?」赤口已過,父子二人卻繼續吵個不亦樂乎,難怪添哥說「退休好悶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