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義母14年湊大9寄養兒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04/18614358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孫太與晴晴雖沒血緣關係,但親如一家人。朱永倫攝

【記 者王家文報道】這14年來孫太湊大了九個「仔女」,有智障也有曾被虐待的。孩子喊她做「姨姨」,因為彼此沒有血緣關係,他們都是寄養兒童,背後可能有個患 精神病的父親,或是經常進出戒毒所的母親。這個寄養姨姨給他們第二個家,悉心照料,希望打動他們的親生父母回頭,明白自己的血脈是不能捨棄的。

基於各種家庭問題如家暴、父母患病或有不良嗜好,而未能得到適當照顧的兒童,社會福利署會安排他們入住寄養家庭。孫太是其中一名家長,2000年開始照顧寄養兒童,最短時間半年,最長是至今已六年的晴晴,她未夠兩歲來到孫家,現就讀小學二年級。

「當係自己嘅細路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晴 晴最喜歡姨姨下廚的滷水雞翼,也很愛這第二個家,農曆新年前還寫了揮春祝願一家人身體健康。說了幾句話,她又竄進枱底逃走,好動得捉也捉不住。孫太說,剛 接晴晴回家,無論怎逗怎喊,她都不懂給反應。「嗌佢都唔知自己個名,唔識應你。佢做得好拍手掌,都唔知係讚佢。」孫太說晴晴來自單親家庭,乏人照顧,初來 時半夜也不肯睡覺,「抆我眼睛,要爬起身陪佢玩」。晴晴經評估是發展遲緩,照顧她要特別有耐性,「真係要當係自己嘅細路仔,付出多啲愛畀佢感受到」。

晴晴升讀小學後改善了倔強的性格,每次吃飯總留菜給孫太,也開始懂性,「個個都唔喺屋企,好彩我陪你咋」,逗得她很窩心。晴晴是孫家第九個寄養兒童,每個小孩都各有家庭問題,孫太記得首次照顧是一對姊妺,父親坐監,母親是大陸人,無依無靠,「咁細個真係好無辜」。

多 年前孫太湊過一個輕度弱智的小女孩,其父患精神病,有虐兒前科,母親在內地。帶小女孩上街,旁人指指點點,「你做乜湊個魔鬼?」她聽見很心酸,「上天咁對 佢已經唔公平,我哋更加要畀愛心佢」。照顧了三年,小女孩變得「醒目」很多,後來其母從內地來港接女兒返家,初時不懂怎照顧,常要致電給她,「變咗佢顧 問」。

孫太坦言跟孩子建立了感情,他們返回自己家庭也會不捨得,「但既然來,就會走,佢哋屋企問題解決咗,我哋更加開心」。當了14年寄養姨姨,陪伴孩童健康成長,她最希望能改變他們父母的心態,「我都對佢咁好,佢係你哋身上滴出嚟嘅血,更應該要對佢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04/18614360

寄養家長有教授有基層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照顧了寄養兒童14年,孫太一家09年獲社署頒發「寄養家庭服務銀獎」表揚。

【本 報訊】本港現有11間非政府組織提供寄養服務,由社署中央寄養服務課統籌。寄養兒童年齡為18歲以下,寄養期一般為半年或以上。截至去年底,有919名兒 童接受寄養,有938個寄養家庭。部份提供緊急服務,需隨時候命應付突發事故,如有家長急病入院,或涉疏忽照顧被警方拘留,社署便安排他們的兒童入住,確 保得到適當照顧。


須具小學程度 接受家訪


寄養家長須年滿25歲或 以上,具小學程度教育,要接受家訪,評估其經濟能力和居住環境,如需為兒童提供獨立房間或床位等,單親家長也可申請,合資格家庭每月可獲發津貼。社署中央 寄養服務課主任潘倫經說,近年不少家庭待子女升讀小學後,有空餘時間便登記做寄養家庭,回饋社會。當中有住豪宅的工程師、大學教授,也有公屋基層,「最重 要係要照顧經驗同能力」。

孫太早年當私人保母幫補家計,兩名兒女長大後才登記做寄養家庭。丈夫對晴晴寵愛有加,親生女兒更自掏零用錢買蛋糕為晴晴慶祝生日,融洽如親,2009年孫家獲社署表揚。這些年來她都有跟寄養兒童聯繫,第一次照顧的一對姊妹已升讀中學,「其中一個仲認咗我做契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