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4/19062834
周氏夫婦近日被業主催促搬離單位,前晚屋外被擺放大量建築廢料瓦礫,擔心逼遷行動不斷升級。關震海攝
【本
報訊】近年情況日趨嚴重的工業大廈劏房,成為政府取締的對象。屋宇署將於本月中以僭建非法劏房為由,向法庭申請查封荃灣榮豐工廈兩個劏房單位,在限期前兩
星期,有住戶於前晚發現遭人截水截電,連放置屋外雜物都被搗毀,現時仍在上址居住的十五個劏房戶報警求助,始獲恢復水電供應,住戶稱擔心未來兩星期將遭連
串暴力逼遷,惶惶不可終日。
記者:林 熊 關震海
涉事的工廈劏房位於荃灣沙嘴道榮豐工業大廈二字樓一及二號單位,業主是工廈知名炒家葉文雄,上址共被改裝成二十一間劏房。屋宇署今年一月公佈本月十七日向法庭申請查封該兩個工廈劏房單位,現時已有五房遷出,仍有十五戶共二十五名住客尚未遷走。
亂棄雜物堵住出路
涉事工廈二樓兩個單位被屋宇署向法庭申請查封。
職業司機周先生與妻子及兩歲女兒租住一個二百多呎、擁有獨立廚廁的劏房,月租三千元,他聲稱業主的代理人於上月二十七日貼上翌日要遷出的「最後通知」告示,本月起有工人清拆單位,要求住客盡快遷離,由於只有一日搬遷,他未有理會。
他
稱本周一住客陸續發現有人破壞上址單位的瓷磚及雜物,有人更將雜物及木櫃棄置於劏房外不足一米的走廊,幾乎堵住大家出路,至晚上所有單位更被強行截水截
電,住戶相信遭人迫遷,擔心安全報警。警方經調解,當天深夜才由電力公司人員到場恢復電力供應。他說水電恢復後,與妻女回家度過心慌慌一晚,因為擔心半夜
再有其他恐嚇行動,最怕是有人放火,整晚睡不安枕。
昨日再有多名工人進入空置單位撬閘拆牆,其間有一名自稱業主代理人的男子在場,住戶恐怕又有逼遷行動再報警,警員到場了解後,工人同意暫時撤離。
周
先生說,自稱業主代理人的男子於去年十二月屋宇署查封令將至時,推介他搬到附近豪力中心一個面積相若的劏房單位,但他指該單位要共用浴廁但收相同租金,因
衞生條件較差而拒絕。周說,同區私樓劏房租金達六千元,根本無力負擔,他說亦希望盡快遷出,但去年底曾向社署申請體恤安置,至今未有進展,並希望房署體恤
加快公屋輪候進度。
無力負擔同區唐樓
另一戶一家四口姓鄒家庭三年前租住上址劏房,鄒先生稱今月一月收到通知要搬走,但區內唐樓同面積單位高達五至六千元,月入一萬元的他無能力應付,現時未獲安置,又擔心逼遷行動升級,進退兩難。
屋宇署發言人稱,會透過取締方式處理工廈劏房,但受影響居民必須遷出,強調執法時會聯絡相關部門協助,駐屋宇署社工隊去年十月曾家訪相關住戶,若住戶未獲合適安置,屋宇署會安排暫住房屋署臨時收容中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4/19062836
租較平 全港約兩萬人住工廈
何太與丈夫及兩子居於二陂坊一個八十呎單位,現時租金四千元。林熊攝
【供不應求】
二
十多名荃灣工廈劏房戶面臨逼遷,其實現時港府並無關於工廈劏房居民的正式統計,社區組織協會曾於二○一二年推算全港約有一萬個工廈劏房戶,約有兩萬人入
住,有地區人士指區內劏房問題嚴重,八十呎左右的劏房租金四千,一百五十呎升至近七千元,都十分搶手。在劏房供不應求下,租金較平的工廈劏房應運而生,去
年一月本報曾揭發民建聯荃灣區議員陳金霖名下公司持有區內馬角街新豐工業大廈連天台單位搭建劏房。
區議員被揭出租劏房
去年一月本報記者佯裝租客睇樓,前去新豐工業大廈連天台單位,發現上址有劏房出租,當時陳金霖自稱擁有兩組天台劏房業權,其中一組待租的六百呎大房月租四千元,已租出的細房則以一千八百元租予藝術家,另一組劏房屋已租予體育會,全部設有電燈及冷氣設備。
陳一度向記者稱大房適合藝術活動,稱「一兩次過夜唔係大問題」。當記者說到房間太大後,陳轉為游說可劏一半以月租三千元租出,又承認涉事房間屬僭建物,需在租約訂明政府拆遷後必須遷走的條款。不過其後記者表明身份向他查詢,他終承認天台有僭建物出租,但拒透露金額。
■記者莫家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4/19062838
業主炒工廈 身家逾二億
葉文雄為涉事榮豐工業大廈劏房單位的業主。 資料圖片
【報住公屋】
涉事榮豐工業大廈劏房單位的業主是燒臘店東主葉文雄,年逾五十歲的他花名「叉燒葉」,報住黃大仙東頭邨公屋,在荃灣開茶餐廳,卻以炒賣工廈單位致富。二○○四年至○八年間,他以百多萬元炒賣屯門、荃灣及葵涌過百個工廈細價單位,涉款二億元。
據
報道,二○○四年時屯門區不少工廈單位空置,「叉燒葉」看準機會大舉入市,炒賣該區的工廈單位。有經紀憶述,當時他先以二十萬買入該區一個近二千呎工廈單
位,一年間以四十五萬出售,獲利逾倍,二○○四年至○六年間,他買賣三、四十個工廈單位,連同葵荃區一帶工廈,他在三年間炒賣過二百個單位,共獲利三千五
百多萬。
翻查其成交紀錄,在二百多宗交易中,多為一百萬至二百萬的單位,他大多在九個月內轉手,並大多有賺,平均利潤有三成甚至一倍。
■記者彭碧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