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大口環醫院駁錯腳 買錯右關節換落病人左膝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429/20376088

大口環醫院駁錯腳
買錯右關節換落病人左膝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日前開刀為病人更換膝關節時擺烏龍。何柏佳攝

【本報訊】公立醫院發生「駁錯腳」烏龍事故!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上周四(26日)為一名61歲男病人進行左膝內側半關節置換手術期間,操刀醫生發現向生產商訂購的膝關節組件竟屬右腳,出現貨不對辦情況。但醫生最後仍決定將部份組件植入病人體內,只急召生產商更換餘下的錯誤組件。院方術後向病人解釋事件,並指病人康復進度理想。有骨科醫生形容事件罕見,反映術前準備欠理想,促請當局檢討及改善,以避免重蹈覆轍。
記者:梁麗兒

本報接獲該院手術室員工爆料指,上周四該院一名骨科醫生為病人左腳做更換人工關節手術期間,發現準備植入的膝關節組件出錯,該組件屬於右膝關節,並非手術病人要用的左膝關節組件,惟醫生竟「將錯就錯」照做手術。員工直指事件荒謬,冀揭發事件還病人一個公道。

院方稱不影響膝功能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接受查詢後回覆指,該名61歲男病人上周四入院進行有關手術,須植入的全新膝關節組件共3件,要預先向生產商訂購。手術開始後,醫生才發現訂購的組件屬右腳,最後決定將其中兩個組件,包括「骰骨假體」及「脛骨假體」繼續植入病人左膝。院方在回覆中強調,「脛骨假體僅適用於右腳,經即時檢查後,醫生當時臨床判斷認為,脛骨假體左右差異屬可接受範圍,對膝功能不會有影響」。

消息人士指出,骰骨假體並無左右之分,故可如常植入病人身體。但餘下一個關鍵組件即「聚乙烯內襯」,因為不能左右掉轉用,故醫生立即通知生產商,緊急送回正確的組件。手術最終順利完成,病人的膝關節功能檢測正常。

該院發言人表示,手術後已經向病人講解事件,包括置入了部份右膝用的組件,強調對膝功能不會有影響。病人康復進度理想,手術兩日後出院,病徵明顯改善。主診醫生已向上級匯報今次事件及相關臨床判斷。該院認為事件不屬於醫療風險警示事件,但仍會深入調查訂購人工假體的程序,以免再發生同類事件。院方已就今次事件中安排器具不周,向病人致歉。

病人組織「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指出,公立醫院手術或治療不時出現掉轉左右的失誤,形容難以接受。他建議醫管局要確立懲罰機制,嚴懲這類搞錯左右的失誤,才能保證醫療事故不發生。

醫生批評準備欠理想

有骨科醫生直指今次事件罕見,反映手術團隊術前準備欠理想,在正常情況下,負責的醫護團隊會在手術前一天或手術當日早上,檢查相關組件是否正確,故促請當局要調查及檢討事件,包括是術前檢查有錯,抑或事前訂購組件時「落錯order」,導致不幸釀成今次事件,過往文獻也未見同類事件發生。他續稱,如被掉亂的膝關節組件大小,與病人所需組件脗合,相信對病人影響不大,包括康復進展及日後走路情況。

他又估計,今次手術在開刀後不久便發現關鍵組件有錯,故能及早要求生產商送回正確組件,惟一旦在手術中途才發現有錯,病人或要等一段時間才能換到合適組件,或會延長手術時間及有影響。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429/20376100

人工關節用10年 再開刀風險大


骨科專科醫生張啟然指,「換骹」是治療膝關節退化的最終方案。資料圖片

【本報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一般用於治療退化性或類風濕關節炎,有骨科醫生指,亞洲人膝頭退化問題常見,隨着年紀增長,若軟骨組織磨蝕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有病人行路15分鐘就痛得好緊要」,「換骹」為治療的最終方案。

隨年齡增長軟骨易磨蝕

關節置換手術目的是把磨損的膝關節,以鈦金屬及纖維膠做的人工關節代替。骨科專科醫生張啟然指,膝關節退化程度主要受基因和年紀因素影響,「有啲人軟骨快啲磨蝕,有人慢啲,視乎軟骨嘅強度、耐唔耐磨」。隨着年齡增長,關節之間分泌逐漸減少,膝關節因長年累月磨擦而勞損,有機會導致膝頭關節痛、紅腫、僵硬或行動困難等症狀,嚴重可引致關節變形。

張啟然指,一般會建議患者先接受較保守治療,如在膝關節注射透明質酸,「好似汽車換偈油」,以減慢軟骨磨蝕,若情況未有改善,「換骹」為最終治療方案。他指一般只建議65歲以上患者換骹,因人工關節組件壽命有限,「就算個手術做得好好,一般都係用十幾年就會磨蝕返」,需再開刀更換人工關節,「個手術就會再複雜好多,風險亦大啲」。

張啟然補充,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過程中,有機會引致神經損傷、骨頭爆裂、細菌感染等併發症,但他強調現時技術發展成熟,手術風險算低,「發生機會率係細過百分之一」。
■記者梁銘恩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429/20376110

等換關節長者飆 局方增置換中心


病人組織主席林志釉形容,等候治療或手術似乎已成為公院病人常態。資料圖片

【本報訊】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是本港一所歷史悠久醫院,於1956年成立,主力服務兒童病人,尤其以兒童骨科疾病治療如處理脊柱畸形個案享負盛名。但近年隨着人口老化,長者關節疾病個案增加,該院的服務亦有轉變。醫管局港島西醫院聯網於2016/2017年度的工作計劃中,在該院增設關節置換中心,重點提升關節置換手術服務,令有需要病人可及早接受治療。

病情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病人,需要置入人工關節取代原來的受損關節才有望復原,病人亦以長者為主。

盼每年額外提供300名額

醫管局數字顯示,過去數年輪候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大增逾七成,估計超過12,000人,手術輪候時間可長達數年,單是港島區輪候個案亦有近千宗,以往只由瑪麗醫院及東區醫院進行手術,每年只能提供數百個手術名額,故希望透過在區內其他醫院增設關節置換中心,可額外提供300多個手術名額,有望將病人平均輪候時間縮短至約兩年。

病人組織「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形容,等候治療或手術似乎已成為公院病人常態,批評若加上資源錯配或醫療失誤,會令原有服務更受影響。雖然現時關節置換手術在公院動輒要等數年,但他指,由於不涉及病人生命,故未必會排在優先處理或被關注,建議港人要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預防肥胖、多做運動等,避免關節提早退化。
■記者鍾麗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