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423/20369950
中國鹽有微塑膠
食一年吞千粒
海鹽最多 岩鹽最少
中國海洋垃圾問題嚴重,導致食鹽受污染。
【本報訊】早前有國際研究發現樽裝水含微塑膠,其實生活必須品食鹽亦已受污染。有中國學者抽驗國內15個品牌的海鹽、湖鹽和岩鹽,發現全部含有微塑膠,尤以海鹽最嚴重,每公斤有550至681粒微塑膠,如果一個成人每日攝取5克鹽,一年便吃了1,000粒微塑膠。本港市面售賣的食鹽產地多是中國,食物安全中心指,相信市民從食鹽受微塑膠影響健康的機會不高。
記者:潘柏林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人員2015年發表研究,從中國超市購入15個品牌的食鹽,研究無透露品牌名稱,發現每公斤海鹽含550至681粒微塑膠;每公斤湖鹽則含43至364粒微塑膠;每公斤岩鹽或井鹽7至204粒含微塑膠。研究發現,微塑膠屬製造膠樽的聚對苯二甲酸乙醇酯(PET)、聚乙烯(PE)和多種塑膠。
源自海洋垃圾 或留人體
研究人員認為,海鹽的塑膠微粒應源自海洋垃圾,例如磨蝕的水樽、洗臉產品等,食鹽亦可能於收集、加工及包裝過程受污染。研究分析,若一個成人每日攝取5克海鹽、即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最大攝入量,每年等於吃了1,000粒微塑膠。
外國的食鹽亦未必無膠,去年西班牙一項研究化驗當地21個食鹽樣本,發現每公斤海鹽含50至280粒微塑膠,每公斤井鹽亦含115至185粒微塑膠,逾八成微塑膠都是PET。
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霍年亨指,微塑膠屬新興污染物,世界各地並未制訂人體攝入的標準,微塑膠細小至數十納米,或會殘留在人體。他又提醒,微塑膠會吸附環境中的有機污染物如農藥,塑膠本身亦可能有添加劑,人類吞食微塑膠有潛在健康風險。他指微塑膠散落環境會入侵食物鏈,有研究顯示海產、啤酒、礦泉水等含有微塑膠。人類吃了微塑膠,對健康累積風險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認。
食安中心:健康風險低
食物安全中心指,人類長期使用大量的塑膠,不同的水體和環境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微塑膠污染。而製造食鹽的過程會使用不同種類的水源,因此食鹽有機會含有微塑膠。
食安中心引述2016年歐洲食物安全局所作的保守估計,進食225克青口可攝入900粒共重7微克的微塑膠,但估算從微塑膠攝入的添加劑或污染物份量佔整體攝入量不多。中心按食鹽攝入的問題化學物份量粗略估算,相信市民一年計從食鹽吃進千粒微塑膠,影響健康的機會不高。
綠色和平昨舉行「地球日夠鐘走塑」活動,呼籲企業減少使用塑膠。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指,2016年本港商業塑料棄置量較10年前增加七成,每日達650公噸。
她憂慮微塑膠污染加劇,對環境的破壞不可逆轉,「塑膠一件就會碎成千千萬萬件,微塑膠污染越嚟越嚴重,無論海面、海底、沙灘都受影響」。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423/20369964
天然鹽 合成鹽 營養無分別
香港營養學會會長張智良指,不同種類的鹽營養成份大同小異,最重要是不要過度攝取。資料圖片
【本報訊】鹽所含的鈉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之一,鹽分為海鹽、岩鹽、湖鹽等天然鹽,以及人工合成鹽如餐桌鹽。有營養師指出,無論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鹽,營養成份大同小異,最重要是不要過度攝取鹽份。
餐桌鹽較少污染
香港營養學會會長張智良表示,以營養學角度,不同種類的鹽營養成份大同小異,「由傳統海鹽、湖鹽、岩鹽,以至人工合成嘅餐桌鹽,佢哋營養成份一樣,都係含有九成七、九成八以上嘅氯化鈉」。他又指,岩鹽所含的礦物質只有微量,「不足以達到每日所需攝取量」。
他表示,人工合成的餐桌鹽受微塑膠污染的風險較天然食用鹽低,「如果原材料冇呢啲問題,就唔需要擔心產品含有呢啲污染物,唔少人以為天然嘅鹽比餐桌鹽健康,但以營養角度兩者冇分別,最重要係唔好過度攝取鹽份」。
近年不少港人追捧日本海鹽,認為較其他海鹽有益,張指出,要視乎抽取的海水水質,「喺岸邊同海中心抽取海水提煉海鹽,可能已經有分別,其實日本都要睇地區,因為部份地區仍受輻射污染影響」。
綠色力量副主席文志森指,即使礦物鹽較海鹽含較少微塑膠,但整條食物鏈都可能受微塑膠污染,例如海產類等。他稱,微塑膠污染與工業污染有密切關係,中國作為工業大國,沿海排出污染物較多,「好視乎地域性,跨海域微塑膠污染相對較低,但本地污染(影響)較大」。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港住指,除了海域受塑膠垃圾污染,導致食鹽含微塑膠外,亦有可能是包裝過程受污染,「會唔會係包裝時候滲咗(微塑膠)落去呢?」他指,微塑膠部份碎片化至「納米」,當進入人體後有機會殘留,但對健康影響仍有待研究。他憂慮微塑膠污染影響廣泛,或成為全球暖化後,第二個威脅全球人類的問題。
■記者謝明明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423/20369975
內地曾爆工業毒鹽充食鹽
現時本港超市有出售不少中國製造的食鹽。李錦鏵攝
【本報訊】現時百佳、惠康、U購Select和AEON超市均有出售中國製的食鹽,惠康和百佳自家品牌的食鹽,包括首選牌、超值牌、佳之選亦是中國產。惠康指食物安全是首要原則,旗下食鹽經過嚴格檢測,符合食用標準,顧客可安心食用。百佳稱一向重視食品安全及質素,旗下超值牌食鹽產品來自有信譽的供應商並符合要求,百佳會跟從食環署指引。
內地人託港朋友掃貨
家庭主婦何太指,人類共用海洋,微塑膠污染難以避免,惟有盡量從源頭減廢,考慮改用微塑膠含量較少的岩鹽。市民王女士指,內地朋友都擔心食鹽質素,例如會否有工業鹽混雜等問題,有朋友託她購買高質食鹽帶返內地,自己亦盡量避免購買平價海鹽。
翻查資料,內地屢次出現食鹽安全危機。2016年12月廣州市警方破獲假食鹽地下工場,查繳4.8噸工業鹽;2016年山東發生毒鹽案,有人以工業鹽冒充食用鹽銷往河北、內蒙古等地。工業鹽碘含量為零,亦含致癌物亞硝酸鹽,每噸僅售400元,食用鹽每噸售價逾4,000元,不法商人以假充真牟取暴利。
■記者潘柏林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423/20369919
美容產品含膠製造污染
環保署研規管
不少美容產品含微塑膠,會隨排水系統進入大海導致污染。
【本報訊】環保署本月起展開為期一年的研究,探討微塑膠對香港環境的影響,了解現時國際間在禁制含微塑膠個人護理及化妝品的情況和實施方式,收集有關產品的生產商及銷售商和美容業界對規管含有微塑膠產品的意見,以及引入規管的需要及方案。環保署會動用現有人手及聘請顧問進行研究,顧問費用約140萬元。
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指,微塑膠在海洋懸浮期間,表層或會依附一些污染物。此外,膠粒在生產過程中,亦可能帶有不同種類添加劑。現時國際間如食品法典委員會、歐洲食物安全局未有就微塑膠在食物安全訂立標準,中心會繼續留意相關發展和保持警覺,繼續監察市面上銷售的食鹽,以確保食物安全和保障市民健康。
美英立法禁用
中心又指,國際間對微塑膠無公認定義,歐洲食物安全局把微塑膠界定為大小介乎0.1微米與5,000微米之間的不規則形狀塑膠混合物,最微小如某些細菌,以至大如一顆黃豆般的膠粒。曾有報告指,微塑膠來自磨砂皮膚護理產品,也有從大件塑膠廢料分解出來的碎屑。翻查資料,美國、英國已立法禁止在化妝品和護理用品使用微塑膠。
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霍年亨,於2012年時曾經研究本港20個非康文署管轄範圍的沙灘,發現每到夏季時,沙灘平均每1平方米就有近6,000粒微塑膠,比較外國的沙灘,足足高出3倍。
■記者潘柏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