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加入團結香港基金 一味擦鞋不提打壓 教材網染紅 讚中國最安全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209/20608963

加入團結香港基金 一味擦鞋不提打壓
教材網染紅 讚中國最安全


 【洗腦教育】
【本報訊】曾獲教育局推薦的中史科教材網站「燦爛的中國文明」,營辦機構中國文化研究院去年加入團結香港基金,成為旗下成員機構。網站隨即大翻新,其中增設的通識科內容被指立場偏頗,包括單方面引用討論區留言讚揚「中國是最安全的國家」。有教師批評網站文章隱惡揚善,表面中立,實際傳播官方意識。中國文化研究院則堅稱編輯宗旨是「客觀、全面、立體」反映中國現況。
記者:羅智堅 鄧力行

 新疆集中營為國際詬病,網站談及少數民族政策時卻隻字未提。
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2001年起為學界提供中史科教材內容,一直見於教育局及坊間中史教科書參考網站名單。中國文化研究院去年3月成為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成員機構後,該網更新了「今日中國」欄目,引入大量當代國情文章,並新增「圖說近代」欄目及「通識.現代中國」子網站,提供通識科內容。教育局去年10月將此網列為中學的「學與教材料」。

《蘋果》邀請通識科教師田方澤檢視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的通識科部份。他稱文章觸及官員貪腐、「新三座大山」(醫療、住屋、教育)等題材,乍看似乎沒問題,但這些都是官方「認證」可討論的議題,且文章大多只引述官方說法。

維權及新疆集中營無提


 教師田方澤(左圖)指網站提及「新三座大山」扮中立(右圖),實際上是傳播官方意識。易仰民攝

不過,「敏感」議題如維權、打壓上訪人士、關押少數民族則未見提及,「只提點幫少數民族,例如唔限生育,但近期新疆有再教育營、國際關注爭議都冇提,呢啲應該要同學關心嘅部份,佢都唔講」。

田方澤又指通識科教材及文章往往並列正反理據,務求學生全面理解,但該網許多文章只引述新華社等官媒或直接引述國家領導人講辭,「以通識科要求嚟講,佢唔係好全面……我會覺得佢係一個好扮中立,實際傳播緊官方意識嘅網站,不斷用官方語言,展示唔到爭議」。

該網「今日中國」有條目詳細介紹諾貝爾獎中國得主莫言和屠呦呦,以及多位華裔但非中國籍得主,例如物理學家楊振寧及高錕,但隻字未提同樣是得主的劉曉波。

田方澤認為網站明顯因政治敏感而不介紹劉,並不恰當,「你提得(諾獎中國得主)嚟,應該有第二啲嘢(討論),或者唔應該miss某啲嘢,係咪可以唔提劉曉波呢?」

網站中有一篇文章題為〈平安中國,平安的生活〉,介紹內地公安的科技監控技術,聲稱有助防止罪案,但未有提及侵犯人權的憂慮。文章又引述社交網站題為「中國內地到底有多安全?」的討論,指不少外國網民贊同內地治安非常好,例如在北京住了近兩年的外國網民留言指「中國是最安全的國家」。

引用網民留言 略去負評

田方澤說:「可以想像到如果畀學生睇,佢哋會嘩嘩聲,然後大家都係得啖笑。」記者在網上翻查討論原文,發現亦有對內地治安的負面評價,例如長沙網民表示遭「路霸」攔劫,更有朋友遭警察拘留期間暴斃,寄語外界不要對內地治安掉以輕心,但在燦爛的中國文明網卻被略去。

田方澤質疑,網上討論內容是否適合作為文章論據,「引用網友嘅討論,係咪就係大家認知嘅中國,情況真係咁好呢?」他提醒學生閱覽時保持批判思考,並嘗試了解現實環境中不同持份者的看法。

中國文化研究院回覆稱,團結香港基金推廣中國歷史文化卓有成效,為擴大網站影響力,決定成為該基金的成員機構,藉此發揮協同效應。基金未曾向院方撥款,院方亦有獨立理事會負責院務工作和發展。院方未有正面回應該網為何沒有觸及上訪、維權人士等議題,只稱日後會不斷增添內容,全面展現中國的發展和變化。院方又稱,編輯團隊工作宗旨在客觀、全面、立體地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和現狀,以及邁向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所面臨的挑戰、艱辛與成果。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210/20609596

用字似黨八股 指英是「殖民老大哥」

網站將鴉片戰爭形容為「殖民老大哥英國早就對中國沿海一些島嶼虎視眈眈」(紅框示),被教師質疑渲染偏激民族主義。

【本報訊】染紅教材網「燦爛的中國文明」對歷史事件的遣詞用字有失客觀,部份更似「黨八股」,例如有關鴉片戰爭篇章,提及英國在鴉片戰爭前「殖民老大哥早就對中國沿海一些島嶼虎視眈眈」,又指香港是當年英國「對華擴張的基地」。有中史科教師質疑,有關用字渲染偏激民族主義,或會影響學生對歷史的判斷。

相較燦爛的中國文明舊版網站,新版增設「圖說近代」欄目,介紹晚清至中共建政期間的近代史。不過中史科教師陳仁啟閱後批評,該欄目有關鴉片戰爭的段落用字有失客觀,且帶既定立場。在描寫清朝鴉片戰爭戰敗後割讓香港島予英國時,便稱「殖民老大哥英國早就對中國沿海一些島嶼虎視眈眈,打算建立對華擴張的基地」。

內地學者做顧問

陳解釋,學界普遍認為教科書行文用字應傾向客觀,並提供不同觀點讓學生多角度思考,但上述段落則為史實加入主觀判斷,「虎視眈眈、迫不及待呢啲用字,係帶感情色彩、情緒化嘅用詞,一般(中史)教科書唔會咁寫」。翻查舊版網站,相關段落只稱鴉片戰爭後香港島割讓予英國,形容事件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陳仁啟續指,網站所列的「專家名錄」以內地學者為主,正因香港學者缺席,故其敍事觀點接近內地教科書寫法,「個寫法唔係好似香港教科書,似乎係大陸典型寫鴉片戰爭行文,可能網站顧問大部份都係大陸學者,佢哋用原有思維去寫」。該網的名錄顯示,顧問學者包括負責鴉片戰爭段落的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及澳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茅海建,及身兼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學術與培訓部主管的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鄒重華等。

陳仁啟指,近代史易受政權影響,如中共會就特定歷史事件定調。香港過往不受國共管治,故能擺脫政權干預,建立較為客觀的史觀,陳形容這是香港研究歷史的優勢。他強調中港兩地史觀仍然有別,呼籲香港學界不宜全盤套用內地教法,「應先抽走價值判斷,畀學生學習歷史事實係咩,再多角度分析,建立觀點。如果一嚟就價值判斷當史實,無形中已帶學生去(特定觀點),咁就失去學習獨立思考嘅價值」。

中國文化研究院表示,新網站大部份內容是院方編輯團隊抽取舊網站中300多篇專題的精華部份,以簡短易明的方式重現讀者面前,個別欄目如「圖說近代」由獲邀港澳學者撰寫,並相應獲發「袍金」。
■記者鄧力行、羅智堅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210/20609598

入不敷支靠捐款營運 德勤去年跳船

中國文化研究院去年加入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

【本報訊】經營「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的中國文化研究院2000年成立,首三年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逾5,625萬元公帑,其後依靠捐款營運。《蘋果》翻查公司財務紀錄,發現近年公司支出急升,由2012年支出246萬元,增至前年的900萬元並錄得415萬元虧蝕。公司去年由團結香港基金入主後至今未見財務報表,原核數師德勤更於去年9月辭任。

崔世安基金會有份贊助

《蘋果》翻查中國文化研究院過去6年的財務紀錄,發現公司收入逾99%來自捐贈,每年所獲捐款由485萬至1,093萬元不等。

根據公司網頁,贊助機構包括澳門特首崔世安主理的澳門基金會及李兆基基金會等,公司去年3月成為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成員機構,原董事李兆基即於同年5月辭任,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委員會會員李焯芬同年8月獲委任為董事。

中大會計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認為,核數師辭任原因視乎情況,一般而言都是負面多於正面,例如核數師對財務報表作了保留意見。

李續指,該公司2017年的財務業績不佳,捐款減少逾50%,服務成本和行政成本卻增加,他估計相關核數人員或會認為相對於這項工作的風險和工作量,從中獲得的收益不算多,所以決定辭職。

中國文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包括港交所前主席李業廣、香港駐京辦前主任曹萬泰、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李錦芬及身兼港區人大代表的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中國文化研究院稱,李兆基辭職是因他有感年事已高;更換會計師行則因該院成為團結香港基金成員機構後,為統一審計而有相應安排。李兆基截稿前未有回覆。德勤則透過公關覆稱不會回應。
■記者鄧力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