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 星期三

大灣區綱要加重港醫療負擔 跨境轉診 勢攻陷北區醫院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220/20616698

大灣區綱要加重港醫療負擔
跨境轉診 勢攻陷北區醫院

 有北區醫院醫生指急症室經常要應付新移民求診。
 
【前線叫苦】
【本報訊】國務院前日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及研究開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探索在指定公立醫院,開展跨境轉診合作試點。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表示,鄰近邊境的北區醫院有可能成為試點,建立有關機制後,有可能增加內地港人運送返港到公院求診的需求,政府必須相應增加有關醫院人手及設備。
記者:陳沛冰

蕭粵中表示,若建立跨境陸路轉運機制,令居於內地港人返港求診更方便,有可能增加跨境求診人數及試點醫院工作量。他強調醫護人員對服務港人責無旁貸,政府應增加試點公院的人手及設備,而北區醫院有可能成為試點醫院。他希望有機制可以幫助兩地及早通報如求診者病情,令醫院可及早準備。對於《綱要》中提及鼓勵港澳醫務人員到珠三角九市學術交流,他指有醫護擔心會被安排到大灣區交流,影響臨床服務;但以往也有醫護認為到內地交流,可接觸香港少見病症吸取知識。

醫生嘆「做死前線」

一名北區醫院醫生表示,現時服務需求量已「頂唔順」,除香港境內求診者外,急症室經常要應付相信是在內地居住的香港新移民求診,每天動輒數宗,過往有人因拿重東西弄傷腰骨,在內地沒求醫,返港到急症室照X光;又有人發燒數天沒在內地看醫生而返港求醫,「有啲人行去羅湖過關,過咗關之後就call白車,發燒都call白車」。

該醫生指,本港境內服務需求量已難以負荷,若將來實施大灣區非急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相信北區醫院很大可能成為跨境轉診合作試點的公立醫院,勢必加重北區醫院負擔,「講就講得好聽,講到好美好世界,實際做死前線,咁多人轉過嚟點做?」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政府原則上支持內地指定醫院,以普通載客車輛跨境運送非急重香港病人,並向粵港兩地政府申請所需牌照。跨境運送非急重病人,主要是便利在粵港人回港就醫或休養,首要考慮病人是否穩定及適合運送返港,相信不適用於需救護車轉運的病人。

另外,對於《綱要》指容許私家醫生到內地執業,食衞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有關做法為國家政策,為香港市民帶來機遇,相信在大灣區定居的港人都會期盼有優質醫療,但強調會衡量本港醫療人手,不會硬推政策影響本港公營醫療服務。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220/20616703

否認被規劃 林鄭:蘇州過後無艇搭


【本報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提出要令港澳融入國家創新體系,但有指《綱要》令香港全面被規劃。特首林鄭月娥(圖)強調《綱要》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層次高、範圍廣、內容廣泛」的發展大框架,香港由最開始已有份參與草擬,否認被規劃,反稱若香港不能善用這些機遇將會「蘇州過後無艇搭」。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批評中央強推政策,「連諮詢都費事,明目張膽唔理普通市民嘅意願」,憂政府將推更多項目配合大灣區發展而漠視本地需要。

林鄭月娥昨回應時否認香港被規劃,因特區曾積極參與《綱要》制訂,包括直接草擬文件,形容《綱要》吸納了不少港府意見,又認為對港澳特區來說是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她更引用習近平2017年訪港時稱,若香港不能善用這些機遇,將會「蘇州過後無艇搭」。

本研社憂漠視港人需要

對於有意見認為《綱要》內容空泛,林鄭指此屬指導性框架文件,要待有正式措施出爐,粵港澳三地政府首長周四將聯同中央發改會及港澳辦官員主持《綱要》宣講會,希望引發各界討論。被問到如何確保本地人才不會流失,林鄭稱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各大學一直在全球吸納國際人才,大灣區只是為港人提供更大發展空間,「未去到一個地步係幾多人去、點樣去。喺具體措施制訂會考慮本地需要,唔會香港唔夠都安排啲人去大灣區」。

根據資料,香港、廣東及澳門三方政府2010年時曾開展「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研究,範圍包括香港、澳門及環珠江口五市等,擬將環珠江口灣區打造成有優質生活又有利經濟發展的核心地區,當時本港曾進行兩階段公眾諮詢。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當年的研究香港首次被納入中國規劃系統,但今次規劃由國家層面提出,「嗰時已經質疑香港參與唔到規劃過程,今次去到國家層面,更加唔知點去表達意見,連諮詢都費事,明目張膽唔理普通市民嘅意願」。他擔心日後本港不少項目以應付本地需要為名,但實為服務大灣區,「例如明日大嶼,好明顯配合大灣區發展,並非為本地人而做」。

■記者鍾雅宜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220/20616706

內媒:鋪路解決兩岸問題

 《大灣區規劃綱要》前天出爐,引起香港「被規劃」的質疑。

【本報訊】《大灣區規劃綱要》前天出爐,內地專欄「正解局」微信公眾號昨用三大層面分析,坦言「香港要走得順,必須更充分融入中國整體發展」。當港澳深度整合,就能對台灣起示範作用,解決兩岸問題。

該專欄用國家層面分析大灣區,形容「大灣區是參與全球競爭的國家隊」,將着眼全球競爭。相比起世界其他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在港口貨櫃吞吐量是其他三大灣區總和的4.5倍,經濟增速是兩倍以上。文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只要假以時日,便能成為世界上經濟總量最大的灣區,在未來亦能支撐及引領中國經濟。

藉優質生活圈增認同感

文章亦認為中央在大灣區看高港澳一線,提到香港有102次、澳門有90次,遠多於深圳及廣州。不過,文章認為香港比深圳走得慢,以往香港經濟是廣東全省的1.3倍,但現時深圳生產總值已超過香港,故強調:「香港要走得順,必須更充分融入中國整體發展」。文章更罕有將大灣區與兩岸問題結合,認為只要通過優質生活圈,港澳居民可以在廣東落地生根,便能增加中國認同感,此舉將對台灣起示範作用,解決兩岸問題。

■記者黎仕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