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05/18157184
黃菁葒最初辦跨境保母車,只為接送兒子上學。王子俊攝
【本
報訊】雙非學童大軍攻陷香港,港人怨聲載道,卻為部份人帶來滾滾財源,有教師不惜放下教鞭,轉行做跨境保母車生意,並充當中介人安排收生不足的學校北上招
生,短短五年間建立起年賺2,000萬元的保母車王國。惟也有跨境保母車老闆直言,擔心港人對內地人不滿升溫,出街時會被人掟雞蛋洩憤。
記者:李雅雯
曾
任教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黃菁葒,05年舉家移居深圳,兒子07年回港讀幼稚園,母子二人每日疲於穿梭深港口岸。其子同校有30多名雙非學童,眾家長決定租
車自組保母車隊接載子女經福田口岸上學,沒料到大受其他有子女在北區就讀的雙非家長歡迎,生意越做越大,營運第二個月學生已達百人,「每日走深港關口七
轉,腳腫到鞋都除唔到」。
拉攏港校北上招生
黃
看準天水圍、東涌、屯門、大埔及元朗等學校收生不足,07年拉攏這些地區近30間幼稚園及小學到深圳招生,以鞏固雙非學童來源,更於2010年在南山及福
田「升呢」舉辦優質教育展,吸引幾千名雙非家長入場,「啲學校統一晒學生畀我做,方便我調整行車路線,慳番唔少油錢」。加上她為雙非童提供「點對點」一條
龍服務,由深圳家寓所到香港學校,業務不斷擴張,如今已有逾2,000名學童及過百名員工,每年生意額逾2,000萬元。
50多歲的禮姨
是跨境保母車「龍頭」之一,與另外兩間保母車公司壟斷羅湖口岸的保母車市場。去年三間公司一同大幅調升車費60%,調整後深港點對點直途車收費1,200
元,從羅湖往返學校700元,觸發逾百名雙非及單非父母遊行抗議。她解釋油費、校車牌保等經營成本上升,逼不得已加價。
禮姨每年生意額達1,600萬元,但港人與內地人矛盾日深,她坦言賺雙非錢提心吊膽,「我係最早帶雙非童落嚟香港,𠵱家見到香港人咁憎內地人,我會唔會俾人掟雞蛋㗎?」
原是上水校車司機的禮姨,99年自立門戶,由最初一架僅接載七名跨境學童的保母車,發展至如今擁40架車的車隊。她仍記得99年拖着學童過關時,曾有中年港男向她「求助」,「佢喊晒口話內地老婆走佬,帶個女返學影響佢搵食,搵到我就好啦」。
禮姨由校車司機變身跨境保母車隊老闆,每日接載過千雙非童來港上學。
蔡永發(黑衫者)經營跨境保母車成功令其公司轉虧為盈。
兼營港式教學中心
統計處資料顯示,98年至今有逾20萬雙非及逾10萬單非嬰在港出生,教育局估計,未來數年或有8.5萬名雙非童來港上學,以每名跨境學童平均每月車費1,000元計算,估計可為跨境保母車公司帶來近億元生意。
對於今年起零雙非,黃菁葒直指生意「唔憂做」,指現時是跨境保母車的黃金期,好景可持續到2015年。禮姨則將業務發展多元化,上月在深圳開辦港式教學中心,教學生彈琴、學英文,學生全是坐她校車的學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05/18157186
內地家長指教局大細超
【難返北區】
教育局承諾為今年被派到大埔小學升讀小一的北區學童,安排北區學位讓他們「回歸」,但跨境學童則不獲此安排。有子女將升小一的北區家長,質疑局方能否填滿所缺的1,400個學額;有幼兒班雙非家長則驚定先,要求教育局對所有學童一視同仁。
港媽促公佈詳情
參
加統一派位的上水和跨境學童中,半數、即約850人可能被派到大埔小學,粉嶺學童人數也超額。昨日多名受訪上水幼稚園高班港媽,對教局的原區保證有位政策
不太清楚,要求局方盡快公佈,霍太說:「仲差咁多個位,佢哋都冇講清楚啲位邊度嚟。」港媽容女士則稍為安心,「雙非(學童)既然嚟得香港讀書,坐多兩個站
去大埔都唔拘啦」。
另一高班港媽劉太表示,月花數百元聘專人教兒子學英語,以應付叩門面試,「擔心要去大埔㗎,屋企仲有個細B,點帶佢去返學」。
雙非家長黃先生的兒子讀幼兒班,已擔心他日後要到大埔升小一,認為當局不助跨境學童返回北區,很不公平,「佢係香港人,政府都要尊重」,但他稱會無奈接受,「畢竟我哋呢幾年對香港影響好大,雙非霸咗學位,可以體諒北區家長不滿」。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05/18157187
跨境車津耗2,000萬公帑
【增幅驚人】
雙非及單非童湧港讀書人數年年上升,令政府批出的車船津貼亦大幅提高。保安局資料顯示,去年有逾1.6萬名學童來港,升幅兩成七;但跨境學童去年獲政府批出的車船津貼總額有近2,000萬元,升幅近六成,比人數增長更大。
兩口岸被逼爆
學
生資助辦事處資料顯示,2011年有2,441宗跨境學童,成功獲批車船津貼1,220萬元;2012年則有3,337宗跨境學童,獲津貼1,940萬
元,平均每名跨境學童一年獲得5,813元車船津貼。以一年上學10個月計算,換言之每名雙非及單非學童每月獲得581元,而本地學童去年平均每月獲得車
船津貼僅182元,雙非及單非學童每月的車船津貼,是本地學童的3倍有多。
跨境學童每日經羅湖、落馬洲、皇崗、文錦渡、沙頭角及深圳灣六
個口岸來港上學。人車爆滿的羅湖口岸去年起限發學童禁區許可證2,600張,禮姨的生意首當其衝,「我有幾多車都冇用,我舊年因為分唔夠羅湖禁區紙,流失
咗100名學童」。落馬洲口岸則限發5,200張禁區許可證。
至於人流未飽和的皇崗、文錦渡、沙頭角及深圳灣四個口岸,不設限額,跨境學童過關毋須申請禁區許可證,但他們如要乘坐跨境保母車,需乘坐經保安局批出特別配額的跨境校巴。2012至13年度政府共批出110個跨境校巴配額,接載學童由2,600人增至4,400人。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05/18157188
雙非搶位下一站:沙田
【瞄準名校】
雙非生意多到「唔憂做」的黃菁葒指,不少雙非父母均是居於深圳的內地中產,對學校要求也越來越高,隨着北區學額爆滿,預料雙非大軍下一站會殺入沙田。
中產雙非多番打探
黃菁葒形容,她所認識的雙非童父母都是中產以上的有錢人,有見識及有學識。隨着北區的幼稚園及小學學位爆滿,她指雙非家長已開始轉移目標,尋找其他區的學位,「雙非父母都識嘢,知道沙田、九龍塘多名校,識得向我打探呢啲地區嘅名校」。
她
指,雙非童要在九龍塘名校區爭學位不易,因該區下學年的小學學位也不足,所以仍未嚴重飽和的沙田區學校,預期將成為雙非學童「揮軍南下」的新目標,「總之
未有跨境學生到嘅校區,仲有學位爭」。相反屬於大嶼山校網的東涌,雖然小學及幼稚園仍有不少剩餘學額,但黃菁葒坦言已不打算再繼續開發,「我𠵱家仲做緊
東涌一間幼稚園,都係收生不足,校長聯絡我幫手北上招生。但其他學校未必會再搞。」她解釋因東涌路程太遠,成本高不化算。
原本經營公司包車生意的蔡永發,因建築業及工廠式微,07年轉營做跨境保母車生意,成功將公司起死回生,現時每年生意額有近千萬元,今年初他更收購了內地一間擁有中港車牌的運輸公司,令其保母車隊可接送學童由內地的家直達本港學校。
老闆指孤寒兼奄尖
不
過,他指雙非父母孤寒奄尖,「雙非好惡做,聖誕、新年學校多假期,佢哋要搭一日計一日車費,又要求保母車直達屋企門口,集合喺屋苑一個站都唔肯」。他說保
母車公司要兼職保母,部份雙非父母不易聯絡得上,學校若有特別活動,或更改返學、放學時間,老師會致電保母車公司,由他們轉介訊息給雙非父母。訪問期間,
蔡永發便一小時內收三間學校來電,非常忙碌。他相信未來客源是移居內地的港人子女,「內地生活費平啲,好多香港年輕人返內地生活」。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