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16/20392230?_ga=2.154977272.1922914535.1524967068-1990345830.1477720094
奪命珠峯 與妻闖5,300米尼泊爾大本營
IT男高山症亡
死者林冠華與妻子常結伴出遊,fb更上載不少與妻同遊的合照。
【本報訊】被視為終極旅遊挑戰的「世界第三極」珠穆朗瑪峯,不幸有港人喪命。一名理工大學圖書館IT技術員,多年來征服不少巍峨險峯,本月初與妻子結伴赴尼泊爾海拔5,364米的珠峯大本營,感受珠峯之美,然而在徒步爬升期間,疑出現「高山症腦水腫(HACE)」反應,最終不治。去年曾登上珠峯之巔的港人吳俊霆指,登往大本營之路並不崎嶇,沿途又有補給,惟出現高山反應後切忌睡覺,一旦昏迷便會急轉直下。
記者:莫家文
不幸命喪珠峯的港人林冠華(47歲),洋名Christopher,理大發言人證實死者擔任圖書館技術員,校方對其逝世深感惋惜和哀痛,已派人聯絡其家人,提供所需協助,亦衷心希望林的家人能夠節哀。
一行10人參加體驗團
據了解,林是一名資深攀山教練,與妻子有共同喜好,經常出國挑戰高山峻嶺,本月6日,夫婦在一名專業攀山教練帶領下,一行10人參加「體驗登山團」前赴尼泊爾珠峯大本營。
按照原定計劃,整個旅程來回往來約14天,先乘飛機前往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再轉機往海拔2,860米的盧卡拉(Lukla),然後徒步沿途經海拔3,440米南崎巴札(Namche
Bazar)、海拔3,780米的昆瓊(Khumjung)、海拔4,410米的丁伯崎(Dingboche),最終大約於行程的第8天,即本月13日抵達海拔5,364米的珠峯大本營,然後再逐步下山回程。
林一直沒有異樣,先後在香港機場、盧卡拉及山上住宿酒店與團友合照留念,消息稱眾人在到達珠峯大本營(EBC)前不遠處,林突然不適,並懷疑患上「高山症腦水腫(HACE)」,直至本周一下午約4時許,其妻子Cynthia頭像突然上載全黑照,並留言指丈夫「去咗」,當時在港好友一時間不明所以,誤以為Christopher因事落了山,後來再查問其妻,獲悉他因高山症不治,紛紛留言「R.I.P.」及「take
care」鼓勵Cynthia振作。
據悉仍身在尼泊爾、協助處理後事的教練Sam,已透過WhatsApp向好友交代,稱「現在要處理很多問題,我們的好友走了,(死者太太)好堅強,請大家放心,現在希望事情可順利處理,感謝大家有心。」
林冠華夫婦出發往尼泊爾前留影。
登峯者:勿躺下睡覺
曾帶領兩名完成器官移植手術的康復病人,成功挑戰珠峯大本營的物理治療師吳俊霆(Elton)指,由盧卡拉步行往大本營沿途有補給及食宿,每日爬升至少500米,路途不算艱辛,不過他指隨團嚮導始終並非專業醫護人員,若出現高山症反應,最好保持清醒,不宜躺下睡覺,否則出現急性腦水腫或肺水腫,會陷入昏迷而不自覺,若情況惡化至不得不休息,同伴應每半小時拍醒叫醒,並及早下山診治。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16/20392254
兼任攀登教練 夫妻愛同遊探險
林冠華在到達珠峯大本營前出事。
【本報訊】在尼泊爾步行往珠峯期間不幸喪命的林冠華(47歲),朋友都暱稱他叫「叮叮粥」,在朋友及妻子眼中,他是好兄弟及好丈夫,既熱心幫助同行登山者克服困難,願意犧牲自己背負更多行裝以備不時之需,fb更上載不少與妻同遊的合照,恩愛之情羡煞旁人。然而夫妻今次珠峯之旅「二人行,一人返」,親朋好友均擔心其妻情況,希望能夠適時伸出援手。
好友讚熱心助人
夫婦去年2月到重慶喀斯特地形洞穴探險。
據死者好友陸先生透露,林洋名Christopher,在理大圖書館負責IT工作,亦是攀登教練,喜愛行山、潛水等戶外活動,並因此邂逅妻子Cynthia。兩人並無兒女,閒時結伴到海外攀山涉水,其個人fb亦有上載夫妻去年2月挑戰重慶喀斯特地形洞穴探險的合照,猶如神鵰俠侶般合拍。
本身是攀登教練的陸先生早年因受林教導山藝知識而相識,兩人亦師亦友,經常相約行山,形容Christopher體能不俗,而且做事小心謹慎,行山前必作詳細計劃,絕不冒進。
他指Christopher熱心助人,從不計較孭着額外的登山食物和器材,只為同伴省減行裝重量,亦會為同行的行山好友煮食,是眾人好嚮導兼好朋友。
陸稱,兩人年前曾一同登上台灣雪山,原約定一年行山一次,今年因珠峯之行而暫緩,大家曾口頭約定明年再去,可是Christopher卻在珠峯不幸去世,明年登山之約,永遠無法實現,陸遂在fb留言感嘆:「好兄弟走了!生命好無常,也沒有什麼可控制!只願思念一起走過的大山,一起教過的班,一起潛過的海!要相信天家會再見!」他希望其妻子節哀順變。
■記者陳志偉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16/20392202
大本營變旅行團景點
逾半人出現高山症「去一次就夠」
死者(左三)與妻子(左二)與團員在尼泊爾合照。
【奪命珠峯】
【本報訊】被喻為世界第三極的珠穆朗瑪峯不單是專業攀山者的終極目標,同時亦是很多愛好旅遊人士的夢想,但要完成夢想,對於一般人談何容易。因此,不少人退而求其次以海拔5,000多米的珠峯大本營為目標,近年本港已有旅行社辦團前往,但主要都是以相對容易去的西藏北坡為主。有曾跟團前往的旅客指,超過一半團友都出現輕微高山症,坦言「去一次便夠了」。
記者:潘婉玲
30多歲的馮小姐是潛水發燒友,上個月偕兩名友人報團參與西藏9天團,團費近18,000元,懷着「人生總需登上珠峯一次」的心情,滿懷期待出發。
馮小姐自言一向作風大膽,惟自知高山症可致命,因此最終決定跟團較安全,「屋企人話危險,叫我唔好去」。因此馮小姐出發首兩天,內心都忐忑不安。
旅行團先抵達成都,第二天再乘內陸機到拉薩,由於當地已達海拔3,000多米,下海能游的馮小姐,上山卻舉步維艱,更開始出現高山症,「頭痛、嘔,有團友要打吊針!」
馮小姐指出,一團20多人於幾天行程中陸續出現高山症,幸好有隨團醫生照料及經常提醒他們,「醫生話頭痛可以好大件事,唔舒服一定要講」。幸好導遊派發的氧氣樽成功紓緩高山症症狀。
行程第6天為前往大本營前一晚,旅行團安排先於海拔4,300米的酒店住宿,讓團友適應高地環境,凌晨4時便乘車出發往珠峯大本營,3小時後抵達目的地,馮小姐坦言:「好開心,但又唔敢太興奮,怕喘氣。」整個旅程,吸光了4瓶氧氣,同行友人卻安然無恙,「可能因為我鍾意運動,聽人講話咁會易啲有(高山症)。」馮小姐指心願雖然達成,「到達我人生最高點」,但她坦言害怕沿途頭痛、嘔吐及食不下嚥,因此不會再考慮重遊此地。
報團毋須健康證明
亦有攀山高手選擇從尼泊爾出發,目標是位於海拔5,364米的尼泊爾珠峯大本營,攀山者需於尼泊爾北部、首都加德滿都東北方的魯卡拉(Lukla)出發,到達當地後再聘請嚮導及聘請挑夫代揹行李,減輕負擔,每天花費千多元。高山晚間氣溫跌至0℃或以下,雨季則有山洪暴發危險,且而山上旅館多是簡陋木屋,住宿環境欠佳。
永安及康泰旅行社都有開辦往西藏珠峯大本營的旅行團,行程9日,團費近2萬元,兩間旅行社的行程雷同,首天由香港出發往成都,再轉乘內陸機往拉薩。
永安發言人指,往珠峯大本營的旅行團都會安排隨團醫生,萬一團友出現高山症,可馬上治療。顧客於報團時,職員亦會提醒有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等人士不適宜參加,但公司不會要求團友提供健康證明。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16/20392206
運動健兒較易中招
蕭粵中
【本報訊】有港人在尼泊爾步行前往珠峯大本營途中,疑因出現高山症的嚴重併發症「高山症腦水腫(HACE)」死亡。高山症又名高地綜合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是人體身處高海拔狀態時,由於氧氣濃度降低而出現急性病理變化,通常會在身處海拔2,400米以上出現。嚴重高山症可發展成肺水腫和腦水腫。
藏藥紅景天效用成疑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解釋,輕微高山症徵狀大致為頭暈、頭痛、失眠、沒胃口等,一般只是只是暫時性,待身體適應後便會消失,嚴重可發展成肺水腫和腦水腫。肺水腫即肺部擴張,導致猶如遇溺的效果,令患者無法呼吸,導致死亡,徵狀為嚴重氣喘及喘血。而腦水腫則因為腦部血管擴張,導致腦壓上升,腦壓過高會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蕭粵中提醒,當患者昏迷時,情況已相當嚴重,搶救或已太遲。因此若出現嚴重氣喘、無法行直線及嚴重頭痛等徵狀,便需馬上落山。蕭提醒,任何人到高地,步伐亦應放緩,每天的上行高度亦不超過500米,讓身體慢慢適應。
蕭粵中強調,患高血壓、心臟病、長期咳嗽、哮喘等患者不適宜到高原地方,而運動健兒較容易出現高山反應,因其需要較常人更多的氧氣,到達高地後難以適應,亦因為健兒步速較快,
坊間流傳某些藥物可預防高山症,例如藏藥紅景天,指其可益氣活血,而美洲土著則流行服用古柯葉,惟臨床效用成疑。
蕭指西藥乙醯唑胺(Acetazolamide)可紓緩高山症徵狀,此藥物用於治療青光眼,可令呼吸加快,其他治療方法包括按醫生處方服用類固醇或使用壓力艙。
■記者潘婉玲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16/20392211
南坡成攀山者朝聖地
珠峯南坡大本營位於尼泊爾,須徒步攀登。互聯網
【本報訊】要挑戰世界之巔珠峯,有兩個大本營作起步,分別為於南北坡兩邊。前者由尼泊爾出發,須徒步攀登,往返要10多天,體力需求較高;後者由西藏拉薩出發,大部份路線可以乘車前往。當中南坡營地被視為經典路線,電影及紀錄片均有取景,成為攀山好手的熱門朝聖地。
資深登山人士表示,單從登山方法便可分辨南北兩坡珠峯大本營。他指,要到南坡大本營須先抵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後,再轉機往盧卡拉,從海拔2,860米開始徒步登山,每日爬升數百米至千多米,逐步攀上海拔5,364米的大本營,去程大約要7至8天,回程大約5至6天。一般5月春轉夏及10月秋轉冬的天氣最為適宜,吸引大批登山愛好者前往。
北坡大部份路程可乘車
該資深登山人士指,北坡大本營由西藏拉薩出發,先後乘車經過日喀則、加措拉山口、協格爾鎮及絨布寺等地點,終抵達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步行數百米便可拍照留念。通常旅遊團會取道該路線,沿途風光明媚,去程大約5日,回程只要1至2日,體力消耗不高,但仍須留意高山反應。
■記者莫家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16/20392225
教練:現病徵應撤退
資深攀登教練梁念豪(右)十多年前曾在海拔5,800米高的西藏啟子峰攙扶一名疑高山症發作暈倒的攀山者(中)下山。受訪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專業登山者亦經常會遇險,去年4月曾帶領兩名完成器官移植手術的康復病人,成功挑戰珠穆朗瑪峯大本營的物理治療師吳俊霆(Elton)以及挑戰過世界不同險峯的資深攀登教練梁念豪,均要面對有人出現嚴重高山症的準備,認為第一時間應及時召援,盡快落山減低海拔高度,才是治療上策。
資深攀登教練梁念豪稱,過去十多年間先後4次在青海攀登高山時,拯救過3男1女共4名高山症病者,當中2012年青海沱沱河最為接近死神。該處海拔約4,700米,當時他及朋友同行,一名約30歲女同伴晚上已顯得悶悶不樂,反應遲緩,翌日更不肯開房門外出,聲線迷糊,結果他和朋友察覺情況危急,撞門強行入房,發現該名女同伴陷昏迷,更一度失禁。
登頂港人自𢹂藥物
事發後他們立即驅車約8小時,將女同伴送到數百公里外的格爾木市醫院搶救,接受高壓艙及吸氧氣等治療,女方昏迷了6天,檢查顯示她腦部出現白點,懷疑出現高山症腦水腫症狀,幸最終成功救回一命。
自此,他每次帶團攀高難度山峯時都會帶備血氧機,在高海拔地方早晚為每名隊員量心跳及血液含氧量,若發現心跳速度太高或是血氧量太低,又或是隊員出現神志不清及作嘔一類異常病徵,即可能出現高山症,便會立即撤退至低海拔地方。
本身是物理治療師的吳俊霆,指每人對高山症反應不一,部份會出現急性腦水腫或肺水腫等嚴重症狀,故他出發往珠峯大本營時前帶備紓緩高山症的Diamox以及治療腦水腫的類固醇藥物,亦會租用衞星電話以備隨時電召直升機救援,因直升機可於半小時內到達,再需半小時便可送往醫院及時治療。
■記者莫家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516/20392245
歷來奪282命 逾半為遊客
2015年4月,珠峯雪崩席捲大本營,救援人員到場搶救傷者。
【本報訊】珠穆朗瑪峯吸引世界各地的攀山愛好者慕名挑戰,然而惡劣天氣再加上隨時發生雪崩地震,歷年來已有近300人命喪山中,當中不少為背負行裝及領路的雪巴人(Sherpa)。
尼泊爾政府為保護雪巴人及登山客安全,去年底通過修例禁止殘疾人士上山,亦要求所有登山者必須有嚮導陪同方可登峯,另外,政府更引入體檢制及考慮為年齡進一步設限,希望減低死傷數目。
自1953年5月,新西蘭探險家首次登上珠峯後,至今已有超過4,000人成功登頂,而攀登人數亦於去年創下歷史紀錄,但悲劇也相應增加。自1920年有紀錄以來至前年6月,因攀登珠峯而死亡的人數達282人,當中168人為外地遊客,114人為當地嚮導,死者當中有70人是在下山期間遇難。大部份死者的遺體仍在山上,死亡原因主要是墮崖、雪崩和高山症。
雪巴人散居喜馬拉雅山脈,尼泊爾、中國、印度和不丹等國均有,因盡責、刻苦、攀山技術高超,經常獲聘為攀登珠峯的專職嚮導,惟珠峯山勢崎嶇,天氣變化甚大,不少雪巴人亦命喪山上。
■記者莫家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