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窮人升大學機會少2/3 無錢無前途 學者促政府支援弱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01/1815314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 報訊】香港貧富懸殊嚴重,窮學生升大學變得越來越難。教育學院一項調查發現,窮學生較富學生更難讀大學,學者比較1991年及2011年的人口普查數字, 發現現時「貧窮線下家庭、住公屋及新移民」等年輕人,升大學機會不及「富有家庭、住私樓及本地生」的三分之一。學者指專上教育已出現兩極化,要求政府及早 支援弱勢青年。
記者:彭美芳 歐陽子瑩 倪清江

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系主任周基利,昨日發表「本港大學教育機會公平性問題研 究」,研究員向政府統計處購買數據,在1991年及2011年的19至20歲人口中,每一千人取得其中5%為對象進行分析,1991年共有6,481人, 而2011年有7,913人。調查發現在2011年入讀大學比例是19.3%,較20年前5.6%為多。不過,窮學生和富學生入讀大學的機會有天淵之別, 住戶收入在貧窮線以下的學生,1991年仍有8%可升大學,富學生則有9.3%。但到2011年,窮學生升大學比例只微升至13%,富學生入大學比例則大 幅增長至佔接近五成,是窮學生入學比例的3.7倍。

調查又發現,住在自置私樓的青少年,入大學機會較住公屋的青少年高,91年住公屋青少 年入大學機會是4.2%,到2011年升至9.6%;住在自置私樓的青少年,91年升大學率是8.8%,2011年升大學率升至31.9%,反映越有能力 買樓的家庭,其子女升大學機會越高。

基層要靠統一派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周 基利指,現時本港學童輸在起跑線上的問題出現兩極化,近年小學推行世襲制,名校校友霸佔學位,而中學推行直資制度十多年來,名校都紛紛轉為直資,收取巨額 學費變相提高入學門檻。他又歸咎近八成副學士學額為自資課程,令很多年輕人要「孭學債」,阻礙他們升讀大學的機會。他建議政府及早在學前、小學支援基層學 生,令窮學生享同等入學權利。

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指:「入大學難,基層學生唔使諗」,建議政府把三年幼稚園免費教育換作增加資助大學學額更實際。九龍城區有多間名校轉直資,該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陳鳳雯批評,做法違背有教無類及造成標籤效應,「有錢人有優先條件讀名校,基層只能靠統一派位。」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01/18153148

名校紛轉直資 學費昂貴
【門檻太高】
英中一直是大學生搖籃,但三分一傳統名校已轉為自行收生的直資中學,官校、津中的中一自行派位學額提高至三成,學校取錄標準往往要文武雙全,欠缺家庭財力培育的清貧學生,往往不符要求而被拒於門外。

佔英中五分一的22所傳統名校,7間已轉為收費高昂的直資中學,每年學費由1.7萬至5.2萬元不等。跑馬地聖保祿中學也擬轉直資。審計署年前揭發多所直資中學的助學金「滯銷」,可見清貧學生紛紛卻步,學校變成「貴族直資」。

擁八級鋼琴資格並不稀奇

直 資名校收生要求十分高,除了成績優異,也需有音樂技能,拔萃男書院前校長張灼祥曾指出,升中生擁有八級鋼琴資格並不稀奇,只是一般條件。要清貧家庭花錢培 育子女,根本是天方夜譚,報名時早被篩走。多數直資名校都是一條龍,要入中學必須先入附屬小學,小一收生一樣要求多才多藝,培育費用非富裕家庭可負擔。 官、津中學的中一自行派位取錄條件與直資不相伯仲,也因此英中成了富裕學童專利。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也指出,教育改革要求學生要有課外學習經歷, 「好似遊學團、音樂、舞蹈,都係好貴,清貧學生好不利,小學已決定入大學機會。」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01/18153149

富孩子配套佳
增讀大學機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家境富裕的Michael,學習配套十分完善。謝榮耀攝

【特稿】
家庭背景對學生升大學有多大影響?有中學校長認為中產家庭的孩子確有更多選擇;基層學生則證明只要努力也可做醫生。

貧童只能到內地交流
廠 商會中學校長麥耀光有一子一女,女兒在加拿大讀大學。他說有為子女買教育基金,正讀中學的兒子Michael即使無法在港升大學,也可安排他到加拿大。麥 耀光認同中產家庭確可為子女安排更多出路或發揮所長。他以廠商會中學為例,較多基層學生,即使學生的交流團,也只能到內地或澳門,屬人有我有的增長見聞形 式,與中產家庭可負擔的深度交流團有別。

中大醫學院教授余德新夫婦均是醫生,兩名女兒已入讀大學,其中拔萃女書院畢業的幼女,更是會考 10A狀元。余德新小時住深水埗,父親是文員,母親是家庭主婦,當了醫生三年才首次搭飛機。他指現時補習等輔助學習的工具更多,「父母有資源都會用盡方法 畀子女讀上去」,或因而左右貧富學童入大學的機會。但他認為金錢未必是主因,不同階層的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及要求,可能有更大影響,又認為如要拉近不同背景 學生入大學的距離,學校角色也很重要。

出身基層的協恩中學畢業生Mandy從未補習,憑一己努力升讀港大醫學院。她曾因經濟問題放棄學鋼琴,但認為不影響學習,相信貧童也可以升大學。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