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929/20510884
「未能撼動政權 但已感動人心」
有傘有聚
【傘運四周年】大批市民昨再次聚首連儂牆,於下午5時58分、即4年前警方施放催淚彈一刻,高舉黃傘默站3分鐘。易仰民攝
【本報訊】4年前你和我用手上僅有的雨傘抵抗警方的胡椒噴霧和催淚彈。昨日大批毋忘初衷的市民,再次聚首金鐘「連儂牆」下,向政權高呼:「我係香港人!我要真普選!」大會稱全日有3,000人參與。支持港獨的學生獨立聯盟代表亦上台發言,警方全程監視錄影。
記者:陳嘉裕 羅繼盛
昨天是2014年雨傘運動爆發4周年,「六一七民間約章」等多個團體昨在金鐘舉辦9.28集會,今年主題是「堅持雨傘精神 我哋係香港人」。
大會:3,000人參與
「六一七民間約章」召集人韓連山表示,集會由中午12時起計至晚上8時多人流有至少3,000人,反映香港人堅持雨傘精神。警方在集會開始前已佈防,在海富中心、政總天橋及中信大廈天橋都有警員設置至少兩部攝錄機,從高位拍攝集會現場。
接近下午5時58分、即2014年警方開始施放87枚催淚彈一刻,各政黨及團體代表在台上帶領全場合唱傘運歌曲《撐起雨傘》,主持毛孟靜高呼口號「撐起雨傘,毋忘初衷」,宣佈開始默站3分鐘,台下部份參加者高舉黃傘。其間大會播放警方施放催淚彈時的錄音聲帶,聲帶重演人群騷動、少女哭喊等觸動人心的場面。
警拍攝學獨聯發言
雨傘運動時的學生領袖、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發言指,民主運動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所以民主派更要將雨傘運動「講落去」,即使雨傘運動不算成功,「未能撼動政權,但曾經感動人心,令市民政治覺醒。雨傘運動係香港民主運動不能忽略嘅傳奇,香港民主運動光輝一頁」。
集會期間,一度有數名市民手持「香港獨立」和「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旗幟。學生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及發言人呂俊賢上台發言,指要讓國際知道中國對《中英聯合聲明》毀約,「畀全世界知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最後更高叫「香港獨立,以死相搏」口號,其間有警員拍攝兩人發言。大會主持韓連山在兩人發言後表示,「就算我哋唔同意港獨,都要捍衞香港人結社自由同言論自由」。陳家駒向記者表示,暫時未見港府和警方對他們有所行動,可能與國際關注有關。
有內地人專程來港參加今次集會,自稱「大陸阿姨」的廣州市民表示,正因自己在內地受難受苦,所以更嚮往自由民主,希望香港自由民主可以影響內地。
4年前見證着警隊發射催淚彈一刻的市民郭先生與朋友準備1,000個紙雨傘,派發予參加集會的市民,鼓勵參加者與紙傘合照後上傳至不同社交網絡,「提醒返雨傘運動仍然喺度,仍然有班人堅持」。
傘後組織「維修香港」在集會現場派發有關沙中綫工程沉降問題的單張和貼紙,成員鍾小姐指,組織在傘運後有繼續落區,除了幫助市民維修電器和家具外,亦向廣大市民傳達真普選訊息。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929/20510892
內地生看「傷疤」尋真相
香港眾志以傘運抗爭者「傷疤」作展覽主題。王子俊攝
【本報訊】4年過去,傘運種種記憶對不少曾參與的港人來說都是難以言喻的創傷。香港眾志卻偏要「自揭傷疤」,一連3天展出抗爭者在那79天留下的點滴,讓傷疤再次連結彼此匯成力量。香港眾志早前在facebook募集港人在傘運期間,在社交媒體發佈過有關傘運的帖子和相片,作為傘運4周年展覽「自揭傷疤」的展品。
展覽吸引到內地學生來了解傘運。在浸大讀碩士的內地生陳小姐(化名)在傘運時透過內地媒體接觸相關資訊,昨日她一人前來,對其中一篇諷刺有關傘運新聞歪曲事實的帖文印象深刻:「很多時候內地和香港的新聞都不客觀,很難看到全貌,所以要看更多,才能知道真實。」
眾志盼展覽重新啟發港人
眾志主席林朗彥希望藉展覽讓現時甚有無力感的港人重新得到啟發和力量,「面對傘後嘅創傷,最差嘅處理方法就係迴避佢。姑勿論你係咪曾經抱有希望、到最後失望,你𠵱家肯再直接面對佢,都係踏出咗新一步,可能會對傘運有新嘅看法」。現年18歲、就讀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一年級的眾志成員馬活言認為,港人不需因傘運目標落空而灰心:「唔可以期望一個運動即刻帶來改變,而係唔同運動一步步拉近同目標嘅距離。可能今日睇到傘運係失敗,但假如有一日香港有民主,我相信到時香港人回望傘運,都會記得有呢班人曾為香港付出過。」
■記者陳芷昕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929/20510900
陳健民:不會被官司摧毀信念
陳健民
【本報訊】4年前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牧師揭開佔領運動序幕;11月19日3人與其餘佔中六子便要面對訴訟。聲言對發起佔領運動無怨無悔的陳健民指會積極面對官司,毋忘愛與和平的信念:「唔會俾呢啲法律控訴摧毀,變到好沮喪或好憤怒。」
陳健民指出,佔領運動幾乎是他站在前線、政治參與的最後一役,如今則休養生息、以沉澱的態度思考問題,並想多花時間陪伴家人,故寧退居幕後,與其他人成立守護公義基金,為面對政權打壓的人士籌募經費打官司。
陳健民透露,74歲的朱耀明牧師在佔領運動後健康轉差,腸部出現問題,不斷出入醫院,故缺席昨日的傘運4周年紀念活動。
指本土思潮證青年未死心
港獨、本土思潮近年冒起,陳認為要了解年輕人想法,因為當上一代已走盡對話之路、發起公民抗命運動,年輕人更有感在一國兩制下難以爭取民主,覺得香港要有主權、要獨立才有民主的希望,雖然其他人覺得是天真、幻想,但反映年輕人對追求民主未死心。
陳健民指,爭取民主從來非短時間可以做到,最重要是社會有爭取民主的意志,並有更多組織加入。他承認在習近平集大權式的管治下,香港短時間難有民主,「但最重要係我哋自己唔好懷憂喪志,失去信心」。
■記者姚國雄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929/20510712
輔警淪為階下囚
楊逸朗初心未變
燈蛾甘願續撲火
楊逸朗指入獄16個月後重獲自由,發現不少戰友已淡出社運,香港人亦似已不再關心如何爭取民主。周智堅攝
【傘運四周年】
從執法者變成抗爭者,由天之驕子變階下之囚,4年前一場雨傘運動,改變了楊逸朗(Joe)的人生軌迹。將屆25歲的他兩個月前重獲自由,驚覺在打壓下,昔日戰友已淡出社運前線,賭上性命守護的城市亦日漸失去光芒。在這最壞時刻,小伙子目光依舊清澈,堅持當日走上街頭的初心,甘願做撲火燈蛾,盼以熱誠再次激勵同路人,「因為我相信每一個喺雨傘裏面經歷感動嘅人,佢哋唔會咁容易忘記呢個感覺」。
記者:佘錦洪
傘運初期特首辦外一張與警員握手的合照,令Joe成了黃藍陣營公敵。他日前應記者邀請重返現場,憶述當日代表一眾留守者與警方交涉退場,「當時剩返好少人,如果我哋再留喺呢度會越嚟越危險」,快門一響,「佔中輔警」名號隨相片流傳網絡,他亦從此「兩面不是人」,「個決定我依然覺得係啱嘅,可能個錯誤係未必要握手,亦都未必要由我去出面囉」。
「我同一班青年叫做保護啦,希望唔畀警察拉走黃之鋒佢哋,捱過一晚,居然就佔領咗政總外圍道路啦。」
傘運初期在特首辦外一張與警員握手的合照,令Joe成了黃藍陣營公敵。
資料圖片
2014年9月26日晚上,雙學帶頭衝進公民廣場,為佔領運動揭開序幕。再次立足添美道,Joe以參與者身份再度講述事件,「我同一班青年叫做保護啦,希望唔畀警察拉走黃之鋒佢哋,捱過一晚,居然就佔領咗政總外圍道路啦」。終於早上人頭湧湧,市民從四方八面趕到,「嗰陣時我好記得,我有用手機影低朝早黎明,好似香港有希望」。
對破曉的盼望,僅持續了兩個月。11月30日晚上,雙學發起最後的升級行動。Joe穿起全副裝備,守在衝突前線,眼前一幕卻令他頓感「怒其不爭」,「好多戴晒裝備示威者,佢哋企喺後面向前面嗌『衝呀衝呀,仲等乜嘢』」,混亂中Joe被防暴警察扯出陣列,按在地上拳打腳踢,「我不停嗌不停嗌,點解冇人去呼應我嘅呢?原來係其他人都走晒」。
傘運在無力掙扎後慘淡收場,但Joe未有氣餒,「喺我眼中只會睇住一啲肯堅持、肯去繼續做實事嘅戰友,只要一日有呢班戰友,我都會堅持」,學運、社運處處都可見他的身影,直到鋃鐺入獄之前。
2015年底立法會外垃圾桶起火並爆炸,有份參加當日反網絡23條集會的Joe被裁定串謀縱火罪成,判監兩年。他指當日集會人數稀少,其間發生混亂兼響起火警鐘,集會者四散,「返屋企睇到有個垃圾桶着火兼爆炸」,幾日後就有警察上門拘捕,「好似一場噩夢,一場唔真實嘅夢」。
獄中年半,外間早已變天,連番政治檢控,重挫搖搖欲墜的激進社運圈子,「當我一啲朋友嚟探我嘅時候,我不停問出面點啊,佢哋都講唔出啲咩,『都係咁囉,好靜囉』」。好不容易重獲自由,他發現所有人已被現實磨平銳氣。
Joe希望以自己為橋樑,重新凝聚戰友,「我哋有幾耐冇坐低落嚟去傾偈、去關心大家、去真正討論返香港社會點樣發展呢……透過一啲聚會、傾偈,可以知道原來你哋都願意出嚟,你哋依然喺呢度,依然喺香港」。政權兇猛,明知不敵,飛蛾依然會撲火,「我係咪好似飛蛾咁戇居呢?但係我覺得呢個就係我」。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929/20510715
被囚16月 出獄怕自由
2017年3月串謀縱火罪成,楊逸朗(右)被判入獄。
第一眼見到Joe,除了一身更加結實的肌肉外,16個月的牢獄生涯,未有為Joe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靦腆而自信的笑容,緩慢卻肯定的語調,依然乾淨又簡單。他去年被裁定串謀縱火罪成判監兩年,因行為良好扣減8個月刑期後,兩個月前刑滿出獄。
「好似太大啦個環境,好似太自由啦,呢個念頭係好恐怖嘅,係一種好可怕嘅扭曲嚟。」
Joe憶述在監獄內受到「特別待遇」,如服刑第1日已獲高級長官單對單召見,平日搜身要求特別嚴格,閉路電視更有人全程監控,「一啲行為好似喺工場健身咁,其他囚犯其實都有做,佢哋睇到就會叫囚友傳話畀我,話『喂唔好再做啦,因為CCTV睇到啊』,畀我感覺就好似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變相連累整個工場都受人注視,「啲囚友就覺得我好麻煩,即使我想低調呢,都唔可以低調」。
按法例要求,提早獲釋的釋囚要守不多於扣減刑期的監管令,定時報到及受監察,確保不再犯罪。Joe引述其他囚友指,一般監管令約等同扣減刑期一半,他卻要守7個月,「個比例好長,感覺係想攞到盡」,但明白自己「喺人哋手上」只能服從。現時他按要求覓得一份兼職,日間工作,晚上做運動然後休息,生活似逐步回到正軌,惟獨一事未能習慣。
從每日被人規管,到重新決定自己每一步,Joe稱出獄後竟對自由感到害怕,甚至會避開人多的鬧市,「好似太大啦個環境,好似太自由啦,呢個念頭係好恐怖嘅,係一種好可怕嘅扭曲嚟」。一年半時間足以損害自由意志,「一啲長達6年至7年嘅政治犯,到時佢哋感受可能更加深」。
■記者佘錦洪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929/20510719
遮打自修室感受動人時刻
女生棄文學讀社工
何嘉柔認為若可以帶來改變,即使要面對牢獄之苦亦是值得。
李家皓攝
何嘉柔還在讀中四那年,是在龍和道站得最前的女生之一。4年後的今天,她已是社工系大專生,走進社區創辦地區組織,全因那段在遮打自修室守望相助的動人時光,她初次感受到何謂獅子山精神,「原來香港係咁靚」。傘後她加入學民、為梁天琦助選、再入眾志,見盡政權瘋狂打壓,仍堅持站在政治風眼,只因忘不了被警棍毆打、戰友身陷囹圄的憤怒。若面對牢獄的是自己,小妮子坦言會怕,但更怕社會的冷漠善忘,若可以帶來改變,「我願意(坐監),只要係值得嘅」。
「我扶住個老人家,佢行得慢,警察就打落個老人家度,伯伯好驚,你打我唔緊要,但老人家都可以一棍毆落去。」
遮打自修室那種溫暖,何嘉柔至今難忘。
資料圖片
與不少中學生一樣,4年前的何嘉柔對時局並不關心,「有聽過吓罷課,但唔了解真普選」,直至9月28日看電視直播警察以催淚彈驅散市民,「好震撼,血淋淋見到好多衝擊,細個只會見到隔籬國家示威係咁,但竟然香港警察可以拎起嘢打人」。翌日她與同學在學校發起罷課,放學首次到金鐘佔領區,通宵留守,從此成為金鐘常客。
回想那79日,何嘉柔最難忘遮打自修室那種陌生的溫情,「自己溫緊書,會有人問係咪有題目唔識、會教我,夜晚有人會送飯嚟,每個細節都令我覺得原來香港係咁靚」。她後來與朋友創立「沙田一隅」,透過辦社區報、呼籲街坊幫襯瀕臨結業老店、反對插針樓等,令社區不再冷漠。
傘運溫情觸動她走入社區,對政權的憤怒更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4年前的11月,雙學呼籲佔領人士包圍政總,她和抗爭者欲佔領龍和道,但築成的人鏈瞬即被警方擊潰,她腰間遭警棍打瘀,「我扶住個老人家,佢行得慢,警察就打落個老人家度,伯伯好驚,你打我唔緊要,但老人家都可以一棍毆落去,嗰下令我最嬲」。
原本打算修讀中文系的何嘉柔,傘後改讀社工系,加入學民思潮。2016年立法會新東補選時她曾替梁天琦助選,「嗰時對本土派有啲期望,覺得香港需要新氣象,亦都認同部份理念,例如多關注本土或港人利益」。
去年8月「雙學三子」被判入獄6至8個月當日,她毅然加入香港眾志,「見到佢哋坐監好嬲,嗰種打壓,底線不停降低,唔想畀人㩒住嚟打」。梁天琦被判入獄6年更令她憤怒,「有衝動想做更多嘢」。但她明白現時香港人的確很灰很累,「遊行人數越嚟越少,眾志成員完全入唔到閘,望住對自己黨嘅打壓都好似冇辦法反抗」。若要付上政治代價,20歲的何嘉柔坦言會有猶豫,「有諗過可以為理念付上幾大代價,可能會接受幾個月(坐監),如果要1年、6年,我都唔敢講我OK……但如果可以推動到一啲嘢,我願意做,只要係值得嘅」。
■記者鍾雅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