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1/20465123
升降機大王
周亦卿病逝
周亦卿
【本報訊】喜歡揸飛機、騎哈里電單車的其士集團創辦人周亦卿,終於休息下來,昨在家中病逝,享年82歲。乘着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靠代理日本東芝牌升降機及扶手電梯,他扶搖而上成為「升降機大王」,建立商業王國。這位低調富商憑勤力打拼、人脈手腕及天時地利,成就了獅子山下華資的典型奮鬥故事。
記者:陳月媚 劉美儀 朱志聰
本報昨收到消息,指周亦卿前晚在一眾親人、日裔太太宮川美智子陪伴下,於渣甸山大宅安詳離世,遺體昨被移送到香港殯儀館。
昨午2時許,本報記者抵達渣甸山大宅外,從大宅外望進去,可見約有10多位穿上素服、全部戴口罩的家屬在大宅上層,逐一步往地下層。各人神情哀傷,包括二女周蕙禮、幼子周維正、五女周蕙蕙及其藝人丈夫吳家樂,陪同母親美智子齊集大宅地下一層,目送周亦卿遺體被移上一輛白色貨van,周蕙禮亦穿上黃色保護衣物,與一親友陪伴父親遺體,前往香港殯儀館。
其士集團創辦人周亦卿前晚在家中離世,遺體昨送往殯儀館前,家人在門前肅立送別。梁繼光攝
周亦卿遺體送到殯儀館後,職員在停車場準備。
遺孀美智子目送周亦卿遺體移離大宅後,乘私家車外出。
二女兒周蕙禮(右)昨在殯儀館處理亡父後事。陳慧安攝
估計身家最少45億
大宅內的親友其後陸續離開,殿後是周亦卿太太美智子,由一位親友陪同乘坐一輛私家車離開大宅,美智子在車上略露疲態,一度閉目休息。吳家樂昨以短訊回應本報說:「謝謝關心,家人正在安排後事。」其士集團指周亦卿於7月19日安詳辭世,多謝各界關心。
1935年在寧波舟山出生的周亦卿,17歲由滬隻身赴港投靠姊姊,譜出戰後白手興家的典型勵志故事,高𥧌時期在港曾擁有3間上市公司,其後陸續私有化整合,現時其士系在港僅餘其士國際(025)維持上市地位,若單計周亦卿最新持股62.76%權益,其持股價值為22.7億元,而其渣甸山軒德蓀道9號大屋市值逾12億元,另外周亦卿名下有74間公司,當中9間屬擔保公司,持有大量工商舖及工廈。其中,石澳道20號屬較貴重豪宅物業,據知,大屋面積約5,268方呎,連同向政府租用部份戶外花園,估值市值逾10億元,周氏持有的石澳道20號多年來無人居住。按此,周氏身家起碼45億元。
周氏的商業王國及人生大事,均與日本結下不解緣,他本身能操流利日語,太太亦是日本人。1970年周創辦其士集團,初期代理東芝牌升降機及扶手電梯,繼而從事冷氣、建築工程及物業投資業務;80年代起,其士建築積極參與本港多項房屋及建設發展計劃,包括公屋重建、房委會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等,1984年,其士在聯交所掛牌上市。
「周生是一等一好人」
周亦卿與龔如心私交甚篤,並在龔的喪禮上致辭。
隨着個人通訊普及與消費能力提升,90年代初其士染指傳呼機業務,及後亦經營Pacific
Coffee,到2010年才賣給華潤集團。現時其士在港及海外仍有不少物業發展,去年擊退長實(1113)、英皇(163)、信置(083)等13個財團,奪得市建局大角嘴福澤街及利得街項目,今年新盤市場賣個滿堂紅的馬頭角津匯,乃其士與寶聲及市建局合作發展項目。
與其低調風相反,周亦卿因出身上海,加上待人謙厚溫和,與不少祖籍相同的滬幫政經界猛人私交甚篤,包括影視大亨邵逸夫、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前特首董建華;與已故華懋集團主席「小甜甜」龔如心及其夫王德輝相交近半個世紀,龔如心身故後周亦有份扶靈;後因朋友之義,2001年代龔持有安寧控股(128)超過8%股權,為了迴避全面收購而沒有向股東披露,在接近12年後被監管機構披露,最終遭證監會判罰。
與周亦卿交往逾廿年的銀行家形容,「周生是一等一好人」,跟城中名人富豪多是老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稱,與周雖算不上很熟,但他任教科大商學院時與對方見面較多,「周生非常關心朋友,尤其是後輩」。周亦卿愛揸飛機翱翔天際,事業乘着升降機起飛,正是香港經濟發展史一面寫照。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1/20465133
一子一女任其士董事
周亦卿女兒周蕙蕙與無綫藝員吳家樂於2006年結婚。
【本報訊】其士國際創辦人周亦卿與日裔妻子宮川美智子育有6女1子,其中4位較為活躍於商界,在其士中任董事的包括一子一女,現年44歲的周維正擁英國牛津大學工程碩士學位,於2015年由執董轉職至非執董,2001年與郭炳聯外甥女陳嘉泰結婚,兩人育有一子,其55歲姊周莉莉自2011年起至今出任公司執董。
第五女嫁藝員吳家樂
其士1988年宣佈將旗下其士商業系統分拆上市,後於1999年改名為其士科技,早年周維正對餐飲業有濃厚興趣,公司於2005年以2.05億購入太平洋咖啡(Pacific
Coffee),但數年後出售該業務。李光煜2011年買殼入主其士泛亞,後改名鼎億,周亦卿、周維正及周莉莉2011年辭任該公司董事會職務。
至於排行第5的女兒周蕙蕙,丈夫是無綫電視藝員吳家樂,兩人育有一名女兒及一對雙胞胎兒子。周亦卿另一女兒周蕙禮則於1995年已自立門戶,創辦建築公司WDA Group,為執業逾30年的建築師,專推廣「加建及改建」工程建築,同任藝穗會主席。
■記者余慕恩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1/20464971
樂善好施 捐億元惠教育
受日裔妻薰陶 推動東瀛文化
其士集團創辦人周亦卿樂善好施,1996年曾舉辦活動向小童贈送公仔。
【周亦卿逝世】
【本報訊】周亦卿生前樂善好施,特別支持教育發展,累計捐款逾一億元,港大和理大均有以其命名的大樓。與周亦卿相識近50年的其士集團非執董周明權說:「佢對社會貢獻非常大,你睇吓佢貢獻畀教育嘅比例非常高。」
記者:李思潁
周亦卿生前捐助香港及內地多間大學,如2015年捐1,500萬元予寧波大學興建周亦卿綜合體育館等。港大、理大都有周亦卿樓。理大發言人對周離世表示難過,向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周為該校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多年來慷慨捐助理大多個教研項目。港大發言人表示對周離世感惋惜,周多年來對大學、尤其工程學院十分支持,也是港大教研發展基金榮譽創會會長。
周亦卿(左)2012年捐助南京大學,並出席大樓落成典禮。
理大獲周亦卿捐助多個教研項目,校內一座大樓以他命名。
盼助社會培養人才
城大則有周亦卿研究生院。城大對周離世深感悲痛,形容他是成功的企業家和慈善家,對城大貢獻良多。2007年,與時任城大校長張信剛份屬好友兼台灣大學同學的周亦卿,向城大捐款5,000萬元資助研究生院學生學術活動及發展,是城大創校以來最大筆捐款,城大校董會捐款小組以8比1票數通過將研究院冠名以表答謝。周同年出席該校研究生學院活動時,形容捐助教育是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希望為社會培養出色領導和專業人士。
當時城大冠名事件引起爭議,學生校董代表即學生會會長當時投反對票,該學生正是後來遭禠奪立法會議席的青年新政梁頌恆。梁當時表示:「如果用講座教授或教學樓命名係可以,但若將整個研究院命名就好反對;而且用單一捐款計,呢個數命名都太便宜,好似將城大個名賣出去咁!」
1998年周亦卿一身皮衣造型出席電單車活動。
擔任日本文化協會會長的周亦卿(右)2005年主持日港交流年開幕禮。
日皇兩度授勳表揚
周亦卿兒子2001年結婚,時任特首董建華到場祝賀。
周亦卿亦致力推動日語教育和日本文化。他與日本淵源深厚,少年時代離開台灣後,在香港一間日本公司工作,獲派到日本總部實習,邂逅了同一間公司的日裔太太宮川美智子,兩人婚後育有6女1子。他曾在授勳典禮表達對妻子的謝意,「多年來,在太太循循善誘下,我認識到日本文化及傳統;更重要的是,深深了解日本人的精神和習性,這助我建立自己的營商哲學」。與周亦卿相識多年的作家李純恩向《蘋果》表示,周亦卿在新年會邀請朋友到家中觀賞正宗茶道表演,「佢太太識講廣東話,仔女都會識得講日文,聽到平時佢哋同周太都係用日文溝通」
2007年時任邵氏獨立非執董周亦卿扶着主席邵逸夫出席股東會。
周1998年出任香港日本文化協會會長,2000年接辦由日本駐港領事館開辦的日語課程,離世前為協會副贊助人。他備受日本肯定,1998年獲頒四等瑞寶章,以表揚促進兩地經濟文化交流的努力;2008年因出任香港日本文化協會會長再度受勳,獲頒旭日中綬章。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1/20464984
曾為邵氏牽線尋投資者
周亦卿承認曾為邵氏尋找有興趣的投資者;圖為他2012年與無綫高層出席員工頒獎典禮。
【本報訊】身為其士集團創辦人,周亦卿在商界長袖善舞,於本港政界未算活躍,反而曾在台灣引發政治風波。先後在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系讀書的周亦卿,於2005年馬英九競選國民黨主席時為其港澳後援會成員,時任上海政協常委的周盛傳出錢出力,結果馬被民進黨抨擊接受中共政治獻金,要求徹查,當時負責籌辦香港後援會的馬英九辦公室主任鄭安國強調周亦卿是港商,不是中共高官。
周亦卿2004年在時任特首董建華治下獲頒金紫荊星章;他與董建華及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同樣是浙江舟山人,不時捐助故鄉發展,2006年他曾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愛鄉楷模」稱號,而其捐助的寧波大學周亦卿綜合體育館亦於今年初落成,但他當時未有出席落成典禮。
而近年較為人所知的是2006年有傳他牽頭組成財團欲收購邵氏兄弟控股權,周否認消息,但承認曾作為中間人為邵氏牽線尋找有興趣的投資者,指洽購者除了香港人,也有海外和中資背景的投資者。
取消煙花匯演捐逾百萬
今年初二的煙花匯演原由其士集團贊助,但特區政府因應九巴奪命車禍而取消煙花匯演,林鄭當時指取消煙花獲其士集團支持,其士集團更會以主席周亦卿名義將取消煙花所節省的開支捐出支援死傷者家屬,透露金額不少於100萬元。
周亦卿也為廠商會名譽會長。身兼其士集團非執董的廠商會前會長施榮懷回覆查詢時指,對周的離世表示惋惜,形容對方是謙厚的實業家,指其創立的其士集團,「無論喺工業或工程建築界,喺本地公司嚟講都係好有標誌性」。
■記者許偉賢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1/20464995
參建居屋王 樓價破千萬
位於旺角西的富榮花園因二手成交價高,有「九龍居屋王」之稱。資料圖片
【本報訊】其士集團是本港老牌承建商,90年代曾與香港房屋委員會合作發展多個私人參建的居屋項目,包括富榮、富康和富寶花園等,另曾負責公屋沙田坳邨重建項目。
位於旺角西的富榮花園有19年樓齡,因二手成交價高有「九龍居屋王」之稱,發展商為其士全資附屬公司銳中有限公司。富榮花園一個中層3房單位上周於自由市場以1,065萬元易手,為全港首個樓價升破千萬的居屋單位。同年3月,一個3房低層單位於亦以920萬元成交,實用呎價超過一萬元,為當時首宗樓價逾900萬元以上的居屋。
重建公屋沙田坳邨
將軍澳大型居屋富康花園則屬其士全資附屬公司祥龍興業發展,於1998年落成,距離將軍澳港鐵站5分鐘路程,屋苑包括3座39層高和7座40層高的住宅樓宇,合共提供3,966個單位。根據中原地產資料,上周一個近600呎的低層單位以525萬元成交。
馬鞍山居屋富寶花園則於1993年落成,共有12座,提供4,200伙單位,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上月一個約500呎高層單位以546萬元成交。
另外,公屋沙田坳邨重建項目亦是由其士(建築)有限公司負責,項目涉及兩幢大廈,分別為和田樓和順田樓,重建後提供1,278個單位,項目於2011年落成。
■記者梁銘恩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1/20465001
愛駒捧其士盃成佳話
2008年周亦卿(右)入場為名下的「威其利」拉頭馬。
【本報訊】香港其士集團創辦人周亦卿在港養馬超過20年,名下馬匹均以「其」字命名,首匹名下馬「得其利」於1994初次上陣,第一季出賽5次已經取得一勝四位之驕人成績,及後所養之馬匹,除了「得其勝」未嘗上名外,其餘「得其寶」、「威其利」、「巴其利」及「得其康」均能交出頭馬,當中以「得其寶」成就最高。
1996至2001年在港服役的「得其寶」贏過5場頭馬,訓練牠的練馬師賓康及岳敦已不在港練馬。該駒1998年10月先捧走仁濟盃,再在11月勝出一班1,400米,該場為其士盃,亦即周亦卿名下其士集團所贊助的盃賽,左手交右手成一時佳話。
周亦卿名下馬目前只得「得其康」仍在服役,該馬匹由霍利時訓練,剛暑期總編班評四班49分,歷來出賽18次,取得一冠一亞四季,贏取獎金1,111,400元。不過「得其康」上季11月贏馬時,馬主周亦卿沒有入場拉頭馬。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記協年報:批鬥學者成風 港媒自我審查 禁獨橫行 閹割言論自由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0/20463888
記協年報:批鬥學者成風 港媒自我審查
禁獨橫行 閹割言論自由
記協昨發表年報,指中央以國家安全論調凌駕本港言論及新聞自由。謝榮耀攝
【本報訊】香港記者協會昨發表2018年度言論自由年報,指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逐漸受中央政府影響而收窄,如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演講提及港獨即被批鬥、香港民族黨被封殺等。記協形容,一味強調國家安全的「一國」凌駕了「兩制」,儼如一把刀懸在港人頭上,促政府不應在社會有共識前重推23條立法。
記者:何家朗
記協的2018年度言論自由年報以《風中之燭——國安法陰影下的言論自由》為題,指言論自由遭國家安全論調凌駕。記協主席楊健興指,去年7月1日習近平來港時為港獨劃下「政治紅線」,令港獨頓時成為高度敏感話題。
斥警以媒體報道舉證
他引述香港民族黨遭禁止運作後,收到警方700多頁記錄文件中,不乏各媒體對民族黨的報道。他批評警方將媒體報道作為舉證工具,憂慮媒體日後會因擔心過底線而自我審查。記協副主席任美貞則表示,「不能說港獨」只是限制言論自由的第一步,一旦公眾接受這種言論控制,日後可能會出現更多不能說的議題。
資深傳媒人程翔在報告中撰寫〈中國夢是新聞自由的惡夢〉章節,指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今年3月於台灣演講時,指香港前途的可能性包括獨立,最後被中央官方定性為港獨言論,戴耀廷遭左派文革式批鬥,包括左報的批鬥及官方機構的高調譴責。
程翔在報告指這種批鬥模式不談證據和法律,只要成為被打擊對象,就有各方建制派輪番口誅筆伐,「看到這種對知識分子的批判模式發生在香港這個曾經是中國最自由的地方,實在令人不寒而慄!」他擔心日後類似事件會重演,即使在敏感度較低的事件上,都會有人遭到圍攻、「被沉默」。
促有共識前勿推23條
媒體涉自我審查再次被關注,報告點名提及《香港01》發表兩篇有關六四事件的報道後修改原文,將解放軍入城的具體細節刪去,亦更改部份有關國務院的報道描述;無綫電視在習近平訪港期間,在未有通報通訊局下,臨時抽起港台諷刺時弊節目《頭條新聞》,改播習近平錄影講話。
報告引述傳媒學者區家麟提出的「結構性審查」概念,透過操控資源分配、以「新聞專業判斷」合理化偏頗報道等層面,「化審查於無形,置操控於日常」,「新聞從業員看似仍擁有自由,於不經不覺間已經失去自主」。
記協指出,23條立法已在政府的議事日程中,加上立法會由建制派掌控,擔心京官會趁勢重推,進一步剝奪港人的言論自由,促政府不應在社會有共識前重推23條立法。記協又要求政府盡快落實拖延已久的資訊自由法及檔案法,解決記者查找資料時處處受阻的困境。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0/20463894
建制網媒湧現 製造輿論撕裂社會
建制派網媒《HKG報》年初就浸大生佔領語言中心事件製造輿論,促嚴懲涉事學生。
【本報訊】自網絡媒體興起,建制派亦趁機打入市場。記協昨發表的言論自由年報指出,有建制背景的網媒會介入社會爭議議題,製造輿論。報告引述學者稱,建制網媒着力於政治宣傳而非報道事實,長遠而言會加深社會撕裂。
記協言論自由年報指出,隨着網媒營運成本漸低,近年建制派背景的網媒湧現,包括屬前特首梁振英陣營的《港人講地》,還有反佔中大聯盟周融創辦的《HKG報》,《點新聞》則與《文匯報》使用同一電郵註冊,《香港輕新聞》也具內地親共背景,而《橙新聞》的終極金主更是中聯辦。
政治宣傳多於報道事實
報告指出,建制網媒在遇上政治爭議時,會發表大量文章、圖片以製造社會輿論,例如今年初的浸會大學學生佔領語言中心事件,經部份網媒發帖後事件越演越烈,最後甚至有人去浸大示威要求嚴懲學生。
報告引述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指出,建制派為了抗衡非建制網媒的影響力,於是同樣開辦網媒,在網上建立地盤。他分析指,建制派傳統媒體即使報道有明顯取向,仍然屬基於事實,不過建制網媒內容多為半報道半評論,經常附上「請廣傳」等字眼,用作政治宣傳多於報道事實,目的只是炒熱某些爭議議題。
李立峯認為,不論建制及非建制派的網媒均傾向將事件二分化以及政治化,導致市民經常在網上接收被簡化的資訊,當中不乏妖魔化對方陣營的觀點,變相加強了偏見,長遠而言只會加深社會撕裂。
■記者何家朗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0/20463903
民族黨促港府交監視陳浩天紀錄
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
【本報訊】早前保安局擬引用《社團條例》禁止香港民族黨繼續運作,並向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提供逾700頁文件,聲稱是民族黨涉危害國家安全的證據。早前陳已提出延期向政府提交書面申述,昨日又於社交網透露,原來民族黨於上周五已去信政府,要求政府交代助理社團主任建議取締民族黨前,有否先與保安局溝通,以及要求港府交出所有監視陳浩天的紀錄及資料。有立法會議員指,由於今次涉及剝奪憲法給予的結社自由權利,港府有需要公開更多資料,說服公眾必須作出有關建議。
港府原本要求香港民族黨於下周二或之前,就禁止民族黨繼續運作向保安局提出書面申述,而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於日前透露,局方只給予該黨21日時間答辯,做法不公平,所以已經透過律師去信保安局,要求將書面申述的限期延長至10月2日。
民族黨昨天再在facebook發文,原來該黨與律師商討後,已於上周五向各方提出至少5點要求,包括要求保安局書面確認,並無與助理社團主任及其下屬於發出取締民族黨的建議書前,有任何有關通訊;若未能確認有關情況,則保安局須交出所有有關的口頭通訊的文件及紀錄。
指政府隱藏不利資料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
該黨同時要求助理社團主任於今日或之前,交出所有對陳浩天監視及觀察的紀錄、預備取締建議書前及預備取締建議書時所收集的錄音及錄影資料,以及預備建議書時所有用及或無用的資料。陳浩天昨接受傳媒訪問時稱,政府提供文件「好多好多資料冇拎出來,而(那些)資料係不利佢(政府)立場」,又指政府可能揀選對他們有利、對陳不利資料來堆砌文件,所以希望查閱所有資料再研究政府決定是否合理。保安局接受傳媒查詢時稱收到民族黨信件,正就信中要求徵詢法律意見,稍後回覆。
本身為大律師的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一般刑事案件中,被告被起訴後有權要求控方或執法部門交出相關紀錄或沒有使用的證據,雖然今次民族黨被禁止運作一事並非刑事案件,但由於涉及剝奪一個人的結社自由這憲法權利,有關情況極罕有及嚴重,所以當局應有更高的標準。楊岳橋表示:「警方做到咁(要求禁止民族黨運作),必然要有強力嘅說法,(如果)連基本資料都提供唔到,點說服到權力係運用得宜?」
■記者呂浩然
記協年報:批鬥學者成風 港媒自我審查
禁獨橫行 閹割言論自由
記協昨發表年報,指中央以國家安全論調凌駕本港言論及新聞自由。謝榮耀攝
【本報訊】香港記者協會昨發表2018年度言論自由年報,指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逐漸受中央政府影響而收窄,如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演講提及港獨即被批鬥、香港民族黨被封殺等。記協形容,一味強調國家安全的「一國」凌駕了「兩制」,儼如一把刀懸在港人頭上,促政府不應在社會有共識前重推23條立法。
記者:何家朗
記協的2018年度言論自由年報以《風中之燭——國安法陰影下的言論自由》為題,指言論自由遭國家安全論調凌駕。記協主席楊健興指,去年7月1日習近平來港時為港獨劃下「政治紅線」,令港獨頓時成為高度敏感話題。
斥警以媒體報道舉證
他引述香港民族黨遭禁止運作後,收到警方700多頁記錄文件中,不乏各媒體對民族黨的報道。他批評警方將媒體報道作為舉證工具,憂慮媒體日後會因擔心過底線而自我審查。記協副主席任美貞則表示,「不能說港獨」只是限制言論自由的第一步,一旦公眾接受這種言論控制,日後可能會出現更多不能說的議題。
資深傳媒人程翔在報告中撰寫〈中國夢是新聞自由的惡夢〉章節,指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今年3月於台灣演講時,指香港前途的可能性包括獨立,最後被中央官方定性為港獨言論,戴耀廷遭左派文革式批鬥,包括左報的批鬥及官方機構的高調譴責。
程翔在報告指這種批鬥模式不談證據和法律,只要成為被打擊對象,就有各方建制派輪番口誅筆伐,「看到這種對知識分子的批判模式發生在香港這個曾經是中國最自由的地方,實在令人不寒而慄!」他擔心日後類似事件會重演,即使在敏感度較低的事件上,都會有人遭到圍攻、「被沉默」。
促有共識前勿推23條
媒體涉自我審查再次被關注,報告點名提及《香港01》發表兩篇有關六四事件的報道後修改原文,將解放軍入城的具體細節刪去,亦更改部份有關國務院的報道描述;無綫電視在習近平訪港期間,在未有通報通訊局下,臨時抽起港台諷刺時弊節目《頭條新聞》,改播習近平錄影講話。
報告引述傳媒學者區家麟提出的「結構性審查」概念,透過操控資源分配、以「新聞專業判斷」合理化偏頗報道等層面,「化審查於無形,置操控於日常」,「新聞從業員看似仍擁有自由,於不經不覺間已經失去自主」。
記協指出,23條立法已在政府的議事日程中,加上立法會由建制派掌控,擔心京官會趁勢重推,進一步剝奪港人的言論自由,促政府不應在社會有共識前重推23條立法。記協又要求政府盡快落實拖延已久的資訊自由法及檔案法,解決記者查找資料時處處受阻的困境。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0/20463894
建制網媒湧現 製造輿論撕裂社會
建制派網媒《HKG報》年初就浸大生佔領語言中心事件製造輿論,促嚴懲涉事學生。
【本報訊】自網絡媒體興起,建制派亦趁機打入市場。記協昨發表的言論自由年報指出,有建制背景的網媒會介入社會爭議議題,製造輿論。報告引述學者稱,建制網媒着力於政治宣傳而非報道事實,長遠而言會加深社會撕裂。
記協言論自由年報指出,隨着網媒營運成本漸低,近年建制派背景的網媒湧現,包括屬前特首梁振英陣營的《港人講地》,還有反佔中大聯盟周融創辦的《HKG報》,《點新聞》則與《文匯報》使用同一電郵註冊,《香港輕新聞》也具內地親共背景,而《橙新聞》的終極金主更是中聯辦。
政治宣傳多於報道事實
報告指出,建制網媒在遇上政治爭議時,會發表大量文章、圖片以製造社會輿論,例如今年初的浸會大學學生佔領語言中心事件,經部份網媒發帖後事件越演越烈,最後甚至有人去浸大示威要求嚴懲學生。
報告引述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指出,建制派為了抗衡非建制網媒的影響力,於是同樣開辦網媒,在網上建立地盤。他分析指,建制派傳統媒體即使報道有明顯取向,仍然屬基於事實,不過建制網媒內容多為半報道半評論,經常附上「請廣傳」等字眼,用作政治宣傳多於報道事實,目的只是炒熱某些爭議議題。
李立峯認為,不論建制及非建制派的網媒均傾向將事件二分化以及政治化,導致市民經常在網上接收被簡化的資訊,當中不乏妖魔化對方陣營的觀點,變相加強了偏見,長遠而言只會加深社會撕裂。
■記者何家朗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30/20463903
民族黨促港府交監視陳浩天紀錄
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
【本報訊】早前保安局擬引用《社團條例》禁止香港民族黨繼續運作,並向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提供逾700頁文件,聲稱是民族黨涉危害國家安全的證據。早前陳已提出延期向政府提交書面申述,昨日又於社交網透露,原來民族黨於上周五已去信政府,要求政府交代助理社團主任建議取締民族黨前,有否先與保安局溝通,以及要求港府交出所有監視陳浩天的紀錄及資料。有立法會議員指,由於今次涉及剝奪憲法給予的結社自由權利,港府有需要公開更多資料,說服公眾必須作出有關建議。
港府原本要求香港民族黨於下周二或之前,就禁止民族黨繼續運作向保安局提出書面申述,而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於日前透露,局方只給予該黨21日時間答辯,做法不公平,所以已經透過律師去信保安局,要求將書面申述的限期延長至10月2日。
民族黨昨天再在facebook發文,原來該黨與律師商討後,已於上周五向各方提出至少5點要求,包括要求保安局書面確認,並無與助理社團主任及其下屬於發出取締民族黨的建議書前,有任何有關通訊;若未能確認有關情況,則保安局須交出所有有關的口頭通訊的文件及紀錄。
指政府隱藏不利資料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
該黨同時要求助理社團主任於今日或之前,交出所有對陳浩天監視及觀察的紀錄、預備取締建議書前及預備取締建議書時所收集的錄音及錄影資料,以及預備建議書時所有用及或無用的資料。陳浩天昨接受傳媒訪問時稱,政府提供文件「好多好多資料冇拎出來,而(那些)資料係不利佢(政府)立場」,又指政府可能揀選對他們有利、對陳不利資料來堆砌文件,所以希望查閱所有資料再研究政府決定是否合理。保安局接受傳媒查詢時稱收到民族黨信件,正就信中要求徵詢法律意見,稍後回覆。
本身為大律師的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一般刑事案件中,被告被起訴後有權要求控方或執法部門交出相關紀錄或沒有使用的證據,雖然今次民族黨被禁止運作一事並非刑事案件,但由於涉及剝奪一個人的結社自由這憲法權利,有關情況極罕有及嚴重,所以當局應有更高的標準。楊岳橋表示:「警方做到咁(要求禁止民族黨運作),必然要有強力嘅說法,(如果)連基本資料都提供唔到,點說服到權力係運用得宜?」
■記者呂浩然
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告別菜街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222
告別菜街
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落幕在即,表演者昨夜載歌載舞,觀眾忘形喝采。何家達攝
【本報訊】十八年來,一直是本港街頭表演樂園的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將在今晚10時後曲終人散。歌聲舞影消逝在燈火闌珊處,歡樂昇平地還原為人車匆匆來去的街巷。一切喧鬧將回歸平靜,有人為街頭表演的興衰轉變不勝欷歔,依依不捨。也有人只是過客,早已轉身另覓舞台。這裏是旺角街頭,這是最後的一夜。
記者:李雨夢 李思潁 麥志榮
殺街前夕的下午4時,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開放,天仍未黑,各路人馬紛紛架起舞台,觀眾也早已擔好凳仔搶佔位置。一浪浪的歌聲響起,越夜越熱鬧,不同攤檔前聚攏了大群人。表演攤檔中還夾雜了塔羅、紋身彩繪、影相攤檔,一樣有數十人排隊。整條菜街約有30個檔口,近3,000多人在流連,好像表演會永遠繼續下去。但政府已宣佈菜街行人專區將於8月4日終止,今天便是行人專區最後一天。
臨別依依,在菜街演唱6年的Lisa直言感到不捨,「旺角係好就腳嘅地方,老人家冇咩節目都會落嚟聽吓歌,紓緩下心情,同埋呢度好有香港特色,表演帶旺埋呢一區嘅商舖」。Lisa指,現時仍未知將來會於何處繼續演唱,「暫時都冇諗,都有一班歌迷,之後都唔知點再唱畀佢哋聽,所以佢哋今晚點都要嚟」。在菜街另一角,有檔口的表演者唱着《萬水千山總是情》和《友誼之光》,彷彿為這條街送上離別之歌。
前年聖誕才開始在菜街唱歌的「旺角思思」直言沒太大傷感,「當初係朋友介紹先嚟唱歌,轉過幾個檔口,𠵱家算係自立門戶」。她透露已有餐廳邀請她駐場演出,「如果到時觀眾想聽我繼續唱歌,可以去餐廳到聽,喺油麻地,好近」。
歌聲舞影下,情侶深情擁吻。謝榮耀攝
行人專區今後將還原為人車匆匆來去的街巷。王子俊攝
八両金撐場 籲支持街頭文化
藝人八両金帶同兒子前往歌手楊峰的檔口撐場,八両金嘆道,菜街是香港街頭文化代表,「呢到就好似平民夜總會咁,亦都代表香港嘅風雨,都幾似我一生嘅經歷」,希望政府支持街頭文化。楊峰指政府殺街決定太倉卒,「佢應該諗吓點樣安置街頭表演者,而唔係咁樣一刀切」。
自2014年雨傘運動後,鳩嗚團風雨不改在西洋菜南街擺檔,成員細儀表示,3年來見證旁邊檔口變化,「多咗好多檔唱歌,好多大媽,由街頭至街尾都喺,嘈到連人講咩都聽唔到」。她表示殺街後不會離開,會堅持留下表達不滿政府的訴求,只會把檔口「擺入少少」,以免阻街。
政府殺街是由於居民及商戶不滿。在菜街住了30年的劉太直言對殺街一點不覺可惜。她多年來投訴了多次,「嘈到我晚晚都瞓唔到」。她亦不懂得欣賞街頭表演,「有啲喺賣唱,啲人畀錢啲大媽,好似好唔乾淨咁」。但也有街坊稱已習慣了表演聲浪,關上窗後都可以接受。住了10年的姚小姐認為:「有表演係會熱鬧啲,但因為越嚟越多人,彼此有競爭先大聲咗」。
店員不滿阿叔成日唱《Beat It》
在2樓體育用品店工作的職員黎先生則贊成殺街:「有個阿叔成日唱Michael Jackson首《Beat It》,不斷beat it真喺有啲燥」。售賣電子零件的地舖負責人葉先生卻覺得表演聲浪可以接受,「最多都喺講嘢要大聲啲」。他認為這種街頭表演是香港特色文化,擔心少了遊客前來,令人流減少,影響生意。樓上書店職員劉小姐表示,關上窗依然覺得嘈吵,但為一班認真表演的藝人感到可惜,「真喺有啲表演者用十年功力,用心表演畀大家睇」。她批評政府沒有一個妥善的管理制度,導致到現時混亂局面。
香港人又愛又恨,外地人又有何觀感?第一次來到香港旅遊的江西遊客許小姐在看完表演後認為表演很「活躍」,感受「香港很繁華」。她認為如果聲浪過大擾人,香港政府應另外安排地點讓他們表演。
無論如何,晚上10時,行人專用區的開放時間結束,警方與食環署隨即要求表演者及途人回到行人路上,馬路恢復通車,就像是為了今晚正式「殺街」進行了一次預演。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227
警力倍增戒備 防搞事者
警員在街頭加強巡邏。
【本報訊】旺角行人專用區今晚會在怎樣的氣氛下完成歷任務?街坊不曉得,警方則有點緊張。消息指,警方研判形勢後,相信不少表演團體會最後衝刺,屆時會吸引大量群眾湊熱鬧,擔心有人藉故生事,因此昨日起已加強佈防。
法輪功擺檔者難忘林慧思
殺街前夕的菜街,內弛外張。昨日所見,軍裝警員人數明顯比過往增多,他們來回巡視,與行人街內的輕鬆氣氛成強烈對比。消息說,警方為防「大時大節」有人藉機生事,或者竊匪趁人多擠迫時打荷包,因此會調派近百警力戒備,較以往周日多一倍,包括數十名軍裝和便衣探員在場巡邏監視,並有幾十名機動部隊戒備,隨時候命增援。
行人專區今晚10時終止,警方相信表演團體會自動離開,「唔會賴死唔走,預計10點後可以清場,陸續通返車行駛」。
一直被親政府團體視為眼中釘的法輪功,自2006年便開始在西洋菜街擺檔,昨日為法輪功擺檔的洪先生指,當時選擇這條街是因為多內地人在此購物,容易宣傳,「嗰時冇咩其他嘢㗎,之後我哋帶旺咗呢條街,後尾就越來越多人」。
洪先生在12年前便開始見證西洋菜街的轉變,自言最難忘是「林慧思事件」,「梁振英上台之後就有個香港青年關愛協會嚟騷擾我哋,林老師為我哋出聲」。洪先生說,現時殺街只有無奈接受,「之後未知搬去邊,可能喺豉油街個隧道口」。
■記者謝明明、李雨夢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100
十年捧場客失樂園
楊生幾乎每個周末都到菜街聽歌,並為好友表演者季林打點音響。黎樹雄攝
【旺角殺街】
【本報訊】「傷心過後,要走的始終都要走……」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下稱菜街)的歌聲喇叭聲,今晚迎來最後一夜。擾民噪音告一段落,有人歡喜;失去一大平民娛樂消遣地,有人不捨。長情歌迷捧場數年甚至十年,每個星期風雨不改準時菜街報到,臨別依依,有甚麼最為不捨?
記者:黃翠儀 葉靜儀
現年74歲半退休人士楊生是土瓜灣居民,年多前經朋友介紹得知菜街「有歌聽」,自此每逢周末大都到場欣賞,同時利用自己專業音響知識,為好友表演者季林(藝名)打點表演設備。他指每次花費約百多元,「每檔畀幾十蚊咁」,在此認識了一些朋友,大都是60多歲退休人士,笑言聽歌之餘,「條街咁旺,靚女都多啲啦」。他更嘗試為一些表演者抱不平,「標籤大陸落嚟唱歌嗰啲,年紀又有返咁上下,40歲以上嗰啲叫佢做大媽,其實本港都有4、50歲嚟呢度唱啦!」
轟政府斬腳趾避沙蟲
專程由新界到菜街的常客余先生,自言十年來逢周末假日風雨不改。王心義攝
對於殺街,他不捨得,「因為以後無咗個地方,唔知去邊度」,日後和朋友較少機會見面。他形容到菜街是退休人士可參加的活動之一,「唔使用腦筋又唔使用體力,咁樣去聽吓歌幾enjoy吖」。今晚他將到菜街與朋友合照,「留念吖嘛,起碼都知道最後一日……將來有啲回憶囉,係嘛?」
專誠由新界到來捧場的菜街常客余先生,自言每逢周末假日都風雨不改現身,習慣已維持約10年,他形容「多數嚟呢度,大家叫做喺度有朋友嘅感覺」。面對殺街,他直言「都有種失落感」,指菜街是「好好消磨、幾好玩嘅地方」,提到因自己懂得彈琴,有時會到場「客串吓」。他批評政府「平時又唔管理,到有問題又唔諗辦法,一殺殺咗佢(菜街)就算數」,形容政府只是斬腳趾避沙蟲。
在菜街某護膚品店兼職的鍾小姐慨嘆,殺街以後會「失去一啲應有嘅特色」,但她笑言「唱得唔係幾好聽嘅,我唔會唔捨得嘅;或者係唱得比較難聽嘅時候呢,就覺得好嘈」。對於有區議員早前試行模擬規管行人專用區,鍾小姐認為「如果分貝管制到就好,但仲有一啲枱底交易都要睇埋」。她說今日或會在戲院門口附近留影,記低最後一日。
住大埔的陳先生亦是菜街常客,閒時會在固定攤檔表演跳舞,「玩咗8、9年」。作為退休人士,他指生活百無聊賴,但在旺角可欣賞別人演出,又可跳舞自娛一番,時間會過得快些,坦言「吹吓水、表吓演,然之後去酒樓,咁又一日啦」,並指在菜街消遣「經濟啲」。
盼尖東成新表演地
對於現有表演者,陳先生「希望政府搵撻適合嘅地方,畀所有嘅朋友或者fans,大家喺一個聚會裏面」。他又促請政府考慮發牌,以規管表演者噪音問題,現在噪音問題嚴重,「所謂多咗『大媽檔』,開啲音量就大聲啲,而且每一檔距離又相當之近,大家一齊output,影響商舖同行人」。至於表演者未來的去向,他認為揀選尖東海旁較西九好,因為尖東的天星碼頭有交通直達,至於西九文化中心,他坦言「行到去都差唔多半粒鐘,搭車又要行,好唔方便」。
每逢周末假日菜街便變成深圳河以北的舞廳,大媽載歌載舞,叔伯夜夜笙歌。何家達攝
華燈初上,旺角行人專用區成為街頭藝人的表演地。
菜街側影
不同制服的推銷員一齊「食雞」,笑得不亦樂乎。
不知是誰帶來的桌椅,一罐啤酒可以消遣大半晚。
遊客感受旁若無人氣氛,瞓身拍照。何家達攝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107
轉戰尖嘴繼續唱 樂隊歌手無留戀
朱家駿攝
【本報訊】旺角行人專用區18年來孕育無數街頭藝人,今天「結束營業」,有人擔心轉戰其他場地會被罰。但有9年街頭經驗的菜街業餘歌手林發(阿Lam,圖)表示,警方上月已批出許可證,讓他合法在尖沙嘴天星碼頭旁繼續表演。
「已經變質到體無完膚」
不過他又擔心即使有牌,同樣可能被控妨擾罪。阿Lam已決定轉場再戰,「喇叭對住個海無得(被告)煩擾啦啩」。
殺街前夕,阿Lam昨受訪時直指已無任何留戀,「我冇唔捨得,初初係好好㗎,近年菜街已經變質到體無完膚,啲大媽淨係擺卡拉OK器材喺度就開檔,不斷逼我搬去唔同位置,啲喇叭係對住晒我㗎」。他說現時積累了很多聽眾,「𠵱家佢哋都唔捨得我走,但我真係覺得喺呢條街好大壓力」。
阿Lam說,上周日已向粉絲公佈,未來轉到尖沙嘴2號公眾碼頭對出空地繼續演出。他指警務署牌照課早在6月22日已免費簽發該位置的《在公眾街道或道路奏玩樂器許可證》予他,需定期續領。他認為申請許可證是「好無聊啲官僚嘢」,透露在菜街演出時同樣有許可證(小圖),但仍3次遭警員以妨擾罪票控。
他指警員以「耳仔聽到聲浪大」票控他,認為當局無合理標準。前兩次上庭他均直接認罪罰款,未來第3次上庭時他打算不認罪,以示不滿。官司纏身的他準備轉戰尖嘴海旁後「對海演唱」,減低「煩擾」程度,「喇叭對住個海無得(被告)煩擾嘞啩」。
63歲的阿Lam隸屬Sun L樂隊,2016年創立,之前他曾為菜街另一樂隊3L成員。據菜街其他表演者指,3L因利益問題拆夥。成立Sun L後阿Lam繼續在菜街演出,其間曾與人爭執,他稱有警員來過協助調停,其後他獲安排每3個月續領1次許可證。
對於現時在尖沙嘴海旁的Busker(街頭表演者),他認為「唔係個個垃圾,有啲都有潛質」,不介意與熱愛音樂人士「jam jam歌」。他不擔心轉場後會因「搶客」而與原來在該區的表演者爭執,因其懷舊歌口味不合年輕人,海旁空地位置亦較開揚,「唔似旺角咁困獸鬥」,屆時各有各玩,不會影響到他人。
■記者鄧溢禧
告別菜街
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落幕在即,表演者昨夜載歌載舞,觀眾忘形喝采。何家達攝
【本報訊】十八年來,一直是本港街頭表演樂園的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將在今晚10時後曲終人散。歌聲舞影消逝在燈火闌珊處,歡樂昇平地還原為人車匆匆來去的街巷。一切喧鬧將回歸平靜,有人為街頭表演的興衰轉變不勝欷歔,依依不捨。也有人只是過客,早已轉身另覓舞台。這裏是旺角街頭,這是最後的一夜。
記者:李雨夢 李思潁 麥志榮
殺街前夕的下午4時,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開放,天仍未黑,各路人馬紛紛架起舞台,觀眾也早已擔好凳仔搶佔位置。一浪浪的歌聲響起,越夜越熱鬧,不同攤檔前聚攏了大群人。表演攤檔中還夾雜了塔羅、紋身彩繪、影相攤檔,一樣有數十人排隊。整條菜街約有30個檔口,近3,000多人在流連,好像表演會永遠繼續下去。但政府已宣佈菜街行人專區將於8月4日終止,今天便是行人專區最後一天。
臨別依依,在菜街演唱6年的Lisa直言感到不捨,「旺角係好就腳嘅地方,老人家冇咩節目都會落嚟聽吓歌,紓緩下心情,同埋呢度好有香港特色,表演帶旺埋呢一區嘅商舖」。Lisa指,現時仍未知將來會於何處繼續演唱,「暫時都冇諗,都有一班歌迷,之後都唔知點再唱畀佢哋聽,所以佢哋今晚點都要嚟」。在菜街另一角,有檔口的表演者唱着《萬水千山總是情》和《友誼之光》,彷彿為這條街送上離別之歌。
前年聖誕才開始在菜街唱歌的「旺角思思」直言沒太大傷感,「當初係朋友介紹先嚟唱歌,轉過幾個檔口,𠵱家算係自立門戶」。她透露已有餐廳邀請她駐場演出,「如果到時觀眾想聽我繼續唱歌,可以去餐廳到聽,喺油麻地,好近」。
歌聲舞影下,情侶深情擁吻。謝榮耀攝
行人專區今後將還原為人車匆匆來去的街巷。王子俊攝
八両金撐場 籲支持街頭文化
藝人八両金帶同兒子前往歌手楊峰的檔口撐場,八両金嘆道,菜街是香港街頭文化代表,「呢到就好似平民夜總會咁,亦都代表香港嘅風雨,都幾似我一生嘅經歷」,希望政府支持街頭文化。楊峰指政府殺街決定太倉卒,「佢應該諗吓點樣安置街頭表演者,而唔係咁樣一刀切」。
自2014年雨傘運動後,鳩嗚團風雨不改在西洋菜南街擺檔,成員細儀表示,3年來見證旁邊檔口變化,「多咗好多檔唱歌,好多大媽,由街頭至街尾都喺,嘈到連人講咩都聽唔到」。她表示殺街後不會離開,會堅持留下表達不滿政府的訴求,只會把檔口「擺入少少」,以免阻街。
政府殺街是由於居民及商戶不滿。在菜街住了30年的劉太直言對殺街一點不覺可惜。她多年來投訴了多次,「嘈到我晚晚都瞓唔到」。她亦不懂得欣賞街頭表演,「有啲喺賣唱,啲人畀錢啲大媽,好似好唔乾淨咁」。但也有街坊稱已習慣了表演聲浪,關上窗後都可以接受。住了10年的姚小姐認為:「有表演係會熱鬧啲,但因為越嚟越多人,彼此有競爭先大聲咗」。
店員不滿阿叔成日唱《Beat It》
在2樓體育用品店工作的職員黎先生則贊成殺街:「有個阿叔成日唱Michael Jackson首《Beat It》,不斷beat it真喺有啲燥」。售賣電子零件的地舖負責人葉先生卻覺得表演聲浪可以接受,「最多都喺講嘢要大聲啲」。他認為這種街頭表演是香港特色文化,擔心少了遊客前來,令人流減少,影響生意。樓上書店職員劉小姐表示,關上窗依然覺得嘈吵,但為一班認真表演的藝人感到可惜,「真喺有啲表演者用十年功力,用心表演畀大家睇」。她批評政府沒有一個妥善的管理制度,導致到現時混亂局面。
香港人又愛又恨,外地人又有何觀感?第一次來到香港旅遊的江西遊客許小姐在看完表演後認為表演很「活躍」,感受「香港很繁華」。她認為如果聲浪過大擾人,香港政府應另外安排地點讓他們表演。
無論如何,晚上10時,行人專用區的開放時間結束,警方與食環署隨即要求表演者及途人回到行人路上,馬路恢復通車,就像是為了今晚正式「殺街」進行了一次預演。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227
警力倍增戒備 防搞事者
警員在街頭加強巡邏。
【本報訊】旺角行人專用區今晚會在怎樣的氣氛下完成歷任務?街坊不曉得,警方則有點緊張。消息指,警方研判形勢後,相信不少表演團體會最後衝刺,屆時會吸引大量群眾湊熱鬧,擔心有人藉故生事,因此昨日起已加強佈防。
法輪功擺檔者難忘林慧思
殺街前夕的菜街,內弛外張。昨日所見,軍裝警員人數明顯比過往增多,他們來回巡視,與行人街內的輕鬆氣氛成強烈對比。消息說,警方為防「大時大節」有人藉機生事,或者竊匪趁人多擠迫時打荷包,因此會調派近百警力戒備,較以往周日多一倍,包括數十名軍裝和便衣探員在場巡邏監視,並有幾十名機動部隊戒備,隨時候命增援。
行人專區今晚10時終止,警方相信表演團體會自動離開,「唔會賴死唔走,預計10點後可以清場,陸續通返車行駛」。
一直被親政府團體視為眼中釘的法輪功,自2006年便開始在西洋菜街擺檔,昨日為法輪功擺檔的洪先生指,當時選擇這條街是因為多內地人在此購物,容易宣傳,「嗰時冇咩其他嘢㗎,之後我哋帶旺咗呢條街,後尾就越來越多人」。
洪先生在12年前便開始見證西洋菜街的轉變,自言最難忘是「林慧思事件」,「梁振英上台之後就有個香港青年關愛協會嚟騷擾我哋,林老師為我哋出聲」。洪先生說,現時殺街只有無奈接受,「之後未知搬去邊,可能喺豉油街個隧道口」。
■記者謝明明、李雨夢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100
十年捧場客失樂園
楊生幾乎每個周末都到菜街聽歌,並為好友表演者季林打點音響。黎樹雄攝
【旺角殺街】
【本報訊】「傷心過後,要走的始終都要走……」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下稱菜街)的歌聲喇叭聲,今晚迎來最後一夜。擾民噪音告一段落,有人歡喜;失去一大平民娛樂消遣地,有人不捨。長情歌迷捧場數年甚至十年,每個星期風雨不改準時菜街報到,臨別依依,有甚麼最為不捨?
記者:黃翠儀 葉靜儀
現年74歲半退休人士楊生是土瓜灣居民,年多前經朋友介紹得知菜街「有歌聽」,自此每逢周末大都到場欣賞,同時利用自己專業音響知識,為好友表演者季林(藝名)打點表演設備。他指每次花費約百多元,「每檔畀幾十蚊咁」,在此認識了一些朋友,大都是60多歲退休人士,笑言聽歌之餘,「條街咁旺,靚女都多啲啦」。他更嘗試為一些表演者抱不平,「標籤大陸落嚟唱歌嗰啲,年紀又有返咁上下,40歲以上嗰啲叫佢做大媽,其實本港都有4、50歲嚟呢度唱啦!」
轟政府斬腳趾避沙蟲
專程由新界到菜街的常客余先生,自言十年來逢周末假日風雨不改。王心義攝
對於殺街,他不捨得,「因為以後無咗個地方,唔知去邊度」,日後和朋友較少機會見面。他形容到菜街是退休人士可參加的活動之一,「唔使用腦筋又唔使用體力,咁樣去聽吓歌幾enjoy吖」。今晚他將到菜街與朋友合照,「留念吖嘛,起碼都知道最後一日……將來有啲回憶囉,係嘛?」
專誠由新界到來捧場的菜街常客余先生,自言每逢周末假日都風雨不改現身,習慣已維持約10年,他形容「多數嚟呢度,大家叫做喺度有朋友嘅感覺」。面對殺街,他直言「都有種失落感」,指菜街是「好好消磨、幾好玩嘅地方」,提到因自己懂得彈琴,有時會到場「客串吓」。他批評政府「平時又唔管理,到有問題又唔諗辦法,一殺殺咗佢(菜街)就算數」,形容政府只是斬腳趾避沙蟲。
在菜街某護膚品店兼職的鍾小姐慨嘆,殺街以後會「失去一啲應有嘅特色」,但她笑言「唱得唔係幾好聽嘅,我唔會唔捨得嘅;或者係唱得比較難聽嘅時候呢,就覺得好嘈」。對於有區議員早前試行模擬規管行人專用區,鍾小姐認為「如果分貝管制到就好,但仲有一啲枱底交易都要睇埋」。她說今日或會在戲院門口附近留影,記低最後一日。
住大埔的陳先生亦是菜街常客,閒時會在固定攤檔表演跳舞,「玩咗8、9年」。作為退休人士,他指生活百無聊賴,但在旺角可欣賞別人演出,又可跳舞自娛一番,時間會過得快些,坦言「吹吓水、表吓演,然之後去酒樓,咁又一日啦」,並指在菜街消遣「經濟啲」。
盼尖東成新表演地
對於現有表演者,陳先生「希望政府搵撻適合嘅地方,畀所有嘅朋友或者fans,大家喺一個聚會裏面」。他又促請政府考慮發牌,以規管表演者噪音問題,現在噪音問題嚴重,「所謂多咗『大媽檔』,開啲音量就大聲啲,而且每一檔距離又相當之近,大家一齊output,影響商舖同行人」。至於表演者未來的去向,他認為揀選尖東海旁較西九好,因為尖東的天星碼頭有交通直達,至於西九文化中心,他坦言「行到去都差唔多半粒鐘,搭車又要行,好唔方便」。
每逢周末假日菜街便變成深圳河以北的舞廳,大媽載歌載舞,叔伯夜夜笙歌。何家達攝
華燈初上,旺角行人專用區成為街頭藝人的表演地。
菜街側影
不同制服的推銷員一齊「食雞」,笑得不亦樂乎。
不知是誰帶來的桌椅,一罐啤酒可以消遣大半晚。
遊客感受旁若無人氣氛,瞓身拍照。何家達攝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107
轉戰尖嘴繼續唱 樂隊歌手無留戀
朱家駿攝
【本報訊】旺角行人專用區18年來孕育無數街頭藝人,今天「結束營業」,有人擔心轉戰其他場地會被罰。但有9年街頭經驗的菜街業餘歌手林發(阿Lam,圖)表示,警方上月已批出許可證,讓他合法在尖沙嘴天星碼頭旁繼續表演。
「已經變質到體無完膚」
不過他又擔心即使有牌,同樣可能被控妨擾罪。阿Lam已決定轉場再戰,「喇叭對住個海無得(被告)煩擾啦啩」。
殺街前夕,阿Lam昨受訪時直指已無任何留戀,「我冇唔捨得,初初係好好㗎,近年菜街已經變質到體無完膚,啲大媽淨係擺卡拉OK器材喺度就開檔,不斷逼我搬去唔同位置,啲喇叭係對住晒我㗎」。他說現時積累了很多聽眾,「𠵱家佢哋都唔捨得我走,但我真係覺得喺呢條街好大壓力」。
阿Lam說,上周日已向粉絲公佈,未來轉到尖沙嘴2號公眾碼頭對出空地繼續演出。他指警務署牌照課早在6月22日已免費簽發該位置的《在公眾街道或道路奏玩樂器許可證》予他,需定期續領。他認為申請許可證是「好無聊啲官僚嘢」,透露在菜街演出時同樣有許可證(小圖),但仍3次遭警員以妨擾罪票控。
他指警員以「耳仔聽到聲浪大」票控他,認為當局無合理標準。前兩次上庭他均直接認罪罰款,未來第3次上庭時他打算不認罪,以示不滿。官司纏身的他準備轉戰尖嘴海旁後「對海演唱」,減低「煩擾」程度,「喇叭對住個海無得(被告)煩擾嘞啩」。
63歲的阿Lam隸屬Sun L樂隊,2016年創立,之前他曾為菜街另一樂隊3L成員。據菜街其他表演者指,3L因利益問題拆夥。成立Sun L後阿Lam繼續在菜街演出,其間曾與人爭執,他稱有警員來過協助調停,其後他獲安排每3個月續領1次許可證。
對於現時在尖沙嘴海旁的Busker(街頭表演者),他認為「唔係個個垃圾,有啲都有潛質」,不介意與熱愛音樂人士「jam jam歌」。他不擔心轉場後會因「搶客」而與原來在該區的表演者爭執,因其懷舊歌口味不合年輕人,海旁空地位置亦較開揚,「唔似旺角咁困獸鬥」,屆時各有各玩,不會影響到他人。
■記者鄧溢禧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專食黃牛價 趁子華開騷來港 劏牛黨主腦現身 「炒飛夠回鄉買樓」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8/20462384
專食黃牛價 趁子華開騷來港
劏牛黨主腦現身 「炒飛夠回鄉買樓」
記者佯作有門票出售,劏牛黨主腦鳥叔揚言:「我甚麼票都要!」
【本報訊】黃子華棟篤笑在紅館連開26場,雖然他事先呼籲觀眾別購買「黃牛飛」,但卻無法遏止黃牛黨出沒。《蘋果》發現約30名內地變種黃牛黨「兩手空空」來港,每晚在紅館附近趁開場前,壓價收購香港黃牛黨的門票,再以高價轉售給內地客,成為劏客又劏黃牛的「劏牛黨」,保守估計在黃子華開騷至下周二完結,他們埋單可勁賺逾80萬港元。其中劏牛黨主腦「鳥叔」豪言,劏牛所賺足夠在家鄉湖南買樓。
記者:劉卓瑩 龔蕙芝
攝影:周子惇
《蘋果》記者佯裝是本地黃牛黨,成功接近劏牛黨主腦鳥叔,鳥叔看來40餘歲,肥矮的身材穿上黃色花紋的短恤衫和白色西褲,右手帶上水晶手鏈,雙手有紋身,挽着一個皮革手袋,十足內地豪客的模樣。他對各地演唱會的日子、場數和票價瞭如指掌,隨口就能說出接下來的演唱會資料。
在內地及東南亞搵食多年
鳥叔又聲稱在內地及東南亞地區「炒飛」多年,每次均是空手去,從不請人排隊買門票,亦不在淘寶賣票,只會在微信放售或現場兜售,由於幾乎有求必應,故儲下不少熟客。
網傳不少黃子華棟篤笑門票被「炒燶」,本地黃牛黨急急放飛,此時,劏牛黨就會向他們壓價收購,然後再高價轉售給熟客。若有人求票而劏牛黨手上又未有票,就會先帶他們到角落位置等候,由其他劏牛黨往撲飛,此時他們便不顧價錢,即使黃牛黨將原價880元的門票開價過千元仍會收購,後再用更高價錢賣出賺取差額。
鳥叔前年在上海以同樣劏黃牛手法,炒賣王菲演唱會僅一日便賺了數萬元,他自誇數年來靠劏牛已足以在家鄉湖南買樓。
來自廣州的劏牛黨成員興哥(左)曾在開場後未賣出門票,最後自己入場亦不願減價賣票。
有人在紅磡火車站向穿黑衣的劏牛黨放售門票。
來自內地的賀小姐(左)及唐小姐(右)表示:「因為網上搶唔到票,後尾惟有買黃牛,用900蚊買480蚊嘅票,擔心唔睇嘅話以後就冇得睇。」
無警駐守 明目張膽買賣
今年3月,鳥叔第一次來港炒賣周杰倫演唱會門票也賺了兩萬多港元,令他食髓知味再次來搵食。鳥叔會在微信群組和朋友圈上明碼實價標明黃牛飛價格,開價高出原價670至800元不等,比他向記者開出的收購價,亦高出約兩成半到六成。
記者連日觀察,這班來自內地的劏牛黨為數約30人,均操普通話或有內地口音的廣東話,他們每日下午約5時開始分佈在紅磡火車站及紅館附近守候,不停叫喊「收票賣票」或者「退票」。雖然紅館保安不時驅趕,但由於無警察駐守,劏牛黨行開約10米後,又明目張膽繼續買賣門票。鳥叔指「五月天炒不到,全是便衣(警察),黃牛都虧錢,(紅館)這邊不管」。他們待開場後才返回賓館留宿,炒到最後一場的晚上就會即日返回深圳。
除了熟客,劏牛黨亦會在紅館附近兜售門票。
劏牛黨一般會手持一叠現金,在紅館附近買賣門票。
黃子華棟篤笑一票難求,吸引不少人買黃牛飛。
據鳥叔透露,成員們在港開支極低,「開銷一天300多元,包括吃、住、抽煙」。記者跟蹤得悉他們住在油麻地一間賓館,每天工作後均返回賓館休息,但有時會到附近行街買衫。黃子華共26場的告別作,約30人的內地劏牛黨,保守估計隨時勁賺逾80萬元。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8/20462401
內地人開價即買 港人不捨得出錢
內地劏牛黨頭目鳥叔直言顧客以內地客人為主,並指香港人喜歡講價。
【本報訊】靠劏黃牛黨賺取差價的劏牛黨經營了多年,炒飛炒遍東南亞,專揀內地客為對象,透過微信或即場兜售來買賣票,總之價高者得。由於幾乎有求必應,在微信已儲下大量客源,自言炒票價賺到成功買樓的鳥叔,分析中港兩地粉絲時,直指內地人出手闊綽,幾乎開價即買;相反港人就「不捨得出錢」。
每晚7時,不少香港粉絲在紅館附近等買劈價飛,可惜一般都會失望而回,因為劏牛黨極少減價。
拒低過原價售門票
內地劏牛黨頭目鳥叔直言顧客以內地客人為主,談到香港人時更加不自覺擰頭,指香港人喜歡講價:「當地人(香港人)不捨得出錢,香港人沒有內地人爽快。」鳥叔又指不少內地人趁周末赴港睇騷,不憂生意,「禮拜六深圳、廣州過來的多,你知道嗎?」
劏牛黨雖會因應開場時間調整價錢,但始終堅持高過原價發售門票,有劏牛黨成員在棟篤笑8時開場半小時後,手上仍有兩張原價380元的門票,但企硬賣1,100元,不願減價,更揚言:「你哋根本唔知(價錢),我哋喺度賣先知」,又指寧願賣不出,也不會做爛市。
■記者劉卓瑩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8/20462408
東莞孕婦買貴飛:肉痛都要
【本報訊】黃子華的棟篤笑演出除吸引本地子華迷追捧,更有不少內地人是「鐵粉」。《蘋果》連日觀察,紅館場外每到黃昏就聚集不少無票在手的內地人,有的積極向黃牛黨查詢票價,有的則被動坐在一旁,希望等到開場後黃牛黨會劈價而售,可是黃牛黨卻寧蝕不屈。由於內地撲飛困難,不少內地人為求一睹子華風采,最終重金付高出一至三倍價錢買黃牛票,其中更有來自東莞的孕婦,不惜兩日一夜快閃香港,就是為了支持偶像。
行程消費好比去日本
不少特意來看棟篤笑的內地粉絲稱追捧黃子華多年,來自東莞的黃小姐(圖)雖身懷六甲,但因每次子華開騷她都會來港欣賞,今次亦不惜兩日一夜快閃香港,以1,600多元人民幣(約1,840港元)購入880元門票,「肉痛都要㗎!」黃小姐直言在內地購買香港門票是任由黃牛開價,「佢話幾錢你都要畀㗎啦」。
以1,200人民幣(約1,380港元)購入480元票價門票的鄭先生,與朋友從廣東來港欣賞子華演出,直言行程消費好比去一次日本般高昂,但明知黃牛食水深亦無奈接受,「我哋嗰邊又買唔到飛,叫人哋同你買都要手續費啦」。
廣州人張小姐則喜歡子華對民生問題的諷刺,同來自廣州的李小姐說:「佢(黃子華)好詼諧吖嘛!講啲嘢都好有意義,其實喺大陸有時都唔一定聽到啲咁嘅見解。」兩人為入場,終高價買黃牛票。
不過亦有內地子華迷聽從呼籲拒買黃牛票,廣州李先生與女友於傍晚6時就在紅館外「等機會」,希望有人會出讓門票。他明言討厭黃牛黨,揚言不會讓黃牛得逞,「如果冇就返屋企早唞囉」。
■記者龔蕙芝
專食黃牛價 趁子華開騷來港
劏牛黨主腦現身 「炒飛夠回鄉買樓」
記者佯作有門票出售,劏牛黨主腦鳥叔揚言:「我甚麼票都要!」
【本報訊】黃子華棟篤笑在紅館連開26場,雖然他事先呼籲觀眾別購買「黃牛飛」,但卻無法遏止黃牛黨出沒。《蘋果》發現約30名內地變種黃牛黨「兩手空空」來港,每晚在紅館附近趁開場前,壓價收購香港黃牛黨的門票,再以高價轉售給內地客,成為劏客又劏黃牛的「劏牛黨」,保守估計在黃子華開騷至下周二完結,他們埋單可勁賺逾80萬港元。其中劏牛黨主腦「鳥叔」豪言,劏牛所賺足夠在家鄉湖南買樓。
記者:劉卓瑩 龔蕙芝
攝影:周子惇
《蘋果》記者佯裝是本地黃牛黨,成功接近劏牛黨主腦鳥叔,鳥叔看來40餘歲,肥矮的身材穿上黃色花紋的短恤衫和白色西褲,右手帶上水晶手鏈,雙手有紋身,挽着一個皮革手袋,十足內地豪客的模樣。他對各地演唱會的日子、場數和票價瞭如指掌,隨口就能說出接下來的演唱會資料。
在內地及東南亞搵食多年
鳥叔又聲稱在內地及東南亞地區「炒飛」多年,每次均是空手去,從不請人排隊買門票,亦不在淘寶賣票,只會在微信放售或現場兜售,由於幾乎有求必應,故儲下不少熟客。
網傳不少黃子華棟篤笑門票被「炒燶」,本地黃牛黨急急放飛,此時,劏牛黨就會向他們壓價收購,然後再高價轉售給熟客。若有人求票而劏牛黨手上又未有票,就會先帶他們到角落位置等候,由其他劏牛黨往撲飛,此時他們便不顧價錢,即使黃牛黨將原價880元的門票開價過千元仍會收購,後再用更高價錢賣出賺取差額。
鳥叔前年在上海以同樣劏黃牛手法,炒賣王菲演唱會僅一日便賺了數萬元,他自誇數年來靠劏牛已足以在家鄉湖南買樓。
來自廣州的劏牛黨成員興哥(左)曾在開場後未賣出門票,最後自己入場亦不願減價賣票。
有人在紅磡火車站向穿黑衣的劏牛黨放售門票。
來自內地的賀小姐(左)及唐小姐(右)表示:「因為網上搶唔到票,後尾惟有買黃牛,用900蚊買480蚊嘅票,擔心唔睇嘅話以後就冇得睇。」
無警駐守 明目張膽買賣
今年3月,鳥叔第一次來港炒賣周杰倫演唱會門票也賺了兩萬多港元,令他食髓知味再次來搵食。鳥叔會在微信群組和朋友圈上明碼實價標明黃牛飛價格,開價高出原價670至800元不等,比他向記者開出的收購價,亦高出約兩成半到六成。
記者連日觀察,這班來自內地的劏牛黨為數約30人,均操普通話或有內地口音的廣東話,他們每日下午約5時開始分佈在紅磡火車站及紅館附近守候,不停叫喊「收票賣票」或者「退票」。雖然紅館保安不時驅趕,但由於無警察駐守,劏牛黨行開約10米後,又明目張膽繼續買賣門票。鳥叔指「五月天炒不到,全是便衣(警察),黃牛都虧錢,(紅館)這邊不管」。他們待開場後才返回賓館留宿,炒到最後一場的晚上就會即日返回深圳。
除了熟客,劏牛黨亦會在紅館附近兜售門票。
劏牛黨一般會手持一叠現金,在紅館附近買賣門票。
黃子華棟篤笑一票難求,吸引不少人買黃牛飛。
據鳥叔透露,成員們在港開支極低,「開銷一天300多元,包括吃、住、抽煙」。記者跟蹤得悉他們住在油麻地一間賓館,每天工作後均返回賓館休息,但有時會到附近行街買衫。黃子華共26場的告別作,約30人的內地劏牛黨,保守估計隨時勁賺逾80萬元。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8/20462401
內地人開價即買 港人不捨得出錢
內地劏牛黨頭目鳥叔直言顧客以內地客人為主,並指香港人喜歡講價。
【本報訊】靠劏黃牛黨賺取差價的劏牛黨經營了多年,炒飛炒遍東南亞,專揀內地客為對象,透過微信或即場兜售來買賣票,總之價高者得。由於幾乎有求必應,在微信已儲下大量客源,自言炒票價賺到成功買樓的鳥叔,分析中港兩地粉絲時,直指內地人出手闊綽,幾乎開價即買;相反港人就「不捨得出錢」。
每晚7時,不少香港粉絲在紅館附近等買劈價飛,可惜一般都會失望而回,因為劏牛黨極少減價。
拒低過原價售門票
內地劏牛黨頭目鳥叔直言顧客以內地客人為主,談到香港人時更加不自覺擰頭,指香港人喜歡講價:「當地人(香港人)不捨得出錢,香港人沒有內地人爽快。」鳥叔又指不少內地人趁周末赴港睇騷,不憂生意,「禮拜六深圳、廣州過來的多,你知道嗎?」
劏牛黨雖會因應開場時間調整價錢,但始終堅持高過原價發售門票,有劏牛黨成員在棟篤笑8時開場半小時後,手上仍有兩張原價380元的門票,但企硬賣1,100元,不願減價,更揚言:「你哋根本唔知(價錢),我哋喺度賣先知」,又指寧願賣不出,也不會做爛市。
■記者劉卓瑩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8/20462408
東莞孕婦買貴飛:肉痛都要
【本報訊】黃子華的棟篤笑演出除吸引本地子華迷追捧,更有不少內地人是「鐵粉」。《蘋果》連日觀察,紅館場外每到黃昏就聚集不少無票在手的內地人,有的積極向黃牛黨查詢票價,有的則被動坐在一旁,希望等到開場後黃牛黨會劈價而售,可是黃牛黨卻寧蝕不屈。由於內地撲飛困難,不少內地人為求一睹子華風采,最終重金付高出一至三倍價錢買黃牛票,其中更有來自東莞的孕婦,不惜兩日一夜快閃香港,就是為了支持偶像。
行程消費好比去日本
不少特意來看棟篤笑的內地粉絲稱追捧黃子華多年,來自東莞的黃小姐(圖)雖身懷六甲,但因每次子華開騷她都會來港欣賞,今次亦不惜兩日一夜快閃香港,以1,600多元人民幣(約1,840港元)購入880元門票,「肉痛都要㗎!」黃小姐直言在內地購買香港門票是任由黃牛開價,「佢話幾錢你都要畀㗎啦」。
以1,200人民幣(約1,380港元)購入480元票價門票的鄭先生,與朋友從廣東來港欣賞子華演出,直言行程消費好比去一次日本般高昂,但明知黃牛食水深亦無奈接受,「我哋嗰邊又買唔到飛,叫人哋同你買都要手續費啦」。
廣州人張小姐則喜歡子華對民生問題的諷刺,同來自廣州的李小姐說:「佢(黃子華)好詼諧吖嘛!講啲嘢都好有意義,其實喺大陸有時都唔一定聽到啲咁嘅見解。」兩人為入場,終高價買黃牛票。
不過亦有內地子華迷聽從呼籲拒買黃牛票,廣州李先生與女友於傍晚6時就在紅館外「等機會」,希望有人會出讓門票。他明言討厭黃牛黨,揚言不會讓黃牛得逞,「如果冇就返屋企早唞囉」。
■記者龔蕙芝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作家倒斃豪宅 女友死床上 兩人下身赤裸 同現屍斑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6/20460511
作家倒斃豪宅 女友死床上
兩人下身赤裸 同現屍斑
仵工將兩名死者的遺體移送殮房。溫文學攝
【本報訊】紅磡新晉豪宅昇御門揭發離奇雙屍案!40歲任職自由作家的獨居男子,自周日起與母親失去聯絡,母親昨午上門探訪時發現大門反鎖,於是召來鎖匠開門,驚見兒子倒卧客廳不省人事,睡房更有一名陌生女子倒卧床上,屋內充斥臭味,母親慌忙報警。警員到場發現男女死者均下身赤裸,並出現屍斑,已死去一日多,男死者手臂有多條刀傷,女死者沒有表面傷痕,但身旁有一把生果刀,重案組已接手調查。至於是一人殺死另一人再自殺,抑或兩人一同自殺,或是另有內情,則仍有待驗屍作進一步追查,警方暫將案列作屍體發現處理。
記者:馬耀文 溫文學
男死者劉佩明(40歲),英文名Andrew,任職自由作家,曾經出書,主要撰寫詩作,並於母親開設的公司做秘書,曾有盜竊刑事案底。34歲女死者李洛瑩,據稱無業,有精神病紀錄。兩人並無黑社會背景,警方初步相信兩人屬情侶關係。
男死者母親上門探訪揭發命案。
無打鬥及搜掠痕迹
九龍城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張文俊昨晚交代調查進展,指男死者被發現時倒卧單位客廳中,上身穿T恤,下身赤裸,左手前臂有數條刀傷,身上已出現屍斑,相信死去約一日。
另一方面,女死者倒卧睡房床上,身穿睡裙,下身亦是赤裸,身上並沒有明顯傷痕,但是同樣有屍斑,相信死去一日至一日半,初步相信死亡時間可能較男死者早。不過,由於客廳開着冷氣,睡房冷氣則未有開啟,這亦有可能影響警方評估,確實死亡時間仍然有待法醫調查。
警員在單位內撿獲男女死者的身份證,同時又發現小量安眠藥,但死者有否食藥或是否食藥過量,需要檢驗及進一步調查。單位的窗戶及大門被反鎖,現場未有被人從外闖入,亦沒有打鬥及搜掠痕迹,警方在單位內找到部份貴重財物,相信沒有財物失竊。
男死者母上門揭發
現場是紅磡漆咸道北388號昇御門2座22樓一單位,劉一人獨居,自周日起,家人便無法與他聯絡。至昨下午2時許,其母上門探訪,發現單位大門反鎖感奇怪,於是請來鎖匠開門,結果揭發命案。警方於下午2時52分接報到場調查,法醫及政府化驗師亦先後到場蒐證。
男死者的母親在場協助警員調查,據稱她並不認識女死者,令事件更添撲朔迷離。現場消息指,男死者母親疑傷心過度,在現場表現得不太合作。由於男女死者的屍體已經發脹,法醫暫時難以確定男死者手臂上有幾多條刀傷。
至昨晚,仵工到場把男女死者的遺體移走,送往殮房,兩人的死因有待稍後進行驗屍確定。案件暫時列作屍體發現處理,警方將循感情、金錢、身體健康及精神狀況方向調查,案件交由九龍城警區重案組跟進。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6/20460533
與母投資貝沙灣賺多蝕少
昇御門
【本報訊】雙屍命案現場的紅磡昇御門2座22樓單位,業主是死者劉佩明姓馮母親以公司名義持有,但一直由死者獨居;另外,兩母子亦聯名持有薄扶林貝沙灣一個逾千呎豪宅。據稱,男死者任董事的家族公司亦曾投資多個貝沙灣物業。對於今次昇御門發生命案,有居民直言擔心事件會連累屋苑樓價下跌。
昇御門曾現「吊船流星鎚」
根據土地註冊處紀錄,現場單位由劉母親2013年以1,139萬元買入,而母子聯名持有的貝沙灣單位建築面積約1,270呎,2005年以905萬買入,至今已升值至約4,000萬元。
不過,兩人其他投資物業項目則並不順利,他於2004、2005年透過他任董事、母親為大股東的6間家族公司,參與6個貝沙灣物業買賣,但是其後這些公司在2006、2007年市場仍然屬低位時將全部單位售出,合共蝕約600萬元。
今次涉事的昇御門座落於紅磡漆咸道北,是區內樓齡較輕的豪宅之一,於2012年10月才入伙,至今僅6年樓齡。該屋苑由兩幢大廈以門廊設計組成,樓高38層約150米,共334伙分層單位;最細單位採開放式設計,面積最大為2,080方呎4房單位,近期成交呎價約2萬元。
去年8月10號風球「天鴿」襲港期間,昇御門曾發生吊船「吊吊揈」意外,4個單位玻璃窗及外牆遭「吊船流星鎚」撼爆。去年6月,該屋苑亦發生男子墮樓死亡案。對於屋苑再發生命案,居於鄰座的司徒太太形容「幾得人驚」,更擔心會因此連累樓價大跌,直言:「呢度啲樓價冧硬啦,凶樓喎!𠵱家本來話最貴嗰座係佢,𠵱家整單咁嘅嘢,一定冧價喇!」
■記者溫文學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6/20460553
犯罪學家:離世前最後溫存
大批警員在發生雙屍案的昇御門調查。
【本報訊】紅磡雙屍案中兩死者為情侶,死因有待驗屍確認,案中謎團亦有待警方調查。城大犯罪學家黎定基稱不排除案件涉及自殺殉情,或是一宗謀殺及自殺案。黎指自殺不外乎為情或為債,如雙方在感情上受衝擊,覺得問題無法解決,遂結盟同年同月同日死。
或受酒精藥物影響
至於兩人下身赤裸,黎相信雙方有很深厚的感情或糾紛牽涉其中,不排除有人在離開世界之前作最後一次親密行為。
黎認為現階段難以分析案件背後原因及動機,尋死可以是一時衝動的念頭,但總有萌芽階段,此階段可長可短。一旦事主曾飲酒或服藥,有機會在受酒精及藥物影響下以死解決問題。而謀殺及自殺案的事主,通常抱有單方面希望與對方同死的心態,故先殺死對方,然後自殺。
其實過去亦有發生涉及情殺的案件,去年3月16日,一名28歲女子在大埔富亨邨被發現全裸昏迷床上,後腦及四肢有傷痕,送院不治,其懷疑不滿戴綠帽施襲的42歲同居男友被控謀殺罪,但法醫認為死者死因其實與毒品有關,被告獲改控襲擊傷人,認罪判監一年。2016年8月6日,一對正辦離婚手續的夫婦因感情爭執,60歲丈夫在土瓜灣住所疑殺害41歲妻子後,畏罪跳海自殺獲救,其後丈夫被落案控以一項謀殺罪上庭。
■記者張珮琪
作家倒斃豪宅 女友死床上
兩人下身赤裸 同現屍斑
仵工將兩名死者的遺體移送殮房。溫文學攝
【本報訊】紅磡新晉豪宅昇御門揭發離奇雙屍案!40歲任職自由作家的獨居男子,自周日起與母親失去聯絡,母親昨午上門探訪時發現大門反鎖,於是召來鎖匠開門,驚見兒子倒卧客廳不省人事,睡房更有一名陌生女子倒卧床上,屋內充斥臭味,母親慌忙報警。警員到場發現男女死者均下身赤裸,並出現屍斑,已死去一日多,男死者手臂有多條刀傷,女死者沒有表面傷痕,但身旁有一把生果刀,重案組已接手調查。至於是一人殺死另一人再自殺,抑或兩人一同自殺,或是另有內情,則仍有待驗屍作進一步追查,警方暫將案列作屍體發現處理。
記者:馬耀文 溫文學
男死者劉佩明(40歲),英文名Andrew,任職自由作家,曾經出書,主要撰寫詩作,並於母親開設的公司做秘書,曾有盜竊刑事案底。34歲女死者李洛瑩,據稱無業,有精神病紀錄。兩人並無黑社會背景,警方初步相信兩人屬情侶關係。
男死者母親上門探訪揭發命案。
無打鬥及搜掠痕迹
九龍城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張文俊昨晚交代調查進展,指男死者被發現時倒卧單位客廳中,上身穿T恤,下身赤裸,左手前臂有數條刀傷,身上已出現屍斑,相信死去約一日。
另一方面,女死者倒卧睡房床上,身穿睡裙,下身亦是赤裸,身上並沒有明顯傷痕,但是同樣有屍斑,相信死去一日至一日半,初步相信死亡時間可能較男死者早。不過,由於客廳開着冷氣,睡房冷氣則未有開啟,這亦有可能影響警方評估,確實死亡時間仍然有待法醫調查。
警員在單位內撿獲男女死者的身份證,同時又發現小量安眠藥,但死者有否食藥或是否食藥過量,需要檢驗及進一步調查。單位的窗戶及大門被反鎖,現場未有被人從外闖入,亦沒有打鬥及搜掠痕迹,警方在單位內找到部份貴重財物,相信沒有財物失竊。
男死者母上門揭發
現場是紅磡漆咸道北388號昇御門2座22樓一單位,劉一人獨居,自周日起,家人便無法與他聯絡。至昨下午2時許,其母上門探訪,發現單位大門反鎖感奇怪,於是請來鎖匠開門,結果揭發命案。警方於下午2時52分接報到場調查,法醫及政府化驗師亦先後到場蒐證。
男死者的母親在場協助警員調查,據稱她並不認識女死者,令事件更添撲朔迷離。現場消息指,男死者母親疑傷心過度,在現場表現得不太合作。由於男女死者的屍體已經發脹,法醫暫時難以確定男死者手臂上有幾多條刀傷。
至昨晚,仵工到場把男女死者的遺體移走,送往殮房,兩人的死因有待稍後進行驗屍確定。案件暫時列作屍體發現處理,警方將循感情、金錢、身體健康及精神狀況方向調查,案件交由九龍城警區重案組跟進。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6/20460533
與母投資貝沙灣賺多蝕少
昇御門
【本報訊】雙屍命案現場的紅磡昇御門2座22樓單位,業主是死者劉佩明姓馮母親以公司名義持有,但一直由死者獨居;另外,兩母子亦聯名持有薄扶林貝沙灣一個逾千呎豪宅。據稱,男死者任董事的家族公司亦曾投資多個貝沙灣物業。對於今次昇御門發生命案,有居民直言擔心事件會連累屋苑樓價下跌。
昇御門曾現「吊船流星鎚」
根據土地註冊處紀錄,現場單位由劉母親2013年以1,139萬元買入,而母子聯名持有的貝沙灣單位建築面積約1,270呎,2005年以905萬買入,至今已升值至約4,000萬元。
不過,兩人其他投資物業項目則並不順利,他於2004、2005年透過他任董事、母親為大股東的6間家族公司,參與6個貝沙灣物業買賣,但是其後這些公司在2006、2007年市場仍然屬低位時將全部單位售出,合共蝕約600萬元。
今次涉事的昇御門座落於紅磡漆咸道北,是區內樓齡較輕的豪宅之一,於2012年10月才入伙,至今僅6年樓齡。該屋苑由兩幢大廈以門廊設計組成,樓高38層約150米,共334伙分層單位;最細單位採開放式設計,面積最大為2,080方呎4房單位,近期成交呎價約2萬元。
去年8月10號風球「天鴿」襲港期間,昇御門曾發生吊船「吊吊揈」意外,4個單位玻璃窗及外牆遭「吊船流星鎚」撼爆。去年6月,該屋苑亦發生男子墮樓死亡案。對於屋苑再發生命案,居於鄰座的司徒太太形容「幾得人驚」,更擔心會因此連累樓價大跌,直言:「呢度啲樓價冧硬啦,凶樓喎!𠵱家本來話最貴嗰座係佢,𠵱家整單咁嘅嘢,一定冧價喇!」
■記者溫文學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6/20460553
犯罪學家:離世前最後溫存
大批警員在發生雙屍案的昇御門調查。
【本報訊】紅磡雙屍案中兩死者為情侶,死因有待驗屍確認,案中謎團亦有待警方調查。城大犯罪學家黎定基稱不排除案件涉及自殺殉情,或是一宗謀殺及自殺案。黎指自殺不外乎為情或為債,如雙方在感情上受衝擊,覺得問題無法解決,遂結盟同年同月同日死。
或受酒精藥物影響
至於兩人下身赤裸,黎相信雙方有很深厚的感情或糾紛牽涉其中,不排除有人在離開世界之前作最後一次親密行為。
黎認為現階段難以分析案件背後原因及動機,尋死可以是一時衝動的念頭,但總有萌芽階段,此階段可長可短。一旦事主曾飲酒或服藥,有機會在受酒精及藥物影響下以死解決問題。而謀殺及自殺案的事主,通常抱有單方面希望與對方同死的心態,故先殺死對方,然後自殺。
其實過去亦有發生涉及情殺的案件,去年3月16日,一名28歲女子在大埔富亨邨被發現全裸昏迷床上,後腦及四肢有傷痕,送院不治,其懷疑不滿戴綠帽施襲的42歲同居男友被控謀殺罪,但法醫認為死者死因其實與毒品有關,被告獲改控襲擊傷人,認罪判監一年。2016年8月6日,一對正辦離婚手續的夫婦因感情爭執,60歲丈夫在土瓜灣住所疑殺害41歲妻子後,畏罪跳海自殺獲救,其後丈夫被落案控以一項謀殺罪上庭。
■記者張珮琪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