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人行再降準救市 貿戰三度放水二萬億 幅度超金融海嘯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08/20517156

人行再降準救市
貿戰三度放水二萬億
幅度超金融海嘯



人民銀行昨突宣佈降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救火」。

【本報訊】中美貿易戰全面爆發後,美國實施關稅對中國經濟影響逐漸浮現,內地在十.一期間經濟數據轉差,今日長假期後開市的A股勢告急。危急之際,人民銀行昨突宣佈降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救火」,放水近7,500億元人民幣(約8,700億港元),力度之重為貿易戰爆發以來最強;而今年3度降準,累計釋放1.85萬億人幣(約2.1萬億港元),較2008年金融海嘯救市規模更龐大。有經濟師認為貿易戰不會短期內結束,未來降準甚至減息陸續有來。
記者:周家誠

中國A股上月28日收市後,整周因十.一休市,不過實際是壞消息連連──上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較預期低,進出口業尤其勢危;《彭博周刊》爆出晶片竊密風波拖累一眾香港科技股,恒指上周瀉近1215點或4.38%,與港股關連度高的內地上證指數,今日開市後若跟隨這個幅度下跌,勢爆金融危機。

人行在這個關鍵時刻,昨中午突宣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部份銀行原本按法規鎖定在人行戶口的資金獲得釋放,扣除銀行本身欠人行4,500億(人幣,下同)的中期借貸便利(即類近抵押貸款)後,是次放水規模達7,500億元,較今年4月、6月分別放水4,000億元及7,000億元為高,反映救市規模逐步遞進,對投資氣氛將有提振作用。

靠內需填補出口業空白

貿易戰期間人行曾3次放水,總共降存款準備金率2.5個百分點,釋放1.85萬億元流動性;若果計及今年1月貿易戰前,人行向銀行進行的選擇性降存款準備金率0.5至1.5個百分點,今年放水規模已超過2015年內地經濟下行、2008年雷曼風暴爆發時期。

今次人行降準引發財金界關注,然而昨晚央視《新聞聯播》僅將這項重要消息列入第9項重要新聞,意圖將救市措施降溫。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降準明顯與貿易戰升溫有關,而早前內地公佈的PMI數據差過預期,促使內地最終出招救經濟;另一原因是港股過去一周跌勢急速,A股開市後會承受「追跌」壓力,原本市場預期第四季中應該會降準,惟事情惡化得較快,故此人行提早昨日出招。

專家:人幣貶值機會高



市場普遍認為降存款準備金率增加人幣貶值壓力,不過人行指內地銀根沒有放鬆,加上市場利率穩定,不會形成人幣貶值壓力,促進經濟發展後反而會支持人幣匯價,更表示會採取措施穩定市場預期,未來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大和資本市場亞洲股票研究部首席經濟師賴志文則預料在貿易戰及國內信貸壓力越來越大下,明年人行將會有繼續降存款準備金率,甚至是會減息,惟資金或會流向息率更高的美元,引發人幣沽壓。現時每美元兌人幣正在6.9附近徘徊,賴相信今年貶值至7算機會非常高,約每百港元兌89人幣。

人行則解釋,降存款準備金率可以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進而令到企業借貸成本降低,增加民企、中小企資金來源,更特別提到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有分析認為,中國及美國這場貿易戰並非一時三刻可以解決,對於中國經濟長期損耗,故此有必要催谷內部經濟,靠內需填補出口業空白。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08/20517165

股市弱數據差 
中國經濟十面埋伏



中國股市深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資料圖片

【本報訊】中國金融體系處於封閉,過去多年區域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不太大,惟美國關稅措施直插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經濟心臟地帶,多個財金指標都出現問題,例如A股全球最弱、製造業數據轉差、人民幣貶值不休,甚至連樓市都出現疲態,中國經濟面臨「十面埋伏」,迫使人民銀行出招救市。

中美貿易戰誰勝誰負,最明顯指標就是兩地股市表現。今年以來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升幅顯著,道指升近7%,納指則升近12.8%;反觀上海及深圳指數深受出口關稅影響,分別跌近14.7%及24%,後者表現更顯著跑輸全球。

樓市轉勢爆減價

貿易戰陰霾令製造業陷入收縮邊緣。以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例,9月份按月跌0.5個百分點至50.8%,跌穿50點意味中國製造業處於收縮,出口定單指數及進口指數分別只得48%和48.5%,除按月跌1.4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之外,更是全年新低。

即使是長期支撐內地貸款增長的內地樓市,近日亦出現減價的奇怪現象,龍頭萬科主席郁亮更坦言,房產行業「轉折點實實在在到來」,明言以「活下去」為最終目標。據資料顯示,受按揭貸款放慢影響,內房資金回籠比率普遍下滑,部份內房減價促銷,包括萬科、恒大、碧桂園等旗下廈門、杭州、南京等多個城市均有新盤減價促銷。

人幣離岸價(CNH)今年累貶近5.83%,最新報每美元兌6.8949人幣,即等於每百港元兌87.8人幣,市場更憂心會跌破7算心理關口。反而今年美元指數則維持高位,一度升至8月20日以來新高,曾報96.04,反映了市場對貿易戰勝負的取態。
■記者陳家恩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08/20517172

外滙儲備跌穿3.1萬億美元


中美貿易戰爆發後,人民幣呈現貶值趨勢。

【本報訊】中美貿易戰爆發後,人民幣呈現貶值趨勢,同時耗用人民銀行外滙儲備維持滙價穩定,上月外匯儲備跌約227億美元,至30,870億美元,再次逼近3萬億美元的心理關口。人行降存款準備金率,或令人幣滙價再度承受貶值壓力,有分析指人行是次行動,反映中美貨幣政策脫鈎。

證券商指或減息

市場原預期9月外滙儲備保持於3.1萬億美元,惟意外地按月跌227億美元。分析指不排除中央為防人幣貶值,消耗外匯儲備,致逐步逼近3萬億美元關口。事實上2017年1月走資壓力龐大,外滙儲備曾低見2.998萬億美元,但之後中央推出一系列資本控制措施,令人幣滙價靠穩。

今回人行降存款準備金率,除了令人幣添弱勢外,更有機會耗用外滙儲備支撐人幣。證券商國泰君安則認為是次是行動反映中美貨幣政策脫鈎,人行保持貨幣獨立性,聚焦國內經濟為主。正常而言當美國近年不斷加息,中國應該緊縮貨幣,提高利率以避免資金流走,目前卻反其道而行。該行指,降準緩解國內資金成本及經濟下行壓力,更預期未來降準是不夠,更有機會減息。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中央不願看到人幣貶值太多,今年目標應是盡量穩定人幣。雖然減息或對國企收入有正面作用,以及刺激股市債市,惟現時市場氣氛受中美貿易戰籠罩,中央主力谷起內需,慢慢消磨貿易戰陰霾較為重要,故短期未見有減息需要。
■記者陳家恩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08/20517127

官媒欲蓋彌彰駁「唱衰中國論」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試圖穩定消費信心。

【本報訊】中美貿易戰擴大,內地出口大幅放緩,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嚴辭駁斥「唱衰中國論」,試圖穩定消費信心。有網民炮轟文章掩耳盜鈴、欲蓋彌彰,認為「敢於面對現實,才能看到曙光」。

網民斥掩耳盜鈴

《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十.一長假期首日發表題為〈別被唱衰論調嚇住了〉的文章,駁斥「外資撤離論」以及「經濟滯脹論」。文中強調,內地今年頭7個月、即中美貿易戰未爆發及爆發初期,內地新增外企超過3.5萬間,同比增長99.1%;外資金額4,967億元人民幣(約5,666億港元),同比增長僅2.3%,以證明中國投資環境「家有梧桐樹,自有鳳來棲」。

文章引述數字稱,內地經濟於過去12季度在6.7%至6.9%之間高速增長,反映通脹的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亦保持在合理水準,強調中國經濟不存在滯脹或類滯脹的情況。

文中又引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稱,中國當前外貿環境存在大挑戰,工業企業出口承受壓力,企業在投資、接收新定單方面有所猶豫,令企業利潤增速放緩。

不過,劉向東強調,中國經濟平穩發展信心來自內需、新經濟及一帶一路三方面,當中以內需最為關鍵:「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經濟逐步從出口導向轉為內需拉動,國內市場仍有巨大的潛力可以開發。」

內地網民批評有關文章掩耳盜鈴:「資料不好看,因此需要噴資料,讓大家不要看資料!怕甚麼就遮掩甚麼,這不是欲蓋彌彰,這是政治任務!」有網民揶揄「《人民日報》一直唱多,從未唱衰過」,質疑《人民日報》「良心會不會痛?」亦有網民索性反向閱讀:「《人民日報》既然否定了,那麼我就確定了。」有網民留言:「謊言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敢於面對現實,才能看到曙光。」

經濟學家關焯照向《蘋果》指出,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在乎內需,故此內地媒體不能把經濟說得太差,因為會影響消費信心,最後影響內需增長。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08/20517136

中美關稅戰或持續數年


特朗普

【本報訊】北京或許以為只要推倒美國總統特朗普,中美貿易戰就會結束,但中方如意算盤未必打響。美媒《華爾街日報》報道,中美關稅戰或會維持數年。美國智囊組織「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指,美國共和及民主兩黨立場同樣反華,估計即使特朗普2020年連任失敗,美國或會繼續對華實施關稅制裁。

特朗普擬下月晤習近平

《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計劃在下月G20領袖峯會上和習近平會晤,美國商會負責國際事務的執行副總裁布里恩特(Myron Brilliant)表示,一旦中美領導人峯會破局,意味美國將按計劃在年底對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中國入口貨調高關稅,由目前的10%增至25%,也可能令特朗普落實威脅,向餘下2,500億美元(約1.95萬億港元)中國貨開徵關稅,令美方關稅制裁行動擴至全部入口中國貨。

報道指,《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USMCA)談判中,關稅是談判伎倆,特朗普威脅發動關稅促成協議;但在中美貿易爭議,關稅不純是談判伎倆,亦不是短期策略,而是旨在改變經濟誘因。報道又指,特朗普貿易團隊認為,美國向中國貨徵收關稅,令在華外企出口成本增加,從而鼓勵外企將科技撤出中國。

此外,中國有聲音批評特朗普貿易團隊分鷹鴿兩派,立場不一,令中方無所適從。《華爾街日報》指,鷹派頭號人物、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已佔盡上風,美方貿易團隊因此較以前更團結。
■記者盧燕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