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828/18398678
50至60年代的西營盤正街
30年代的文咸東街,店舖和地攤生意蓬勃
西
環,現代連鎖店的「免疫區」,街坊小店和老字號百花齊放。但隨著港鐵西營盤站於2014年殺到,老區的生態已被逐步侵蝕,近年精品酒店和咖啡店進駐,舖租
急升,不少舖頭丟空,靜待一場大換血。山雨欲來之際,我們或許遺忘了,西環每間老舖其實都是上一代咬實牙關的奮鬥史。如果「本土」是這城市刻下的關鍵詞,
那麼西環盛載的,也許是有待細味的、香港故事的源頭。
開埠初期,華人大多在中環擺地攤,現今士丹利街及嘉咸街一帶是蓬勃的「街市」,
除了租舖賣貨,也有人開賭館和妓院。19世紀末,大量大陸移民湧入,殖民政府一心將他們趕出中環,於是另辟太平山區及後期的西營盤,給華人居住和做生意。
上環至西環一帶,成為了早期華人靠自己、捱出頭的地方。
84年的剪報,李廣林當年負責推廣十進制
從
西營盤的街道,還可以看出早期城市規劃風格。老店通泰行的行政總裁李廣林說:「西營盤目字形,左中右嘅街道,自然形成咗一個市場嘅結構,正街半個世紀以嚟
都係最旺。」該店從事食品入口已有70年歷史,李廣林本身就是活脫脫的西環史書。據他講,中國人喜歡聚在一起做生意,成行成市,於是該區慢慢形成了鹹魚
街、海味街、參茸街、藥材街等,成為西環的獨有生態。這跟今天的街市劃好舖位、分門別類的形式,大相逕庭。
通泰行80年代仍在東邊街有門市部
今日通泰行在東邊街的辦館做批發為主
60年代的西營盤第二街,他們的故事,也是不少港人的故事
80
年代填海前,干諾道西對出就是碼頭和貨倉,帶旺了附近一帶的貿易生意。李廣林把發跡史娓娓道來:「我以前喺士丹利街賣街邊,之後喺中環租間舖,後來我買咗
嗰間舖,再買隔離左右,而家起咗大廈咯」由地攤、到租舖買舖,白手興家,養活幾代人,李廣林的故事,也是很多西環人的寫照。只要肯捱,總會有出頭天。假如
港鐵通車,令西環變得中環化,這些上一代的香港故事能否留下?隱藏在唐樓、老舖的甜酸苦辣,究竟應該如何去保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828/18398679
金士餅店無聲結業
「外面舖租貴得好厲害,業主廢事同你傾,幾大都要執㗎啦。」西營盤35年歷史的金士餅店,因為業主加租,今年8月無聲無色地結業。從此西環的街坊小舖,又少一間。
走
進金士餅店立即會看到歲月的痕跡,瓷磚牆壁、燻黑的焗爐、攪拌器、方包切片機,這些「架生」隨時老過你和我。35歲的師傅兼老闆劉鋼豐說,舊爐比新爐受熱
更均勻,「靚嘢嚟㗎,兩萬蚊一部,不過賣晒俾人咯,平賣,平到唔想講。」因為請人難,老闆每天朝五晚十,加上月租加至近五萬,根本無利可圖。劉鋼豐曾在雜
誌訪問時說,希望日後會有自己的餐廳,現在看回頭,他說開舖就要捱三高,「舖租高、人工高、來貨貴,唔敢諗喇,停一停再出發。」
劉父劉忠
彩70年代來香港,由小販做到開舖,他回憶西營盤一帶從前很多小舖,大批學生放學會來買蛋撻吃,但自從豪宅進駐後,這區已大大不同。「中式麵飽、酥餅、西
餅,我個仔乜都整得好,好叻㗎,佢識整餅,我唔識。」一臉自豪的劉爸爸,自翔金士蛋撻比外面的好吃,但也深明一個道理,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有手藝不如有一
個舖位,「我哋喺附近街有間舖呀,以後收租囉。」
記者:程詩敏
攝影:李錦鏵楊觀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