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政府復耕地 滿佈石棉致癌物 危害塱原農民 環署避談責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824/1839263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燕崗村一帶佈滿連綿不絕的石棉瓦圍牆(箭嘴示),猶如計時炸彈,令村民活在「毒牆」禍害之下。關震海攝

【本 報訊】東北新發展危機處處,繼環評報告踢爆古洞北有砒霜地後,《蘋果》發現,在上水的這塊土地上還有計時炸彈。被政府列為保育區、將來復耕之用的上水塱原 濕地,附近農地竟被歷史遺留的石棉瓦包圍。有關注組織及學者均批評,石棉屬第一類致癌物,長期吸入可致癌,指該農地不宜耕作;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批評政府逃 避責任,若有意規劃作農地前,應主動清拆。發展局截稿前沒有回覆,環保署回覆,指清拆石棉瓦需聘請註冊石棉承辦商。
記者:關震海 黃學潤

政府近年已將塱原濕地列作保育區,其中塱原南北的土地約40公頃,保留作農業用途。記者日前走進塱原濕地內的燕崗村,卻赫然發現有關農地,四周被石棉瓦包圍,據知有關石棉瓦是農民昔日用以防洪時興建。約6呎高、灰灰的石棉圍牆,連綿不絕包圍着農田,長達一公里。

翻土時四處飄揚

新界本地農協會主席黃七娣,於09年租用塱原被政府規劃作復耕的約十畝農田,打算種植有機生菜,惟兩年前申請有機認證,卻只有一半農地成功申請。

負責驗證審批有機認證中心的總幹事曾贊安解釋,他驗證黃七娣的農地,發現有一半農地太近石棉瓦用料,擔心耕作時會揚起石棉瓦塵,作為不批出有機認證的原因之一。「要我耕石棉瓦田,良心都過意唔去,政府仲話要將呢度規劃做農業區!」黃七娣擔心日後在原址耕作,會影響健康。

禁止石棉聯盟幹事蕭倩文跟隨記者實地視察,她指現時石棉瓦的牆身,大部份已現缺口,石棉瓦塵或飄散在空氣中,農民吸入好少量,或已足以致癌。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形容,石棉瓦是「計時炸彈」,因石棉瓦纖維可能已沉澱在泥土內,當農民翻土,無形的石棉瓦塵會四處飄揚,禍害農民健康,根本不宜耕作,「如果政府選址做保育或有人生活嘅地方,(政府)應該將佢(石棉瓦)移除」。

清拆費逾百萬元

長春社由05年起受政府資助,在該區約10公頃地進行保育管理計劃,一直沒有敦促政府清拆石棉瓦,不過,長春社保育經理戚曉麗認為,若農民對石棉瓦有憂慮,政府有責任主動清拆,令農民可安心耕作。
記 者向當地農民查詢石棉瓦「圍田」情況,他們均知道石棉致癌,但因清拆費用昂貴,亦無可奈何。60歲的農民馮女士慨嘆:「我冇錢拆,驚都冇計啦!都要做(耕 田)」。記者其後以業主身份,向環保署註冊石棉承辦商綿安有限公司查詢,該公司稱,清拆約一公里的石棉瓦需要特別處理,清拆費逾百萬元。

環保署發言人回覆,清拆石棉瓦要聘請註冊石棉承辦商進行石棉清拆工程,但並無回應政府會否主動清拆;而發展局截稿前未有回覆。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824/18392638


潛伏人體肺部 致間皮瘤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受害農民之一黃七娣,數年前得知石棉瓦的禍害,促附近田主清拆,可惜無人和應。

【危害健康】
本 報記者在燕崗村現場所見,村內農地四周被石棉瓦圍牆圍着,幾乎八成農地均見延綿石棉板。石棉是一種確認的致癌物質,吸入其纖維可致石棉沉着病、肺癌及間皮 瘤,本港已禁進口或出售對健康危害較大的鐵石棉及青石棉,白石棉(又稱為溫石棉)則未全面禁絕。政府近年亦建議把禁令擴展至白石棉,但尚未落實。

世 界多國已將白石棉列為禁止生產及使用的物質,歐盟已於04年底,要求所有成員國通過禁止使用石棉。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教授王殷厚指,完整的石棉對人體危害 不大,但清拆或年久失修而破裂,則極其危險,破碎的石棉會釋放出非常幼細的纖維,人體吸入後會在肺中潛伏十年至四十年,令肺部逐漸纖維化而導致石棉沉着 病,甚至惡性間皮瘤。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824/18392640


七十年代 村民建牆防洪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石棉瓦只要有缺口便會釋出致癌石棉塵。

【農業重地】
塱 原位於新界北部的一片濕地,亦是本港觀鳥勝地,共錄得210種鳥類,自五十年代起,塱原亦是農業重地,種滿稻米及各種農作物。至於被石棉瓦包圍的上水燕崗 村,七十年代前村民以務農為生,當時深圳河經常排洪,淹沒靠近深圳的燕崗村農地,村民為保護農作物,使用了當時合法兼價錢便宜的白石棉,建造石棉瓦圍牆, 以阻擋洪水。

八、九十年代,深圳解決了排洪問題,自此再無洪水湧至該村。村民鬆了一口氣,部份村民更將農地轉租他人,但已建好的石棉瓦圍 牆,便無人理會。隨着時代變遷,塱原多幅農地荒廢,環保組織欲保留生態發展,長春社於05年在政府資助下,進行保育塱原計劃。今年,政府推出新界東北新發 展區規劃,將塱原南北約40公頃土地,保留作農業用途,鼓勵復耕。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