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LAN線自殺案 流水簿造假 官下令查警刑責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06/20539622

LAN線自殺案 流水簿造假
官下令查警刑責




【本報訊】九龍灣港鐵站天橋底去年發生姦劫案,22歲少女凌晨返家途中遭搶劫、拖入橋底強姦並禁錮達4小時,警方迅速破案,拘捕48歲積犯,惟他翌日被發現在秀茂坪警署羈留室內用LAN線上吊亡。死因庭經過9日研訊,昨一致裁定疑犯死於自殺。連日證供披露疑犯被羈押期間,流水簿上共有18項懷疑偽造的巡倉記錄,裁判官下令將研訊謄本轉交警方和律政司,以調查是否有警員干犯使用虛假文書或偽造虛假文書等罪行。
記者:楊思雅

死因庭今年中亦就一名風化案疑犯2016年7月在北角警署上吊身亡事故進行研訊,同揭發流水簿上有多項疑偽造記錄。死因裁判官高偉雄直言一年內兩度發生同類不幸事件,顯示警方在巡倉方面有漏洞,不可接受;要求死因研訊主任向法庭報告兩案的刑事調查結果。

保安局去年透露自2012年至2017年5月間,警署內共發生177宗疑犯自殘或企圖自殺事件。警方透露今年首半年有11宗同類事故,2014年至2017年則每年約30多宗,當中4人在西區警署及油麻地警署等地自殺死亡,被捕原因包括襲擊、藏毒、誤導警務人員等。


警員昨日將死者用於自殺的LAN線及同款防自殺式設計的消防花灑頭帶離法庭。李潤芳攝 警員昨日將死者用於自殺的LAN線及同款防自殺式設計的消防花灑頭帶離法庭。李潤芳攝



拒答誰填寫紀錄


案發後有人拍到秀茂坪警署羈留室外有多台電腦。

死者林永春(48歲)2017年5月11日被發現上吊亡,他因牽涉九龍灣天橋底姦劫案而於5月10日被捕。負責調查的警員自言針對死者的證據很強,警方在受害人衣物上驗出死者的精液和口水,在死者家中搜獲的震動棒上則驗出受害人的DNA,而兇案現場的鞋印與死者鞋底脗合等,本打算拘押48小時後落案起訴他。

連日來證供顯示,死者被捕當日下午被帶到秀茂坪警署作臨時羈押,其間一度伸手出鐵欄、拉扯靠近羈留倉門的電腦LAN線逾半小時,動作之大更拉郁電腦枱,但無警員察覺;及後LAN線一直放置在羈留倉地板逾10分鐘,進出的警員亦沒察覺。死者其後被帶走調查,至翌日凌晨再返回秀茂坪警署,他再次重施故技、僅花約10分鐘便成功扯出5米長LAN線並收妥。

警員稍後安排死者轉倉兼搜身,堅稱沒搜出任何可疑物品,惟負責見證搜身的警員承認不曾目擊搜身,只應同胞要求簽名任見證人。死者轉倉後約半小時,倉內的防自殺式消防花灑頭即損毀噴水,死者再度轉倉,沒警員懷疑花灑頭遭人為撞毀;至當日上午9時半,警員巡倉時發現死者將LAN線掛在倉門鐵閘上吊。

研訊期間多次揭發記錄警員巡倉的流水簿疑造假,在死者被羈押的12小時內共有18個疑偽造的巡倉紀錄,相關警員分別聲稱肚痛、頭痛或往升旗等,並一律拒回應相關偽造紀錄由誰填寫;另有警員承認以「點名」方式巡倉,僅在門口叫喊疑犯名字當巡倉。

裁判官告訴陪審團可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但不要提出非切實可行的建議,即「建議警員謹慎啲、勤力啲、唔好偷懶」。

涂謹申:警嚴重失責

五人陪審團退庭商議5小時後,一致裁定死者死於自殺,並就流水簿、疑犯羈留設施、以及警員巡倉程序等方面提出11項建議。建議包括在流水簿每一頁註明「不可偽造紀錄(警示)」及相關刑責,要求負責巡查的警員在流水簿簽署作實並由警署內部第三方抽查有關紀錄;替警署更換高解像度甚至可錄音的閉路電視鏡頭,並為羈留人士佩戴智能手帶,以探測對方生命迹象等。針對警方新增設的羈留室巡查拍卡系統,陪審團建議以生物特徵、即指紋或虹膜等取代拍卡,杜絕警員代拍卡或擅離職守。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批評警方工作馬虎、無視制度,是嚴重失責,敦促律政司及警方徹查案件是否涉刑事,並要求保安局局長及警務處處長盡快全面公佈升級羈留室電子設備細節及落實時間表。

案件編號:CCDI-408/17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06/20539624

北角警署疑犯自縊
涉造假兩警未落鑊



陳偉明

【本報訊】本案已非首次揭發警員涉嫌在俗稱「流水簿」的羈留室巡倉紀錄造假。死因庭今年中研訊一名風化案疑犯在北角警署上吊身亡,揭露警員實際巡倉次數遠少於書面紀錄,死因庭同樣轉介警方及律政司,跟進會否涉及使用虛假文書。事隔近5個月,警方上周回覆稱仍在調查及徵詢法律意見。據《蘋果》了解,其中一名涉造假警員自行申請提早退休,現已離職;疑涉造假的值日官則仍駐守同一警署。

一人提早退休

吳沛樞

該案死者林繼偉(44歲)因涉企圖非禮,2016年7月22日被捕後還押北角警署,原本等候認人手續,但同月26日下午在羈留室用碎布「揳」入鐵絲網與鐵門間的空罅上吊身亡。林的死因研訊同樣由死因裁判官高偉雄主審,陪審團今年6月裁定林死於自殺。

聆訊披露,巡倉高級警員陳偉明及其上司值日官吳沛樞,在死者上吊前5個多小時的巡倉紀錄均涉造假,兩人聲稱巡倉14次及10次,但實情是陳根本完全沒巡倉,吳只巡一次。按常務訓令,警員應每25分鐘巡查警署羈留室,值日官則每小時巡倉。

陳作供時辯稱,要兼顧帶其他疑犯上洗手間、打指摸等工作,未能依時巡查。吳則指當日工作繁忙,僅在早上7時許巡倉一次,被裁判官質疑「訓令冇話你工作繁忙、唔得閒可以唔去!」法庭認為事件或涉刑事成份,轉交警方及律政司循刑事方向調查。據悉,陳現已自行退休,吳續駐守北角警署。

■記者伍嘉豪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06/20539345

警改拍卡巡倉 取代流水簿


油麻地警署臨時羈留處已改用強化玻璃幕牆取代鐵欄。警方提供圖片

【本報訊】風化案疑犯在秀茂坪警署內用LAN線上吊死亡,是近6年來第4宗疑犯在警署羈留室自縊身亡案,令大眾關注羈留室的安全問題及巡倉制度是否有漏洞。有鑑於此,警隊去年中開始,計劃以3招改善羈留室設拖,包括舊式鐵欄將逐步由強化玻璃幕牆取代;在羈留室內加防撞軟墊及閉路電視;以電子巡查及警示系統拍卡器,取代現有簽「流水簿」,秀茂坪警署是首批已實施打卡巡倉制的警署,預計明年底全港警署羈留室都可實行新措施。


秀茂坪警署臨時羈留處以往使用鐵欄設計。


系統實時記下並倒數警員巡邏羈留室時間。



新電子巡查系統以拍卡代替流水簿。麥超億攝

警隊支援部警司戚夏瑜表示,新電子巡查系統是警隊自行研發,負責看守羈留室的警員,須按時到羈留室內打卡;現時規定,值日官要每小時巡倉一次,警員則要25分鐘一次。

戚指系統會實時記下並倒數警員巡邏羈留室時間,當進入倒數5分鐘,電腦屏幕會轉為紅色;倒數1分鐘及30秒時,電腦亦會響起「嗶嗶」聲警報;若逾時未打卡,值日官就需要記錄,各級別長官亦要覆核。
裝強化玻璃 加防撞墊

有關系統除報案室值日官外,其他相關長官亦會收到紀錄,以作監督。戚夏瑜透露,新系統9月開始試行,現時秀茂坪、灣仔、紅磡警署已經實施,預計全港警署可於2019年全部安裝打卡巡倉系統。

至於另外兩個重點,是將現時舊式羈留閘門以鐵枝作欄部份,先增設通風加密網,又利用矽膠封實正式羈留倉的鐵閘縫隙;長遠而言,會用強化纖維玻璃幕牆,取替鐵枝鐵欄,現時已有7間警署臨時羈留處及兩間警署羈留室改用強化纖維玻璃。羈留室則加設防撞軟墊。

現時警隊轄下共42間警署,當中33間設羈留室,38間設臨時羈留處。戚夏瑜指,由於各警署歷史及建立設計不同,警方會就實際情況,分階段進行羈留室優化工程。暫時未能做到改善工程的警署,會加強督導巡倉工作,一些要特別看管的人士,亦會派專人一對一看守。

警方表示,現時所有臨時羈留處外,已移走電腦或電線等雜物,羈留室內亦無喉管等被用作上吊。

死因裁判庭曾於2015年向警方建議增加羈留室閉路電視數量,警方正就有關建議進行可行性研究及跟進工作,包括研究海外執法機構相關做法、被羈留人士私隱的影響、徵詢律政司意見,以及研究落實建議之細節等。警方計劃2019年第一季開始於兩間警署試行。
■記者梁曙光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06/20539347

擬裝鏡頭監察 廁所位打格


羈留室內將加設防撞軟墊。

【本報訊】羈留室LAN線上吊案,陪審團提11項建議,據知警隊去年已開始推行警署羈留室改善計劃,並估計至少可滿足有關建議三分之一要求,包括以電子系統巡倉,及羈留室內增加閉路電視和防撞軟墊等;至於電子手帶等要再跟進研究,會考慮成本效益、私隱等問題。

電子手帶涉及私隱需研究


消息透露,警方正計劃明年首季開始,在兩間警署羈留室內安裝兩個閉路電視鏡頭,拍攝角度可覆蓋整個羈留室,包括座廁位置。據悉,值日官的電腦可直播拍攝到的影像以作監察,但如廁位置影像會有馬賽克,但錄影帶存檔的資料就會是清晰完整版。另警方改善羈留設施,包括改善鐵欄設計,以及試用電子羈留室巡查及警示系統等,而前線警員大部份有急救證書,這些都可滿足陪審團部份建議。

至於X光探測儀、佩帶智能手帶等就要深入研究,消息稱,懲教署與創新及科技局正研究為在囚人士設計智能手帶,警方會向兩部門取經,但最重要是解決法律問題,因現時警方無權要求被扣留人士佩帶智能手帶,另一重點是成本效益。警方發言人稱,知悉死因裁判法庭建議。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指,任何有建設性及協助到前線警員的提議,協會都歡迎。

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表示,贊同死因庭建議,而對於警方改善羈留室措施,及計劃加裝閉路電視監察亦表示歡迎,期望警隊盡快全面推行羈留室電子設備及公佈落實時間表;長遠而言,警隊管理層應加強訓示及提醒前線要認真執行巡查工作,嚴禁造假。
■記者梁曙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