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大館不容異見作家 DQ馬建講座 「不願成任何人促進政治利益平台」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09/20541951

大館不容異見作家 DQ馬建講座
「不願成任何人促進政治利益平台」



中國異見作家馬建在大館舉辦的講座被DQ;圖為他2014年參與六四紀念活動時,撕毀印有共產主義代表人物的海報。馬建fb圖片

【本報訊】大館小器,中國無夢。繼異見華裔藝術家巴丟草受威嚇而取消在港展覽後,再有中國異見作家在港的文化講座被DQ。流亡海外的異見作家馬建原定以「中國夢」為主題,出席明天兩場在大館舉行的香港國際文學節講座,但由香港賽馬會負責營運的大館以「不願見到大館成為任何個別人士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為由,禁制該兩場講座,文化節需另覓場地。馬建回應說:「我的政見很簡單,我信仰自由思想與言論。」

記者:謝明明 梁嘉麗

馬建原定明日下午與香港作家韓麗珠及吳美筠出席談論香港文學現況和未來的活動;另一場講座主題為「馬建:中國夢」,分享其新作《中國夢》,以回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再次令國家變得偉大的政治理想。《中國夢》故事圍繞一位悔恨交加的省長,面對物質主義及暴力歷史的國家,諷刺當代中國。馬建分別於前晚及昨早在Twitter及facebook出帖指,由於不可知的原因,他原定出席在大館舉行的香港國際文學節兩場講座將會取消。

香港國際文學節發聲明,確認是大館要求更改兩場講座的地點,不會揣測背後原因,強調文學節希望讓外界聽到各作家的聲音,活動最新消息稍後在官方網站發放。

馬:無言論自由生命沒意義


大館總監簡寧天

大館總監簡寧天發表聲明回應稱,大館的定位是要成為一個全民共享的文化樞紐,管理團隊的責任是要兼顧社會多元的需要,提供不同類型的優質節目,「但不願見到大館成為任何個別人士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因此大館會與香港國際文學節合作,尋找另一個更合適的場地。馬建昨晚在Twitter反駁,表示自己不需借助大館平台宣揚其「政治利益」,強調自己只是小說家,並非民運人士,他只是出席文化節討論其新小說作品《中國夢》,「我的政見很簡單,我信仰自由思想與言論,沒有它們,生命就沒有意義」。

馬建昨接受外媒德國之聲訪問時補充說,這個訊息非常粗暴,在一個文學講座還未開始就做了審查,稱它為政治,「大館負責人個人認為,可以用他的政治權力干涉文學藝術的權利,所以他自己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他又表示對座談會被禁感意外,因為他5年前也出席過香港國際文學節的活動,「這次參加新書叫《中國夢》,我想僅僅因為中國夢這3個字吧,他們已經產生了敏感。我認為這種政治審查,反映他就是《1984》裏的老大哥,很可笑」。

香港筆會斥自我審查

作家江松澗昨就事件與簡寧天對質,她引述簡承認取消馬建講座是其個人決定,認為大館應保持「政治中立」,強調會為事件負最大責任。江感到對方是害怕若不取消馬建講座,大館或會被報復。江指,由香港外國記者會副主席馬凱被拒續簽證、巴丟草被迫取消展覽,以至馬建講座被取消,「三件事都證明言論自由正在被打壓,繼而死亡」。她呼籲港人要捍衞自由,否則自由會被奪走。

香港筆會表示深切關注事件,批評大館此舉屬自我審查,打壓言論自由又添一例。有鑑於北京對香港施壓的情況日益嚴重,異見人士被滅聲,香港筆會憂慮政治壓力進一步滲入文化機構。發展局回應查詢時稱,大館的日常營運,包括節目安排和場地管理,皆由大館全權負責,政府並無參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09/20541953

曾居香港出版「禁書」


關注人權的馬建去年製作面具聲援劉曉波。

【本報訊】馬建說過:「如果你對你的時代視而不見,你不能算是一個作家,更不能說你是個文學家。」馬建生於上世紀50年代,1984年辭去全國總工會記者職務,自此顛沛流離。他在80年代來過香港,1989年北返參與民運,1997年後隱退中國國境。叫中港政府害怕的,是他勇敢與尖刻的言論與作品。

馬建1986年移居香港,參與創辦專門出版「禁書」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1987年他因發表描寫西藏風俗、以流浪為主題的短篇小說《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名字及作品被禁在國內報刊出現,亦讓他一舉成名。這篇小說刊於《人民文學》,被高行健推薦,卻令該期《人民文學》被查禁銷毀,主編劉心武停職。1997年馬建到德國魯爾大學教中國當代文學,1999年定居英國。2011年8月,他與家人回北京探望當時88歲的母親時,被中國政府拒絕簽證及入境,成為流亡作家。

作品批評中共侵略人權

馬建小說多以尖銳和批判角度看中國政治及社會發展,批評共產黨對人權的忽視和侵略。作品《北京植物人》以六四為背景,講述一個在六四天安門事件被槍擊的大學生成了植物人;六四期間馬建亦身處天安門廣場,目睹學生絕食抗議,採訪了方勵之、劉曉波等人,還拍了許多照片。

這次預備來港發佈的新小說《中國夢》是「政治寓言文學」,希望獻給「反烏托邦文學」《1984》作者奧威爾,英文精裝版封面由艾未未設計。

■記者梁嘉麗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09/20541959

馬會營運 諮詢委員會蒙在鼓裏


原定在大館舉辦的異見作家講座被迫另覓場地。張志華攝

【本報訊】位於中區的大館,前身是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今年完成翻新,5月開放給公眾參觀。大館屬政府物業,由賽馬會成立公司管理。大館設有諮詢委員會,但對於馬建被封殺一事,委員在昨日傳媒報道後才獲館方告知。

大館諮詢委員會委員、民主黨中西區議員鄭麗琼表示,諮詢委員會每季舉行一次會議,主要監察大館工程進度、啟用後的人流控制及對社區關係的影響,大館日常運作管理包括文化藝術活動都不會諮詢委員會,「搞啲乜嘢活動,點樣揀團體同賣嘢嘅機構,從來唔會諮詢我哋,亦唔需要諮詢我哋,我哋亦冇權過問日常運作管理」。

委員批評開壞先例

以今次事件為例,委員會事前未收到通知,至昨午傳媒報道事件後,委員才收到館方知會。鄭麗琼說,大館不應拒絕相關講座在大館舉行,認為一連串文學節活動都應該在大館舉行,「點解無端端要將個講座抽咗出嚟?我覺得呢個做法唔啱」。

她質疑今次是大館自我審查,「講真,呢嗰世界上面有邊樣嘢係同政治無關?會唔會不牽涉政治,齋講藝術文化?成個社會結構一定有政治、經濟、文化,點可能淨係講文化而冇咗政治呢?」她批評大館今次DQ馬建講座開壞先例,「有乜可能文化節,賣緊《紅樓夢》、金庸啲武俠小說,但就唔准馬建講talk」,並表示會主動向大館了解事件。

■記者謝明明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09/20541962

諷刺中共 文學節邀談新作《中國夢》


《中國夢》

【本報訊】香港國際文學節2001年成立,每年11月都會邀請世界各地及本地作家與讀者交流,今年第18屆文學節以女權主義、LGBTQ+及文學共融、旅遊寫作為主題,舉行為期10天的講座、座談會、工作坊等。今屆選址大館作為講座及活動場地。

馬建於今次文學節獲邀參與兩項活動,其中一個活動為「馬建:中國夢」,主要分享他的新作《中國夢》,以及談論他如何以諷刺的筆觸描繪現今中國政權及社會狀況。

探討香港文學現況

另一個活動則是「香港文學透視」,安排馬建與香港作家韓麗珠及吳美筠對談,探討香港這個城市如何影響他們的創作,以及香港文學的現況和未來。

在女權主義、LGBTQ+及旅遊寫作的主題中,文學節請來回憶錄兼小說作家 Cheryl Strayed談女性在文學界的位置,還有澳洲詩人Jesse Oliver和加拿大作家Ivan Coyote討論現今各國文學界中的同志聲音。而本地作家則請來董啟章探討歷史、回憶和虛擬世界如何在他的作品中相互影響和構作。

■記者梁嘉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