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垃圾徵費每月$30至$74 環團:難令市民主動減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26/1843840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昨就垃圾徵費公佈諮詢文件,最快明年底向政府提交結果。易仰民攝

【本 報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昨公佈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諮詢文件,就收費機制、涵蓋範圍及收費水平諮詢公眾意見。委員會提出以預繳式購置專用垃圾袋,或由物業 管理公司按垃圾重量或體積,向住戶收費,預期家居住戶每月垃圾費約30至74元。環保組織指收費難令市民主動減廢,質疑徵費成效。

或支援低收入人士

針 對本港高樓大廈密集情況,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提出的家居廢物收費機制,包括由市民以預繳方式購買專用垃圾袋,或透過物業管理公司按量向政府繳交費用,再由樓 宇各住戶按垃圾量攤分費用。至於未有物業管理的舊式樓宇,需自行將垃圾送到垃圾收集站的住戶,也需按量繳費。工商業廢物則傾向以徵收垃圾轉運站入閘費的形 式,由私營廢物收集商向商戶收取費用。

市民最關注垃圾費的收費水平,諮詢文件中未有提出定案,只列出一個三人家庭每月的垃圾費約39元供 參考。委員會也提出30至44元、45至59元,以及60至74元三個選擇,諮詢市民每月願意付出多少金錢推動減廢。工商廢物的收費約為每公噸500元, 文件也諮詢工商界,在400至799元的水平間,願意付出多少推動減廢。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陳智思指,若落實推行徵費計劃,必然是強制 性徵費,他個人傾向全港同時推行。當局目標是2017年減廢兩成,至2022年減少四成。被問及低收入人士是否獲豁免時,陳智思稱本港由05年至今一直漠 視廢物處理問題,坦言低收入人士情況並非諮詢的目標,政府可考慮向低收入人士提供支援。

不過,陳智思認同可討論讓垃圾量低的住戶免繳費,但至於如何訂定垃圾量低的水平,則需要詳細研究。委員會最快明年底才向政府提交諮詢結果分析,相信垃圾徵費最快要到2016年才能落實推行。

環保組織地球之友及綠領行動認為,若公眾做好回收分類,每月垃圾費開支可大幅減少。他們強調,收費模式必須確保有足夠誘因令每戶減廢及分類回收,他們並不支持劃一收費或由整幢樓宇的住戶攤分開支,現實中雖較易執行,卻不能達致減廢成效。

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諮詢重點

【收費機制】
樓宇層面:由物業管理公司按整座樓宇的垃圾總重量或體積向政府徵費
住戶層面:按垃圾體積收費,住戶須預先購買專用垃圾袋

【收費涵蓋範圍】
全港全面實施,或按不同界別分階段實施

【收費水平】
家居廢物生產者每月願意付出30至44元、45至59元,或是60至74元推動減廢?
工商業廢物生產者每月願意付出400至499元、500至599元,或是600至699元推動減廢?

【支援回收活動】
市民是否同意徵收的垃圾費,用作支援本地回收業?

資料來源: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26/18438404

法團反對整幢樓宇徵費模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參與廚餘回收的法團主席麥振強認為政府應統籌收集廚餘。

【意見不一】
政 府一直期望透過垃圾徵費,提高源頭減廢成效。本港約90%樓宇有業主立案法團或由物業公司管理,部份法團直言反對向整幢樓宇徵費的模式,認為有欠公平及為 法團帶來龐大行政工作。居於沒有物業管理舊式樓宇的基層,則期望垃圾徵費訂於約30元的較低水平,坦言要自行將垃圾送到廢物收集站處理非常不便。

綜援戶:$30可接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綜援戶曾女士願意支付約30元的垃圾費,但若每月徵收60元則太貴。

將 軍澳唐明苑法團主席張國強認同,透過收費鼓勵市民減廢,但屋苑有逾千戶,每戶的垃圾數量不一,若由物業管理公司按量向政府繳費後,再由住戶平均攤分開支, 並不公平。他坦言,若法團每天記錄各戶的垃圾數量,將為法團帶來龐大的行政工作量,他並不支持,認為政府有責任構思實際可行方案。

有逾 1,900住戶的將軍澳清水灣半島早前參與世界綠色組織推行的廚餘回收試驗計劃,屋苑法團主席麥振強說,支持徵收垃圾費,認為每月幾十元可以接受。他認為 按整個屋苑或整幢樓住戶計算較實際,至於費用會否納入管理費,仍要與管理公司商議。他正構思向政府申請資助,延續日後回收廚餘計劃。若清水灣半島全面實施 回收廚餘計劃,每月要支付約6萬元至8萬元處理費。

居於旺角唐樓劏房的綜援戶曾女士指,現時租金已包括垃圾處理費,若每月徵收30至40元垃圾費也可接受,60元則太貴,她指若按量收費,會將垃圾分類回收節省開支。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26/18438408

台灣南韓已推行逾20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台北市2000年採用混合式收費模式,隨垃圾袋徵收處理費用,市民需按時到指定地點,讓垃圾收集車收集家居廢物。資料圖片

【吸取經驗】
本港鄰近地區如台灣及南韓,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台灣在1991年開始,在所有縣市按水費收取廢物費用,各縣市按廢物管理成本計算收費水平。

台北市在2000年改為按量收費,採用的是混合式收費模式,隨垃圾袋徵收處理費用,市民需要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讓垃圾收集車收集家居廢物,廢物收集隊有權檢查及拒絕收集以非專用垃圾袋包裝的廢物。

至於多層大廈的住戶,則由清潔服務商一併收集,再放入大型專用垃圾袋轉交政府收集隊。台北市更關閉了99%的垃圾收集站,防止非法棄置問題。

南韓同樣是透過專用垃圾袋徵收費用,各地區自行訂定垃圾袋的價格,鄉郊地區市民毋須使用專用垃圾袋,由政府設置公用廢物收集箱,費用由整個社區支付,再由所有住戶共同承擔。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