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是指專注在某個議題上來進行的開放性政治結合,政治科學已經發展出一套用來進行社會運動的雄辯理論,強調群眾運動與新政黨的形成之間的關係,以及討論社會運動在設立議程與影響政治人物上所具有的功能。
簡介
通常,十九世紀末的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被認為是社會運動的原型,它們導致了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政黨與組織的形成。
英國自從1815年與拿破崙的戰爭勝利之後,回國的士兵與失業者促成了接下來一個社會劇變的時期。它結果造成彼得盧屠殺(Peterloo Massacre)、1832年的改革方案(the Reform Act of 1832)與穀物法(the Corn laws)爭論中的階級鬥爭。其他的歐洲國家如法國在十九世紀開始可以看到政治與社會運動的興起。這些社會運動給予了馬克思分析的基礎,讓他試圖以更普遍的方法分析社會理論。
隨著封建體制的廢除,俄國在1861年開始有改革運動。由於持續的改革壓力,1905年成立了蘇維埃聯邦,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俄國政府的的倒台。
1945年英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之後進入了一個激進改革與變化的時期,一個工人權利社會運動主宰了政治,直到1979年柴契爾夫人當選為英國首相。
1970年代出現了女權運動、和平運動、民權運動與環保運動,常常被冠以「新社會運動」(New Social Movements)之名。其中一個結果就是導致了各個綠黨的成立。
有些人看到在1990年代末期出現了一個新的全球社會運動——反全球化運動(the 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
相關文獻累積比較多的社會運動
基本上,美國60年代的民權運動在社會運動的研究以及其他社會運動的發展上都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美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社會運動理論之一為 資源動員理論,是從民權運動的經驗研究當中萃取出來的理論。由於民權運動的發生,在相當程度上也帶動了往後20年學生運動、女權運動、環境運動、以及和平 運動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算是社會運動的研究領域中(尤其是社會學傳統的取向)最有代表性的幾個運動,相關文獻相對上累積的最多,研究也做的最細緻。至於左翼運動、右翼運動、族群及民族運動及宗教運動,基本上只能算是這個領域的邊緣研究對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外乎學院內學術分工的結果,因為這些運動在社會運動研究社群以外,都另外有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左、右翼運動一般屬於政治學的 研究領域,族群運動屬於族群關係(ethnic relations)這個領域,民族運動屬於民族主義這個研究領域,宗教運動則屬於人類學或宗教社會學的研究領域。至於同性戀運動、社區運動以及和墮胎相 關的運動,都可以算是「新社會運動理論」興起後比較受到重視的研究對象,在近年來頗有凌駕之勢,而成為社會運動研究比較熱門之研究對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