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投訴之都

 香港被冠以投訴之都,無論大大少少的事也會有人投訴,而有些投訴你會覺得很瑣碎很無謂,老實說,如果有很實質的投訴,是應該處理的,但面對一此奇奇怪怪的投訴,最奇怪是竟會有人處理?!

星期日檔案 投訴之都
 http://video.online.hk/watch/21905

 片中陳雲提過:
實際上政府都亦會將小問題組變合成一個政策。
那麼多人投訴,我不如更改政策,讓立法會立一條法案,他不會這樣做,正常的民主國家會這樣做,所以在香港的投訴永遠不能上達到上層的政制或法例的改變,只可以一宗宗去解決,從而亦令人充滿無力感,不發聲當你不存在。
(7:19)

回歸之後實質上沒有民主,民意得不到好好的表達,重要的民生或政治問題,例如要民主、停止高地價政策、停止迫遷,這些投訴沒法處理,因為政制沒法做到,所以人們便做一些,很瑣碎的個人意見投訴,例如地方污穢、街頭有藝術家表演太吵耳、或隔鄰有噪音,大的事情辦不來,大的政策改變不到、大的權利保證不到,唯有去做小事情,伸張自己的小小利益,在小小範圍內改變一些事情。
(9:12)

你問我是不是很多人投訴?
我覺得多了,而且有些投訴很瑣碎、或者沒有理據。有好的意見提出,我相信大部份的人也會贊成。

有些投訴基本上無需理由,必定會受理,例如阻街:
基本上任何店鋪、堆放雜物也可以告上法庭。
又或者投訴有牌小販阻街, 基本上有人投訴便會受理。

噪音:
就算是幾個人喧嘩、發出聲響,日間也會受理。


不正常的投訴心態基本上可分為:

泛道德主義
將道德擴闊到無限大,影響任何一個層面,比方說有個小兒子在公園練習樂器、例如銀笛、我知道可以根據遊樂場地規例阻止他練習,但你會覺得很奇怪?怎麼要阻止這個小孩子練習?

如果 一班愛好音樂的人在一個大公型園內自成一角彈奏樂器又如何?我本人也沒有意見。

CUS329D 「屯門公園噪音事件」節錄
http://hkmop5.wordpress.com/2007/07/06/p224/

將軍澳寶康公園表演者噪音擾民 憂成屯門公園翻版
http://www.hkoceanshores.net/modules/newbb/viewtopic.php?forum=4&topic_id=13303&post_id=96790&order=0&viewmode=flat&pid=0&PHPSESSID=hro8g358ncacjtg2o97vo8c4b4

屯門公園事件翻版 寶康公園噪音擾民
http://www.garyfan.org/research_action/press_release/press_20061127.htm


投訴蛙叫 聽濤雅苑捉蛙捱轟 專家:叫聲遠不及蟬鳴車聲(是我見過最奇怪的噪音投訴)
http://hk.news.yahoo.com/%E6%8A%95%E8%A8%B4%E8%9B%99%E5%8F%AB-%E8%81%BD%E6%BF%A4%E9%9B%85%E8%8B%91%E6%8D%89%E8%9B%99%E6%8D%B1%E8%BD%9F-%E5%B0%88%E5%AE%B6-%E5%8F%AB%E8%81%B2%E9%81%A0%E4%B8%8D%E5%8F%8A%E8%9F%AC%E9%B3%B4%E8%BB%8A%E8%81%B2-212858626.html

香港網絡大典中有記載過"道德西"。
http://evchk.wikia.com/wiki/%E9%81%93%E5%BE%B7%E8%86%A0 
道德西,又稱道德膠正義撚,於高登通常用作形容道德主義泛濫、矯枉過正之人,「西」字(或「撚、膠」等字)用作加強貶義化此類人士。


消費者至上文化下顧客是對的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01117/00329_001.html
設訴這裡有污穢、那裡有噪音還比較實質,但如果太多講義、太少講義、北X道牛乳奶茶不如普通奶茶好喝也要投訴,你想人家怎樣做?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1201&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15851498
有些場合,例如火警逃生,難道要消防員接送?何不馬上離開!
從這段新聞中,其實這林小姐是被困火場,但她沒有好好解釋自己的情況,隨便發脾氣。

在火場中還有一個情況,職員也是災民,小心人家也愛莫能助,而這些情況也很常見。


在標榜優質服務致勝之道的今時今日,我不見得香港人的消費權益有甚麼改善,跟歐美國家相比,仍有天淵之別,但有人總會覺得自己有權利,可有想過是非曲直?沒有!

從另一個角度看,標榜優質服務並不代表消費者權益提高了,只是一種空談,小心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自己是不是一定對?
除了有良好家教或很冷靜的人外,很少人能辦到。

網上有個笑話:
內地微博上熱傳「顛簸時請你抱緊空姐」的文章,稱飛機嚴重顛簸時,空姐若找不
到空位,可坐到乘客身上,並請對方抱緊她。

當有個空姐突然坐在乘客上並說:「對不起,請抱緊!」
你推開她的時候,她被拋到半空再掉落地,你會怎樣想?
你認為自己有權利嗎?

投訴與實情不符?

片中11:26秒提到一個劉伯,收到大量廣告信不勝其煩而投訴未經他同意寄宣傳品給他。他說廣告信上有他的姓名地址,擔心會發生類似八達通事件
區議員教他向私隱專員公處投訴,老實說,如果將濫發廣告信說成私隱問題,這部門一定會受理。

 八達通事件最大問題是販賣資料圖利,並不是濫發宣傳品,我只會覺得他不明白事理,只是單純自己不喜歡便要投訴,如果你問他有甚麼切身影響,恐怕他也說不出來。

出於自私心態?

  無可否認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主義,容易令人混亂,有人會認為一些不合理的行為是合理的,亦會令一些自私行為合理化。

有人說,香港人自私而急攻近利,這個我不反對,所以你鮮有見到有公司會作出長遠的發展計畫,只期望短時間內得到最大的回報,雖然未有正式統計,但大部份投訴內容估計跟自己利益或不設實際的利益有關。

自私的人全世界比比皆是,不是香港獨有,我原本也不想多談。自私又可分為損人利己、損人不利己,恐怕自私得損人不利己的人在香港也有不少。


公主病、王子病發作
港女這個名稱,恐怕全世界無人不知了,港女有公主病。
另外有一種男人的行為很像港女,所以被稱為王子病。

有兩個情況:
1)為自己的權益力爭。
2)為不滿、生氣而製造麻煩。

我本人而言,太過鎖碎的事我根本不想管,我只覺得看開點會活得快樂點。

又或者我很認真處理你的投訴,每一個重點也衡量大家的理據,從第三者眼中又有多少合理?其他人怎樣看你?

美心港女事件(20080427)

港 女 大 鬧 快 餐 店 阿 叔 hit 爆
繼「 巴 士 阿 叔 」 紅 遍 網 絡 世 界 後 , 近 日 「 快 餐 店 阿 叔 」 同 具 爭 議 ; 八 天 內 超 過 10 萬次 點 擊 率 , 還 激 發 起 「 抵 制 該 快 餐 店 」 行 動 , 更 起 哄 要 當 事 人 出 來 交 代 事 件 , 風 頭媲 美 奧 運 。

有 關 片 段 上 載 於 Youtube , 畫 面 中 似 是 快 餐 店 燒 味 部 , 一 把 女 聲 跟 燒 味 廚 師 對 罵 ,但 內 容 以 女 聲 為 主 , 對 方 不 多 回 應 。 片 段 播 出 後 , 各 大 討 論 區 爭 相 出 帖 , 大 部 份 聲援 快 餐 店 阿 叔 、 力 斥 「 港 女 好 野 蠻 、 欺 人 太 甚 ! 」 網 友 質 疑 有 預 謀 , 「 帶 DV 去 買飯 , 左 挑 右 剔 , 仲 放 上 網 , 明 顯 有 心 挑 釁 ! 廚 師 最 蝕 章 係 講 粗 口 , 俾 人 入 到 位 ! 」

網 上 群 情 洶 湧 , 有 人 聲 稱 認 識 當 事 人 、 有 人 認 是 目 擊 者 ; 更 有 指 廚 師 因 此 而 被 炒 ,幾 百 網 民 、 眾 說 紛 紜 ; 有 人 電 郵 至 該 店 求 情 : 「 條 片 斷 章 取 義 、 對 員 工 唔 公 平 ; 希望 再 請 番 佢 , 雖 然 顧 客 至 上 但 好 多 人 無 理 取 鬧 ... ... 」 網 上 更 有 公 投 , 大 比 數 認 定 女方 錯 。

10 秒 仇 視 眼 光
然 而 亦 有 別 論 , 「 對 顧 客 怒 睥 10 秒 仇 視 眼 光 , 顧 客 能 接 受 嗎 ? 有 雙 方 , 我 去 親 人 都 冇 禮 貌 , 唔 鍾 意 去 度 ... ... 」

不 過 , 還 是 這 網 民 一 語 道 破 : 「 一 飯 成 名 , 真 厲 害 ! 勁 過 富 豪 飯 局 ! 」

上youtube打港女兩個字,間中你會看到一些你不想看的片。


http://www.gospelherald.ca/news/soc_1309.htm
2011-06-20 10:13 Posted.

「為啖氣」港人愛投訴 凡事包容小事化無

香港人消費者意識強,遇不順心或稍遜的對待即動輒投訴。經濟日報報導,消費者委員會勸公眾放下怒氣,多點包容。

申訴專員公署近年每月平均接獲投訴逾400宗之多。《聖經》教導「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包容可令大事化小,但不少投訴者卻是故事將小事化大。一申訴專員 表示,不少人投訴已不純綷為了解決事情,卻是為了消消氣。他表示不少人帶著滿腔怒氣投訴,解決事情不特止,彷似要「人頭落地」。

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劉燕卿亦表示有的投訴已到達極不合理的程度,一些投訴人甚至要求辭退服務不周的員工,她舉例竟然有人因為超巿員工欠缺笑容而投訴,甚至要令員工工作不保為止。

她分析此現象與香港人問責意識提高以及社會有怨氣有關,甚至投訴至對方被解雇以證明自己的權力。她呼籲香港人在投訴之餘應該更有容量,以包容的心接受得到處理的投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