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28/19469666
港大校長馬斐森(右)昨凌晨與圍堵校委會學生對話。易仰民攝
【大學爭自主】
【本
報訊】港大生前晚通宵圍堵校委會,最終以校委會新任主席李國章走後門及校長馬斐森獨自冒雨見學生作結。馬斐森與學生對話時稱對圍堵行為失望,昨續發聲明譴
責學生,稱拒接受暴民管治(mob
rule),校方將把片段交給警方。學生會會長馮敬恩不認同馬斐森用上暴民管治一詞,指學生只要求與李對話、交代為何未即時成立小組,稱「學生是反抗暴政
的弱者,手握權力的是校委會」。
記者:白琳
約300名港大生及校外示威者前晚圍堵會議大樓,要求與李國章對話。凌晨罷委會成員梁
麗幗宣佈正與校方商討與李國章即場對話的條件,要求李交出成立專責小組改革校委的時間表,並付諸下次校委會表決。豈料約45分鐘後,一批警員突企圖衝入停
車場,數十名學生以垃圾桶堵塞入口,有人向警擲物,警員亮出警棍及胡椒噴霧。此時被困約5小時的李國章在警員護送下從後門步出,經停車場旁邊小路乘車離
去。
馬斐森隨後步出大樓,透過擴音器與學生對話。馬稱校委會已滿足學生訴求,李國章也願與學生代表會面,期望10日內安排對話。現場學生投訴遭校方欺騙,一方面聲稱正安排與李對話,卻讓警在停車場挑起衝突以便暗中護送李離開。馬稱6小時前已表明自己願與學生對話。
圍堵片段交警方
對學生表示失望,馬也稱對學生失望,他遭圍堵時感到有生命危險,批評學生所為有損校譽。李國章曾多次以暴民管治形容學生衝擊行為,馬昨日的聲明也沿用字眼,並譴責圍堵無助學生達到訴求,校方會向警方呈交當晚片段協助調查。
本
報向警方查詢為何進入停車場及護送李國章,而非由校方保安負責,警方稱大樓多人聚集阻塞出入口,有人未能離開要求警方協助,警方遂協助處理事件,其間在場
人士向警投擲雜物,警員曾手持警棍及胡椒噴霧戒備。警方續稱,現場玻璃門、防火門、保安站崗台及4支大樓路燈損壞,暫列求警協助及刑事毀壞,交西區警區重
案組跟進。
消息稱,鑑於校方將會成立小組回應教資會檢討院校管治報告,多名校委認為與其因應學生訴求另行成立小組,不如一併處理。李國章又在會上稱教資會報告將於兩個月內出爐,故此校委普遍認為兩個月後可成立專責小組。
教育局昨稱,快將完成研究報告內容,「短期內」將回覆教資會。消息人士續稱,前晚外界訊息混亂,以往校委會前任主席梁智鴻會後對外的發言「雖然不着邊際」,但好歹也會向記者解畫,不滿李國章「連講都唔講」就離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28/19469669
馮撐決議後參與圍堵
馮敬恩
【本
報訊】港大校委會前晚全體一致通過將會成立專責小組檢討管治架構,遭學生批評故意拖延。作為本科生校委代表的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在會內投票支持決議,會
後卻參與圍堵其他校委。馮解釋,因原則上支持成立小組遂投贊成票,但未能在體制內推動即時成立小組或就此制訂時間表,故在體制外爭取。
昨晚校委會議結束後,馮卡住大樓正門玻璃門讓學生入內不果,遭保安制服。馮稱校委會處理學生罷課訴求的決議是「成個package咁投」,「如果我投反對,係咪唔要個panel?」他又透露曾在會上要求即時成立小組,但遭李國章拒絕。
罷委會成員王俊杰對馮投贊成票稱可理解,因馮不能預計通過決議後校委未有討論制訂時間表。他否認罷委會公佈校委會決定內容與事實不符,因有關決議並無列明小組須處理另外3個罷課訴求。
不過校委文灼非形容今次難得一致通過決議,又指馮在會內不斷以手機發訊息,質疑他未必完全反映校委會決定,「如果佢唔發放,照計學生唔會咁激動」。
■記者白 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28/19469674
盧寵茂入提名委員會
【本報訊】李國章上任港大校委會主席後,疑隨即鞏固勢力,昨日在校委會上提出由兩名親建制校委盧寵茂(圖)及梁高美懿加入提名委員會,間接操縱校委會委任校委的權力。港大校友關注組召集人葉建源認為,校委會的透明度低,令特首或校委會主席能間接影響過半數校委會員的組成。
目
前港大校委會的主席及6名成員由特首直接委任,另有6名成員由校委會委任,後者現在尚有一個空缺。港大校委會轄下的提名委員會,成員包括校長、校委會主席
及兩名校委,他們可向校委會提名非港大教員或學生出任校委,再由校委會通過及委任。據悉,李國章前晚在校委會會議上提議由盧寵茂及梁高美懿擔任提委會成
員,校委會以大比數通過。其中盧寵茂加入提委會在只有兩票反對下獲通過,絕大部份新加入的教職員校委投棄權票。盧並無出席前晚會議。
對於李國章進一步「任命」自己人,港大校友關注組召集人葉建源認為,整個校委會表面只有6名委員由特首擔任的校監任命,但現時情況反映其影響力已足夠影響過半數委員。他質疑李國章作為校委會主席,「佢冇打算做平衡,長遠只會影響校委會的公信力」。
■記者歐陽子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