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3/20043033
港大民研六四調查
75%青年撐平反
認為沒責任推動中國民主創25年新高
港大民研六四周年調查發現,年輕人仍是平反六四的主要支持者。
【六四28周年】
【本報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發表六四周年調查,逾五成受訪市民支持平反六四,但不支持平反六四比率亦上升至接近三成,創12年來新高。近年有不少年輕人更主張不應再悼念六四,調查分析卻發現,年輕人仍是平反六四的主要支持者,比率高達七成半,遠高於中年及老年人。
記者:麥志榮
民研計劃自1993年起每年都進行六四周年調查,今年調查於5月22至25日進行,隨機抽樣以電話訪問1,003名香港巿民。調查顯示,55%受訪市民支持平反六四,比去年下跌4個百分點。不支持平反六四比率為27%,比去年上升7個百分點,是2006年以來新高。而認為學生做法錯誤比率上升至22%,創1993年以來新高。
多個「淡化六四」指標創新高
在本土思潮高漲之下,認為港人沒責任推動中國民主發展的比率上升至30%,是93年來新高。而認為港人沒責任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比率上升至36%,是96年以來新高。近年開始失去年輕人支持的支聯會評分跌至46.9分,認為應解散支聯會的比率亦持續上升至25%。
多個「淡化六四」指標創新高,但民意研究計劃研究經理李偉健指出,宏觀而論,港人主流意見繼續支持平反六四。深入分析更顯示,年紀越輕,越傾向支持平反六四,顯示年輕一輩對民主的追求。
調查數據顯示,在18至29歲年齡組別,支持平反六四比率達75%,認為中國政府處理手法錯誤的比率達87%,認為北京學生做法正確的比率更由去年59%的低點反彈至72%。3個比率均遠高於30至49歲及50歲以上的組別。
多間大專院校均表明不會參加六四燭光集會。港大學生會會長黃政鍀表示,不悼念並不代表年輕人要忘記六四或不再支持平反六四。在民主普世價值立場上,年輕人肯定支持當年北京學生對民主及自由的訴求。年輕人確已失去悼念六四的中國民族情懷,部份本土派亦認為要求平反六四等如間接承認中共政權。可是當年港人聲援八九民運已成為本土歷史不可磨滅的一部份,毋須擔心年輕人遺忘六四屠城的事實。
中大新亞書院學生會長黃俊浩認為,不支持平反六四比率創新高,反映香港社會對六四已有新想法,不再單一要求平反。而認為有責任推動中國民主發展的港人比率跌至25年來新低,更顯示不少人心態是「中國係鄰國事務,唔關香港人事」。
支聯會秘書李卓人指,中共在香港一直進行洗腦工程,打壓平反八九民運,「香港真係好多人洗咗腦,受中共嗰套歪理」。支聯會會透過更「入屋」的教育及宣傳令年輕人認為「六四都關我事」。他對香港人有信心,「我哋同中共嘅鬥宣傳都會繼續落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3/20043045
最後一支「銘記八酒六四」展出
【本報訊】去年六四前,4名參與維權運動的四川人因設計「銘記八酒六四」的白酒(圖)並定價人民幣89.64元,及於微信公開銷售,被定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至今一周年仍在囚。所有酒被沒收,僅餘的一瓶酒輾轉經過中國成都、南亞、中東、歐洲、美國,現時送到香港,即日起至6月15日於六四紀念館展出,展覽後可能會送返美國。
賣酒4人顛覆罪成
去年5月,符海陸在自己的酒館賣「銘記八酒六四」,同時在微信發放銷售訊息,翌日被帶走。隨後一個月,為「銘記」做瓶身標貼和宣傳海報設計的羅富譽、有份出資和宣傳的張雋勇、以及採購酒瓶等原材料的陳兵,4人其後陸續被定罪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華人民主書院校長陶君行指,區區一支酒要環繞地球一周才可讓公眾知悉,可見專權仍害怕六四的一切,「28年已過去,不只人民未忘記,當權者都非常害怕」,他又指香港仍在中共政權管治下,一國兩制名存實亡,但若人民一息尚存,依然會反對專權,「呢件事可見個有人會因為六四而被捕,到今日當權者都在『銘記』」。
■記者梁佩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3/20043052
學生洗刷國殤之柱悼英魂
港大學生會昨按傳統洗刷國殤之柱。港大學生會提供圖片
【本報訊】雖然學界近年掀起一片反對悼念六四的聲音,香港大學學生會成員昨日仍按照傳統,於港大黃克競樓平台洗刷國殤之柱,悼念事件中所犧牲的英魂。學生會成員完成洗刷國殤之柱後,隨即向在場人士講解國殤之柱的典故,成員之後再到太古橋為地上的字體重新上色。
傳承民主之火
六四屠城踏入第28個年頭,在港大黃克競樓平台的國殤之柱,令人不敢忘記當年腥風血雨,繼續傳承民運之火。高約7米的國殤之柱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於1997年為紀念六四事件製造,並於同年運送到香港。
1997年6月3日,國殤之柱首次豎立於維園四號足球場,至翌日晚國殤之柱從維園運往港大擺放,但一度遭校方及警方阻撓,5日凌晨3時才成功搬進校園,橫放在黃克競樓平台旁。其後港大學生會發動全體學生公投,通過將國殤之柱永久擺放於港大,其間雕像亦先後運往多家大專院校展覽。
柱身原為鐵銹色,2008年響應高志活發起的橙色運動將柱身髹成橙色,祝願民主及自由開花結果。
■記者譚靜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3/20043063
明日3團體維園附近集會
謝國偉(右)說,維園附近另有3個團體舉行集會,屆時會有適當部署。
【本報訊】支聯會周日將於維園舉行六四28周年集會,警方昨日公佈交通及人流管制安排。當日中午12時起會分階段封路。維園附近另有3個團體舉行集會,但未確定參與人數,警方屆時會有適當部署,避免不同政見人士發生衝突。
警不透露背景名稱
支聯會預計約10至15萬人出席集會。港島總區高級警司(行動)謝國偉說,已因應人數作出警力調配。他表示,暫時沒收到任何人士在集會後遊行的申請,但已知另外有3個團體,在維園附近的百德新街恒隆中心對開和天后留仙街等舉辦公眾活動,暫未確認參與人數,亦未發出不反對通知書,但他不願透露團體名稱和背景,僅稱警方有適當部署,避免不同政見人士發生衝突。
謝稱,今年六四集會特別交通安排與過去3年大致相同。當晚7時起,港鐵天后站B出口只限進入,市民可由A1及A2出口前往維園,並會視乎人流,預留興發街停車場供市民排隊進入維園;另可從銅鑼灣站E出口進入。他說,維園內設有緊急車輛通道,集會人士晚上8時半前可經該處進入集會地點,但不可逗留。當集會結束,市民可循維園各閘口離開,並需聽從大會和警方指示。
港島總區交通部署理警司(執行及管制)伍詠詩稱,當日中午12時至午夜12時,銅鑼灣多區道路分階段封閉,部份停車場及小巴站亦會暫停,建議集會人士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記者李詠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3/20043071
天安門母親血淚祭文
「尚存一人 初心不改」
【六四28周年】
【本報訊】「六四」28周年前夕,北京「天安門母親」群體再次發聲,表達他們對28年前無辜死去親人的哀思,重申堅持向當局提三大訴求:求真相、要賠償、追問責;表示他們只要尚存一人,就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指中共一天不反思六四、不承認犯罪,中國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的公平公正,依法治國就是空話。中國外交部昨回應稱,中國政府對「當年那場風波早有定論」。
《蘋果》記者
由總部在美國的中國人權網(www.hrichina.org)前日刊出「天安門母親群體:六四慘案二十八週年祭」;文後附有128位六四難屬和48位已故難屬的名字。群體發言人尤維潔對《蘋果》記者表示,過去28年,已有48位六四難屬在為親人討還公道中離世,「今年4月徐鈺媽媽也去世了,她的兒子是在六四中被戒嚴部隊打死的」。
轟不落實訴求 空談依法治國
長達2,200多字的祭文如杜鵑啼血,字裏行間飽含難屬們的淚水心血,寄託了生者對死去親人的思念與痛苦:「28年來,我們的內心始終掙扎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我們只要活着,都是當年那場血腥慘案的見證人!」
祭文表示,六四過去已28年,但有關信息在中國依然是禁區,被嚴密封鎖,不可提及。「28年來,我們始終受迫害、受歧視,年復一年被公安監控,每到敏感時段或有重大活動,我們都會被當作『不穩定因素』,被上崗、被監控、被旅遊、被軟禁;甚至難屬去世也不允許自由哀悼;一些難屬至今不敢站出來,為失去的親人討公道」!
祭文重申堅持了28年的三項訴求:調查公佈真相、賠償難屬、追究屠城責任;並表示中共一天不就六四進行反思、不承認所犯罪行、不落實天安門母親的三項訴求,「中國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的公平公正,依法治國就是一句空話!」
天安門母親群體前發言人丁子霖曾向《蘋果》透露,當局曾想以「個案解決」方式找她商談「賠償」問題,「我一聽就明白,他們是想借此達到分化我們目的,我當場拒絕了」。丁說,天安門母親是一個群體,調查公佈真相、賠償難屬、追究屠城責任三大訴求不可分割。
現年80歲的丁子霖六四失去兒子,前年丈夫又因病去世,她在隱退前從群體中培養尤維潔成為「天安門母親」第二代發言人,完成了薪火相傳的使命。62歲的尤維潔丈夫在六四時被戒嚴部隊打死;她從1991年加入天安門母親群體,向中共追討血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午回應外媒記者時稱「關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那場政治風波以及相關的問題,中國政府早有了定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3/20043073
全球發起追尋「坦克人」
六四時擋坦克的王維林至今依然下落未明。
【本報訊】六四時一名男子隻身擋戒嚴坦克的鏡頭,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照片之一」。近日在美民運團體公民力量發起「全球向習近平詢問兩個坦克人下落」簽名活動,尋找當年擋坦克和開坦克的兩位當事人。
公民力量指關於坦克人「王維林」的背景遭遇,至今無迹可尋。同時駕駛坦克的士兵亦沒有碾軋這名青年,「一定是良知讓他這樣做,他也是英雄;我們有責任尋找他們」。
事件發生在1989年6月5日,當時坦克被一位穿白襯衣的男子擋住,坦克屢繞不果。男子還爬上炮塔欲與車內軍人溝通。最後他被幾名身穿藍色衣服人士帶離現場。
這瞬間被藏身附近飯店的外國記者拍下,照片被譽為20世紀經典之作。後有媒體指男子叫王維林,但無從證實。
2000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資深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採訪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時,拿出王維林擋坦克照片問:「你是否佩服這名青年的勇氣?」江答稱:「他絕沒有被捕。我不知道他目前在哪裏。」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3/20043077
填色冊為孩子種下六四記憶
廖家宜(圓圖)製作兒童填色冊,以畫作呈現當年的抗爭場面。
【本報訊】揭開六四館內的兒童填色冊是一幕幕沉重畫面。80後藝術家廖家宜讓當年還未出生的孩子挑選「坦克」、「士兵」、「學生」、「王維林」造型的蠟筆,為那時代塗上血紅色彩。
由六四到9.28,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矛頭卻直指同一政權,「一班年輕人聚喺一個廣場,為爭民主冒險,對抗打壓」。如果歷史有顏色,那麼六四在廖眼中便是紅色,除象徵血腥,更代表中共的打壓,「我哋成日話染紅、赤化,代表嘅係內地思想入侵香港」。
9.28遇防暴警「驚到手震」
紅色帶來的恐懼,在9.28晚上重現,防暴警察出示紅旗警告示威者:「停止衝擊否則使用武力。」廖憶述當時剛離開金鐘,從新聞看到防暴警察圖以武力清場,匆忙折返佔領區。當時人群後方傳來一句「警察嚟啦……跑呀」,她隨即爬過花槽狂奔,「驚到手都震埋」。
「好心痛,都係一班學生箒,一個成年人見到中學生、大學生喺嗰度,有責任去保護」。對於聚集於天安門廣場的學生,她指「嗰種恐懼如果親身經歷過,感受就好強烈」。當年廖僅兩歲,對六四的認識靠前人口述和錄像,校內教育少,令她重視民間傳承。她希望藉藝術品為孩子種下六四的記憶。
■記者梁銘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